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香
【摘要】目的:評價預見性護理在血液透析患者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方法:選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120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各60例。參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采取預見性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兩組患者經過兩種不同的護理模式后,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3%,顯著高于參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63%,組間數(shù)據對比差異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P<0.05);結論:對于對進行血液透析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模式,是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并發(fā)癥的產生,預見性護理在血液透析患者護理安全管理是占有決定性的地位,值得在臨床領域應用推廣。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血液透析;安全護理
腎病末期的朱拿著常見的臨床治療手段為血液透析方式延緩患者的生命。然而血液透析治療方式往往伴隨著很多的并發(fā)癥,會大大減半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患者的生命質量,甚至于會危害患者的生命。為了提升患者在治療護理中的生命治療,同時減少患者的并發(fā)癥情況,本文選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120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各60例,評價預見性護理在血液透析患者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F(xiàn)報告如下。
1.1基礎資料本文選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120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各60例。其中參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齡在38~62歲,平均年齡(50.2±1.6)歲;研究組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齡在40~65歲,平均年齡(52.5±1.3)歲。所有患兒在性別、年齡上對比無明顯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不存在(P>0.05)。
1.2方法 參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的治療護理模式。研究組患者在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基礎上采取預見性護理模式,具體為:(1)治療過程中的護理風險。加強醫(yī)護人員的風險意識,使護理人員明確的意識到血液透析對于患者的重要性,提高血液透析護理人員的責任感。(2)血液透析患者的評估。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狀況,不同的患者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護理措施,積極的展開優(yōu)質服務,全面的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指導。(3)血管的護理。在患者進行治療及其準備階段,加強醫(yī)護人員的穿刺技術,避免患者承受過多的傷害,并保持患者穿刺部位的清潔,預防感染。(4)預防性的針對并發(fā)癥。預防患者在進行血液透析時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發(fā)熱、低血壓、心率問題以及腦出血等癥狀。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經過不同的護理模式后的治療效果,具體結果分為顯效、有效、無限,以此總結總體的治療率。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所有數(shù)據均行SPSS17.0軟件處理,其中兩組計量資料對比用(均數(shù)±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對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檢驗,當數(shù)據對比呈現(xiàn)為P<0.05的差異性時,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
2.1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 兩組患者經過兩種不同的護理模式后,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3%,顯著高于參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63%,組間數(shù)據對比差異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P<0.05);如表1。
預見性護理可以運用科學的方法對患者進行全面的分析判斷,提前的預防患者在治療的規(guī)程中可能預見的風險,積極的采取高效的護理方式,有效的避免患者的并發(fā)癥情況。血液透析時是醫(yī)院在治療腎病患者安全治療的重點關注對象,具有較高的風險性。醫(yī)護人員應著重提高自身的護理專業(yè)技能,才能有效的降低醫(yī)療護理中可能發(fā)生的風險,杜絕因操作產生的護理風險。經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研究組患者采取的一件幸護理模式是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療中的風險,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且與參照組患者的對比結果顯著。
綜上所述,對于對進行血液透析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模式,是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并發(fā)癥的產生,預見性護理在血液透析患者護理安全管理是占有決定性的地位,值得在臨床領域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