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澤波 謝秀娟 陳惠嫻 梁俊明
【摘要】 目的 通過對卵巢惡性腫瘤外科術后淋巴管囊腫行超聲引導下置管引流術, 探討其在卵巢惡性腫瘤外科術后淋巴管囊腫治療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27例卵巢惡性腫瘤外科術后淋巴管囊腫患者, 行超聲引導下置管引流術。術后3 d、7 d及2周對其復查超聲, 觀察治療效果及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 27例患者淋巴管囊腫均一次性超聲引導下置管成功, 引出液體量105.0~487.0 ml/d, 平均引出液體量(185.6±113.7)ml/d。患者術后隨訪2周, 淋巴管囊腫消失, 下肢腫脹疼痛癥狀消失, 治愈出院。27例患者中, 因1例多房性淋巴管囊腫合并感染, 在置管引流后、囊內注入抗生素治療3 d, 7 d復查囊腔縮小, 2周后復查囊腔完全閉合。除1例合并感染者超聲引導下置管過程中有疼痛感外, 余患者均未見疼痛等發(fā)生, 所有患者經(jīng)超聲引導下置管引流治療后無并發(fā)癥發(fā)生。結論 超聲引導下置管引流術對卵巢惡性腫瘤外科術后淋巴管囊腫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 可以為臨床治療卵巢惡性腫瘤術后淋巴管囊腫提供一種新的治療方式。
【關鍵詞】 超聲引導;置管引流;卵巢惡性腫瘤;淋巴管囊腫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4.008
盆腔淋巴管囊腫是卵巢惡性腫瘤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 較小的囊腫患者常無癥狀, 臨床一般也難以捫及, 通常經(jīng)常規(guī)超聲檢查時發(fā)現(xiàn), 超聲檢查提高了淋巴管囊腫的診斷率, 此類囊腫可觀察等待自然吸收。但較大的或感染性的淋巴管囊腫, 常常會引起下腹部疼痛或壓迫周圍髂血管引起下肢腫脹疼痛、靜脈血栓形成、輸尿管梗阻等嚴重的并發(fā)癥, 傳統(tǒng)手術或單純抽吸囊液已不能較好滿足臨床治療需求[1]。本文旨在探討對卵巢惡性腫瘤外科術后淋巴管囊腫行超聲引導下置管引流術的效果, 評價其在卵巢惡性腫瘤外科術后淋巴管囊腫治療中的臨床價值,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本院婦科診斷的卵巢惡性腫瘤外科術后淋巴管囊腫患者27例作為研究對象, 年齡47~68歲, 平均年齡(44.6±10.8)歲。病灶最大徑4.8~11.7 cm, 平均病灶最大徑(7.9±2.6)cm。所有患者均無腹水等穿刺禁忌證。
1. 2 儀器與方法 Philips iU elite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 探頭頻率為1~5 MHz。所有患者穿刺前均行常規(guī)超聲檢查, 觀察囊腫的部位、范圍、邊界及毗鄰關系, 明確選擇進針路徑, 避免針道穿過組織或臟器?;颊呷⊙雠P位, 常規(guī)消毒鋪巾, 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穿刺針選擇日本八光18G PTC穿刺針, 行超聲引導下經(jīng)皮穿刺置管引流術, 引流管用傳統(tǒng)單腔引流管, 通過Seldinger技術置管成功后, 接引流袋, 術后行預防感染治療。
1. 3 觀察指標 術后3 d、7 d及2周對其復查超聲, 觀察治療效果及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2 結果
27例患者27個淋巴管囊腫均一次性超聲引導下置管成功, 引出液體量105.0~487.0 ml/d, 平均引出液體量(185.6±113.7)ml/d。患者術后隨訪2周, 淋巴管囊腫消失, 下肢腫脹疼痛癥狀消失, 治愈出院。27例患者中, 因1例多房性淋巴管囊腫合并感染, 在置管引流后、囊內注入抗生素治療3 d, 7 d復查囊腔縮小, 2周后復查囊腔完全閉合。除1例合并感染者超聲引導下置管過程中有疼痛感外, 余患者均未見疼痛等發(fā)生, 所有患者經(jīng)介入治療后無并發(fā)癥發(fā)生。
