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粲 楊雋 王健
摘要:目的?觀察急性缺血性中風從毒、瘀論治對白細胞總數(WBC)、C-反應蛋白(CRP)和血沉(ESR)的影響與臨床療效。方法?60例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 30 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服解毒化瘀湯,治療前及治療2周進行 NIHSS評分,測定白細胞總數(WBC)、C-反應蛋白(CRP)和血沉(ESR)。結果?治療2周后2組患者 NIHSS 評分、患者血清 WBC、CRP和ESR 水平均有降低(P<0.05),且降低幅度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90%,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76.7%(P<0.05)。結論?解毒化瘀湯能協(xié)助降低患者的 NIHSS 評分同時降低患者血清WBC、CRP和ESR水平,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減少急性缺血性中風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關鍵詞: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毒瘀;解毒化瘀湯
中圖分類號:R255.2?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9)03-0023-03
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是臨床多發(fā)病和常見病,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特點。缺血性中風又名缺血性腦血管病,是一種由于多種原因引起顱腦血管狹窄或閉塞引起的疾病,對顱腦組織和神經系統(tǒng)產生不可逆的損害,臨床表現(xiàn)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言語不利、半身不遂為主要癥狀的一類疾病[1]。祖國醫(yī)學認為,風、火、痰、瘀、氣、虛是缺血性腦中風的病理因素,其中瘀血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產物,瘀血閉阻腦絡形成缺血性中風。而近年來又產生了毒邪傷及腦絡的新理論觀點,如“毒傷腦髓”是導致缺血性腦中風的另一種病理因素[2]。因此臨床從毒瘀論治尤為關鍵,筆者多從毒、瘀論治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方選解毒化瘀湯,治療瘀血毒損腦髓型急缺血性腦中風患者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故本文通過測定患者治療前后 NIHSS評分、WBC、CRP和ESR水平,探討解毒化瘀湯對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及炎癥指標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2018年5月— 2018年11月云南省中醫(yī)醫(yī)院腦病科首診的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患者60例納入本研究,其中治療組30 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45~80 歲,平均年齡(61.5±5.1)歲,病程6h~7d,平均病程(3.7 ±2.3)d;觀察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齡45~80歲,平均年齡(60.6±2.5)歲。2組患者年齡、性別、發(fā)病時間、并發(fā)癥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診斷標準?西醫(yī)診斷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中診斷標準[3],并經顱腦 CT 或 MRI 確診。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4]屬于中風病,辨證屬瘀血痹阻脈絡證兼毒損腦髓,主證:神識昏蒙、半身不遂、言語不利或不語、口眼歪斜、偏身感覺異常。次癥:頭暈、眩暈、飲水嗆咳、共濟失調、舌質暗淡,苔白膩,脈弦滑。
1.3?納入標準?性別不限,符合中西醫(yī)對缺血性中風的診斷標準;年齡40~80歲之間;病程需>6 h且≤1 周,超過溶栓時間窗;自愿參加本研究者。
1.4?排除標準?年齡小于18歲或大于80歲;CT顯示有顱內出血病灶;具有高度出血可能的顱內病變(如:動脈瘤、腦挫傷);神經功能缺損輕或迅速改善;既往有顱內出血,包括可疑蛛網膜下腔出血;合并有其他嚴重疾病患者,對治療用藥過敏者。
1.5?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穩(wěn)斑降脂、擴血管、神經保護等對癥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服解毒化瘀湯。解毒化瘀湯組成:梔子15 g,丹參10 g,天麻10 g,石菖蒲10 g,遠志6 g,黃芪 15 g,葛根10 g,當歸10 g,川芎15 g,紅花10 g,甘草6 g。用清潔的冷水將藥材漫泡30 min,用武火燒開后改用文火,保持微沸,煎煮30 min后將藥汁濾出;再次加入適量水,煮沸后用文火煎煮 15 min,將藥汁濾出。每日 1 劑,早晚 各1次口服,中藥湯劑由本院煎藥室煎制。
1.6?觀察指標?治療前及治療2周后進行 NIHSS 評分,測定血清WBC、CRP和ESR水平。
1.7?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療效評定標準[4]。痊愈:神識昏蒙、半身不遂、言語不利或不語、口眼歪斜、偏身感覺異常等癥狀消失。療效指數≥90%;顯效:神識昏蒙、半身不遂、言語不利或不語等癥狀明顯減輕,頭微有昏沉或頭暈目眩輕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轉、晃動感,可正常生活及工作。療效指數≥70%,同時<90%;有效:神識昏蒙、半身不遂、言語不利或不語減輕,僅伴有輕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轉、晃動感,雖能堅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響。療效指數≥30%,同時<70%;無效:神識昏蒙、半身不遂、言語不利或不語等癥狀無改善或加重。療效指數<30%。
