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周旺 邱奕超
摘 ?要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fā)展,通訊設備的更新換代,人們之間的交流方式更加多樣化,微信作為一種便捷的掌上信息交流形式,深受到人們的喜愛。微信在信息傳播上具有即時性、傳播速度快、內容及形式多樣化的特點,與氣象服務需求有著天然的契合,是氣象服務信息傳播的最佳平臺之一。嘉興市氣象部門自2014年注冊開通了微信氣象服務,通過運用微信公眾號向社會各界提供氣象服務?;诖?,文章介紹了微信公眾號的建設情況及運營策略,以期為氣象部門在利用微信平臺提供融媒體氣象服務方面帶來有益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 ?氣象;微信公眾號;運營策略
中圖分類號 ?G2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9)06-0052-04
氣象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何利用好氣象信息,安排好生活、生產、交通出行,與人民群眾有著緊密的關系,所以及時了解氣象信息尤為重要。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行業(yè)對氣象服務的要求也更高。
尤其是在智能手機普及的當前,新媒體成為了公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微信是擁有龐大用戶群體的即時通訊工具,在此背景下,氣象微信公眾號應運而生。
嘉興市氣象部門自2014年注冊開通“嘉興氣象”微信公眾號以來,每日保持發(fā)布推送最新氣象資訊,全年不間斷。不定期推出氣象百科、行業(yè)氣象、二十四節(jié)氣、專家說天氣等欄目。內容全面,形式多樣,語言通俗易懂。其中每天推送最新氣象資訊包含今明天氣、未來天氣趨勢、災害天氣情況以及生活氣象指數、鹽官觀潮指數等。
微信公眾號通過融媒體團隊不斷精益求精的運營建設,使得更多的人來關注“嘉興氣象”,從而及時了解需要的天氣信息,做好氣象災害防御,提高生活品質。
1 ?氣象微信公眾號的建設情況
1.1 ?微信公眾號技術開發(fā)簡介
微信公眾號的運行模式有編輯模式和開發(fā)模式兩種。
編輯模式是基于網頁端的操作,操作方便簡潔,但是能夠實現的功能有限,而且無法與氣象部門的數據有效對接,這樣就無法形成優(yōu)秀的氣象服務產品,無法更好地為公眾服務,因此選擇開發(fā)模式來進行公眾號的建設。
基于開發(fā)者模式支持更多的高級接口和擁有良好的可擴展性,可以實現更多功能布局。
為了更好地調用氣象數據,將開發(fā)系統(tǒng)架構在了內部Linux服務器中,對于需要使用的數據可以直接從mssql數據庫中獲取,省去了很多的中間步驟。
開發(fā)使用php腳本語言對官方的API接口進行調用,來實現菜單功能和自動回復功能:在菜單中使用click事件類型來回復消息信息,使用view事件類型指向制定鏈接,通過CreateTime來創(chuàng)建消息時間,通過receiveText方法來實現文本消息的響應,通過receiveImage方法來實現圖片消息的響應,通過receiveVideo方法來實現視頻消息的響應。
在更新菜單時需要通過微信賬號的AppSecret來獲取一個實時的access_token,然后將得到的access_token寫入菜單文件后運行,才能使菜單更改成功。
在對微信二次開發(fā)所使用的關鍵要素如應用ID、應用密鑰進行了妥善的保管,從而保證了運行配置的穩(wěn)定。
1.2 ?微信公眾號菜單架構
微信公眾號可支持最多三個一級菜單和每個一級菜單下最多五個二級菜單共15個自定義菜單。作為氣象微信公眾號自定義菜單可以鏈接一些基礎應用,如氣象日宣傳冊、參觀預約作為氣象科普等的入口,“嘉興氣象”公眾號的自定義菜單設計列表如表1。
“嘉興氣象”公眾號共設置了3個主菜單,分別是“預報預警”“天氣實況”“氣象科普”。
“預報預警”菜單包含預警信號、6小時天氣、今明天氣預報、一周天氣預報、城市預報等內容,都是與公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天氣信息。
