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慧
摘 要:對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策略進行了研究,以真正體現(xiàn)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做到因材施教,使處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英語學習中有所收獲。
關鍵詞:初中英語;分層教學;個體差異
目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英語教材在結合了學生的年齡,及學生認知特點的基礎上,進行了相應的改編和修訂,一些新教材在內(nèi)容的安排上,更加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內(nèi)容更具親和力,使初中英語教學中融入了更多生活趣味,英語學習更具活力。在教材內(nèi)容有所變化的同時,新課改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英語教師,要在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用現(xiàn)代化知識武裝自己的同時,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大膽創(chuàng)新,銳意進取。
分層教學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運用,主要是針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如:班容量大、學生英語水平差距明顯、學習能力參差不齊等問題時,采用的一種科學的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法的運用,可以有效避免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刀切”弊端,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通過實施分層教學,分層次設定教學目標,可以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jù)自身的學習水平及能力,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在原有基礎上,提高自己??梢詮囊韵聨讉€方面做起:
一、充分了解學生,開展分層施教
分層教學,就是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交際能力和學習水平等方面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教學。比如:把全班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處于這三個層次中的學生,可以隨著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發(fā)展情況,做適當?shù)摹⑾鄳恼{(diào)整。然后,教師把處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進行組合,分成若干個合作學習小組,學生可以在小組中進行合作和探究學習。每個層次的學生,根據(jù)其特長進行小組內(nèi)分工,以便充分發(fā)揮其各自優(yōu)勢,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交流中,建立起學習自信心,同時,也從其他小組成員身上,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從而不斷改進、完善,提高學習水平和能力。
二、吃透教材,科學制訂分層教學目標
初中英語教材中,涉及的內(nèi)容包羅萬象,所以,教師作為學生學習路上的引導者,首先自己要吃透教材內(nèi)容,清晰每個單元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要求,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進步。比如,A層次的學生,要能全面完成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B層次的學生,完成部分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C層次的學生,要嚴把單詞關,掌握英語基礎知識等。
三、展開分層教學
同樣的教學內(nèi)容,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并根據(jù)學生的動態(tài)變化,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做到優(yōu)等生吃飽,中等生吃好,學困生跳一跳能夠到。具體的操作辦法如下:對于A層次的學生,盡量少講多練,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通過獨立學習,提高這些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對于B層次的學生,要精講精練,督促學生在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上多努力;對于C層次的學生,要放低要求,淺講多練,嚴把單詞關,掌握最基礎的英語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這些學生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四、分層練習和布置作業(yè)
教師在設計習題和作業(yè)的時候,要注意分層。比如,習題或者作業(yè)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這些題目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基礎知識測試,是全班學生的必做題,第二層次和第三層次為綜合題和拓展題,A層次和B層次的學生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nèi)進行選做。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原有基礎上得到鍛煉和提高,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五、課外活動中的分層教學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課外活動都比較感興趣,教師要多為學生積極創(chuàng)造課外活動的機會,并將英語學習融入其中。一來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和思維,二來可以使學生和教師在這樣的活動中,放松心情,平等愉快地交流,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拉近彼此的距離。同時,通過課外活動,使英語課堂學習活動加以拓展、延伸,使學生在課外活動中,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那么,如何在課外活動中開展英語分層教學呢?步驟如下:教師可以安排A層次的學生,運用已有的英語知識,嘗試編排一些和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小短劇或小品對話,以促進他們對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B層次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根據(jù)某一階段的學期活動計劃,制作英語手抄報,或與其他同學合作撰稿、選取英文稿件,進行手抄報版面設計等,在對英語基礎知識加以綜合運用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C層次的學生,可以引導他們制作一些簡單的英語節(jié)日卡片,在某些節(jié)日來臨時,送給同學、家長或者老師,既增進學生間、師生間的感情,又能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樂于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學習潛能,進而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相比較傳統(tǒng)教學模式,分層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結合英語教學內(nèi)容,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構建分層次教學模式,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使學生跟隨教師的指引,在分層教學模式活動中獲得一定程度的提高,獲得學習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強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和興趣。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分層教學模式的運用。
參考文獻:
徐晶.基于“分步遞進,分層達標”S-L教學模式的初中英語教學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2):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