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葉
3月22日晚,“根植沃土、玉蘭盛放——第29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題之夜”在上海大劇院舉行。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登臺,向上海昆劇團《臨川四夢》劇組和秦腔表演藝術家李梅頒發(fā)組委會“特別獎”。
頒獎儀式上,81歲高齡的劉子楓高歌一曲,全場掌聲雷動。劉子楓以話劇《生命行歌》摘得本屆白玉蘭戲劇獎“主角獎”,他是本屆年齡最長的獲獎演員。站在頒獎儀式的舞臺上,劉子楓難掩內心的激動,手捧獎杯的他調侃道:“獎杯有點重啊!從藝整整60年了,我所獲得的獎項中,這是第一個話劇表演藝術獎,有點重,我很珍惜!感謝‘白玉蘭評委!你們既高歌朝霞之絢爛,又吟唱夕陽之靜美!讓本屆‘白玉蘭五彩斑斕、精彩紛呈!向你們致敬!”
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以下簡稱白玉蘭戲劇獎)自1989年創(chuàng)設至今,歷經29屆,共吸收海內外參評演員3700余人次,涉及劇目2000余臺、劇種60余個,其中700余人次獲得主角、配角、新人主配角等各獎次。白玉蘭戲劇獎這朵盛開于海納百川之城的藝術之花,已經當之無愧地成為上海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之一,成為具全國影響力的文化品牌。
本屆參評劇目特點
題材現實 ?不斷創(chuàng)新
與以往幾屆相同,本屆申報白玉蘭戲劇獎的劇目既有優(yōu)秀經典傳統(tǒng)劇目,又涌現了大量新創(chuàng)劇目及新編劇目(共33臺)。譬如秦腔《詩圣杜甫》、錫劇《卿卿如晤》、越劇《烏衣巷》、上黨梆子《太行娘親》、黃梅戲《玉天仙》、豫劇《秦豫情》等,本屆獲提名獎演員的作品中半數以上是新創(chuàng)劇目,這也表明了白玉蘭戲劇獎堅持鼓勵和支持創(chuàng)新的主旨。
在新創(chuàng)作品中有許多現代戲,以與時代同步的筆觸,反映了當今現實生活中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傳遞了積極的正能量,充分顯示了廣大戲劇工作者積極落實習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努力創(chuàng)演近現代題材作品的豐碩成果。
譬如聚焦臨終關懷的現實題材話劇《生命行歌》,劇中兩位老藝術家劉子楓、安振吉憑借精彩演繹分別獲得主角獎和配角獎。81歲的劉子楓充滿激情地飾演了陳阿公,將一個命運坎坷、情感豐富、飽經磨難的知識分子的復雜內心世界體現得別具特色。演出時,他還當場揮毫寫就“生命行歌”四個大字,令觀眾為之震撼。80歲的安振吉在劇中將一個因患絕癥不愿拖累小輩、想盡快結束自己生命的老軍人形象處理得真實而感人。老藝術家們依舊在舞臺上孜孜不倦、追求創(chuàng)新,正是他們在《生命行歌》里精彩的表演,讓更多人開始關注“臨終關懷”這個話題,這也是戲劇舞臺首次觸碰這個題材。劉子楓說:“我已經81歲了,正一天天步入生命最后的階段。希望能通過這部話劇,讓更多人樹立起健康的‘死亡觀。加強自我認知,安然迎接晚年生活?!?/p>
國際視野 ?推薦制度
自2018年起,白玉蘭組委會實行申報制與推薦制結合的報名方式。《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2018年靜安現代戲劇谷演出期間,組委會辦公室主動與主辦方溝通,推薦俄羅斯話劇《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申報白玉蘭戲劇獎,并購票觀摩。該劇是貝爾托·布萊希特的經典劇目,由享譽世界的希臘戲劇專家提奧多羅斯·特佐普羅斯導演,亞歷山德琳娜劇院制作演出。該劇的主演埃琳娜·萊姆澤以出色的表演與深刻的感染力獲得了評委的高度好評,獲得白玉蘭戲劇獎主角獎。這體現了白玉蘭獎的國際性、多元性與上海國際演藝之都的開放性、包容性。
新人輩出 ?水準精湛
本屆白玉蘭戲劇獎新人主角獎和新人配角獎提名演員各5名,相較第28屆新人主角獎提名演員4名、新人配角獎提名演員2名,今年新人的表現可謂亮眼,這也是本屆獲獎演員的又一特點,多名新人演員藝術水準精湛,舞臺表現出色,給評委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們身上體現了傳統(tǒng)戲劇藝術傳承的喜人成果與戲劇表演藝術發(fā)展的可期前景。