“天氣實況”菜單中,包含即時的最新天氣實況,如實時氣溫、相對濕度、降水等信息,能夠及時有效地將天氣實況信息通過最直觀的方式第一時間傳達給用戶。
“氣象科普”是根據氣象日、科普周等相關科普活動所設置的菜單項,包含科普知識、知識競賽以及互動活動,用戶還可以通過微信預約的形式來參觀氣象科普基地。
用戶通過菜單項,瀏覽其感興趣的內容,就可以獲取所需求的氣象信息。
2 ?氣象微信公眾號的運營策略
2.1 ?融媒體團隊建設策略
2.1.1 ?組建專門運營團隊
“嘉興氣象”公眾號運營采用融媒體氣象服務團隊方式,“一人策劃、多人協作”的工作機制。氣象服務領班每天上午定時組織進行天氣服務會商,若遇到重要節(jié)假日、重大天氣過程,團隊負責人會牽頭召開服務主題會商,并做好氣象服務內容要點定位,來為公眾提供天氣資訊服務。負責人還明確運營團隊協作分工,如:責任編輯、責任審稿等,策劃并做好天氣服務內容主題,提供重大天氣過程表述,整理氣象科普素材等工作,以達到發(fā)揮團隊主觀能動性,明確責任的目的。
2.1.2 ?建設運營團隊
通過加強對采編人員的教育培訓,使其掌握最新的微信公眾號圖文編輯、推送技術,并能抓住用戶需求點,及時為公眾提供天氣提示、解讀分析、建議提醒、防御措施等服務。
融媒體時代氣象服務的新突破,人才是關鍵。要緊跟新時代步伐,就得不斷學習,了解時代新動態(tài)、學習先進新媒體技術手段,應用到融媒體氣象服務工作上。
采編人員要在遵循微信公眾號運營規(guī)律的基礎上加強藝術性的表現方式,體現人性化的服務,努力提高微信采編質量,體現融媒體時代氣象服務溫度。
2.2 ?豐富內容策略
2.2.1 ?堅持“內容為王”,內容接地氣
微信公眾號內容需要能夠解讀氣象熱點,分析氣象數據信息。需要注重運用更多的氣象專業(yè)元素,用數據說話,創(chuàng)作出強針對性、高精確性、易接受性的氣象服務產品。這就要求采編人員具有很高的文字編寫、圖表設計、信息整合能力,這樣才能夠最大化地提升推文的個性化、通俗化,力爭使公眾在短時間內就能看明白推文要傳遞表達的內容,并以圖表、文字、圖片相結合的方式讓公眾了解天氣變化及影響,進而采取可靠措施。
氣象數據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應找準切入點,把天氣和公眾的衣食住行相關聯,把氣象數據與行業(yè)數據進行融合分析,發(fā)現隱含的知識和規(guī)律,用淺顯易懂的敘述方式、美觀大氣的可視化效果來展現,讓氣象服務更能“吸睛”、更加“接地氣”。
2.2.2 ?突出氣象信息發(fā)布的專業(yè)性、針對性和權威性
圍繞氣象服務重點、社會關注熱點、高影響天氣過程等方面,及時準確地傳播氣象信息,科學主動地回應社會關切,并運用微信平臺積極開展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重大災害性天氣過程的解疑釋惑,向廣大群眾精準推送氣象災害風險知識、避災自救提示等信息,發(fā)布內容力求權威、客觀、通俗,并且能夠正確引導輿論,提升群眾防災避險意識和能力。
例如:“官宣!2018年度嘉興重要天氣氣候事件出爐了!”“官宣:嘉興明天入冬!冷空氣要‘放大招,你準備好了嗎?”“你以為‘瑪莉亞帶給我們只是藍天白云?”等公眾號推文的內容直入民心,抓住了用戶的眼球,得到了用戶的肯定,樹立了氣象微信公眾號的專業(yè)性和權威性。
2.2.3 ?抓住時機,結合熱點,通過對氣象內容進行深層次挖掘探究,形成天氣過程系列的文章
微信公眾號推文的內容需要通過精心的安排,努力傳播氣象信息,方能吸引公眾注意力,取得較好的服務效果。針對2018年秋季連續(xù)性大霧天氣,微信公眾號推出“霧,霧,明天還有霧嗎”“霧霾天氣有何危害?如何防范?”“預警三連發(fā)!禾城屢屢被大霧“攻陷”究竟是何原因?”等系列推文均在群眾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創(chuàng)造了較高的閱讀量,各大媒體也對該系列推文進行轉載與傳播。
2.2.4 ?利用微信公眾號普及氣象科普知識,豐富微信公眾號推送內容
