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俊邦
【關鍵詞】 班主任;德育工作;班級文化;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07—0037—01
德育工作是高中學校工作的中心。要想做好班級德育工作,則需要班主任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創(chuàng)設團結和睦的班級氛圍,建立有力的班干部隊伍,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從而使其可以更加從容地面對今后的生活和社會。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德育工作應該以學生為主體
近些年,我國不斷推進新課程改革,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的自主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新課改背景下,學生應居于教學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可以進行自主學習,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性。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點應放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上,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實現德育效果的最大化。高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容易犯錯,班主任應具有良好的包容心理,不能一味地責備他們,而是要發(fā)揮出引導和教育的作用,幫助學生獲得積極的改變,使其知錯就改。同時,要對傳統(tǒng)的評價標準進行合理的改進,實現德育評價體系的多元化和開放性,注重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當中獲得放松機會,逐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
二、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
班級文化是指班級師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與形成的精神氣候、文化氛圍以及承載它們的活動形式與物質形態(tài),班級文化建設對于高中德育發(fā)揮著極大的作用。班主任應努力創(chuàng)設公平民主的班級文化氛圍,如可以設置班級文化角、班級宣傳欄,設計個性化的班徽、班歌、班訓,制定小組競賽機制,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競賽當中,培養(yǎng)他們積極奮斗的精神。通過這些措施,可以使學生的精神面貌和道德情操向更加積極的方向發(fā)展,并在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當中獲得道德熏陶及精神力量。
三、創(chuàng)建有力的班干部隊伍
建立行動力強的班干部隊伍,可以體現出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水平。選拔、培養(yǎng)一支優(yōu)秀的班干部隊伍,不僅可以發(fā)揮出集體的力量,而且也會減輕班主任的工作負擔,這樣班主任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從而促進德育工作更好更快發(fā)展。班干部隊伍建設是班主任的一項重點工作,通常情況下,班委會可通過任命法、民主選舉法、自由競選法等方式產生。上述幾種方法各具優(yōu)勢但也存在不足,如直接任命法,其主觀性比較強,班干部的群眾基礎性比較差,一些被任命的班干部并不情愿。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班干部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因此需要經常更換,這樣一來,信息反饋的速度就會比較慢。在更換班干部時,班主任需要明確更換的原因,在處理過程中應采取區(qū)別對待的方式。如有的班干部能力不足,可為其提供平臺多鍛煉,不能一免了之;針對班干部存在的思想道德問題,要視情節(jié)輕重從而采取具體的處理措施。班委會成員應盡量從那些組織能力比較強并且具有良好責任心的學生中選擇,班主任要加強對班干部隊伍的監(jiān)督、培養(yǎng),這樣才可以促進德育工作更好更快發(fā)展。
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德育工作離不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心理交流活動,而融洽的師生關系能促進師生交流的順利開展。班主任要尊重每一個學生,關愛每一個學生,應將學生看作是獨立的個體,多和他們交流、談心,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心理狀況。重視學生提出的建議,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使學生可以信任教師。班主任需要面向全體學生,要加大對學困生的關注力度。在開展有關學困生德育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將他們的閃光點發(fā)掘出來,不斷鼓勵他們,同時,不能溺愛優(yōu)等生,要教導他們正視自身存在的缺點。高中德育工作不是簡單地向學生灌輸道德規(guī)范和原則,班主任應明確學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體地位,要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和組織作用,既要維持好正常的教學秩序,又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狀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判斷能力和推理能力。
總之,德育工作的開展,可以促進人才培養(yǎng)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有利于學生實現全面發(fā)展。而班主任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承擔的責任也較多。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要考慮工作方式和方法,把工作做實、做細,促進高中德育工作更好更快發(fā)展。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