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波 錢丹丹 鐘粵醒 李翔 林荔軍
[摘要] 目的 探索混合式教學在骨科教學中的應用形式、方法及效果,以期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及綜合素質。 方法 將臨床醫(yī)學本科專業(yè)學生,分為試驗組(A組,n=42)和對照組(B組,n=42);在《骨與關節(jié)化膿性疾病》中分別采用混合式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比較兩組學生課堂考核成績;并在本課程教學后,利用kirkpatrick評估模型自制評價量表對本次教學進行測評。 結果 試驗組學生課程考核平均成績[(92.0±3.2)vs(89.0±3.4),P<0.01]、病例分析[(55.4±3.6)vs(51.1±3.9),P<0.01]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在理論考核方面低于對照組[(36.6±2.1)vs(37.7±2.2),P=0.017]。測評顯示兩組在反應層(Z=-3.986,P<0.01)、學習層(Z=-5.409,P<0.01)、行為層(Z=-5.589,P<0.01)、結果層(Z=-5.923,P<0.01),以及總分方面(Z=13.678,P<0.01)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混合教學組評分高于傳統(tǒng)教學組。 結論 混合式教學適用于骨科學課程,教學效果令師生滿意。
[關鍵詞] 混合式教學;骨科學;教學質量;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R-4;R642? ? ? ? ? [文獻標識碼] C?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02-0130-04
骨科學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涉及知識面廣、操作過程復雜。隨著生物技術、制造業(yè)、信息技術的跨越式發(fā)展,知識系統(tǒng)的迭代更新已呈井噴式的發(fā)展[1]。傳統(tǒng)的骨科教學采取的是face-to-face,灌輸教學為主,強調專業(yè)知識的接收和記憶,缺乏知識運用與臨床思維的培養(yǎng)[2,3],難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教學效率低[4],已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改革教學模式迫在眉睫。
混合式教學(blended learning,B-learning)其實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早已存在,經過多年的探索,B-learning已發(fā)展為傳統(tǒng)面授、數(shù)字化,網(wǎng)絡嵌合的有效平臺,在其他教育領域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績[5]。但是直到目前為止,對于混合式教學的概念尚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有學者認為混合式教學是基于Web的技術,是多種教學方式和教學技術的結合;也有學者指出混合式教學應該從學習者、教師或教學設計者以及教學管理者三者的角度進行定義;何克抗教授認為,所謂Blended Learning就是把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和e-learning(即數(shù)字化學習或網(wǎng)絡化學習)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既要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6]。鑒于B-learning在其他教學領域的成熟應用,本研究以外科學中《骨與關節(jié)化膿性疾病》為例,探索混合式教學在骨科教學中的應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7年4~5月春季課程班的2014級臨床醫(yī)學本科生84人,將學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2人。兩組學生性別、年齡、平時成績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1)。兩組學生均為五年制本科,采用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王宇、姜洪池主編的《外科學》第3版教材。
表1? ?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
1.2.1 教學計劃? 骨科學是外科學中二級學科,在本科教學中占據(jù)較大的比例。本課題以《骨與關節(jié)化膿性疾病》為例,探索混合式教學的應用。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時間為兩個學時。實驗組采用混合式教學,對照組傳統(tǒng)教學。兩組在授課前,教師根據(jù)教學大綱要求,布置本章重點及難點,將信息通過微信群的形式發(fā)給學生,要求所有學生對課前進行相關預習。
1.2.2 混合式教學實施? 實驗組(A組):要求學生了解課程信息,熟悉本學院外科學網(wǎng)絡平臺,利用平臺提供的骨與關節(jié)感染疾病的相關理論知識、手術視頻等,通過課前自主學習提出問題、互相討論,對本章節(jié)重點、難點知識進行預習。授課階段教師用30 min時間簡短講解要點、目前最新的研究進展,并回答學生問題。課程中設置10個選擇題,每題4分,要求所有學生答題。講解完成后,提供3個臨床病例,將學生每10人1組分成3組,采用PBL形式展開學習、討論,并寫出答案,時間設置為30 min。討論結束后將由各組隨機抽派學生進行演講,根據(jù)題目設置評分點進行打分,每題20分。
