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梅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2-0234-01
古代作家所寫的詩文,無論是立意、構思、取材、剪裁、用典、謀篇、布局、遣詞、造句以及敘事、寫景、記人、抒情、析理、言物等方面都各有特色,古代作家尤其重視文章的意境、結構和語言,通過文言文學習,揣摩取法古代名家,對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和寫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對此,我們就如何幫助學生進行文言文閱讀賞析展開了探究。
在教學工作中教研組交流各自經(jīng)驗,并不斷總結,改變了傳統(tǒng)文言文賞析的教學方法,學生在文言文語言美和情節(jié)美的賞析方面有了明顯提高,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著手探究的有以下兩方面:
一、培養(yǎng)學生在賞析文言文時抓文中主要物象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進行想象,把想象到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來,感受文言文的意境美
例如在進行溫庭筠的《望江南》的賞析教學時,先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反復讀,在讀的基礎上提取文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倚望江樓”、“斜暉”、“白蘋洲”和形容詞“脈脈”“悠悠”,然后逐一理解這些詞語。在理解倚望江樓時,引導學生體會女主人公以怎樣的一種姿態(tài)出現(xiàn)的。從“梳洗罷”中能夠體會到女子此時歡快、愉悅的心情,那么,女子為何精心“梳洗”?從“獨倚望江樓”一句可以看出她為了心愛的人“梳洗”,梳洗完焦急的登上望江樓,等待心愛的人歸來。此句“倚”前有個修飾語“獨”,引導學生品味“獨”,從“獨”中體會到女主人公的寂寞、孤獨的心情。另外對“倚樓”這個意象進行拓展,讓學生回憶所學的詩詞中關于倚樓的句子深入體會此意象所表達的意蘊,倚樓等待,是詩歌中常見的意象,表示思念或期待,再讓學生想象女子獨倚樓頭的動作、神情,體悟女子對愛人深深的思念和盼歸的心情。然后用沉沉的語氣讀出“過盡千帆皆不是”中蘊含的久等心愛的人不見的失望,落寞之情,并且體會句中“盡”和“皆不是”傳達出的心境。除了文中的意象外,還有就是寫景的句子“斜暉脈脈水悠悠”中兩形容詞“脈脈”和“悠悠”,先讓學生說說“脈脈”和“悠悠”的意思,然后讓學生想象畫面,再理解這句寫景句子中蘊含的情感:斜陽欲落,含情脈脈地注視著滿心失落的女子,不忍離去,悄悄收著余暉;多情的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緩緩東流。句中“脈脈”含著不舍像一位多情的公子,面對著她的難過無能為力,只能深情地注視著自己心愛的人;“悠悠”一詞飽含著難舍之情,江水也好像女子的失望有些不忍,又無可奈何,只能無語流去。
二、如何培養(yǎng)學生通過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做到知人論文,體悟作品的情感美
例如在教學張岱的《湖心亭看雪》時,針對“獨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的“獨”字,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此句中的“獨”和柳宗元的“獨釣寒江雪”中的“獨”表達的思想情感一樣呢?學生想了一會,回答我不一樣,我問為什么?學生說張岱和柳宗元兩人生活背景不一樣,張岱筆下的“獨”表達的是國破以后的憂傷情懷,《江雪》中的“獨”表達的是官場失意的憂傷。后來我給學生又補充了一點:兩文中的”獨“表達的情感的確不一樣,但是二者表達的情懷是一樣的,都表達了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只有了解了蘇軾、柳宗元他們的生活背景和作品的寫作背景,就會理解《記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所蘊含的情感,更不難理解《小石潭記》中作者為什么由最初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喜悅之情后來轉成了憂傷悲涼的心情了。
在文言賞析教學中,把抓住主要物象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進行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畫面,感受文言文的意境美以及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做到知人論文,體悟作品情感美的賞析方式的合理運用作為判斷課堂教學是否成功的標準,并且征詢學生對采用此種教學模式的建議,看是否真的適合學生的學習,調查結果是學生的反映挺好,大多學生贊同此種教學方法,他們認為學習文言文沒那么困難了,也不再懼怕學習文言文,相反,有的學生對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更濃了,文言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動性更強。定期召開課題小組研討會,針對研究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進行思考,并提出相關策略。課題組成員結合工作實際,針對課題研究內容撰寫了教學論文。
所謂學海無涯,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將一如既往,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和研究能力,確保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