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但同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需要廣大小學語文教師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本文對小學語文敘事作文教學進行了研究,在簡要分析小學語文敘事作文教學難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重點提出了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敘事作文;教學難點;教學策略
童年是彩色的,文章也是有色彩的,畫家用筆墨表達自己心里的話畫,而敘事作文則是通過文字把事情的前后經(jīng)過記載下來,以借物寓意以此表達作者的真情實感。在我國教育改革持續(xù)深化的背景下,“立德樹人”已經(jīng)成為教育目標,對小學作文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必須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更好地適應形勢發(fā)展需要,著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在開展小學語文敘事作文教學的過程中,盡管絕大多數(shù)教師都給予了一定的重視,而且也在積極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但很多小學語文教師仍然認為具有一定的難度,這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在開展敘事作文教學的過程中,缺乏多元化、系統(tǒng)化、效能化的方法,需要教師不斷進行研究和探索。
一、 小學語文敘事作文教學難點分析
眾所周知,敘事作文涉及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這也使小學語文敘事作文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定的難點問題。有的教師缺乏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最突出的就是缺乏對小學生的引導,采取了“條條框框”的方式進行教學,盡管學生可以記住敘事作文寫作的“條條框框”,但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要么過于死板,要么缺乏美感,不利于小學生敘事作文水平提升。有的老師則缺乏教學內(nèi)容拓展,有的沒有對教材進行深入、細致的講解,引導小學生深入理解和靈活運用敘事作文的技巧和方法;有的則不重視對小學生進行“生活化”引導,導致小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無從下手、無文可以的問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小學生沒有對生活進行深入、細致、全面的思考。有的教師缺乏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不重視對學生進行字、詞、句的積累,同時也沒有采取積累式、互動式、交流式等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導致小學生寫作意識不強、寫作興趣不高,進而制約了敘事作文能力的提升。
二、 提高小學語文敘事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 創(chuàng)新敘事作文教學理念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要想提高小學語文敘事作文教學有效性,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實現(xiàn)敘事作文教學的新突破。我在開展敘事作文敘事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將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納入教學體系當中,著眼于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對敘事作文教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重中之重的就是進一步提升敘事作文教學的系統(tǒng)性,通過持續(xù)不斷的教學,使學生的敘事作文得到提升。我在開展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在進行敘事作文寫作方法教學方面,突破了“條條框框”的束縛,積極開展教學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比如將課文教學與敘事作文教學進行了有效的結合,引導學生找出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等等,這種“逆向教學”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并且加深了學生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 拓展敘事作文教學內(nèi)容
敘述好一件簡單的事,這是一項基本功。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豐富的情感來源于深刻的體驗。而且作文本是富有情感具有情意的心智活動。可是,現(xiàn)在不少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冷淡漠視,思想觸角遲鈍,無法真正挖掘和發(fā)現(xiàn)生活世界中的真善美。以至于在作文時總是遇到“無米之炊”所困擾,作文成了勉為其難,敷衍了事的一件事情,內(nèi)容空洞,思想干癟,情趣匱乏,學生作文基本是“千文一面”,難有新意。究竟如何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狀呢?如果我們把文章比喻成一棵大樹,生活體驗便是樹根,“根深”才能“葉茂”。為此,我們應該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深入生活,體驗生活。用獨特的視角,個性化的思想去審視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留下印象,豐富情感,這樣就學會了體驗,情意心智也提高了,作文教學似乎更能“水到渠成”。所以說,敘事作文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對于開展小學語文敘事作文教學來說,除了要對寫作方法進行教學之外,還應當更加高度重視教學內(nèi)容的拓展,最大限度提升小學生對敘事作文的認識和理解,并能夠靈活運用到寫作當中。我將“生活化”教學作為敘事作文教學的重要創(chuàng)新性方法,牢固樹立“持續(xù)教學”的理念,并且將滲透教育與生活化教學進行了有效的結合,比如我高度重視對學生進行生活化引導,要求學生每天堅持寫日記,將自己和身邊發(fā)生的事記敘下來,盡管最開始學生敘事作文要素總是“丟三落四”,但隨著對學生引導力度的加大以及時間的推移,學生在寫日記的過程中都會將敘事作文各個要素寫完整,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三) 優(yōu)化敘事作文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否具有科學性和創(chuàng)新性,對于敘事作文教學效果具有重要影響,必須適應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使其步入常變常新軌道。我高度重視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意識、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在具體的敘事作文教學過程中,將激勵教學、互動教學、探究教學進行了有效的融合,同時還采取“寫作競賽”的方式,強化小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隨著小學生寫作興趣的不斷提升,再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教學,實現(xiàn)了一定的突破。敘事最基本的要求是,交代清楚,有條理。教師應重視技法的指導,重視將寫、詞、句子教學與敘事作文寫作進行的深度融合,強化學生的日常積累和靈活應用,比如在進行句子教學的過程中,采取“敘事作文”的方式,引導學生注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的運用。
綜上所述,做好“立德樹人”目標下的小學語文敘事作文教學工作,要求廣大教師進一步深化敘事作文教學重要性的認識,特別是要破解從敘事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方方面面制約因素入手,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敘事作文教學方法和教學體系,將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學生的主體作用緊密結合起來,重點要在創(chuàng)新敘事作文教學理念、拓展敘事作文教學內(nèi)容、優(yōu)化敘事作文教學模式等諸多方面努力,最大限度提升小學語文敘事作文教學有效性,既要提升學生對敘事作文的理解、強化學生寫作能力,也要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方面實現(xiàn)更大突破。
參考文獻:
[1]景晶艷.學習口頭敘事范例對小學生記敘文成績的促進[D].遼寧師范大學,2017.
[2]楊大為.敘事理論在中學敘事作文教學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06.
[3]江嵐.小學生記敘文寫作學情分析的案例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
陳榕,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大南坂中心學校。
?市江北區(qū)玉帶山小學校。
class=MsoPlainText>作者簡介:
陳紅,重慶市,重慶市酉陽縣雙泉鄉(xiāng)中心小學校。
??
作者簡介:
徐承東,重慶市,重慶市豐都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