新人輩出的可喜現象,與國家的扶持密不可分。近年來,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推出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傳承發(fā)展計劃”,由當代戲曲名家、戲曲音樂家收徒傳藝,名家傳戲,名家傳曲,以此育新人、興文化,促進戲曲繁榮發(fā)展。一代又一代優(yōu)秀的戲曲人是戲曲傳承發(fā)展最重要的載體,多年來白玉蘭戲劇獎見證了戲曲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并幫助他們成長,推動傳統(tǒng)文化在薪火相傳中生生不息。白玉蘭戲劇獎為培養(yǎng)發(fā)現新人,為更多優(yōu)秀的新人展示才華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李梅獲特別獎
本屆白玉蘭戲劇獎組委會授予秦腔表演藝術家李梅特別獎,獎掖其對秦腔藝術、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與傳承作出的突出貢獻。
1980年李梅步入藝術的殿堂,成為一名戲曲演員,1989年白玉蘭戲劇獎誕生,李梅坦言,從那時起她的心里便種下了一個“白玉蘭”的夢。從“白玉蘭”誕生到盛放再到飄香,她一路追隨期盼,也一路拼搏奮斗。40年的從藝路,先后三次與“白玉蘭”結緣,再次捧起沉甸甸的獎杯,她的激動之情無以言表。“白玉蘭”也是她面對困難的勇氣,鼓勵她為秦腔的傳承和傳播做出新的努力。
李梅曾憑借秦腔現代戲《遲開的玫瑰》和《大樹西遷》分別獲得第15屆、20屆白玉蘭主角獎,去年又攜傳統(tǒng)戲《再續(xù)紅梅緣》來滬演出,在劇中她一人扮演二角,各有形貌,文武唱做、青衣花旦,演來從容自如。她的唱腔清亮綺麗,音色純美,收放自如,再繁復再冗長的唱段,都能一氣呵成,蕩氣回腸,表演爐火純青,尤其是“噴火”絕技,如此高超的技藝在當今戲劇界已瀕臨失傳,實為稀缺難得。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的過程中提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人民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源頭活水”。游走于傳統(tǒng)與當下,李梅感慨地說:“傳承與發(fā)展是文藝工作者永遠的使命。文藝工作者要扎根群眾,扎根生活,扎根泥土,觀照人民生活,反映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力書寫人民,描繪人民,謳歌人民,用精品奉獻人民,為新時代培根鑄魂。”3月24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講座:四季品劇——“植根沃土·玉蘭盛放”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專題講座《走近大美秦腔》在中華藝術宮0米藝術劇場精彩呈現。秦腔是梆子聲腔的鼻祖,是最古老的戲曲劇種,以其特有的地域風格和藝術魅力,卓立于中華民族文化之林,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這次,李梅帶領陜西省戲曲研究院的優(yōu)秀青年演員王航、李迎,為上海的戲迷和觀眾深入淺出地普及了秦腔的藝術特色并帶來了精彩的演出片段。
《臨川四夢》劇組獲特別獎
本屆白玉蘭戲劇獎組委會將特別獎授予上海昆劇團《臨川四夢》劇組,獎掖其“注重傳承和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中增強中華文化的生命力”,推動中國傳統(tǒng)文化“走出去”,讓國際社會感受中國傳統(tǒng)戲曲藝術的魅力,在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方面所作出的歷史性貢獻。
