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碧婷
教師、學生、教材三者是語文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教師需要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保證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以及教師的主導地位。而如何引導學生解讀理解教材中的內容,并發(fā)現(xiàn)語文學科的價值和美,是各位語文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巧問善問則是有效完善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果的教學技巧。巧問善問能夠有效構建起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聯(lián)系。著名教育學家余映潮曾說過:“高質量的提問是教師研究教材與教學設計時思想的結晶。它們具有角度優(yōu)美、形式多樣、內涵深厚、激發(fā)力強的特點,在教學上能夠發(fā)揮高質量的引領、激發(fā)、帶動作用?!苯處熆梢酝ㄟ^設計使用巧妙的提問,引導學生走進教材,并通過各種分析解決問題的教學活動,達到全面準確理解教材并得出自己感悟的教學目的。因此,通過巧問的方法提高語文課堂研究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將對教材的深度領會和細致全面的把握作為教師設置問題的基礎,能夠有效控制問題的角度,并讓問題本身具有針對性。這樣,教師設計的問題才能與教材緊密相關。為了讓問題具有實際意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關注文本結構脈絡 設計主問題對于避免問題過于瑣碎以及肢解教材內容方面有著十分顯著的作用。主問題的設計可以讓教師首先從大處入手。也可以同過主問題關注文本結構脈絡。這樣,就可以通過主問題將學生的思路引導入一個合理的方向。從而保證學生能長時間、深層次地開展學習活動,并保證對教材整體的深入理解。學生帶著與文章結構脈絡相對應的問題進行學習,能夠在思考的過程中,根據(jù)手中收集的材料組織材料、構建文章。這樣,學生整理文章脈絡的效率也會得到顯著的提高。學生通過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能夠快速地明確文章寫作思路。這樣學生也能快速地感悟文章主旨,把握文章的重點內容。
2.關注文本主旨挖掘 好的問題往往出現(xiàn)在文章的關鍵處或文眼所在位置。這種問題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的分析和挖掘,也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主旨。在一些國外文學作品教學過程中,作者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的形象往往與我國作者塑造的有一定的差別。因此,學生理解文章的時代意義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文章中重點的內容入手,向學生提問,從而引導學生通過聯(lián)系文章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可以快速得出人們害怕的是沙皇的專制制度的答案。
3.關注文本細節(jié)把握 含混、空泛、脫離教材的是問題設計時需要避免的。所以教師要將教材內容作為設計問題的根本,并關注文本細節(jié),引導學生對教材機械能認真扎實的分析。并將問題與教材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發(fā)掘出教材本身的魅力。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適合學習課文的完整的體系。具體可以讓學生形成一種結構圖解。圖解中的內容可以包括學習的意義、作用、態(tài)度和方法。教師在幫助學生理清文章寫作思路后,可以利用文章中的經(jīng)典語句,讓學生分析語句中使用的修辭手法和語句中蘊含的意義。教師再配合橋面的提問啟發(fā)學生,明確學生分析問題的方向,可以讓學生對課文重難點的分析更加到位。
師生之間真實的交流過程往往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生。所以,恰大的問題能夠促使語文課題討論生成良好的氣氛,并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1.善問,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好的問題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熱情。也可以讓學生樂于主動去動腦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在一些人物數(shù)量較多的文章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最喜歡的主人公是哪個,以及喜歡的原因是什么。這種問題給學生很大的思考空間和表現(xiàn)空間,也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融入自己的喜好,從而讓學生樂于主動探索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行為特點。學生在交流分享的過程中,也能汲取到他人對文章主人公的看法,從而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2.善問,有助于引發(fā)學生思考 巧妙的提問,可以讓學生主動思考語文課題所蘊含的知識,也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課題探索活動中去。例如在一些場景描寫較為豐富的文章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為什么作者如此細致的描寫這一情景,這一情景中都包含著哪些元素,這些元素所代表的意義是什么?學生通過分析這樣的問題,可以快速分析出情景背后蘊含的主旨和感情,從而讓學生更為直觀地感受文章的寫作手法和寫作特點,從而在腦中留下鮮活的形象。
高質量的提問是教師研究教材與教學設計時思想的結晶。它們具有角度優(yōu)美、形式多樣、內涵深厚、激發(fā)力強的特點,在教學上能夠發(fā)揮高質量的引領、激發(fā)、帶動作用。教師可以通過關注文本結構脈絡、關注文本主旨挖掘、關注文本細節(jié)把握等方法,在把握問題設置角度的同時進行巧問。也可以通過提高自己提問的能力,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引發(fā)學生思考,從而保證語文課題探討過程的活躍性和高效性。并在教師提問的過程中,讓學生快速分析出文章所蘊含的難度主旨和情感,并讓學生通過思考問題、探究問題、表達問題等學習行為,充分培養(yǎng)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希望本文的觀點能給各位一線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