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豪林 劉玉
【鎖定考點】
1.掌握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3.理解并翻譯句子;4.文言文斷句:5.理解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主要事件;6.概括文章中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7.評價人物形象;8.品析文章的內(nèi)容、語言和寫法:9.聯(lián)系實際寫出個性感悟。
【新題演練】
一、《鄒忌諷齊王納諫》(節(jié)選)閱讀
【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p>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乙】燕昭王收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幣①,以招賢者,欲將以報仇。故往見郭隗……
昭王曰:“寡人將誰朝②而可?”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③言于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日:‘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④,況賢于隗者乎?豈遠千里哉?”
于是昭王為隗筑宮而師之。樂毅⑤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湊燕。燕王吊死問生。與百姓同甘共苦。
(選自《戰(zhàn)國策·燕策一》)
[注]①厚幣:(拿著)豐厚的錢財。②誰朝:拜見誰。③涓人:宮中灑掃的人。④見事:被重視,受重用。⑤樂毅:樂毅和后面的鄒衍、劇辛分別是魏、齊、趙三地的名士。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1)王之蔽甚矣________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________
(3)聞寡人之耳者______ (4)于是不能期年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 可以一戰(zhàn)
B.涓人言于君曰 余將告于蒞事者
C.買其首五百金 其真無馬邪
D.朝而往,暮而歸 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
3.翻譯下列句子。
(1)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昭王為隗筑宮而師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齊國“戰(zhàn)勝于朝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乙】文中“士爭湊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乙】文中燕昭王為誠招天下賢士做了哪些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此題應注意,文中郭隗所講故事非燕昭王做的事情。)
二、《曹劌論戰(zhàn)》閱讀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p>
[乙]郭伋字細侯,茂陵人,為并州守。素結(jié)恩德。后行部①至西河。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②,迎拜于道。問使君何日當還,伋計日告之。既還,先期一日。伋恐違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以太守之尊,與竹馬童兒道旁偶語,乃以不肯失信于兒童。先歸一日,寧止野亭而候期,可謂信之至矣。
(據(jù)《后漢書》改編)
[注]①行部:巡視州郡。②竹馬:兒童放在胯下當馬騎的竹竿。③使君:漢代稱刺史為使君,漢代以后尊稱州郡長官為使君,文中指郭伋。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又何間焉________ (2)小惠未徧________
(3)彼竭我盈________ (4)素結(jié)恩德________
(5)候期乃入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何以戰(zhàn) B.必以分人 C.可以一戰(zhàn) D.必以情
3.用“/”給文中畫線句斷句。(限斷兩處)
一 鼓 作 氣 再 而 衰 三 而 竭。
(朗讀停頓要注意表示次序的詞語。)
4.翻譯下列句子。
(1)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還,先期一日。伋恐違信,遂止野亭,候期乃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學生認為曹劌是一個深謀遠慮的軍事家。你認為曹劌的“遠謀”體現(xiàn)在哪里?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需要聯(lián)系文章主要情節(jié),依據(jù)文中的相關語句,并抓住評論性的語句多角度、多方面分析。)
6.【甲】文中曹劌認為要贏得戰(zhàn)爭勝利,政治上的先決條件是什么?【乙】文中郭伋“遂止野亭,候期乃人”的原因是什么?你從【甲】、【乙】兩文中獲得了什么啟示?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細讀文本,然后在正確翻譯相關語句的基礎上提煉作答即可。)
7.【甲】文選自《左傳》,記敘的是長勺之戰(zhàn),這篇文章在選人課文時編者將標題定為《曹劌論戰(zhàn)》,請簡要談談這樣改有什么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陳涉世家》(節(jié)選)閱讀
【甲】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逋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蛞詾樗溃蛞詾橥?。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蹦说弧瓣悇偻酢?,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嗚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乙】陳涉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而響應,贏①糧而景②從。山東③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選自《過秦論》)
[注]①贏:提,背。②景:同“影”,像影子一樣。③山東: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
1.給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字注音。
(1)陳勝、吳廣皆次當行________ (2)道不通,度已失期________
(3)天下云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______
2.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會天大雨________ (2)或以為死
(3)陳涉斬木為兵________ (4)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________
3.用“/”給文中畫線句斷句。(限斷三處)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4.下面各項都含通假字的是( )
①天下云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 ②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
③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 ④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翻譯下列句子。
(1)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
(2)天下云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乙】兩段內(nèi)容寫的都是陳勝、吳廣起義,卻各有側(cè)重,請分別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死國可乎”體現(xiàn)了陳勝遠大的抱負和反抗暴秦的信念。
B.“天下苦秦久矣”是對形勢的分析,體現(xiàn)了陳勝敏銳的洞察力。
C.“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反映了陳勝同情扶蘇、項燕,并決心為他們復仇的思想。
D.“宜多應者”是陳勝對形勢發(fā)展的預測,體現(xiàn)了陳勝卓越的判斷能力。
8.根據(jù)選文內(nèi)容補全對聯(lián)。
秦皇二世________官逼民反:________舉義旗蘄下陳收。
9.從選文中我們可以看出陳勝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愚公移山》閱讀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乙】魯公治①園,欲鑿池,父曰:“無地置土?!惫熘埂;蛟唬骸巴量蓧旧??!惫浦?,欲行。妻曰:“不畏小兒女顛躓②耶?”公復止。或曰:“筑徑通之設欄護之又何憂焉?”公從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園成,必添仆婦,下房不足,甚可慮也。”公猶夷③不能決,事又寢④。
(選自《陳文丁畫之百喻圖》)
[注]①治:修建。②顛躓:被東西絆倒。③猶夷:遲疑不決的樣子。④寢:停止。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B.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公從之
C.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曰 D.其如土石何? 懼摹不已也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1)雜然相許______ (2)箕畚運于渤海之尾________
(3)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________ (4)或曰:“土可壘山?!币灰灰灰?/p>
(5)冀之南,漢之陰________ (6)公遂止________
(7)懲山北之塞________ (8)甚矣,汝之不惠________
3.用“/”給文中畫線句斷句。(限斷兩處)
筑徑通之設欄護之又何憂焉?
4.翻譯下列句子。
(1)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人有止之者日:“園成,必添仆婦,下房不足,甚可慮也?!?/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編成四組,全部表現(xiàn)愚公移山?jīng)Q心大的一組是( )
(1)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吾與汝畢力平險。(3)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4)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5)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6)帝感其誠。
A.(1)(3)(4)(5) B.(1)(2)(4)(6) C.(2)(3)(5)(6) D.(2)(4)(5)(6)
6.魯公治園的行為和表現(xiàn)可以概括為“——”。(用原文內(nèi)容概括)
7.我們能從【乙】文的故事中獲得怎樣的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從【甲】文中畫線句子看,愚公“愚”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閱讀
【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乙】邴原少孤,數(shù)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日:“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愿①其不孤,一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師惻然曰:“茍欲學,不須資也。”于是就業(yè)。長則博物洽聞,金玉其行。
(選自《初潭集》)
[注]①愿:羨慕。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走送之______ (2)以是人多以書假余______
(3)既加冠______ (4)嘗趨百里外______
(5)茍欲學______
2.下列各項中加點的詞語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余因得遍觀群書 凡得學者 B.汁日以還
主人日再食
C.則又請焉 一則愿其不孤
3.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示例]不敢出一言以復
A.無從致書以觀 B.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C.以衾擁覆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則愿其不孤,一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了【甲】、【乙】兩則短文,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