對照組(B班):教師備課、授課、布置作業(yè)。教師通過精心安排,將《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相關知識系統(tǒng)地傳授給學生,詳細講解本章的重點、難點,講解最新的研究進展,教師精確掌握教學進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后設置考核(10個選擇題,3個病例分析,與實驗組相同,本組采用筆試)。
1.2.3 教學成果評估方法及問卷調查? 所有學生在理論授課階段及課后均接受理論考核,成績設置為100分,其中選擇題40分,病例分析60分(均為課堂設置),總成績=選擇題40分+病例分析60分。問卷調查表依據(jù)kirkpatrick評估模型量表[7,8]自行設計,總共分為四個部分:反應層、學習層、行為層、結果層。反應層培訓課程、培訓講師、培訓環(huán)境的電子網(wǎng)絡信息平臺的滿意度調查3條;學習層包括教學活動參與度、知識技能掌握程度、臨床思維能力3條;行為層包括學習態(tài)度、學習規(guī)范化程度、人際關系改善共3條;結果層包括學生學習效率、學習成績、帶教老師滿意度3條。每條目按照Likert 5級評分[8]分別計1~5分,每項評分相加,并作每個部分的總分對比。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整理后采用 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以(x±s)描述;偏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以M(Q25,Q75)描述。采用t檢驗或Mann-Whitney U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理論考核成績比較
所有學生考試平均成績均達到理想要求,全部通過考核,及格率均為100%(表2)。在選擇題部分,采用混合式教學組得分稍低于傳統(tǒng)教學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7);實驗組病例分析成績高于對照組(P<0.01),總成績亦高于對照組(P<0.01)。
2.2 兩組學生問卷調查kirkpatrick評估模型量表比較
為評估本方案教學效果,對本數(shù)據(jù)庫展開問卷調查,共發(fā)出84張問卷調查,收回84份。接受問卷調查的學生均在實習結束后填寫問卷報告,結果顯示:kirkpatrick評估模型量表共60分,每個單項15分,兩組在反應層(Z=-3.986,P<0.01)、學習層(Z=-5.409,P<0.01)、行為層(Z=-5.589,P<0.01)、結果層(Z=-5.923,P<0.01)及總分方面(Z=13.678,P<0.01)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混合式教學方式表示滿意,對采用混合式教學都更積極參與學習,對骨科專業(yè)的理論授課更有興趣,更加積極主動對臨床問題提出思考探索,有助于提高臨床思維能力,同時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提高,融洽了教學氛圍(表3)。
3討論
骨科學是一門專業(yè)性較強的學科,涉及到解剖學、病理生理學、外科學、外科手術學,臨床技能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9];而且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進步,亞??埔仓鸩郊毣?,內容體系不斷更新,本科醫(yī)學生在外科學習中面臨著短時間內需要接受大量知識信息,會有應接不暇的困惑[6]。因此,如何提高骨科教學質量是教學中面臨的一大難點。不各種教學改革命方案不斷嘗試,MOOC、虛擬、仿真、3D等,但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基于廣義的電子信息技術,如SPOC、MOOC、虛擬、網(wǎng)絡平臺等[10],強調學生主動發(fā)揮學習的能動性,積極思考、知識內化,但這種技術存在著缺乏社會溝通,不利于學生長期發(fā)展;另外一類是基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技術,這種教學技術彌補了上述不足,但是存在教學質量的個體差異,教學內容更新脫節(jié)、教學模式單一的缺點[11]?;旌鲜浇虒W是糅合了上述兩個方面的一種綜合性教學手段,將傳統(tǒng)教學手段與新興的電子網(wǎng)絡信息平臺結合,將科技化的模擬教學、仿真平臺捆綁在一起,目前在國內外已經廣泛推廣應用[12,13]。
本研究通過以《骨與關節(jié)化膿性感染》為例,探索混合式教學在骨科的應用,結果顯示試驗組在病例綜合分析及總分上高于對照組,學生臨床病例分析、臨床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對于這種綜合性教學手段表現(xiàn)出更大的興趣與積極性。同時本研究也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教學組學生更擅長于應試,但是對于臨床案例只有片段式思維,缺乏知識的綜合應用,不利于臨床思維能力的形成。采用自制的kirkpatrick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在預習新知識方面,更熱衷于多媒體等電子信息技術,課程形式多樣化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的灌輸,學生能更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這一結果與其他領域的研究結果相似。有研究分析認為基于網(wǎng)絡技術的e-learning能夠給學生提供獨立空間,自主時間,個體化學習方案[4]。本學院自主開發(fā)的外科學網(wǎng)絡平臺上傳了外科學各章節(jié)的PPT課件,外科學、骨科學書籍、手術視頻等,而且設置了BBS專區(qū)。學生可以在BBS留置問題,老師可以選擇有代表性的問題置頂,讓學生展開討論,集思廣益,也能讓老師從中得到信息反饋。課堂教學板塊,結合PBL優(yōu)點,讓學生對病例進行思考分析,發(fā)散思維,推陳出新[14],這種群體協(xié)作的教學方式更適合以病例為基礎的案例教學(case-based learning,CBL),通過對案例的分析,總結歸納本章各個知識要點。
