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錦
“魯拜”這個波斯詩體跟中國的絕句太相似了,《魯拜集》的絕句譯本也就很多??墒怯门f體詩翻譯,譯界主流是否定的,如郭延禮先生就坦率地說:“翻譯外國詩歌用中國古典詩體,又用文言,很難成功。”(《中國近代翻譯文學概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頁)也許,仔細讀讀《魯拜集》的絕句譯本,能夠讓我們對舊體譯詩有些同情了解。
拒斥舊體譯詩,主要因為做不到翻譯的基本要求——信。但個中原因,卻很少被理解。簡單說,異域詩歌的內(nèi)容,不難被直接寫入舊體詩的形式,卻難于在內(nèi)容和形式之間產(chǎn)生協(xié)調(diào)。這和舊體詩自身極強的程式有關。好的舊體譯者,都在竭力進行這種協(xié)調(diào)?!遏敯菁返慕^句譯本數(shù)量不少,好的不多。我選擇了三個成功譯者:黃克孫(《魯拜集》,譯林出版社2012年版),柏麗(《怒湃譯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眭謙(《莪默絕句集譯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思考舊體譯詩的意義。
《魯拜集》第一首,如果直譯,是這樣:“醒來??!太陽已讓群星逃散,/從夜域之中,在他的前面,/連夜也一起驅(qū)出天際,再舉/光之長矢射中蘇丹的塔殿?!币庀蟛⒉惶禺?,翻成舊體,應該說難度不大。眭謙的譯文,在意思上,盡力貼近原詩,用詞上,努力選擇古典,以此方式來協(xié)調(diào)。“覺起東君掃夜還,紛紜列宿逝冥關。赫戲萬丈光如箭,正射君王宮闕間?!保?頁)成功是無疑的。柏麗試圖在形式上更接近原詩一些,加入了過多的現(xiàn)代標點符號,后兩句是:“蘇丹殿塔誰能刺?醒!看!初陽一道光!”(3頁)這個探索似乎過度了,至少我很難接受。黃克孫的譯本較早,顯得不太顧忌約束,連用韻都沒那么講究?!靶研延蜗蓧衾锶?,殘星幾點已西沉。羲和駿馬鬃如火,紅到蘇丹塔上云?!保?7頁)“人”在上平十一真,“沉”在下平十二侵,“云”在上平十二文,三個韻部混押。既然錢鍾書先生說到的董恂譯詩,已經(jīng)“出韻兩次”,似乎舊體譯詩對用韻的嚴格多少有些豁免。(眭謙譯本用韻最嚴格。)意思改變得也太多。不過,他“羲和駿馬鬃如火”那樣奔放的想象,是純粹中國式的天才趣味。出在二十多歲的少年筆下,我真是佩服,忘了指責他羲和是御龍而非駕馬。
第二首很難譯,直譯是:“那假晨光的幻色還沒消褪,/似有聲音喊來,從客舍之內(nèi):/‘寺里的一切都準備好了,/怎么禮拜者還在外昏昏思睡?”難譯有兩個地方。第一個,是中國舊典里,沒有“假晨光”。那是波斯人說的,在真正黎明前一個小時,地平線上出現(xiàn)的光。黃克孫譯“一抹朝暾染四埵”(19頁),眭謙譯“酒肆昏昏拂曙天”(3頁),都寬泛了。柏麗譯作“幻影虛熹一閃臨”(5頁),顯然在努力。第二個難譯之處,末二句,寺里禱神,大概是個比喻,這神其實指酒神,是說,別老在睡眠中浪費時間,趕快喝酒??!你看菲譯初版,就是講及時飲酒。柏麗“神壇禮拜安排妥,寺外鼾盹豈穆民?”(5頁)強調(diào)了“穆民”,更看不出這層意思了。眭謙“神宮設醮皆齊具,香客何猶閫外眠。”(3頁)實在是用舊典敷衍了一下而已。黃克孫干脆放棄第四版的原文,直接譯初版:“生涯莫放金尊懶,人易凋零酒易晞?!保?9頁,原書“放”印成了“于”,大概和繁體“於”字不知道怎么搞混了。讓我吐槽一下:譯林這個版,粗糙的用紙,惡俗的封面,加上模糊不清的插圖,時見錯誤的文字,讓人懷疑簡直盜版。真對不起黃先生?。┻@個策略很討巧。
第三首直譯是這樣的:“雞叫了,他們正在徘徊,/對著客舍大喊:‘快把門開開!/知道嗎?我們只能呆一小會兒,/一旦走了,也許不再回來?!秉S克孫譯在前,就顯得不好譯了。黃譯:“晨雞一唱起南柯,門外羈人擊節(jié)歌:‘大地蒼天原逆旅,怱怱客歲已無多?!保?1頁)你也說不上什么特別,但那顯白,天才的顯白,大氣得很。柏麗的吃力,眭謙的古雅,相比之下都太平穩(wěn)了。寫到這里,忍不住拿出敝帚來,說是自珍,恐怕算是現(xiàn)眼。我也有個譯本,(《波斯短歌行:魯拜集譯箋》,中華書局2016年版)但沒幾首滿意的,改來改去也改不好。這首恰巧改得勉強內(nèi)容和形式蠻搭,抄出博讀者一笑:“雄雞一叫客來呼,直到門前索酒沽:‘萬歲千秋君莫問,此回歸去更來無?”
