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惠芬
真正來到柳青故里,是第二天的事情。這時節(jié),在晉陜大峽谷的山道穿行,陡峭、逼仄、荒涼、蒼茫、寂寥的感覺已經(jīng)灌滿了整個身心。陡峭的是山梁,不,是山峁,梁字下邊還有個木字,這里很少樹木,它光禿禿的聳立在峽谷之上,層層疊疊。逼仄的是道路,在總以為到了盡頭的地方總是突如其來,上天入地,千曲百回?;臎龅氖峭恋兀@里哪還有什么土地,山峁上一塊塊補丁一樣的斜坡像一塊塊漂泊的云,行色匆匆。早年西北風在華夏大地上風靡時,你知道在那音樂的旋律里做底的,是黃土,叫黃土高坡,可這里根本看不到黃土,是白花花的沙石。蒼茫的是大峽谷,它隱藏在想象中,本應該是人跡罕至的神秘之處,可這里,黃河橫穿其間,懸崖峭壁上散居著零星人家,神秘不在,只剩下“拉不上話咱就招一招手”的寂寥與蒼?!?/p>
柳青故居,就在這山峁的深處,在這寂寥、蒼茫的深處。二十幾歲讀中文函授,從文學史書里知道柳青和《創(chuàng)業(yè)史》,從沒試圖了解作家和作品。我的童年少年,腳踏大東北平坦的土地,感情上對抗的是一個又一個遼闊的日子,是日子中并不遼闊的人的感情,它更傾向執(zhí)著于個人內心的波瀾壯闊,是自然的憂傷而低調的抒情,就像沈從文《湘西散記》,一開篇“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在讀一本大書”,蕭紅的《呼蘭河傳》,一開篇“嚴冬一封鎖了大地的時候,則大地滿地裂著口”,而《創(chuàng)業(yè)史》,不等開篇,宏大和宏偉就石壁一樣豎在你的眼前:
創(chuàng)業(yè),在我剛剛開始文學閱讀的20世紀80年代,不知為什么會覺得它與個人無關,似乎它只屬于國家、集體、社會。那時,我還不知道,我們每個人,都在國家、集體和社會里,即便是書寫國家和集體的命運歷史,也是由個人心靈入手,也是有關個人心靈的歷史;那時,我還不知道,排斥宏大,是我個體生命病態(tài)的缺憾,就像我天生暈高,在柳青故鄉(xiāng)的吳堡縣,走到任何一個地方,我都有就要掉進深淵的感覺,當小小心靈得不到近在眼前的撫慰,更玄幻更高遠的事物總是讓我望而卻步……我是說,在沈從文和蕭紅憂傷而低調的敘述敲打我內心的時候,在西方現(xiàn)代意識流作品大面積沖擊我閱讀的時候,因為書名“創(chuàng)業(yè)”字眼的宏大,《創(chuàng)業(yè)史》被我武斷地排斥在外了,更不用說對寫出這樣作品的作家心靈歷史的了解和體會……
和一個作家的走近,往往通過作品,而和柳青,則是個例外。
柳青故居坐落在一個峽谷陽面的峭壁上。這里看不到村莊,孤丟丟的,這里沒有河流,即使有狹窄的溝谷,也見不到水,這里邁進一座門樓,需要一路向著山崖,拾級而上。不敢仰望,只有回頭朝低處看,那里是我們的來路,那里通著無數(shù)個山峁,無數(shù)個峽谷,那里低處的背后還是高處,那里通著外面,通著吳堡縣城??赡闵硐萜渲校悴挥傻脮?,一個孩童一出生就舉目荒涼,見不到村莊、人群,看不到哺育村莊的河流,視線之外,山峁高聳云端,那是怎樣一種情境?
