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世慶
〔摘要〕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從父母身上獲得相應的愛的滋養(yǎng),反倒要為父母的離異承擔內心的自責,承擔與年齡不相稱的壓力和痛苦。同時,因為孩子沒有學會良好的情緒管理處理方式、人際關系建立方式,缺乏有效的人際支持系統(tǒng),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容易出現(xiàn)一些問題。文章關注了單親家庭孩子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給他們的父母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單親家庭;成長問題;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05-0055-03
大多數(shù)的班級里,都有幾名單親家庭的學生。這幾名學生,就成了班級的特殊少數(shù)。因為多年從事班主任工作,一直特別關注單親家庭中孩子的成長。對單親家庭的學生必須要有特殊的教育策略,了解他們,關心他們,教育他們?,F(xiàn)在,社會離婚率逐年升高,父母離異導致的單親家庭孩子越來越多,離異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的成長影響巨大,本文主要討論離異的單親家庭中孩子的成長問題及應對策略。
一、單親家庭里的孩子
近些年有一個數(shù)據(jù)讓人越來越震驚,那就是離婚率。職業(yè)的原因,讓我想到的卻是一個個可愛的孩子,他們面對父母關系的冰凍、家庭的破裂,而被迫選擇一方,成為單親家庭中的一員。也許,很多人認為,兩個人不相愛了,還在一起,天天吵,對孩子也不好,還不如分開呢!沒錯,天天吵架、關系冰冷的家確實對孩子成長沒好處。不過,當父母雙方選擇以離婚方式解決兩個人的問題時,孩子也就學會了一種極其簡單的處理問題的方式:分開、離開。
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的這段歷程是來學習的。學習什么呢?識字?知書達禮?不全是。一個人是要在關系中才能找到自我的存在感,所以學習如何在關系中相處,處理沖突,面對問題,總結出自己適應環(huán)境的一套人際處理模式是孩子更重要的學習和成長任務,這就是情商。
當一個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就從模仿開始,學習成人的生存方式,溝通方式,關系處理方式。如果夫妻兩個人總在吵架,或是家中氣氛壓抑,沒有其樂融融的感覺,孩子就體會不到關系中的樂趣,也學不到成熟的處理模式,這種成長的代價可能會在孩子青春期或是走向社會中不斷顯現(xiàn)。
二、一個單親男生的苦惱
有一個初一男孩,才上學個把月就不想去了。某個周一早上,跟爸爸說自己頭疼,不舒服,讓爸爸幫他請假。爸爸以為孩子真有病,就帶去醫(yī)院看,結果什么事沒有。后來,爸爸猜到可能是作業(yè)沒寫完。
偶爾一次,爸爸沒多說什么。但不久,又發(fā)生了一次。從那以后,爸爸每天下班就先提醒孩子寫作業(yè),并且也仔細看老師發(fā)群里的信息,希望多一些督促,孩子先把作業(yè)完成。父子間的一次沖突是因為作業(yè)與手機的關系,爸爸希望先寫作業(yè),再看手機玩游戲;而孩子覺得上一天學了,想放松一下,先看手機再寫作業(yè)。但大家都知道,手機的誘惑別說孩子無法抗拒,就是成人也無法抗拒啊。
爸爸看孩子玩手機過點,就有一些生氣,爺倆語言上沖撞后,又動起手來。弱小的兒子被爸爸揍了一頓,孩子不依不饒,跑到廚房拿刀威脅。前所未有的沖突讓爸爸感覺到事態(tài)嚴重。
這一切到底怎么回事呢?原來,孩子四歲半時,父母離異,孩子與父親和奶奶、爺爺一起生活。而爸爸一家對媽媽有很多怨言,覺得孩子媽媽脾氣太暴躁,不會持家,不會說話等。孩子是在一家人對親生母親的抱怨中慢慢長大的。
