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添友
摘 要:隨著互聯(lián)網和智能手機的發(fā)展,微信已經成為每個人手機上必備的一項多媒體終端應用,我國也正式宣布進入了微時代,微信的應用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也改變了開展教學工作的方式。利用微信進行德育工作是一項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文章就這一問題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微信;德育;安全教育
在初中生群體中,微信已經成為他們的一項必備工具,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社交軟件,幾乎每一個班級都會有自己的微信群,教師也可以利用微信進行德育工作的教學,這樣既是一種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突破,也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狀態(tài),使得德育教學更加深入、更具有針對性,教師需要合理地利用微信,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以微信為載體,加強師生聯(lián)系
在進行教學改革之前,大部分的課堂主體都是教師,學生只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很難產生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并且德育的教學脫離現實生活,因此很多學生都會覺得德育教學非??菰?、無聊,長此以往,甚至還會出現厭煩的情緒。因此,教師必須改變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信任,鼓勵學生主動跟教師進行交流,創(chuàng)造一些溝通的機會,使得德育教學達到理想的目的。微信能夠很好地鞏固這種信任關系,便于教師開展細致的教育工作,因為微信這種交流的平臺可以使雙方在交流的過程中不見面,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是平等的,能夠營造出一個非常輕松的氛圍。教師和學生添加對方為微信好友,就算不頻繁地聊天也能夠很好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添親切的意味,學生在加了教師好友之后,也會好奇教師的生活,也會點開教師的朋友圈查看教師的日常動態(tài),了解教師的興趣愛好。學生也能夠在朋友圈轉發(fā)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教師即使不跟學生聊天,也能夠掌握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樣就促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朋友圈里的一些健康、積極的話題進行點贊和評論,鼓勵他們繼續(xù)關注這一類問題。這種課下的互動和交流,能夠很好地消除他們之間的隔閡,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添信任,教師也就能夠更好地開展教學,增強德育教學效果。
二、全面了解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微信是一個可以隨時隨地記錄自己的心情、分享生活的片段、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平臺,因此,學生很樂意將自己的想法和心情用簡單的圖片、文字發(fā)表在朋友圈中。有一些學生不善言談,但是他們在自己的朋友圈中敢于表達自己,不膽怯,教師就可以常常給這些學生點贊、評論,鼓勵他們,學生在得到教師的鼓勵之后,也會覺得自己的價值得到了一定的肯定,從而對教師產生一定的依賴感,通過微信來拓展自己的交際圈,慢慢地,學生也敢于在生活中與其他的同學交往,當然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在這一方面進行轉變。因為微信畢竟是一個虛擬的網絡平臺,學生在這一平臺上得到的關心和鼓勵,也許并不能夠彌補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情感上的欠缺,但是教師要通過微信積極地鼓勵他們,并且在班級范圍內向大家介紹這些學生的興趣、愛好,讓那些跟他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學生能夠主動找他溝通。當然,教師也要注意觀察的技巧,因為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雖然想要得到別人的關注但是并不想得到類似“監(jiān)督、監(jiān)視”一般的重視,因此教師要把握好度,從網友或是朋友的角度跟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幫他們解決問題。
三、增強班級交流,開展安全教育
微信不僅給了學生跟其他學生以及教師溝通交流的機會,也給了他們跟其他網友、社會人士溝通交流的機會,這些機會也有可能成為傷害他們的利器,因此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使用微信。例如,搜索附近的人這一功能,學生一開始可能只是出于好奇的心理,但是在他們查看自己附近的人的同時,也會暴露自己的位置,跟陌生人聊天,這些初中生很容易說出一些個人的信息,因此很容易受到傷害。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在微信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各類風險和狀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為了加強這樣的教育,教師可以在班級群內定期提醒學生,并且在班會上針對這一類問題進行指導和教育。
參考文獻:
[1]王春琴. 如何利用微信開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探究[J]. 考試周刊, 2018(16):176.
[2]郭愛玲.初中班主任如何利用微信開展德育工作[J]. 教書育人,2018(2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