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的小學少先隊活動中,鼓號隊可謂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活動組織,它不但能用于舞臺演出,同時還可以當作學校或者政府組織的表演列隊,隨著時間的推移,鼓號隊的作用也日益凸顯了出來,一方面它豐富了小學生活,有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水平,另一方面它可以鍛煉學生的集體意識,傳播愛國主義觀念。但是,一些學校對其的重視程度不高,使得鼓號隊有名無實,形同虛設,不利于推進全面素質(zhì)教育,因此需要使用一些方法訓練學生,形成一支有組織的鼓號隊。
關鍵詞:鼓號隊;組織;訓練
鼓號隊組建的前期,需要確定樂器數(shù)量,一面大軍鼓、四面小軍鼓、兩副大軍镲、四副小軍镲、十支小軍號的配置基本上可以組成一個小型的鼓號隊,然后要選擇隊員,這是一個比較關鍵的步驟,要確保挑選的隊員喜歡音樂,有較強的節(jié)奏感,喜歡演奏鼓號這一類樂器,身體素質(zhì)較好,沒有疾病以及生理方面的缺陷,吹軍號的隊員應具備較大的肺活量,敲擊大軍鼓的則應該有較高的身高。
一、 訓練演奏樂器
軍號和其他銅管樂器類似,氣流撞擊雙唇產(chǎn)生振動進而發(fā)音,通常軍號可以吹出四個或四個以上的音階,要演奏出不同的音調(diào)可通過唇部兩邊肌肉的力度,嘴角肌肉的收縮大小以及氣流強度進行改變,要同時滿足上述條件,則應使用正確的口型和呼吸方式,勤加練習吹的動作鍛煉嘴部肌肉。
(一) 練習口型
隊伍演奏時,主要的技術問題是口型問題,口型的訓練中,首先應在鏡子中觀察嘴部的動作,緊閉雙唇,讓上頜稍高于下頜,唇部與牙齒貼緊,這時唇部的肌肉必然會朝左右兩邊運動,注意收縮嘴角的肌肉,與此同時向下活動下巴,嘴巴緊閉向中間靠攏,形成一個姿勢規(guī)范的口型,練習時需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嘴角用力的方向為自內(nèi)向外,而不是朝左右兩邊拉開呈微笑的狀態(tài);第二,發(fā)力時用三角肌和下唇方?。坏谌?,不要施加過多的力在嘴唇上,過大的壓力會造成唇尖缺血,使得吹奏的高音音質(zhì)不好。要吹好軍號,首先要形成正確的口型,然后再勤加練習,這樣就可以保證吹奏的質(zhì)量。
(二) 起吹練習
發(fā)音是否準確與起吹練習緊密相連,初學者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應該重視起來,起吹時由于口腔內(nèi)空氣流動,音質(zhì)效果會產(chǎn)生變化,會產(chǎn)生難以入耳的聲音,使演奏的效果不盡人意,甚至打擊演奏者的自信心,起吹的規(guī)范動作為吸氣后舌尖與雙唇貼緊,穩(wěn)住氣息,在發(fā)音的一瞬間將舌尖向后移動,氣流會從唇間隙流出,產(chǎn)生和“tu”發(fā)音類似的聲音,一般來說,初學的人都會使用這種方法,在起吹這一階段可以調(diào)節(jié)音量以及音調(diào)的高低,氣流和舌根的配合度決定了起吹效果的好壞,既然有起吹,對應地還有結束,如果在結束時使用舌尖堵住唇間隙的方法,那么聲音會立即停止,正確的做法是聲音結束后不要呼吸,但演奏的狀態(tài)不改變。
(三) 呼吸的方式
吹軍號的過程中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吸入較多的空氣,只通過鼻子吸氣無法達到相應的要求,所以還需使用嘴角,嘴角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吸入空氣,嘴角雙唇可以暫時放松進行血液循環(huán)的工作,鍛煉嘴角和唇部的肌肉,吹軍號時使用肚子發(fā)力進行呼吸,吸氣時擴大肺葉,腹部稍微突出,吸氣時則腹部縮緊,腹部和腰部間產(chǎn)生下沉的感覺,并隨著音調(diào)的改變而改變,這也叫做氣息的支持,一呼一吸交替時,應避免下面的錯誤:吸氣不完全收緊腰腹,容易導致難以發(fā)音,聲音維持時間短;另一種是吸氣時聳肩致使演奏過于緊張局促。
二、 訓練打擊樂器的姿勢
(一) 大軍鼓的姿勢
大軍鼓具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音色低沉,可以很好地與其他樂器搭配使用,在鼓號隊中,將它作為帶頭的節(jié)奏,襯托出低音的整體效果,演奏前把軍鼓的肩帶調(diào)整好,保持肩部具有較好的舒適度,使用鼓槌向上或者向下敲擊鼓面,完成擊鼓后,快速把鼓槌從鼓面位置處拿開,在演奏的樂譜中,用“咚”表示大軍鼓。
(二) 小軍鼓的姿勢
小軍鼓具有較好的穿透性,聲音隨著力度的變化而變化,敲擊軍鼓時的姿勢為:身體站直,軍鼓與腰部齊高,使用筆握或直握的方式握鼓槌,運用手腕的力量敲擊鼓面,演奏完成后,鼓槌停置在距鼓面十厘米的位置處,演奏小軍鼓可使用單敲、雙敲等方式,樂譜中,“咚”表示右手,“嗒”表示左手。
(三) 軍镲的姿勢
軍镲的演奏方式比較多樣化,譬如雙擊打、單擊打等,鼓號隊中使用雙擊打的頻率較高,手拿镲,食指上纏繞镲巾,中指頂住镲碗,其余手指并攏,演奏過程中兩邊的镲上下?lián)舸颍V购笱杆俜蛛x,防止镲片受損,不使用時,并攏镲片,放置在胸前,樂譜中大镲為“空”,小镲為“才”,一邊镲片的邊沿碰擊另一片镲片稱之為“七”。
三、 指揮鼓號隊
鼓號隊演奏時各樂器需完美配合,指揮人員手持指揮棒進行有效的指揮,在開始之前吹響口哨,指揮人員跟隨節(jié)奏的快慢朝左右上三個方向分別進行一次擺動,再朝下面一拉,即完成了一個節(jié)拍的指揮;左右兩手握住指揮棒的兩端吹下口哨則表示切換至演奏下一曲目,當指揮棒停在空中,這種情況表示演奏結束。
四、 結語
綜上所述,要組織訓練出一支高水準的鼓號隊,應加強各個方面的練習力度,使各樂器之間能完美契合,保持演奏過程的整齊劃一,這樣訓練出來的鼓號隊才是行之有效的。
參考文獻:
[1]何藝輝.中小學鼓號隊小號部分的入門和教學技巧分析[J].大眾文藝,2016(11).
[2]曾元英.廣東省學校鼓號隊號咀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0(6).
[3]翟劍生.讓少年鼓號隊的演奏更精彩[J].兒童音樂,2010(3).
[4]吳建葒.鼓號聲聲 獻禮新中國60年——北京市七色光鼓號隊總輔導員陳膺老師訪談錄[J].輔導員,2009(11).
[5]丁曉俊.談少先隊鼓號隊的組成與訓練[J].戲劇之家,2014(7).
作者簡介:
張德錕,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文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