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閱讀教學中利用以讀激讀、以讀促讀等“讀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主動讀書的欲望,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下面以新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雷雨》教學為例,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和做法。
一、抓住契機造好勢
課堂教學導入很關鍵,好的導語不僅可以吸引學生進入新課的注意力,而且還可以充分激活學生的閱讀內力。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謎語,看看聰明的你能不能猜出來。(出示謎語: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水里看不見。)
(生紛紛睜大眼睛,急不可待地朗讀起謎面來。)
生(踴躍舉手):我知道!我知道!是雨!是雨!
師:真聰明,大家一下子就猜出來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關于雨的課文——《雷雨》。你們見過雷雨嗎?
生1:就是打著雷下著雨。
生2:夏天經常有雷雨。
生3:打雷下雨挺嚇人的。
師:同學們不僅見過,而且還有體會。說得真好!那么課文是怎樣寫雷雨的呢?想走進課文去看看嗎? (學生情緒高漲。)
猜謎語是小學生特別喜歡的語言形式,活潑、生動而有趣味。這個謎底緊扣新課內容,有很強的鋪墊性,易喚起學生對生活的回憶,更能刺激學生閱讀新課的新奇感。
二、放手發(fā)現(xiàn)觸發(fā)思
教師要敢于放手,給學生自由的“讀境”,才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激活學生主動讀書的情感,真正變“要我讀”為“我要讀”,自主探究也就順理成章了。
師:讀了課題,現(xiàn)在請同學們讀讀書,課文哪些地方在寫下雨時的景象?相信同學們都會有自己的發(fā)現(xiàn)。(學生自讀感知。)
生1:第4自然段。
師:你是聽別人說的嗎?
生1:不是,我自己發(fā)現(xiàn)的。
師:能說得更完整些嗎?
生1:我發(fā)現(xiàn)第4自然段是在寫下雨時的情景。
生2:還有第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也是在寫下雨時的情景。(很多學生點頭附和。)
師:真是這樣嗎?請大家再讀讀,再說看法??凑l最會讀書。
生3:第4、第5、第6自然段都在寫下雨。
師:大家覺得他說清楚了嗎?
生4:第六自然段不是在寫下雨。(有學生附和。)
師:有不同意見。好!
生5:我反對。課文里說:“雷聲小了,雨聲也小了?!辈]有說雨聲和雷聲停了,只是說雷聲和雨聲都變小了。還是有雷聲和雨聲的。
師:你用書中的話為依據來回答,很有道理!你會用上“因為……所以……”再說一說嗎?
生5:能。因為課文里說“雷聲小了,雨聲也小了”并沒有說雨聲和雷聲停了,只是說雷聲和雨聲都變小了,還是有雷聲和雨聲的。所以說第6自然段還是在寫下雨。
師:說得真好。
教師在教學中只引導不講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實踐者和讀書的主人,讓學生充分感受發(fā)現(xiàn)的快樂、讀書的快樂,最后通過說的訓練,將“讀”不斷推向發(fā)展。
三、引入語境激活讀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焙玫臅?,美的文,醇的味,只有讀入了境,品入了情,文本的魅力和語言的活力,才會在學生心靈深處留下印跡。
(出示第3自然段: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師:先自己讀讀,體會體會,再看誰能讀出這種感覺。(指名讀)從讀中你們感覺到了什么?
生1:感覺到一場大暴雨就要下起來了。我從兩個“越來越”中感覺出來的。
師:你真會讀書。誰還想讀這句?(一生讀后)同學們從他的讀中又感受到了什么?用一個詞說說。
生2:電閃雷鳴。
生3:震耳……(師:欲聾)。
生4:驚天動地。
生5:烏天黑地。
……
師:說得好!這就是雷雨即將來臨時的情景。你們都在哪兒學來的詞語?
生1:從課外書上記下的。
生2:聽別人說的。
師:真了不起!會聽、會讀書的人積累就多。誰會用兩個“越來越”說說話。
生1:風刮得越來越大,樹搖得越來越厲害。
生2:云變得越來越厚,天變得越來越黑。
生3:路上行人越來越少,雷聲越來越近。
師:都扣著雷雨到來前的情景說的,不簡單呀!請聽,請看……哇,雨下下來啦。好大的雨?。∧銈兏惺艿竭@場大雨了嗎?從哪兒感受到的?(一生讀第4自然段)你們聽出這雨下得怎么樣?
生5:下得不急,也下得不大。請聽我讀。
師:這時的雨下得怎樣?
生5:下得又急又大。我是從“嘩,嘩,嘩”三個詞聽出來的。我覺得這雨就像突然有人用桶從天上倒下來一樣。
師:你走到雷雨中去了。三個“嘩”是表示什么的詞語?
生5:表示雷雨聲音非常大的詞語。
師:讓我們一起讀出這又大又猛的雷雨。(齊讀后)請同學們看窗外?(引看書上插圖)看到了什么?請用書中的話告訴同學們。
生6:(讀書)往窗外望去,樹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師:為什么會看不清呢?
生6:因為雨越下越大,所以樹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師:你真了不起。又用上了“因為……所以……”現(xiàn)在請同學們一起朗讀3-6自然段,再來完整地感受感受這場雷雨。讀的時候可以做動作,先自己練練。(學生特來勁)來,一起讀。(學生讀得很忘情,手舞足蹈,讓自己變成了物,變成了景,變成了雨……)
“從讀中你們感覺到了什么?”一個“感覺”便把學生引入讀境,帶入品境,于是學生便有了身臨其境的感受,而這種感受自始至終是在濃厚的讀境中凸現(xiàn)出來的。只有這樣的讀,才能產生真正的對話與互動,學生想讀、會讀之根也才可能深深地扎進心靈之中,以“運用語言文字”學語文的教學目標也才能實現(xiàn)。
四、示范引情強化記
在低年段,老師創(chuàng)境背讀互動與示范,對于激發(fā)學生跟進的讀記品性和滿足學生心底深處的模仿追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學意義。
師:同學們,課上完了,老師能背誦這篇課文了,你們想聽老師試試嗎?(學生一聽,歡呼雀躍。于是教師結合投出的三幅雷雨圖課件,進行了聲情并茂的朗讀,教師讀完,學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你們也想這樣試試嗎?想比老師讀誦得更好嗎?(學生舉手如林)誰先來?
生1:老師,您放課件,我來誦讀。(學生說罷,大膽地讀起來。)
生2:他誦得很熟。但我覺得第6自然段是寫雷雨由大到小,聲音就應由重到輕,他誦讀得稍有不足。請聽我來讀一遍。(讀完,響起了學生熱烈的掌聲。)
師:你不僅有一雙會聽的耳朵,而且有一張很會讀誦的嘴巴。
生3:請您出示第3幅圖,我朗誦雷雨后的兩個自然段。(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師:呀,聲音真美!課文上完了,你們基本上能讀能背了。最后,讓我們一起來讀誦,好嗎?都站起來,我們一起來朗讀。(學生歡呼雀躍。)
學生愛讀愛誦離不教師的感染和影響,而在低年級又顯得尤為突出。在“讀境”中激發(fā)學生讀書興趣,是把學生引入樂學語文、喜愛閱讀、享受讀書的不二法門。
(作者單位:宜都市枝城鎮(zhèn)洋溪小學)
責任編輯 吳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