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們以2013年至2017年間已發(fā)表的關于“中職語文有效教學”的論文為考察對象,主要從“教學現(xiàn)狀透視”、“學生專業(yè)主導下的有效教學的可行性分析”、“課堂模式”、“教學策略”四個方面,作初步的梳理和分析,或可了解相關研究動態(tài)的一個側面,提供學界所需要了解的信息。
關鍵詞:中職學校 語文 有效教學 綜述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4-0052-02
有效性教學(effective teaching)是20世紀極具代表性的一種教學理論,并在20世紀80年代形成了一股研究潮流,之后逐漸影響到我國[1]。受此理論影響,教師們開始嘗試運用“有效教學”理論,開展教學活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2]。教學質量是教育的生命,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在新課改背景下,追求教學有效性已成為廣大職校教師的共識[3]。
有學者將2012年以前的有關職業(yè)學校語文有效教學的研究論文進行了詳細分析[3],鑒于此,我們搜集了2013年至2017年已公開發(fā)表的研究成果,共108篇論文[4]。本文擬對相關研究成果,作初步的梳理和分析。
1 研究成果的量化分析
我們將2013年至2017年已發(fā)表的108篇論文進行細化分析,按每年的數(shù)量進行統(tǒng)計,分為“期刊論文、碩士論文、博士論文”三類,統(tǒng)計結果如表1。
從表中可知,近5年來,2013年和2014年研究成果居多。自2014年至2016年皆有高校碩士學位論文問世,但數(shù)量很少。期刊論文的作者均是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教師,很少涉及高校教師,僅有6篇高校碩士學位論文,博士論文則無成果問世。
2 研究成果的內容分析
上文是將近5年的研究成果進行了量化分析,為了更好的說明問題,我們將從論文的內容著手,進行分類論述。
2.1 教學現(xiàn)狀透視
許多教師對中職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探討。龍丹莉從教材方面進行了分析[5],陳云從對學生評價層面進行了分析[6]。任金秀從學生角度進行了分析[7],諶若云從教師角度進行了分析[8]。
其現(xiàn)狀主要是:第一,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薄弱,對語文的學習并無太大興趣;第二,教師習慣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制定的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脫節(jié);第三,對學生的評價方式較單一,未建立系統(tǒng)完整的評價體系;第四,語文教材的部分內容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范圍,學生不易接受。
2.2 學生專業(yè)主導下的有效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中職語文教學應以人才培養(yǎng)目標、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和學生實際需要為基點,在具體教學內容中積極挖掘語文課同專業(yè)課的相關元素,構建同專業(yè)技能銜接的語文特色課堂,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升其專業(yè)技能及職業(yè)素養(yǎng)[9]。孫春娟認為“找準切合點,多方面挖掘教材中潛在的專業(yè)因子和職業(yè)元素,有序地將學生的相關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訓練納入語文學習軌道上,實現(xiàn)語文教學與學生專業(yè)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有效接合[9]”。有研究者認為,中職語文教學應依據(jù)不同專業(yè)學生的特點,在充分利用專業(yè)設備、器材的基礎上,提高有效教學。陳云以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和教學案例為依據(jù),探討了語文教育應契合專業(yè)技能的必要
性[6]。
教師們了解各專業(yè)學生對語文教學的所需內容,依據(jù)學生的知識需求,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容??傊新氄Z文教學要與學生的專業(yè)知識相契合,適應學生職業(yè)技能發(fā)展需要,使有效教學順利開展。
2.3 課堂模式
孫春娟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使用“任務單導學模式”,能較好地進行有效教學。[10]秦友認為,借助“園?;印逼脚_,實施新課程改革,探索有效教學模式,有利于教師轉變教育思想,改革教學內容和評價模式。[11]張誠誠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游戲沉浸式”、“交往教學”三種教學模式。[12]石磊在教學中運用“三段八環(huán)”的教學模式。[13]從相關研究看,教師制定教學模式應符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切忌盲目追求教學模式的多樣化而失去教學內容的本質。
2.4 實施策略
相關的研究者是中職學校的教師,他們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歷,對中職語文有效教學的實施進行了實證研究,并提出了相關策略,從整體上看,可從兩方面梳理。
2.4.1 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
施飛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本,教學目標要和學生自身想要達到的學習目標相契合,而教學內容要與學生
的興趣點相結合,做到教學目標、內容和教學手段三者有機結合”。[14]林素娟認為“教學應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學內容應符合專業(yè)需求,教師在教學中應和學生有豐富的情感交流”。[15]張奎晶認為,教師需要確定語文教學在中職教學中的正確定位,進而制定合理科學的教學策略和目標,把握中職語文的教學特點,結合學生的專業(yè),確定教學內容,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16]
2.4.2 課堂環(huán)境
陳麗榮認為,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與教學目標來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學習環(huán)境,環(huán)境能夠影響人的心情,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更有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17]葉晶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積極鼓勵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營造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18]
3 結語
參與“中職語文有效教學”相關研究的人員,主要以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為主。高校教師并未參與相關研究,僅有少數(shù)高校碩士研究生對其進行了初步探索。因此,我們希望更多高校教師、碩士、博士關注中職有效教學的研究??v觀近5年研究成果,均聚焦于教與學的關系及教師和學生的定位等方面,其研究結果大同小異,重復性研究較多。前人研究雖取得一定成果,但在研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上,并未有太大突破。在2012年,孔瑞珠在梳理職業(yè)學校語文有效教學研究成果時,就指出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不足,重復性研究較多。[19]時至今日,在此方面仍顯疲軟。
參考文獻:
[1] 肖剛.有效性教學理論之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1.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wǎng)站.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3] 孔瑞珠.職業(yè)學校語文有效教學研究綜述[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2(2):106-108.
[4] 108篇論文均在“中國知網(wǎng)”搜集.由于筆者受認知等因素的限制,搜集論文僅108篇.
[5] 龍丹莉.中職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思索[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15(25):55-56.
[6] 陳云.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語文的有效教學及其價值追求探討[J].教育現(xiàn)代化,2015(7):92-93.
[7] 任金秀.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經(jīng)營管理者,2016(11):353.
[8] 諶若云.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與路徑[J].課外語文,2016(17):31-33.
[9] 孫春娟.談對接專業(yè)技能的中職語文有效教學[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3(9):41-42.
[10] 孫春娟.任務單導學模式下中職語文有效教學研究[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4(3):62-64.
[11] 秦友.園?;?促進中職語文有效教學[J].科學咨詢,2014(12):108-109.
[12] 張誠誠.中職語文有效教學模式探究[J].課外語文,2017(3):77.
[13] 石磊.有效教學理念下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改革[J].河南教育,2013(10):33-45.
[14] 施飛云.道不同 怎相為謀——基于中職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J].基礎教育,2017(22):110-111.
[15] 林素娟.淺談提升中職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J].課外語文,2014(4):51-52.
[16] 張奎晶.中職學校語文有效教學的定位和策略解析[J].考試周刊,2016(61):22.
[17] 陳麗榮.“愉快教學”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6(23):136.
[18] 葉晶.中職語文課堂中有效教學研究[J].課外語文,2014(6):88.
[19] 孔瑞珠.職業(yè)學校語文有效教學研究綜述[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2(2):106-108.
作者簡介:褚立博(1989-),河南柘城人,貴州電子商務職業(yè)技術學院,助講,碩士,研究方向為職業(y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