1.8?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 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治療組與觀察組間比較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血清WBC、CRP和ESR比較治療前 2 組患者NIHSS評分、血清WBC、CRP和ESR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后2組患者 NIHSS 評分、血清 WBC、CRP和ESR水平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降低幅度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2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3?討論
缺血性腦中風致病因素包括風、火、痰、瘀、虛等因素,缺血性中風其病性為本虛標實,最先出現(xiàn)的是腦髓失養(yǎng),機體抵御毒邪侵襲的能力減弱,進而腦髓中毒邪內生,最后導致腦髓功能失用。王永炎[5]強調毒邪在缺血性中風發(fā)病中的重要性,提出中風后常有毒瘀互結損傷腦絡。毒瘀可以相互為病,毒可致瘀,瘀可化毒?!岸攫觥睘槿毖灾酗L主要的病理環(huán)節(jié),解毒活血化瘀為其基本治療大法。機體在瘀血的致病因素下,毒邪形成毒瘀交結,導致腦部脈絡不暢,發(fā)為中風,腦中所生毒邪隨經脈而上犯于腦,傷及腦髓而危及生命。由此可見,毒邪既是導致急性缺血性中風發(fā)病的因素,又是導致病理基礎的因素,是中風發(fā)病重要的致病環(huán)節(jié)。在急性期應積極采取措施進行如溶栓、血管支架、抗血小板、抗凝、穩(wěn)斑降脂、神經保護等治療方法。中醫(yī)藥在認識與治療本病上較西醫(yī)有較大的優(yōu)勢,采取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則效果會更加卓著,為缺血性中風病從毒瘀治療提供了理論指導與臨床參考。
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后會出現(xiàn)一系列腦缺血級聯(lián)反應,在中心缺血壞死區(qū)部位存在興奮性氨基酸毒性物質、氧自由基、一氧化氮、白介素等物質產生,尤其是炎性因子浸潤參與了缺血性腦組織損傷過程。此外,白細胞介素激活中性粒細胞,加重了腦組織神經細胞的損害,造成腦組織細胞不可逆損傷損傷,最終導致腦細胞凋亡與壞死。而急性缺血性腦中風與炎癥因子具有相關性,WBC、CRP和ESR升高可作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微觀辨證參考指標之一。有研究顯示,WBC、CRP和[FQ(18*2。175mm,X,DY-W]ESR可靈敏地反映缺血性腦中風患者的炎癥狀態(tài),是病情評估的重要指標,亦是缺血性中風患者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6]。因此,WBC、CRP和ESR水平可作為評價治療缺血性腦中風效果的重要指標,降低血清WBC、CRP和ESR水平可以改善缺血性腦中風患者的預后。筆者選擇以活血、通絡之品解毒化瘀方進行治療,此方為本科經驗方具有活血祛瘀解毒等作用。缺血性中風毒邪致病常瘀毒交結,此時若使用宣透之法難以解結,通利之藥難達病所,若使用丹參、石菖蒲、當歸、川芎、紅花活血化瘀解毒之劑,不但能使瘀血得化,阻斷毒邪內生傷及腦髓。通過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到,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2周后與治療前比較患者血清 WBC、CRP和ESR水平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患者血清 WBC、CRP和ESR 水平降低幅度更大,說明解毒化瘀湯可協(xié)助降低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患者血清WBC、CRP和ESR水平,提高臨床療效。
總之,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從毒瘀論治方選解毒化瘀湯可以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受損程度,降低血清 WBC、CRP和ESR水平,提高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Hayden M,Pignone M,Phillips C,Mulrow C.Aspirin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a summary of the evidence for the U.S.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J].Ann Intern Med,2002,136(2):161-172.
[2]褚曉凡,饒明俐,彭健,等.大鼠局灶腦缺血再灌注神經細胞與微循環(huán)形態(tài)學動態(tài)病理變化康復相關基礎研究[J].中國臨床康復,2002,6(13):1904-1905.
[3]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撰寫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0,(5):30.
[4]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3.
[5]王永炎.中醫(y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17-125.
[6]胡建鵬,王鍵.缺血性中風病“氣虛血?!辈C學說的形成及其理論與實踐意義[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