呂 文
(威海市文登區(qū)口腔醫(yī)院 山東 威海 264400)
上頜竇內提升術操作簡單、對機體損傷小、術后患者機體恢復快,但此術式多為醫(yī)師在盲視下進行操作,術前對上頜竇黏膜是否完整無法進行有效判斷。國內相關文獻對上頜竇底壁分型與內提升術相關報道較少[1],本次研究將用CBCT對上頜竇底壁分型與內提升術進行風險評估,分析臨床應用價值,對手術操作具有指導意義。
選擇2018年2月1日—2019年1月31日于我院就診已拍攝CBCT的70例患者,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46.97±1.33)歲。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將患者分為四組:A組年齡在20~30歲共15例,B組31~40歲共20例,C組為41~50歲共16例,D組為51~60歲共19例。
納入標準:①患者上頜竇氣化、形態(tài)、密度正常,影像清晰,無明顯畸形;②患者同意參與并簽署由研究者提供、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的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語言障礙;②上頜竇手術史;③精神系統(tǒng)疾病;④認知功能障礙;⑤系統(tǒng)性疾病;⑥上頜牙列缺損。
應用CBCT對患者進行檢查,囑受檢者摘掉隨身佩戴的耳釘、帽子、項鏈等,受檢者著鉛衣,受檢者保持立位姿勢,前額緊貼額托,下頜輕度內收,前牙對刃咬,上下切緣咬在咬合板槽內,用咬合板將患者上下頜牙分開,以免發(fā)生解剖影像重疊的情況,保持聽眶線與地面平行,掃描架自眶下方開始掃描,至上頜咬合平面,設定相關掃描參數(shù):層厚0.25mm,球管電壓90kV,電流6mA,掃描所得數(shù)據(jù)保存為DICOM格式并傳送到三維重建工作站中,應用軟件進行三維重建,實施容積分析。
采用SPSS14.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70例(140側)上頜竇底壁,其中平坦型61側,包括亞型15側;凹面型40側,包括亞型9側,凸面型39側,包括亞型0側。同一病例,左側與右側分型一致者36例,不一致者34例。
患者兩側上頜竇底壁分型進行比較,二者差別無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對不同年齡段的上頜竇底壁分型進行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二者差別無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年齡階層的上頜竇底壁分型比較(n,%)
上頜竇底壁形態(tài)較為復雜且形式多變,一旦出現(xiàn)竇中隔、回旋不平、骨嵴等情況均不可實施上頜竇底提升術。相關研究表明:全景片和CT影像對上頜竇底壁分嵴檢查,所獲得的影像全景片存在較高的誤診率[2]??谇蝗捌瑹o法對上頜竇底壁結構進行精確的解剖定位,需與CT重建影像進行結合,開展綜合分析后,得出上頜竇底壁結構情況。所以,CBCT對上頜竇底壁形態(tài)與制定手術方案有著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尤其對上頜竇內提升術風險的評估具有重要價值。
上頜竇內提升術在操作中需注意以下兩方面:①上頜竇底黏膜穿孔;②上頜竇底提升效果。近年來,隨著上頜竇提升術的逐漸完善,上頜竇形態(tài)與解剖結構也逐漸得到臨床工作者的重視[3]。上頜竇三維重建已經(jīng)成為臨床中對上頜竇與周圍組織結構的主要觀察方法,為術前治療計劃的制定、確立手術方法提供參考依據(jù)。
上頜竇形態(tài)、上下、前后、左右徑與體積等方面在國外有很多相關報道,但對上頜竇內提升術風險評估參考文獻較少[4]。所以,只能大致評估提升范圍,對上頜竇內提升術的手術效果等方面重視度不高,進而引發(fā)上頜竇穿孔等情況,導致手術失敗。此次研究應用CBCT實施掃描,對上頜竇竇底形態(tài)的術前評估與術中規(guī)避風險有著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
若上頜竇為凹陷型,因為上頜竇沖頂能力集中在作用點,與厚度松質骨的擠壓充分,實施提升時黏膜在皮質骨表層分離,張力會下降,竇底黏膜提升距離升高;凸面型竇底黏膜提升會增加張力,控制竇底皮質骨和黏膜的提升。所以,凹性竇底黏膜在皮質骨表層剝離,會提升上頜竇底,凸面型則相反,平坦型居中。
綜上所述,上頜竇內提升過程中,即使一側手術成功后,也不應忽視對另一側上頜竇底的風險評估。上頜竇底解剖形態(tài)較為復雜,若無術前影像學檢查即行上頜竇內提升術會增加手術難度及手術風險,而應用CBCT對上頜竇底形態(tài)進行風險評估與分型后,可為臨床醫(yī)生提供參考依據(jù),從而獲得準確的提升范圍,保證手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