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圖形與幾何教學中的使用優(yōu)勢,隨后文章提出了促進微課有效融入于圖形與幾何教學中的有效措施,包括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促進自主操作、簡化抽象內容等,希望能給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shù)學;圖形與幾何
一、 引言
微課對于教育來說具有重要的價值,同時也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成長特點,因此應該在小學數(shù)學教育中廣泛推廣開來。通過將微課有效融入小學數(shù)學教育當中,能夠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有效提高,此外,還能讓學生對圖形幾何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從而為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 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圖形與幾何教學中的使用優(yōu)勢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無法及時接收學生的評價反饋,因此也就無法完全掌握學生的學習程度,但是通過微課,能夠讓教師利用學生反饋現(xiàn)場出題,檢測學生學習效果。學生因為自身成長環(huán)境以及成長特點的差異,因此在空間想象能力、抽象思維和學習水平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而在學習圖形與幾何的過程中,學生這種差異就會體現(xiàn)得更加明顯。在初步接觸圖形與幾何知識時,部分學生會覺得比較容易,而部分學生則是覺得存在較大的難度,為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顧全學生的整體發(fā)展狀態(tài),掌握學生不同的學習程度。利用微課教學則能夠有效平衡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對于那些學習較為困難、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可以通過微課在課后復習相關知識內容,提高理解,學生在出現(xiàn)遺忘的問題時,還可以進行查缺補漏,促進兩者教學差距之間的有效降低。
三、 將微課有效融入于圖形與幾何教學中的有效措施
(一) 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通過引入微課方法,能夠幫助教師導入教學情境,讓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并感受到圖形與幾何知識的魅力,而不是被復雜、枯燥的知識所嚇跑。比如教師講授五年級人教版上冊的多邊形面積一課時,部分學生可能會在學習多邊形面積的過程中遇到下面幾種問題,因為沒有全面理解多邊形面積問題,從而產生為什么要計算面積的疑問,同時學生在遇到兩種相似的花園時,也不能準確分辨出花園大小。學生在接觸初期也許會覺得難度較大,從而利用自己的直覺來進行判斷。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視頻資料來為學生展示生活中常見的面積計算問題,隨后將面積具體來源為學生形象地展示出來,具體就是在古埃及時期,尼羅河的河水會每年泛濫一次,洪水的出現(xiàn)為兩岸帶來肥沃的土壤,但是也去除了田地界限,為此每當洪水退去,人們都需要再次丈量土地,隨后面積也隨之誕生,通過影像資料的方法為學生展示面積來源,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學習。
(二) 促進自主操作
將微課有效融入小學數(shù)學課程當中,另一種突出的教學優(yōu)勢就是能夠充分激發(fā)出學生的自主性,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中將自身主動性全面發(fā)揮出來,并自己動手操作制作微課,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全面發(fā)散。為此教師在教授學生圖形與幾何的相關知識時,應該充分利用廣闊的操作空間。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微課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有效提高,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此教師應該加強微課教學的重視,充分利用微課優(yōu)勢。比如教師在教授圓的相關課程時,在為學生講解完怎樣繪制圓形后,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時間里制作教授圓形繪制方法的微課視頻,并將通過圓規(guī)畫圓的過程記錄下來,針尖所在一點為圓心,圓心與圓上任意一點連接都是半徑,隨后將針尖固定,并讓圓規(guī)中的另一半旋轉一周,通過調整圓規(guī)中兩個分支的不同距離,還能夠得到不同大小的圓形。學生可以將通過數(shù)學思維繪制出圓形的過程制作成微課視頻,并展示給同學,讓學生之間進行修改與點評,找出其中的疏忽問題,讓學生互助互補,共同進步。
(三) 簡化抽象內容
利用數(shù)字板或是各種先進的教學設備能夠將各種枯燥、單調的知識通過動態(tài)或是靜態(tài)等不同的影像畫面展示給學生,同時讓學生通過耳朵與眼睛感受到豐富的感官色彩,比如通過設備輔助還能讓學生看到形式豐富的圖象以及動聽的聲音,通過這種獨特、新穎的方法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將學生積極性全部調動起來,加強學生對學過知識內容的記憶與理解。
比如教師在教授學生計算圓形面積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先利用微課視頻將梯形面積、三角形面積、平行四邊形面積等具體的推導過程展示給學生,并將其中蘊藏的深刻數(shù)學思維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引導學生合理歸納總結新問題,從而將其轉化成應用舊知識解決,學習通過各種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引導學生想出方法,將圓形的面積計算轉化成從前接觸過的平面圖形,隨后引起學生回憶,并進行舊知識升級成新知識的再創(chuàng)造,首先可以讓學生剪切圓形的紙片,隨后教師將抽象化的內容轉化成具體化的內容,也就是將圓形劃分成十六份、三十二份、六十四份和一百八十二份,圓形在剪拼后也和長方形越來越相似,學生只有自己經歷過這種實踐、記錄、討論、總結的過程,才能全面掌握面積相關計算公式,并計算出正確的圓形面積,在遇到其他各種新型問題時,也能夠將公式有效應用到實際問題當中,提高解題效果。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圖形與幾何知識授課中,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只側重于傳統(tǒng)知識的講解,學生在課堂中積極響應雖然看上去像是全部都吸收理解,但在現(xiàn)實應用實踐中,就會漏出破綻。但是將微課融入課堂教學當中,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能夠集中精力解決重點問題和難點問題,直奔主題,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祝琳.見微知著:將微課引入小學數(shù)學圖形與幾何知識教學的探索[J].亞太教育,2016(28):22.
[2]黃彩霰.讓課堂“微”起來——《“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圖形與幾何教學中有效應用的研究》階段性總結[J].小學教學參考,2016(17):50-51.
作者簡介:
簡楊貴,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書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