上海昆劇團多年來堅持不懈地為傳承、復興、推廣、發(fā)展中國昆劇藝術而努力,并卓有成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昆劇團敢為全國戲劇院團之先,對湯顯祖的《臨川四夢》(《牡丹亭》《邯鄲記》《紫釵記》《南柯夢記》)進行完整的發(fā)掘、整理,亮相中外舞臺,提升了湯顯祖在世界戲劇界的地位,在世界舞臺發(fā)出了響亮的“中國聲音”。
2016年以來,《臨川四夢》不斷在國內巡演,世界巡演超過60場,觀眾超過6萬人次?!杜R川四夢》劇組向世界展現更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取得了新成果,刷新了新紀錄,譜寫了新篇章。
《臨川四夢》劇組代表,上海昆劇團團長、中生代昆劇表演藝術家谷好好對此次獲“特別獎”感慨萬分。她說:“上海白玉蘭戲劇獎是全國戲劇人共同的夢想家園,這是白玉蘭組委會第一次將‘特別獎的榮譽頒給戲曲劇組。從2016年到今天,上海昆劇團帶著《臨川四夢》自信唱響在世界的舞臺上并得到了國內外觀眾的認可與尊重,一部《臨川四夢》濃縮了上昆四十年薪火相傳、守正創(chuàng)新的歷史,今后還將繼續(xù)努力奔跑,做有夢想的戲曲人?!?/p>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3月23日下午,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主辦,上海市戲劇家協(xié)會、浦東新區(qū)川沙新鎮(zhèn)人民政府承辦,上海市文聯(lián)藝術促進中心、浦東新區(qū)川沙新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協(xié)辦,白玉蘭獎藝術團演出的“根植沃土 玉蘭盛放——上海白玉蘭戲劇獎獲獎演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川沙專場演出”,在浦東新區(qū)川沙影劇院舉行。來自京、昆、滬、越、淮、秦腔、黃梅戲、婺劇8個劇種的14位本屆及歷屆白玉蘭戲劇獎獲獎演員,為川沙戲曲愛好者奉上了一場展現中華大地傳統(tǒng)文化風情的藝術盛宴。
上海白玉蘭戲劇獎,自20世紀80年代誕生以來,以服務全國、面向國際為宗旨,以在上海演出、在上海評獎為基本方式,吸引了眾多藝術家云集滬上,爭奇斗艷,切磋交流。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鼓勵文藝家深入基層、扎根人民,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上海白玉蘭獎藝術團自2015年開始,每年組織一批獲得白玉蘭戲劇獎的中青年戲劇家在當年的頒獎活動前后,深入基層演出,將名家云集、劇種薈萃的戲曲藝術盛宴送到百姓家門口,讓中華戲劇返回民間、走向民眾,已先后到寶山、奉賢、金山、崇明等區(qū)開展活動。
即將迎來而立之年的白玉蘭戲劇獎,見證了一代代戲劇演員的成長。2019年是共和國70周年華誕,5月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jié)將在上海拉開帷幕。上海的文藝舞臺百花爭艷、姹紫嫣紅,根植沃土的白玉蘭戲劇獎將一如既往地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
白玉蘭戲劇獎旨在表彰德藝雙馨優(yōu)秀表演人才、優(yōu)秀表演團隊和杰出戲劇工作者,遵循《關于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動計劃》,發(fā)揮上?!按a頭”“源頭”作用,打造亞洲演藝之都,推動上海與國內外戲劇界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白玉蘭戲劇獎一直在尋求新的發(fā)展,對標國際知名戲劇獎,提升文化品牌標識度,在碼頭的集成上成其大,在源頭的創(chuàng)作上求其高。
白玉蘭戲劇獎作為上海這座城市一項重要的戲劇獎項,是屬于上海的文化品牌。在鼓勵和嘉獎優(yōu)秀演員與創(chuàng)作的同時,白玉蘭戲劇獎將更具國際視野,在新時代主動尋求新發(fā)展,力求煥發(fā)新生機,筑牢文化高地,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攝影/祖忠人、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