首先要了解公眾的需求,從而提供與公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氣象服務內容。如夏季來臨時,可以結合災害天氣預警,當即將發(fā)生災害天氣時,通過圖文及時推送災害天氣信息,進而引起更多用戶的關注,并借此宣傳防災減災的氣象知識,以滿足公眾對預防災害天氣的需求。嘉興市地處我國東部沿海,每年夏季易受臺風侵襲影響,所以防御臺風是當地工作的重中之重,公眾對臺風消息關注度也很高。例如,2018年對嘉興造成影響的臺風就有7個,分別為1808瑪莉亞、1810安比、1812云雀、1814摩羯、1818溫比亞、1822山竹、1825康妮。在臺風即將來臨前,可利用圖文推送的方式詳細講解臺風路徑、本次臺風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怎樣防御臺風等內容,引導公眾科學有效防臺。公眾號在這幾次過程中發(fā)揮了“第一時間說”的作用,把預防工作擺在突出的位置,臺風登陸前風雨影響等預測分析情況及時進行微信公眾號信息采編文章推送,使公眾對即將到來的臺風做到未雨綢繆,做好防御措施。
2.3 ?多渠道宣傳推廣策略
2.3.1 ?加強互動,增加粉絲黏性
用戶數量是氣象微信公眾號生存的基礎,要想運營好微信公眾號、拓展用戶數量,就必須在吸引用戶關注上下功夫。
目前“嘉興氣象”與用戶互動頻率較低,用戶參與留言數量較少??煽紤]適當通過微信公眾號線上線下互動,提高用戶黏性,增加粉絲互動。例如通過“嘉興市2018年重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活動,吸引公眾,通過公眾多輪的熱情投票,大幅度提高了公眾號的關注用戶數。公眾號推文以人性化信息標題和內容,改變以往天氣預報的“嚴肅、刻板”風格,來拉近與用戶的距離,例如雨天推文標題“就問你什么時候不下雨?”“昨夜小雨光顧,陰雨何時結束”“雨水君好久不見,你還走么?”“這么久不見雨,可還想念?”這樣活潑輕松的傳遞氣象資訊,能讓用戶產生點擊的欲望,點擊量上來了,公眾號的影響力自然就擴大了。
2.3.2 ?重視微信公眾號宣傳推廣
創(chuàng)建一個優(yōu)質的公眾號,吸引大量的用戶閱讀,也離不開對氣象微信公眾號的宣傳推廣。從“嘉興氣象”公眾號關注方式來看,主要來自“搜索微信公眾號”和“掃描微信二維碼” 兩種方式。關注人數的增長主要來自于公眾號的宣傳和推廣方式以及內容的吸引力,想要讓用戶主動關注,就要通過網站報紙媒體宣傳、政府推動、好友相互推薦分享這些方式進行各種線上線下宣傳推廣。微信朋友圈推廣、二維碼推廣、微博、微信平臺互推、平臺媒體推廣等都是很好推廣方式,并統(tǒng)籌考慮,合理利用?!凹闻d氣象”內容里就有推薦掃描二維碼,關注氣象微信公眾號。
3 ?結束語
目前,氣象微信公眾號逐漸成為公眾日益信任的氣象信息傳播渠道,并在氣象服務和氣象防災減災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嘉興氣象”公眾號經過4年多的運營,用戶數量逐年攀升,由當初的不足千人用戶,發(fā)展到目前的用戶數已突破10 000人。
想要做好一個優(yōu)質氣象微信公眾號,需要有過硬的氣象信息編輯能力和適應融媒體時代的運營策略。同時需要對公眾號的用戶需求和行為進行分析,突出氣象微信服務的精準化、個性化、通俗化,努力提高氣象微信的有效信息量。并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不斷豐富服務內容與內涵,以簡明、直觀和通俗易懂的形式制作與公眾工作、出行、健康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微信氣象服務產品,才能更好地滿足公眾對美好生活需求的向往,供給公眾所需求的融媒體氣象服務信息。
參考文獻
[1]曹梅,陸文,等.“廣東天氣”微信推送內容運營分析[J].廣東氣象,2017(1):65-68.
[2]單權.微信氣象服務熱點分析與發(fā)展研究[J].浙江氣象,2018,39(2):33-38.
[3]姚巍,宮志宏,李仁禹,等.氣象信息微信公眾服務平臺設計與應用開發(fā)[J].氣象科技,2016(4):571-575.
[4]程鮚,翟振芳,陳健,等.“合肥氣象”微信公眾號影響力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8,4(11):46-49.
[5]李雨謙,李夢蓉.新媒體時代公眾氣象服務分析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7(24):57-59.
[6]郭丹妮,陳美玲.汕頭市“互聯網+”公共氣象服務背景下新媒體的應用[J].廣東氣象,2018,40(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