一天前,在縣城的柳青圖書館,參觀柳青的生平陳列,覺得他的人生是那樣的轟轟烈烈,十幾歲就投身抗日救亡運動;二十幾歲,日機轟炸西安日益頻繁,他毅然奔赴抗日前線;把戰(zhàn)地體驗寫成小說發(fā)表,在延安,與一批獻身革命、為救國而來的文藝工作者相遇;長期深入鄉(xiāng)村,了解地主和佃戶、富人和窮人,寫出《種谷記》;新中國成立后,他深入鄉(xiāng)村十四年,寫出后來轟轟烈烈的《創(chuàng)業(yè)史》……
感受他人生的轟轟烈烈,或許跟圖書館里一遍遍播放的紀錄片有關,那紀錄片不但再現(xiàn)了當時那個轟轟烈烈的年代,還再現(xiàn)了《創(chuàng)業(yè)史》誕生前后作家熱鬧紛繁的創(chuàng)作與生活。那里雖然也有他多舛的命運:少年時身體羸弱,因肺結核長期遭受疾病煎熬;青年時大哥在日軍轟炸中身亡;之后離婚,與年僅三歲的女兒分離;再之后,在“文革”中被打成“牛鬼蛇神”,妻子承受不住壓力投井自殺……可因為你無法從圖片的陳列和紀錄片的播放中梳理其思想脈絡、感情紋理,你腦袋里貫注的,似乎只有他成為人民作家之后的繁華與喧囂。然而,恰因為如此,恰因為腦袋里灌滿了他人生的繁華與喧囂,另外一時,當你走進他童年的荒涼與寥落,你不免要生出疑惑:他當真出生在這個地方?他出生在這樣的地方,有著怎樣的童年?是什么讓他向外邁出腳步,擁有后來如此轟轟烈烈的人生?
圖書館的文字典藏里,一定存封著他童年的歷史,可因為匆匆而過不可能看到,你便覺得這絕處逢生的生命有些難以想象、不可思議,或者說幾乎就是一個神跡。
在當?shù)仉S同人員的講解里,不但不覺得這是什么神跡,且一切都平平常常。這倒不是說他認為柳青的出身平常,而是當他引你走進柳青童年的生活環(huán)境,指給你看柳青讀書的私塾學堂,學堂后邊每天都要穿越的高高的拱形隧道,隧道通著的坐落在更高處的石砌窯洞,你覺得柳青的童年不但不孤寂不寥落,且充滿歡樂。事實就是這樣,跟隨同人員拾級而上,站到窯洞院子設身處地,你頓時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家門口就有讀書的學堂,在家和學堂之間,是那個J型隧道,其實那不是隧道,是一個過廊,因為它穿越的不是山巖,而是在露天的斜坡上憑地而起的造型講究的拱型建筑,從上往下看,曲徑通幽,從下往上看,別有洞天,在小小童心還不能懂得大人們日子艱辛的時候,在還不懂得大人們日子如此艱辛,為什么要在遠離村莊的地方建造學堂,要在平地壘起匠心獨具的過廊的時候,每日在那拱形過廊里上上下下,生活中豈不平添出無盡的歡樂!
獨立于山間的學堂,平地而起的過廊,鑲嵌在山崖上的窯洞,這樣的擁有,原本就是一個奇跡,文明的奇跡,如同祖祖輩輩在如此荒蕪荒涼的地方繁衍生息是一個奇跡一樣——這似乎涉及處境,涉及人在某種處境中與日子的對抗。所謂處境,即是無從選擇的選擇。當你落入人跡罕至、除了石頭還是石頭的貧瘠山峁,無從選擇的選擇便只能是用石頭建造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所謂文明,則來自于抗拒中的建造,就像企圖擋住河水的沙石最終只能翻卷出不息的浪花。然而,那天,在柳青的處境中,還發(fā)現(xiàn)了比這更重要的翻卷,當某一天,他隨大人們去了山峁外面波濤洶涌的黃河渡口,知道在那里,搭上任意一條船,都有可能穿越神州大地,再回到并不寬敞的院子瞭望;當某一天,他身在家園,卻聽到了回響在峽谷間的槍聲,知道那是關乎國家存亡的爭戰(zhàn),知道了與不遠處的延安有關的紅色革命,你落在蒼茫處的身心與外面的事物,便無法不生出壯麗、肅穆的情感了……
有這樣的發(fā)現(xiàn),是因為一天前,踩著高聳的河壁走進山崖上的吳堡古城,踢著石子來到水流湍急的黃河渡口,坐著渡船去山西地界的磧口古鎮(zhèn),對這特殊的地理位置已有所了解。這里的村莊沒有河,可村莊之外有著一條孕育華夏文明的黃河,吳堡古城早在一千年前就初具規(guī)模,就有了結構宏偉的城門、城墻,宏偉的城街、廟宇、民居;這里山疊嶂谷蒼茫,可這疊嶂蒼茫里,有聲有色地記載著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的足跡,紅色政權建立之前,毛澤東一九四八年三月由這里勝利東渡,赴華北指揮解放戰(zhàn)爭……而那時,正是柳青的青壯年時期……