本研究通過RCT方式探索混合式教學在骨科學領域的應用,結果顯示B-learning是一種實效性強、可行性高的手段。但本研究仍存在幾個問題:①樣本量小,受眾人群少。由于是初次引進此種教學,因此設置的課時少,學生量小,結果需要大樣本的RCT進一步驗證。②混合式教學方案設置不具備代表性。由于混合式教學定義目前仍不明確,因此對于如何“混合”,也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15]。本研究中的混合式教學由e-learning聯(lián)合傳統(tǒng)授課、PBL教學,與普遍意義上的B-learning還是存在差異,缺少不同組合模式的效果比較。③評價體系欠完善,自制的問卷調查缺乏科學性。目前對于混合式教學評價體系尚無統(tǒng)一標準,常規(guī)的評價方式主要為期末考試+問卷調查。而問卷調查主要側重于課前預習、課堂教學以及考核方式三個方面,尚缺乏統(tǒng)一標準、大規(guī)模的問卷調查的試驗研究[16]。
[參考文獻]
[1] 王丹,貢福海.“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高校成人學歷教育課堂混合教學模式探究[J].成人教育,2017,5:361-364.
[2] 薛慶節(jié),閆迎春,李秀真,等.混合式教學在醫(y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7,16(6):568-571.
[3] Forbes H,Oprescu FI,Downer T,et al. Use of videos to support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clinical skills in nursing education:A review[J].Nurse Educ Today,2016,42:53-56.
[4] 馬志強,孔麗麗,曾寧.國內近十年混合式學習研究趨勢分析-基于2005-2015教育技術領域學位論文[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16,4:46-57.
[5] 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J].電化教育研究,2004,(3):1-6.
[6] 楊亞寧,朱萍,廖碧珍,等. 基于慕課的混合式教學在婦產科護理學課程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7,16(9):886-891.
[7] Coyne E,Rands H,F(xiàn)rommolt V,et al. Investig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video resources to teach health students clinical skills:An integrative review[J]. Nurse Educ Today,2018,63:101-107.
[8] Amin OA,Saqr M. Blended learning in orthopedics course:An evaluation study[J]. Int J Health Sci (Qassim),2011, 5(2 Suppl 1):40-41.
[9] 郭玫,張振華,梁慧,等. 以問題為基礎學習教學方法在骨科學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教育雜志,2011,31(2):237-238.
[10] 李逢慶,韓曉玲.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17,11:108-113.
[11] 熊素娟.基于“柯氏模型”的混合式教學效果評估體系構建[J].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16(1):24-27.
[12] 董菡珺,汪慧,范雅琴,等.上海某三甲醫(yī)院文員崗位職工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J].中國醫(yī)院,2017,21(5):34-36.
[13] 閆康,岳妍,藺一卓,等.聯(lián)合教學方法在骨科學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 中華醫(yī)學教育雜志,2017,37(3):403-406, 410.
[14] 李逢慶. 混合式教學的理論基礎與教學設計[J]. 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6,9:18-24.
[15] 劉文科,王俊,吳亞鴻,等. 淺談基于OMP理念的混合式教學[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36:247-249.
[16] 劉輝,王力,吳守偉,等. 基于混合式教學的醫(yī)學遺傳學網(wǎng)絡課程的構建[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3,11:1499-1500,1505.
(收稿日期:2018-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