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文玉
一
一首詩是怎么來的,從哪來的,人幾乎不能全然回答。一首詩立定于世時,它的挺拔,嬌媚,敦實,迷人,與寫詩者似乎遙遙相望,而作者也許是羞澀的,而詩,以它自己的生命,或茁壯,或千嬌百媚,或豐富疊加,或如淵回響。
二
小野,即是汪藝。我習(xí)慣叫她小野,我愿意在時空與距離中,獲得她詩歌的自由閱讀。《青莓》是小野的前期詩作。我一直覺得創(chuàng)作的時期和作品的豐沛,成熟,與完滿,不全然依次排列。每首詩獨立成篇,獲得自己的生命,而作者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訝異中,重新匯聚力量,氣象,達到另一個圓滿的穹天。
三
看小野的相片,如同精靈。如同林中一頭小麋鹿,散發(fā)微黃色的光芒,看她書寫的字,卻遒勁溫婉。再讀她的詩,我知道她的來歷一定是豐沛寬廣的。讀顧城,佩索阿,史蒂文斯,艾米莉·狄金森,張棗(我在小野朋友圈看到很多名字,就不一一寫了),這些是她心閑氣定,雍容,收放自如寫出《青莓》的底色嗎,我不確定,因為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灌溉,只是“遙遠的相似性”,最終成詩,小野的手指必須觸摸。
四
是的,觸摸世界,觸摸文字,觸摸她所歷經(jīng)的時光?!肚噍氛M詩,就像踏進一組旋律,不恣意磅礴,卻處處枝花壘石,相間相雜,精巧卻不甜膩,俏躍卻又戛然。整組詩,如同翠枝編攢的寶瓶,細而完整,空而快馬加鞭。是的,如同枝條輕輕抽打的感覺。
五
有次問小野,你喜歡流暢的東西嗎?她說不太喜歡。我說我也感覺是。在句子回旋轉(zhuǎn)折處,倒不是像九曲回廊,沒有那么多對稱姣好的美,卻是如雪霽后,三兩個撐傘的紅衣散客,踏出一片清幽的月盈之美。詩,開出一片境界,卻適時收手,留有余味。有時看這些詩,就像撫摸一枝細長的枝條,觸手之處,不是流暢的甜圓小景,是不小心觸碰蕾苞的欣悅和質(zhì)樸走向。
六
黑暗意識,幾乎是每個詩人都會觸碰的燈盞。我尤其留意了小野的旋轉(zhuǎn)方式?!昂诎凳且粔K小餅干,她伸手抓住,偷偷嚅動嘴唇”。很妙,也很好。女孩的天性躍然紙上,她伸手抓住,以主動接洽的方式,和“黑暗”交手,并以咀嚼,吞咽,交融的動作,完成和這個世界友好與天真,而默默承受的內(nèi)蘊。
七
十七八歲,成就了詩集和文集。在人們驚異于她的早慧的文字天賦時,我吃驚的是她的定性。我總說她寫的雍容,沒有初習(xí)文學(xué)者的局促、燃點和焦灼,她閑閑地走來,每一步清晰,有亮光,青翠,往深處走去,往左往右,阡陌展開,必是春天,亦或秋天,亦或四季中最明亮的火苗。指一指,“小洛”“小梅和雷雷”“青莓”都來了。
八
句子一句一句怎么出來的顯靈動,你不知下一句是什么,可是,“白胡子爺爺剛唱完一段京戲,夢里的花蝴蝶就飛起”。“抽抽搭搭的小洛”“搬家,搬花盆灌苦瓜汁,打青霉素。穿裙子,撿彩虹糖,六月做夢,七月做手術(shù)?!辈荒苷浟耍蝗?,整首整首的詩,都要謄寫在這里了。雍容如小顧城。寫出自己,并力戰(zhàn),靈動里未曾翕動的假感動,已是了不起。
九
澆灌者,培育者,都不是主要的。一個人的生長,有自己的路徑。愿小野長成她自己的樣子;愿她在自己的季節(jié)里,候鳥常來,回應(yīng)身體里飽滿的汁液;愿潔白而馨香的日子,有她一張圓桌和小巧的筆;愿她堅韌如父,在白云撫摸頭頂?shù)臅r候,記起了許多偉大而馨甜的時刻。
十
露珠,也是冠冕。當(dāng)一塊玉沉睡,還未來得及晃動它的氣候,當(dāng)大地如初始般的寧靜,有幾個小孩醒了,上路了。詩人,這大地上晶瑩的如露珠般的孩子,在采摘,在擷取,在發(fā)現(xiàn)。大地上的亮光如花裙子,小野熟悉,她小小年紀(jì),就知道如何采擷黑暗中的青莓。她走得穩(wěn),如果不是因為這一點,大地將抖動,珍珠將亂竄。唯有目光沉穩(wěn)的人,掠過星星點點的榮譽之毯,將詩的冠冕佩戴,而她側(cè)頭再看你時,依然少女。她叫汪藝。
責(zé)任編輯|李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