隧道之上,窯洞無比安詳,可站在其中,你能聽到黃河之水的激蕩,戰(zhàn)爭硝煙的彌漫,這對我十分重要,因為就在這時,我似乎找到了某種與宏大有關的出處,找到了“創(chuàng)業(yè)史”這個詞不低調也不憂傷的原由——它不但不低調也不憂傷,且十二分的高亢、壯麗,因為你即使在一個荒漠之中的小小庭院,也能感受到國家這個血管、神經(jīng)的勃勃跳動,它就在凡俗的日子里,是日子的一部分,就像那隧道是家的一部分,學堂是對抗日子的一部分,它不是選擇,是一種不可選擇的選擇,可它一旦注入你的血管神經(jīng),你的生命便不由得不激蕩出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的波瀾壯闊。
從柳青故居回來那個晚上,我翻開房間案頭的《柳青傳》,在那里,柳青的童年躍然紙上。他剛出生就是一個多余的孩子,因為家境貧寒,差一點被母親送人,可他在祖母的堅持下留下來,度過了快樂的童年。“他貪玩,和小伙伴打瓦片,摔跤、捉迷藏,跟父親到山上捉野雞,活蹦亂跳”……無論生在怎樣的處境,都給你一個不知愁滋味的童年,這或許是上天的公平,可有一點讓我十分意外,柳青在不知愁滋味的童年,和他身邊的孩子們玩味著的,是“做皇帝”的滋味。在《柳青傳》里,有這樣一段描述:到了上學的年齡,柳青貪玩不愿讀書,常領娃娃們玩一種“坐朝廷”的游戲,“蘊華(柳青原名)坐在壘了三層高的書桌上當皇帝,其他娃娃當文武百官,一會兒鞠躬,一會兒磕頭,正耍得紅火,先生突然出現(xiàn)在窯門口,慌張的‘文武百官到處亂竄,‘小皇帝坐得太高下不來,嚇得哇哇直哭……”在我出生的鄉(xiāng)村,因為天高皇帝遠,過家家扮演的只是父母兒女雞鴨豬狗,玩得是平常日子的繁瑣滋味,再有想象力也想不到“坐朝廷”這種游戲?!白ⅰ保斎徊皇橇嗟陌l(fā)明創(chuàng)造,但正因為如此,才讓你看到比黃河和戰(zhàn)爭更深遠地影響了這一帶人精神氣度的另一種東西:帝都文化。
西安在古長安時期,先后有十四個王朝在這里建都,達一千一百年之久,不管吳堡離長安有多遠,這里的人們都算皇城根下。試想一下,你童年里的家國是這樣一種親近的關系,你血管里日益澎湃著家國天下,成為作家之后,立志為一個時代立傳的《創(chuàng)業(yè)史》的橫空出世,不是太順理成章嗎!
在《柳青傳》里,他家國情感的建立有著細膩的紋理,父親因為官司失敗而發(fā)誓供孩子讀書,于是柳青有了讀北大的大哥,有了十幾歲就受大哥影響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有了很早就讀外國文學的讀書經(jīng)歷,有了被大哥帶出去接受革命思想熏陶的成長過程……但我相信,更細膩的紋理一定在《創(chuàng)業(yè)史》里,因為沒有一個作家會在作品里抽離自我,于是,從吳堡回來,我從網(wǎng)上訂購了這部書,可是,翻開第一頁,我看到了這樣的文字:“一九三O年春天,撒布在湯河沿岸產稻田的饑民,好像季候鳥一樣,在幾天里都走了……”
稻田、候鳥,吳堡哪里有稻田?是誰變成了候鳥?是生存在峽谷里的人們每年都要翻出去,在平坦的有稻田的地方耕種,像如今的遠離家園的民工?還是作家從童年的峽谷走出,見到了平原,將故事放進了相對開闊的村莊?
無論是人生還是創(chuàng)作,都充滿了無限的神奇和神秘,此刻,《創(chuàng)業(yè)史》放在眼前,我知道,這必定是一次神奇、神秘的旅行;當然,我更知道,無論你怎樣努力,都無法真正還原作家真實的心靈歷史,這不僅僅緣于生命的神秘,還緣于人心的局限……
——選自《延河》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