3 討論
盆腔淋巴管囊腫是卵巢惡性腫瘤行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后, 因腹膜后留有死腔, 回流的淋巴液滯留于此, 形成的近期并發(fā)癥, 多位于髂血管周圍, 單側或者雙側均可發(fā)生。部分淋巴管囊腫可因淋巴管再生形成新的交通支與周圍淋巴管相通而逐漸消失, 小囊腫常無癥狀, 多數(shù)患者亦無自覺不適感, 常在盆腔超聲常規(guī)檢查時被首次發(fā)現(xiàn)。少部分較大的淋巴管囊腫??梢鹣赂共刻弁椿驂浩戎車难芤鹣轮[脹疼痛、靜脈血栓形成、輸尿管梗阻、合并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本文中27例患者均因下肢腫脹疼痛, 臨床要求超聲檢查排除靜脈血栓引起的下肢腫脹疼痛, 而發(fā)現(xiàn)盆腔較大的淋巴管囊腫壓迫周圍的髂血管。在生理情況下, 超聲是不能檢查到正常的淋巴管, 由于淋巴管及其瓣膜的形態(tài)結構與靜脈及其瓣膜相似, 超聲提示為淋巴管[2]。卵巢惡性腫瘤行盆腔淋巴清掃術后患者可以在盆腔或腹股溝區(qū)探查到液性暗區(qū), 形態(tài)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 內部光點均勻, 合并感染者, 可見較多雜亂分布的不均勻光點, 擠壓探頭可見飄動。暗區(qū)邊界清楚, 部分可見邊緣回聲增厚。如果囊腫壁為纖維結締組織構成, 呈單房性, 壁較厚, 內部為無回聲, 通常認為此囊腫為非真性囊腫, 而是由于淋巴管通路被阻斷, 遠端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局部淋巴液積聚而成[3]。
近年來, 雖然卵巢惡性腫瘤的發(fā)病率不斷升高, 但臨床手術方法也在不斷改進, 淋巴管囊腫發(fā)生率顯著降低。但人體髂窩淋巴管主要分布在髂血管周圍, 這部分淋巴管在卵巢惡性腫瘤盆腔淋巴結清掃手術時較易受損傷, 淋巴管通路被阻斷, 遠端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較大淋巴管囊腫壓迫髂血管導致下肢腫脹疼痛、靜脈血栓形成時有發(fā)生, 其發(fā)生率為4.0%~48.1%[4-6]。以往關于卵巢惡性腫瘤術后淋巴管囊腫治療的方法主要有手術切開引流或腹腔鏡手術治療, 成功率達90%, 但多數(shù)患者不能承受再次手術, 且囊腫復發(fā)率高;中藥內服外敷治療治愈率為71.4%, 有效率為96.4%, 但治療時間較長, 14 d為1個療程, 一般需要治療2個療程[4]。本研究采用了超聲引導下置管引流術治療淋巴管囊腫, 為潴留的液體持續(xù)疏導引流, 從而達到治療作用[7-9]。作者認為, 對于體積較大的淋巴管囊腫經(jīng)過超聲引導下置管引流術治療后, 可定期復查, 根據(jù)囊腫的大小及臨床癥狀決定是否必要再次介入治療[10-15]。對于一些合并感染的病灶, 治療措施是在囊腫有急性感染的情況下, 可采用置管后行囊腫局部抗感染治療, 待感染癥狀消除、囊腫消失后, 再拔出引流管, 取得了較好的療效[16]。有報道認為[17], 超聲引導下置管引流術在治療淋巴管囊腫時, 容易出現(xiàn)引流管不暢甚至管腔阻塞, 局部皮膚或囊腫感染、引流管移動或脫出。本組27例患者中, 以上不良事件均未發(fā)生。亦有作者報道[18, 19], 結合酒精硬化療法治療成功率甚至更高, 可達88%~100%, 不足之處是醉酒反應及劇烈疼痛的發(fā)生率較高。
綜上所述, 盆腔淋巴管囊腫治療的核心問題是排除囊液, 使囊腔閉合, 而超聲引導下置管引流術安全、療效確實, 可以作為卵巢惡性腫瘤術后淋巴管囊腫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為臨床治療卵巢惡性腫瘤術后淋巴管囊腫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
[1] 孫園園, 鞏雪, 于銘, 等. 超聲引導下置管引流術治療盆腔惡性腫瘤術后淋巴囊腫的臨床應用價值. 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 2015, 1(24):80-82.
