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小龍
富寧縣進修學校 云南文山 663400
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新的語文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特別強調(diào):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立見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從實際的學習過程看,中學生的學習,大部分都是通過閱讀這種方式來進行的。
從語文教學實際分析,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內(nèi)容可以分成三個層級,基礎層級“習慣、積累和了解”,中等層級“體驗、感悟和揣摩”,高等層級“評價、鑒賞和探究”。三個層級分年級逐步落實,初一落實基礎層級,初二落實中等層級,初三落實高等層級。通過分年級分層級有重點的教學落實,確保學生初中語文閱讀水平和語文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
這是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基礎層級。
閱讀習慣是由閱讀實踐鞏固下來的閱讀方式、方法和程序等的通稱。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一直是閱讀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也是首要內(nèi)容。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對此極為重視。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教學之目的,我以為首在養(yǎng)成讀書的良好習慣。”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以下良好習慣:①誦讀。②查工具書。③圈點勾畫。④看注釋。⑤做筆記。⑥看“說明”和“目錄”。⑦閱讀姿勢端正。
積累是語文學習的基本途徑,離開了積累就無法學習。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會積累字詞,積累語文常識,積累篇章,積累閱讀感悟。
在《課程標準》中,多次用了“了解”一詞。初中部分要了解的內(nèi)容有: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了解基本語法知識,了解常用修辭,了解表達效果,了解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知識。
初一年級為基礎層級“習慣、積累和了解”的實施階段。在基礎層級實施階段,一定要明確“習慣、積累和了解”是最基本的教學內(nèi)容,具有奠基作用,要堅定不移的貫徹執(zhí)行。
這是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中等層級。
主要指的是學生要有原始閱讀和原始理解。原始閱讀就是初始閱讀,是第一次接觸課文,對課文的感受和理解沒有干擾因素。閱讀體驗應該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還要讓學生把握對情感的體驗。
感悟是建立在閱讀體驗基礎之上的一種心理過程。學生對課文有了親身體驗后,就會產(chǎn)生感觸,就會有所覺悟,明白其中包含的道理,認識到藝術上的巧妙之處,悟到了人生的真諦,這是課堂閱讀教學的一種境界。
揣摩就是反復思考、推敲,是課堂閱讀教學的基本形式之一。揣摩的內(nèi)容有:①字詞的精妙;②句子的隱含意義;③深刻含蓄的題旨;④獨具匠心的表現(xiàn)手法。揣摩是體驗走向感悟的必然過程。
初二年級為中等層級“體驗、感悟和揣摩”的實施階段。“體驗、感悟和揣摩”是完成閱讀理解任務的必由之路,不可繞行,必須做得扎扎實實。
經(jīng)過了基礎層級和中等層級之后,課堂教學必然向高級層級發(fā)展。
評價就是對閱讀的內(nèi)容進行是非判斷,是閱讀能力和判斷能力的體現(xiàn)。評價的基礎是閱讀體驗、感悟和揣摩。內(nèi)容可分為語言運用和觀點態(tài)度兩大類。
鑒賞閱讀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首先是想象閱讀。書面文字提供的信息能夠引起讀者的想象,而且可以遠遠超過文本信息的時間和空間,給讀者留下無限的思維時空。其次是聯(lián)想閱讀。聯(lián)想是一種心理過程,它的意義在于擴大文本的時空,活躍讀者的思維。第三是對比閱讀。有比較才有鑒別。對比閱讀的好處在于擴大了閱讀視野,以課本為基點,選取可比性較強的文本來對照、比較。
探究性學習是在學生自主選擇和教師啟發(fā)引導下,以課題研究或項目設計為載體,學生主動探究的新課型。探究性閱讀一要結合課本,二要充分利用課下時間,形成“課上出題,課下準備,課上交流,形成論文”的課堂閱讀教學模式。
初三年級為高等層級“評價、鑒賞和探究”的實施階段。本階段側重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必然以前兩個方面為基礎。三個層級在能力上表現(xiàn)為遞增上升的趨勢。三個方面包含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理念,越到高年級越顯示出滲透、融合的趨勢。
中學語文新大綱明確提出教學目的是發(fā)展思維能力,注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圍繞這個教學目的,新大綱在教學內(nèi)容與要求上明確規(guī)定:大量閱讀,積累語言。在語文教育系統(tǒng)中,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因此,努力使學生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是使他們成為適應新世紀現(xiàn)代化需要的高素質(zhì)人才的根本保證。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狠抓閱讀教學,優(yōu)化課堂閱讀教學,讓學生進行高質(zhì)量、高效率的閱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