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霖
(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北京 100044)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激發(fā)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文化,事關國家安危、牽系人民福祉,是人類社會重要的精神財富。出版業(yè)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具有鮮明的文化特點,在文化建設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編輯是出版業(yè)的中流砥柱,是立著存史、育人咨政的重要支撐,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必須有新的職業(yè)目標和追求。
為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和政治智慧,出版家、教育家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編輯和解釋古典文獻,刪訂了六經,并開創(chuàng)了儒家學派;為“對中國的老病刺他幾針”,魯迅先生編輯出版了《春潮》《語絲》《莽原》《未名》等報刊;為了宣傳抗戰(zhàn)救國,爭取民主權利,鄒韜奮先生編輯了《全民抗戰(zhàn)》《抗戰(zhàn)畫報》等刊物……這些前輩在編輯工作上的艱辛付出,啟迪我們后來者:編輯不只是紙面上的工作,它的背后是對文化歷史的傳承,是對意識形態(tài)的傳播。出版的圖書、刊物所傳達出的精神,將可能影響千千萬萬人,所以,編輯這份工作看似平凡,卻不簡單!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些思想為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所尊崇?,F(xiàn)在,黨和人民更加需要廣大知識分子發(fā)揚這樣的擔當精神。我們編輯作為知識分子的一員,應當懷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遠大目標,博愛濟眾、民胞物與,在工作中不落窠臼、擇善而從,為國家,為時代,挖掘出更多優(yōu)秀的具有傳承意義的作品。
“吾人自期,至少應以十年的工作抵意大利的百年。所以對于第一個十年作一個總檢查,使吾人有以鑒既往而策將來,決不是無聊的消遣。”蔡元培先生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序》中如是說。鑒既往而策將來,這樣的理想,支撐著我們在浩瀚的古籍書海中不辭辛苦,辛勤耕耘,為傳播偉大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風雨兼程。
1917年,年僅19歲的周恩來在赴日留學前夕,寫下了著名的詩句——“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這表達了多年苦學,一旦學成,要為祖國,為人民做一番大事業(yè)的決心。后來,他的夢想實現(xiàn)了,他用一生的嘔心瀝血,為中國的發(fā)展、強大,鞠躬盡瘁。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新時代的編輯,也應該懷著一腔愛國的熱忱,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而艱苦奮斗。
有些人認為,愛國是非常遙遠的事情,與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沒有關系。我們只需要平平常常地做好工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就能實現(xiàn)平凡安定的一生。這樣的想法是有失偏頗的。愛國,并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愛國,應該從我們每一個平凡的人做起,從每一份平常的工作做起。愛國的情懷在我們心中,我們的前行才會更有勇氣,自己的工作才會更有意義。也許在社會行業(yè)的分工中,我們只是一個普通的編輯,但在我們編輯的書稿中,可能會碰到對國民影響深遠的作品。我們擁有意識形態(tài)把關、文化把關的權利,我們的判斷結果不同,對于社會輿論和潮流的影響就會不同。在這個時候,需要我們堅持愛國理念,把握正確的主流意識方向,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的觀點,弘揚正義的思想和優(yōu)良的文化。這樣重大的責任和使命,怎能說與愛國沒有關聯(lián)?我們的工作與愛國精神密不可分,我們的取舍,也考驗著我們的政治素養(yǎng)。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持文化自信”“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要實現(xiàn)文化自信,首先要對我們民族的文化有深入的理解、高度的認同。對于編輯來說,對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行發(fā)揚,體現(xiàn)在對經典書籍的深挖掘,對傳統(tǒng)文化的整理、編纂上。中華傳統(tǒng)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我們要發(fā)自內心熱愛我們的文化,并在出版活動中,賦予我們的文化以更鮮活的生命力,融入人民的生活中,為人民帶來新的知識和體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屈原的名句,這句話對我們今天的工作仍然具有啟示意義。卷帙浩繁的書稿,無垠無邊的文山書海,是編輯工作面對的常態(tài)。如何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如何以一往無前的勇氣前進,需要我們具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從業(yè)追求。
在策劃書稿上,要有獨特的性格和眼光。獨特的性格體現(xiàn)在,編輯必須是一個正直的人,一個有風骨的人,一個有獨立精神的人。一個編輯的學識、風格,一定會反映到他策劃和編輯的書稿上。擁有獨特的性格,才能在策劃稿件時不隨波逐流,尋找主題契合的作品。獨特的眼光體現(xiàn)在,我們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要有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什么樣的書稿是國家需要的,什么書稿體現(xiàn)了當今社會的潮流,需要我們用獨特的眼光去判斷。一本書稿,如何最大化地發(fā)揮它的正能量,如何最徹底地展現(xiàn)作者的思想精華,需要我們用獨特的眼光去選擇。
在編輯稿件上,要有專業(yè)的精神,要有敬畏之心,還要有不斷提高自身業(yè)務能力的意識。在專業(yè)的精神上,要做到愛崗敬業(yè),以“工匠精神”來打造作品。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斷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嚴把質量關,抵制各種錯誤的觀點,去除糟粕,務必精雕細琢出好的作品。在敬畏之心上,要做到對每一本書稿都嚴謹細致地編輯。魯迅先生在談到編輯出版工作的時候說:“我在過去的近十年中,費去的力氣實在也并不少,即使校對別人的譯著,也真是一個字一個字地看下去,決不肯隨便放過,敷衍作者和讀者的?!濒斞赶壬@樣認真對待稿件,敬畏書稿的精神,值得新時代的編輯學習。我們還要有不斷提高自身業(yè)務能力的意識。要嚴格要求自己,深入學習各種與出版有關的知識,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要經常學習《作者編輯常用標準及規(guī)范》等書籍,并在日常工作中,總結出現(xiàn)的問題,思考解決的方案。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切實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圖書出版管理規(guī)定》《圖書質量管理規(guī)定》《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guī)定》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guī)。
當今社會快速發(fā)展,相比金融、計算機等行業(yè),編輯的收入不算高。埋首故紙堆,在一些想要追名逐利的人眼里,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然而,編輯這個行業(yè)的偉大之處,唯有深深了解它、熱愛它的人才能明白。編輯對社會的貢獻是巨大而深遠的,這樣的效果如同靜水流深,是潛移默化的影響。每當看到孩子們認真地捧著書入迷地閱讀,看到書店里流連忘返的人群,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工作的意義?!胺堑礋o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奉獻精神并不是空口言,這是無數(shù)編輯,用自己日日夜夜的辛勤工作打造出的好書所創(chuàng)造和鑄就的。
同時,在出版的過程中,我們不能過于看重經濟效益,要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合理衡量。在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沖突時,經濟效益要適當?shù)刈屛挥谏鐣б妗Nㄓ写蛟斐龊裰氐木哂形幕e淀的產品,才能長久地受到讀者的青睞,在出版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所以,要用自己的堅持和選擇,捍衛(wèi)出版文化的健康發(fā)展,捍衛(wèi)自身職業(yè)的崇高。
因此,新時代的優(yōu)秀編輯,要懷著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不計較一時一處的經濟效益,應追求長遠的有深厚底蘊的發(fā)展。
做一個優(yōu)秀的編輯,道路很長。在新時代下,勇敢地承擔起自己的時代使命,才是一個編輯應有的選擇。我們要樹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遠大目標,抱有“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的愛國情懷,秉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從業(yè)追求和“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奉獻精神,踏踏實實地走好一個編輯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