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香港品牌“灣仔碼頭”水餃創(chuàng)始人臧健和逝世,享年73歲。
“生活就像爬山,今天我爬到了一半,但我并不滿足,我并不認為我成功了,因為我的前面還有人,一個企業(yè)家永遠不可以封頂?!标敖『腿缡钦f,她的一生都在踐行永不封頂?shù)哪繕恕_@位流落異鄉(xiāng)后白手起家成為身家50億的女強人,也被視為香港精神的代表。
臧建和的老家在山東,20歲時結(jié)識了來中國支援建設的泰籍華僑醫(yī)生,兩人婚后生育了兩個女兒,后來老公回泰國并娶了另外的妻子。臧建和選擇了離開,在香港中轉(zhuǎn)時,因為買不起回去的票,她決定先留在香港。
因為語言不通,工作很難找,臧建和一天打三份雜工來支付女兒們的學費。困頓之中,因朋友夸她的水餃味道好,她就自制了一輛木頭推車,在灣仔碼頭擺攤賣起水餃。不過,吃慣了點心的香港人吃不慣北方的餃子,有一回臧健和看見一位顧客吃完把餃子皮丟在碗里,她趕忙追上去問原因,“餃子皮厚得像棉被,怎么下得了口?”
為了做出適合香港人口味的餃子,臧健吃遍了家附近的小吃店,最終調(diào)出肥瘦3∶7的餡子配方,“餡的味道鮮而不膩”。同時,臧健和嘗試用各個地方的面粉,一遍遍改良餃子皮,直到搟成又爽滑又筋道的薄皮。
三個月后,一位記者來到灣仔碼頭連吃三碗水餃,大呼“好吃”。并將吃餃子心得登在了第二天的《東方日報》上。結(jié)果當天下午,臧健和的木頭車前就排起了2000米的長龍,很多人慕名從澳門趕過來,“就為了吃上一口水餃”。
1983年左右,機緣巧合之下,香港大丸百貨的老板看中了臧健和的餃子。大丸是第一家在香港插旗的日本百貨公司,倍受當時的香港市民歡迎,但臧健和拒絕了,因為日方要求生產(chǎn)出來的水餃貼他們的商標,“如果我自己做出來的品牌變成日本人的牌子,一旦我的技術被學去,我的保障就完全喪失了?!弊罱K,雙方以保住“灣仔碼頭”的牌子,并由日方提供牌照、工廠的條件,簽下了20年的合作條約。1983年左右,“灣仔碼頭”水餃已經(jīng)成為香港冷凍食品第一品牌。
乘勝追擊的臧健和在1985年開設了第一間水餃工廠。她秉承“顧客是衣食父母”的原則,要求產(chǎn)品質(zhì)量必須有保證。1995年,一位顧客來信,“買五盒水餃,煮了兩盒全部開口”。臧健和立刻開會找問題,后來發(fā)現(xiàn)是新來的一批工人培訓不徹底,導致包裝不好。后來,臧健和親自登門賠禮道歉,送上10盒餃子,并把那位顧客聘請為公司獨立的第三方檢測師。
臧健和自己吃了20多年的苦,對底層老百姓的生活感同身受。每年春節(jié)、端午、中秋佳節(jié),臧健和都會親自下廚煮上水餃,挨個給一線員工送過去。
由于常年疲憊,且年輕時患上的糖尿病愈發(fā)嚴重,晚年的臧健和視力下降很多,腎功能受到嚴重影響,心臟也不好。在健康堪憂的狀況下,臧健和依舊維持優(yōu)雅精致的形象。在2017年接受媒體采訪時,她慢條斯理地說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直爽利落,出門戴上一串白色珍珠項鏈,再精心涂上口紅。
談到自己的身體狀況,她依然笑語盈盈,像說別人的故事一樣輕松,“我還是會在家搗鼓餃子啊,我喜歡研究怎么搟皮最勁道、蔬菜與肉的比例怎樣最營養(yǎng)最健康。我最近還打算開發(fā)一種新的水餃,把甜嫩的南瓜苗加進去……”
從1977年開始,幾十年如一日,臧健和一直用心鉆研如何做出最好吃的水餃。在她看來,水餃總令人想起團圓、溫暖、笑臉。
她說過,“總有一天,中國餃子能和漢堡包、披薩一樣成為全世界的美食!”
熱議銳評:臧健和的一生是一部苦難史,更是一部勵志史。無論貧富,她都有著自己的堅定:即使遇到災難,遭到拋棄,也要堅強,要自尊,要始終有自己。把“忠厚、上進”立為墓志銘的臧健和,無愧為“華人之光”。而她奮斗不息的一生,正代表了我們自強不息、敢于逆天改命的民族精神。
素材運用:傳奇;家的味道;逆襲;堅守自我;尊敬他人……
(資料來源:人民網(wǎng)、參考消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