今人寫的舊體詩,如果內(nèi)容和形式不協(xié)調(diào),就叫“老干體”。我們通過上面三首翻譯實例,可以看到,這些譯者在努力協(xié)調(diào)內(nèi)容和形式,其實希望既保存舊體詩的獨特美感,又和原文盡量吻合。這才不會出現(xiàn)“老干體”譯詩。這有難度,他們也在探索,也給我們很多啟發(fā),我覺得頗有意義。因為難,就直接否定,那不是連嬰兒和洗澡水一起潑出去了嗎?
能夠協(xié)調(diào),一定得譯者自身具有較深的舊詩功底,即使有時也不免失敗。比如,柏麗,坦率講,她的探索并不成功,但是這個譯本畢竟是個嚴肅的譯本,值得我們關注。所以甫一出版,就產(chǎn)生了影響。錢鍾書先生親為題簽,施蟄存先生專門寫了書評。譯者不僅用七絕和語體兩種體裁認真翻譯了原詩,而且加了詳盡的注釋。這些注釋得到施先生的極力稱贊,他說:“使我特別喜歡的是每首詩的譯者評注。譯者常常引用中國詩和外國文學以闡發(fā)原詩的哲學思想和藝術方法,這是一種新型的詩話,不同于時下一般膚淺空泛的賞析?!笔┫壬院軐Γ麤]有舉出例子,我補個簡單的。如菲譯第一首的初版,海亞姆把日光比作石彈,譯者就引證了楊萬里的《羲娥謠》:“一丸玉彈東飛來,打落桂林雪毛兔?!币虼耍诜N種失敗的嘗試之外,我依然相信,她的譯本為我們留下了可貴的東西,應該被記住。
可是,我們?nèi)匀豢吹胶芏嘧g者,大概沒什么舊詩功底,竟然率爾操觚,留下的只能是笑柄。執(zhí)教于臺灣大學外國語文系的梁欣榮先生(《魯拜新詮》,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版),其舊詩讓人實在不敢恭維。主要是梁先生駕馭舊詩語言的能力很低。有湊字的,如“倦客如何檻外橫”。(22頁)強用“橫”字押韻表示躺著,到底是想到“豎著進來橫著出去”的俗語,還是“小憐玉體橫陳夜”的佳句?有湊句,如“天意豈關禪與易,大師隨想入羅帷”,(90頁)“禪”與“易”與“大師”,究有何干,竟這樣成了一道“拼盤”!有亂用古典的,如“英名換得諸宮調(diào)”,(122頁)羌無故實,為什么要用這種表達,是因為梁先生覺得“諸宮調(diào)”三個字很好玩?還是他考證了奧瑪珈音時代的小唱猶如金元時期的“諸宮調(diào)”?還有肚子里的古典不夠驅(qū)使時,把些掌故俗語一股腦兒拋出,如“諸葛何由似白丁”,(48頁)“諸葛周郎總不如”,(97頁)可謂蒜臭氣不堪;如“大仙常在眾身微”,(75頁)“大仙兒戲我如何”,(77頁)讓我頓覺一種香港的市井氣??傊瑳]有一點兒雅趣。這樣,梁先生的舊詩風貌,我以八字評之:“以生充熟,用俗冒雅?!睋?jù)說,梁先生的譯本剛出版,有人恭維:“這個譯本出來,《魯拜集》不會再有舊體譯本了!”我當時就呵呵了。
