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成
1主要災害
1.1大風天氣
大風天氣在華北及東北地區(qū),寒流北風一般出現(xiàn)在12月、1月,西南風出現(xiàn)在2、3月,出現(xiàn)大風天氣,由于風速的影響,白天棚膜外部壓強減小小,棚膜向外鼓出,隨風速變化上下摔打,造成壓膜線拔起或斷裂,棚膜局部破損,如果發(fā)現(xiàn)處理不及時,會出現(xiàn)棚膜撕裂,隨風飄揚或隨風刮向天空,形成大揭蓋,致使作物“感冒”“凍僵”損失慘重。夜間出現(xiàn)大風天氣,早春的西南風容易把覆蓋物草苫等吹得七零八落,如同棚室在寒冷的夜里被強迫脫去“棉衣”裸露出肌膚,屋面棚膜暴露在凜冽的寒風里,加速棚室散熱,發(fā)生凍害。
1.2風雪交加寒流強降溫天氣
寒流伴隨降雪交織在一起,雪后北風更急、更猛、更寒,白天寡照,棚室內儲藏熱能少,寒冷的北風越發(fā)帶走棚室內僅存的少許熱能量,使溫室熱能損失,降低棚內溫度,使作物遭受低溫危害,如遇到特大暴雪給溫室?guī)碇亓?,極易造成骨架彎曲后坡坍塌,使建筑與作物同時受損;
1.3連續(xù)密云不雪、霧霾彌散和陰后驟晴光線曝照天氣
連陰天氣,霧霾天氣,作物光合作用減弱,抵抗力下降,此時的溫度也降到了作物只能維持生存的要求條件,天氣驟晴,較強的光線曝照將會導致作物失水萎蔫,造成生理危害。
2冬季不良氣候下的管理措施
2.1檢修棚室地錨、支架、縫隙
冬季來臨前,加固壓膜線的地錨,檢查棚室內的支架立柱是否堅固,對影響棚溫的棚體鏈接部位的縫隙及通風口、出入棚門等進行堵塞維修,設置緩沖間,減小貫流放熱、和換氣對流放熱;
2.2更換超過保質期的棚膜
及時修理破損的棚膜或更換老化超過使用期限的棚膜,棚膜老化,失去彈性而脆弱,遇到大風天氣極易破損而釀成大的損失;
2.3拉緊壓膜線,減小磨損破裂
及時檢查、更換和拉緊壓膜線或壓條,使棚膜繃緊并且附在骨架上,減小棚膜隨風速的變化敲打棚架而磨損破裂;
2.4關注天氣變化
時常關注天氣預報,災害性天氣來臨之前做好相應準備工作;
2.5雪前檢查,做好應急方案
下雪前,將溫室前面清理干凈,預留出足夠的空間存放掃下來的積雪,對骨架薄弱處臨時添加支柱,防止坍塌;
2.6應對寒流,增添必要設施
寒流來臨前,增加保溫材料,準備好室內加溫設備及材料;
2.7做好值班值宿
大風天氣夜間要值班,發(fā)現(xiàn)草簾等覆蓋物被掀翻,第一時間修整,否則會沿著掀翻草簾的空隙加劇臨近草簾的掀翻程度;
2.8預防棚架超重坍塌,及時除雪
下雪天氣,建議在草簾上覆蓋一層塑料或丙綸彩條布,減少草簾吸濕而增加棚架的承重量,根據(jù)雪量的厚度及棚架的承重力,可用林業(yè)吹風機及時清除棚架上的積雪,防止棚架因超重而坍塌;
3災害性天氣下光照、溫度、水分管理主要管理技術
3.1光照
萬物生長靠太陽,光照是作物生長發(fā)育和物質積累的基礎條件,合理的光照是作物取得優(yōu)質高產(chǎn)的前提。
3.1.1連續(xù)陰天,使其棚室多進光線
