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敏林
【摘 要】目的:探討綜合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神經(jīng)功能的影響。方法:將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16例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58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康復護理,比較兩組神經(jīng)功能、抑郁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2個月后,觀察組NIHSS評分、HAMD評分低于干預前與對照組;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更高,差異顯著(P<0.05)。結論:綜合康復護理可有效促進腦卒中患者神經(jīng)功能恢復,改善患者抑郁情緒,同時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綜合康復護理;腦卒中;神經(jīng)功能
【中圖分類號】 R197.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144-01
腦卒中為神經(jīng)內科常見病,具有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等臨床特點,患者在發(fā)病后常伴有言語不清、偏癱等癥狀,致使很多患者失去日常生活能力[1]。由于很多患者難以接受病情,極易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康復治療效果。因此,給予腦卒中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觀察了綜合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神經(jīng)功能的影響??偨Y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16例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58例。觀察組男32例,女26例;年齡56-79歲,平均年齡(71.2±5.1)歲;其中腦梗死34例,腦出血24例。對照組男30例,女28例;年齡53-77歲,平均年齡(71.8±4.3)歲;其中腦梗死32例,腦出血26例。兩組基線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康復護理:①心理護理:積極與患者溝通,向其講述以往成功治療案例,并給予充分的鼓勵與心理安撫;耐心傾聽患者訴說,讓其負性情緒可得以發(fā)泄;常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讓家屬給予充分理解與鼓勵,讓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溫暖。②健康教育:耐心地向患者講解腦卒中病因、治療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讓患者可更詳細地知曉疾病知識。③語言康復訓練:努力尋找一些患者感興趣的話題以激發(fā)其溝通欲望,在溝通過程中護理人員語速要放慢、吐字要清晰,為患者留出足夠的反應時間;對于文化程度較高的患者,可指導其自行閱讀書報,對于文化程度較低(不認字)的患者,可指導其跟隨錄音機或電視閱讀。④肢體康復訓練:首先幫助患者開展肢體被動運動,同時手法按摩患側患肢;指導患者家屬多幫助患者進行肢體康復訓練,從而促進患肢神經(jīng)功能恢復;待患者患肢功能逐漸恢復后,則指導其進行屈膝、抬腳、翻身、坐位、站立及慢走等一系列基本活動。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神經(jīng)功能、抑郁情況及護理滿意度。①神經(jīng)功能:采用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NIHSS)進行評定,評分越高代表神經(jīng)功能缺損越嚴重;②抑郁情況: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HAMD)進行評定,評分越高代表抑郁情緒越嚴重;③護理滿意度:采用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定,評分范圍0-10分,分為滿意(評分9-10)、一般(評分7-8)、不滿意(評分低于7),總滿意率為滿意率與一般率之和。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采用x±s表示,以t檢驗NIHSS評分、HAMD評分;采用百分率表示,以χ2 檢驗護理總滿意率,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神經(jīng)功能、抑郁情況 干預2個月后,兩組NIHSS評分、HAMD評分均下降,且觀察組下降更多,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滿意36例、一般20例、不滿意2例;對照組滿意23例、一般24例、不滿意11例,兩組護理總滿意率相比(96.6% VS 81.0%),觀察組更高,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腦卒中發(fā)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臨床發(fā)現(xiàn)[2],雖腦卒中會損傷到患者中樞神經(jīng)功能,但人體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本身就具有一定自然恢復、代償功能與重組能力,若給予反復有效的功能康復訓練,會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患者腦缺損部位神經(jīng)功能逐漸恢復,從而實現(xiàn)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重建。
近年來,隨著臨床護理要求的提供,綜合康復護理現(xiàn)已普及于臨床,應用效果較為理想。本研究對觀察組58例腦卒中患者實施綜合康復護理,其護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語言康復護理及肢體康復護理等方面,其中心理護理可幫助患者減輕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有助于患者治療信心的建立,同時對護理滿意度的提升也具有積極性作用[3];健康教育可讓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從而更積極地配合臨床治療;語言、肢體康復訓練可幫助患者逐漸恢復并鞏固語言與肢體運動能力[4]。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2個月后,觀察組NIHSS評分、HAMD評分明顯低于干預前與對照組;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更高。提示綜合康復護理可有效促進腦卒中患者神經(jīng)功能恢復,改善患者抑郁情緒,同時提高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蔡憐環(huán),龐書勤,王寶蓮,等.腦卒中患者康復促進因素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7):785-788.
[2]鐘毓賢,喬晉琳,丁宇,等.康復精細化管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中國康復,2017,32(2):126-128.
[3]王紅娟,陳丙坤,呂政.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及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14(17):156-159.
[4]滑培梅,范曉霞,孟云清,等.綜合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神經(jīng)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西部醫(yī)學,2017,29(6):873-876,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