我還看過大陸的兩個譯本。滕學欽先生(《陌上薔薇:魯拜集新譯》,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的譯本出版時,《中華讀書報》發(fā)了書評,但似乎也不值得推薦。滕先生對舊體格律還是懂的,不過掌握得不很嫻熟。他有個修訂后記,里面說“凡犯有孤平和需要拗救的詩句一律按照七絕格律要求加以解決”,(110頁)貌似他很懂格律。其實對于一個不嫻熟的外行來說,格律總會使他顧此失彼。比如這一句,“消磨終古一場戲,自演自賞胡亂排。”(55頁)大概是所謂經(jīng)過拗救的孤平例子。結果是,“一場戲”的孤平拗救了,該用平聲的“賞”字依舊放在那兒想不起來改,不是顧此失彼是什么?同時,滕先生的傳統(tǒng)修養(yǎng)可能不太夠,這樣的句子居然出現(xiàn)在七言絕句里,不禁令人失笑?!翱疹^支票不如現(xiàn),喪鼓聲聲漸近人?!保?6頁)“先蛋后雞殫智慮,未如葡樹種千行?!保?7頁)“傍晚門前見皓光,小童悄至掮陶缸,殷殷倒出葡萄酒,偌個小童天使郎。”(61頁)還常常錯用典故,比如,“求索半生啥也無,莫愁郊外正當壚?!保?4頁)莫愁與當壚的搭配就太湊了,難道再想不起來別的典故了?滕先生時時會意興昂然地寫些“譯按”。抄一條吧!“與帝王徹底劃清界限,就此而論中土詩仙、詩圣皆不及莪默?!保?3頁)這種獨具只眼處似乎出現(xiàn)得越少越好。
王虹女士(《魯拜集——世界上最美的詩歌》,花城出版社2012年版)讓我十分不解。據(jù)書的勒口處介紹,王女士“有一定的網(wǎng)絡知名度”,是“中國楹聯(lián)學會會員”,而且,書后附錄里有王自己談漢語近體詩聲律的文字。但是,從譯詩看,她完全不懂格律。大概全書僅有一篇合格律:“舉杯暫且展愁顏,舊恨新愁拋一邊。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丹忱一片化云煙。”(28頁)恰好的是,如果以孤雁出群格論,連平水韻都符合??墒牵跖恳稽c兒都不懂平水韻。這一首,“春至萬物蘇,智魂退守獨。素手枝間搖,輕嘆似有無?!保?頁)把入聲字“獨”來押平聲韻,就太外行了。王女士譯詩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多用五言四句,當然也有四言、六言、七言的。寫舊詩的人大都知道,五言絕句非常難寫,而王女士偏偏喜用五言四句。因為她的語言太貧乏,從湊字來說,自然五言來得容易了。比起梁、滕二位先生,她駕馭舊詩語言的能力還要差,我不必多舉例子。管中窺豹見一斑吧:“市集一處風沙漫,陶匠勁捶濕泥團。泥團囁嚅發(fā)輕音:‘求求兄弟輕一點?!保?8頁)
寫舊詩,原本就是壯夫不為的雕蟲小技,偶然會著迷,也不過是猶賢博弈。奇怪的是,這些不很過關的舊體譯者,反倒挺熱衷。梁欣榮先生就似乎對此戀戀在懷,據(jù)他說,是掛念著父親的希望,才用翻譯《魯拜集》完了愿:“想到今日任教外文系,有違父親的意愿,不免遺憾?!遏敯菪略彙坊蛟S能讓我稍稍釋懷?!保?4頁)孝心倒也可嘉。滕學欽先生很是自負,譯序說:“每拔寨過關或有得意之筆,則撫掌而笑,飄飄欲醉,個中情趣唯我獨知?!保?頁)王虹女士同樣很是陶醉,在譯者后記里,她說:“讀魯拜、譯魯拜、讀自譯作品,成為我終生享受?!保?68頁)我善意地勸告一下:別讓興趣替代專業(yè),無論譯得多開心,不出版是個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