連續(xù)陰天、霧霾期間。在保證溫度需要的前提下,就要盡量早揭開草簾或半簾,下午晚放草簾,如遇短時陽光,棚內溫度就會升高。溫室后張掛反光幕,陰天也會起到增光及提溫作用。白天幼苗階段設施內的保溫幕和小拱棚等也要及時撤掉;保證棚膜清潔,棚面平緊褶皺少;
3.1.2久陰放晴,預防作物失水干枯
連續(xù)陰天或霧霾天氣放晴后。草簾不可一下全部揭開,要揭花簾,否則,植株失水萎蔫,甚者造成生理失水而干枯死亡,草簾揭開后隨時觀察,發(fā)現(xiàn)植株萎蔫說明見光太多,應適當減少光照。處理時間取決于連續(xù)陰天持續(xù)天數(shù),一般連續(xù)陰2-4天,處理1-2天,使植株逐漸適應光照直射,直至全部揭開;
3.1.3處理積雪不可延誤
積雪的處理。根據(jù)雪量和棚架的承重情況,可利用林業(yè)滅火吹風機及時清除積雪,尤其注意傍晚前的清掃,即可避免夜間的降雪壓垮棚架,此時積雪松散有利于積雪的清掃,積雪夜間會凍得堅硬結塊,給除雪增加難度的同時,影響早晨草簾揭開,延誤陽光對作物的照射,要使作物早點見光。天晴后,應比往常掀草簾提前一點,這樣可以在較低溫度下適應強光條件盡快提高棚溫,全天內接受更多的陽光;
3.1.4整枝抹杈,加強透光通風
加強作物管理。對高架作物,實行寬窄行種植,及時整枝抹杈,摘除老葉,加強通風透光;
3.1.5應用補光燈、反光幕
應對霧霾及連陰天氣,要張掛反光幕,安裝補光燈,即可進行補光,又能提高室溫的作用。
寒流天氣,要臨時采取加溫設備,一般使用熱風爐暖風加熱、電熱暖風加溫或小型鍋爐熱水加溫、爐火加溫等。白天增加太陽能的蓄積熱量、以光補熱,填堵縫隙減小對外部的熱交換,減少熱量的散失。保溫與提溫同等重要。
3.2濕度調控及水分管理
冬季生產(chǎn)主要以降低棚內濕度,保證溫度,促進作物生長,減少病害發(fā)生。
濕度調控。冬季低溫,溫室放風較少,室內高濕經(jīng)常發(fā)生,溫室內空氣的濕度來源主要是土壤灌水后的地面蒸發(fā)和植株蒸騰,此期采用灌水量的下限進行灌水,控制土壤水分蒸發(fā)的有效方法是地膜覆蓋和摸下軟管微灌技術,一般晴天上午灌水,陰天不澆水,雪后或寒流災害性天氣過后,盡量緩澆水,使根系恢復活力后再澆水,否則易造成漚根死苗。連續(xù)陰天,能不澆則不澆,需要澆時盡可能少澆,澆水過后,中午應根據(jù)氣候情況進行適當通風,降低室內濕度,提高作物抗寒能力;盡可能合理使用煙霧劑法、粉塵法使用農(nóng)藥,不用或少用葉面噴霧法,可減小空氣濕度。
4作物受到低溫冷害的補救
對雪后、寒流等已受輕微凍害或冷害的蔬菜作物要采取草苫遮光,避免陽光直射,使植株生長得到緩慢恢復,以免出現(xiàn)植株急性萎蔫或畸形生長。對因降雪期間沒有及時揭苫而受低溫影響的作物,要噴灑蕓薹素內酯等生長調節(jié)劑或噴施活力素、0.3%尿素加1%葡萄糖等葉面肥調節(jié)生長;施用鋅、鈣肥灌根促發(fā)新根,恢復植株生長勢。如果在此期間發(fā)生病害要合理使用化學農(nóng)藥,選擇煙劑熏蒸或粉塵法施藥較好。
(作者單位:122300遼寧省喀左縣保護地技術服務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