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在給施施然的詩歌寫下的評論中,我曾重點談及她詩歌的“古典性”,我以為“某種具有清雅、溫婉意味的古典性一直是施施然詩歌的顯著標志,像溶解的糖或鹽,在她的詩歌中彌漫”。閱讀施施然《唯有黑暗使靈魂溢出》這本新詩集的時候,我依然感受著那種“古典性”的存在。她重視美,重視語詞的關感和內斂著的光。在那篇評論中,我還談到她的古典性是以現(xiàn)代為基礎底色的,具備現(xiàn)代詩的一切品質同時又有自我的獨特異質;我談到她詩歌的“雜糅感”,她能把屬于記憶的、歷史的、想象的、日常的、情緒的、思考的一并拿來融入到她的詩中,卻沒有生澀、混亂和隔的感覺。她是個小女巫,有著將雜亂的一切迅速收攏并讓它們生出詩性和美來的能力。
我還想從另外的點來談她的詩。一點,我想談她詩歌中的聲音調式?!艾斄漳瘸3T诟咭鬋上開始一首詩,”安娜·阿赫瑪托娃說。同樣的話,在某種程度上也可用于形容施施然的音調,我覺得她的一些詩歌有種迅捷的高亢性,這種高亢性并不以情緒的激烈為基點,它建立于語速上,建立于言語的直接感和日常性上。閱讀施施然的詩,閱讀普拉斯或阿赫瑪托娃的詩,我會不自覺地把語速調快,而閱讀希尼的、尤瑟納爾的、策蘭的詩,我會不自覺地調慢。施施然的詩歌不在語言表面上“設障”,她的表達有種流動感,而正是這樣的順暢流動讓她的語調有了高亢性,這種高亢性在她較為古典化的、充溢著古典和溫婉氣息的詩歌中也是顯見的,詩歌張力明顯。
第二點,我發(fā)現(xiàn)施施然詩歌中有一個強烈的“我”的存在。她的每首詩幾乎都有“我”的呈現(xiàn),《立春記》沒有我但第一句就是“我們”,《想起九十年代》沒有“我”、《現(xiàn)實》沒有“我”,但它使用的視角是“我”的,你會在閱讀中強烈感受到“我”的在場。她詩歌中“我”的主體性是非常強勢的,是我在說,是我在認知世界,是我在感受,是我在和我的生活發(fā)生關系,是我,在熱愛在疼痛在言說在記憶。她用這種強烈的“我”的凸顯,為自己的繆斯建立起了獨特的個人的“面部表情”。在許多詩人那里,他們窮盡一生都是用他人的嗓音說話,用他人的面目說話,他們甚至沒有想過如何找到自己。
第三點,盡管施施然的詩歌語調有某種高亢性,但她在詩中的情緒始終不熱烈。你看不到她在詩中熱烈地開成了花,你也看不到她在詩中熱烈地哭成了河。她也不曾熱烈地宣稱,天崩了地陷了??萘耸癄€了“乃敢與君絕”,沒有,她可以訴說可以“總結”但一直不那么熱烈??梢韵胍?,詩集中的大多數(shù)篇什都不是在她情緒最為飽滿、波濤最為洶涌的時候寫下的,她的詩歌似乎并不負載情緒上的激烈沖撞。盡管“我”是強化的,但“我”的情緒存在并不過多刻畫,她要說的更多是“我知”和“我認”,是相對智性的,審視的。比如她在《流杯池記事》一詩中談到對于喧囂的人世,“我曾被一次次激怒”,可她不會停在這個點上,不會對這個點進行渲染,因為她的詩歌核心要的不是這些。
還有,她的詩歌多數(shù)有敘事的成分,敘事甚至部分地充當了她言說的由頭,它開始于某個具體的故事情境。這種方式使她的詩、她的抒情和思忖有了生活的質感,也延伸了我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