[2] 何秀麗, 蘭竹, 孔德娜, 等. 超聲介入治療婦科惡性腫瘤術后盆腔淋巴囊腫的療效分析. 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 2013, 9(24):668-669.
[3] 程莉, 趙志華, 王海霞, 等. 經(jīng)陰道超聲盆腔淋巴囊腫診斷及介入治療.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0, 24(6):582-583.
[4] 張愛武, 張中華. 超聲引導下穿刺引流治療宮頸癌術后盆腔淋巴管囊腫療效觀察.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半月刊), 2008(23):99.
[5] 何康玲. 雙腔管負壓吸引對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后預防淋巴囊腫的作用. 實用醫(yī)藥雜志, 2002, 19(4):243-244.
[6] 張秦, 張鴻慧, 管群, 等. 婦科惡性腫瘤盆腔淋巴結清掃術中淋巴管結扎不同方式對術后淋巴囊腫形成的影響. 腫瘤學雜志, 2014, 20(1):15-18.
[7] 魏福敏, 張麗. 放置腹腔引流管在腹腔鏡附件手術中的應用價值.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3, 26(11):1480-1481.
[8] 侯娜.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后盆腔淋巴囊腫的防治探討. 鄭州大學, 2011.
[9] 吳科, 李雨聰, 唐郢. 腹腔鏡根治性子宮切除聯(lián)合盆腔淋巴清掃術后是否放置引流對盆腔淋巴囊腫的影響. 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 2016, 16(12):1089-1091.
[10] 李博, 李潔冰, 程文. 超聲引導下治療婦科惡性腫瘤術后盆腔淋巴囊腫// 超聲新技術高端學術論壇, 2013:217.
[11] 谷博, 陳妍瓊, 王雁. 超聲引導下穿刺置管治療婦科惡性腫瘤術后淋巴囊腫的臨床效果評價. 醫(yī)藥論壇雜志, 2017(6):37-38.
[12] 王軍燕 ,? 孟元光 ,? 李秀麗 , 等.超聲介入治療婦科惡性腫瘤術后盆腔淋巴囊腫// 亞太國際腫瘤生物學和醫(yī)學學術會議暨解放軍總醫(yī)院腫瘤綜合防治高峰論壇及中國中青年腫瘤專家論壇, 2007:413.
[13] 陳飛, 馬蘇美, 楊東紅, 等. 婦科惡性腫瘤根治術后盆腔淋巴囊腫超聲介入治療的臨床觀察. 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 2013, 15(2):118-120.
[14] 胡慶廣. 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后淋巴囊腫的介入性超聲治療. 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 2012, 33(1):12-14.
[15] 任群. 超聲介入治療盆腔惡性腫瘤術后盆腔淋巴囊腫18例臨床觀察.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0, 24(2):167-168.
[16] 韓麗萍, 侯娜, 高美, 等. 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后盆腔淋巴囊腫預防探討. 國際婦產(chǎn)科學雜志, 2012, 39(2):202-205.
[17] 林忠, 韋林. 婦科盆腔淋巴囊腫的中西醫(yī)防治研究進展. 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 2012, 1(15):84-86.
[18] 王軍霞, 汪龍霞, 孫長坤, 等. 超聲介入治療婦科惡性腫瘤術后盆腔淋巴囊腫. 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07, 5(15):324-327.
[19] 程文俊, 周樹林, 萬貴平. 婦科惡性腫瘤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后盆腔淋巴囊腫的防治. 江蘇醫(yī)藥, 2009, 11(35):1353-1354.
[收稿日期:2018-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