孩子八歲的時候,爸爸再婚。本來渴望親生父母破鏡重圓的孩子一下子失望了,即使再不愿意,對于小小的他來說,也改變不了父親的決定。不久,他的母親也再婚了,并生下了一個同母異父的妹妹。孩子曾經對親生母親說,我真想把后媽殺了,你和我爸重新結婚。他的媽媽嚇得趕快跟爸爸說了這件事,希望能處理好孩子與后媽的關系。
隨著孩子青春期的臨近,父子間的溝通越來越少,矛盾越來越多。爸爸看到了兒子眼中的冷漠,而學校對于孩子的反饋是,孩子在學校幾乎沒有朋友,經常是沉默無言的,比較被動,有時會受人欺負,這些信息讓爸爸對孩子的成長漸漸擔心起來:自己的孩子內向、被動、沒有自信,缺少人際交往能力,更不要說爸爸最關注的學習成績了。
中國有句古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并不是戲言。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三歲前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著名的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說過“人生六歲之后無新鮮事?!弊阋哉f明一個人早年成長經歷的重要。初生的嬰兒就像是一塊海綿,吸吮著媽媽的乳汁長大,也吸收著圍繞在他身邊的愛、關注、安全、情感等,以他最原始的方式感知著這個世界。
從爸爸的敘述中,可以知道孩子的媽媽在這個家庭中是不受歡迎的。而孩子的身上流著父母的血液,對父母一方的否定就意味著對孩子的否定,削弱了孩子自身的力量。爸爸和家人對媽媽的否定是在發(fā)泄不滿的情緒,本意也許是讓孩子遠離媽媽,安心在當下的家庭中成長。但他們可能想象不到在心理層面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透過對媽媽的否定,孩子也同時被否定了。
孩子的厭學或是頭疼等軀體化的表現(xiàn),也都是一種在呼喚愛和關注的表達。爸爸和媽媽都分別再婚了,媽媽的愛得不到了,爸爸的愛又被奪走了。那好吧,自己生病吧,出一些狀況吧,你們應該會來照顧我吧!
三、單親家庭孩子存在的幾個問題
有親密關系的大人們產生矛盾后往往沉浸在自己的情緒里、感受里,忽視了孩子的需要。所以,一般來說,單親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會有以下一些問題。
(一)性格內向,缺乏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能力
可想而知,離異不是一時的決定,一定是醞釀了一段之間之后的結果。每一個分崩離析的家庭都經過了激烈的沖突、爭吵、冷戰(zhàn),直到兩個人心灰意冷。在兩個人世界的夾縫中生存的孩子,能有什么機會得到父母與他親密溝通和交流的機會呢?能有什么機會學習父母處理人際矛盾的良好的示范呢?能有什么機會學習情緒的管理,良好的表達能力呢?生活在經?!盃帒?zhàn)”的家庭中,孩子保持沉默是能夠讓自己最安全的方式。所以,大多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都很怕人際沖突,也容易受欺負。這樣的孩子長大后,缺乏與人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動機,更缺乏建立人際關系的能力,他們更把對父母的恨轉化為對老師和同學的冷淡,認為人與人之間沒有什么信任和善可言,不愿與人交往,對集體和別人的事漠不關心。
(二)自卑、悲觀、壓抑,總看到自己不足的方面
這主要是因為孩子從父母雙方那里獲得的關愛有限,尤其是父母雙方有矛盾和沖突,孩子還要承受來自雙方的情緒遷移。有一位媽媽本來很愛自己的女兒,但離婚后發(fā)現(xiàn)女兒身上的一些習慣與前夫很像,就特別憤怒,把對前夫的情緒轉移到女兒身上。雖然知道這不公平,但卻忍不住。而孩子在出游,或是開家長會等情況下,看到別的孩子是父母雙方,一家三口,而自己卻只有一方父母時,也會感覺缺憾、無奈和自卑。尤其小孩子,面對父母的離異會把責任歸咎于自己,認為自己不夠好導致父母離異,一直背負著沉重的包袱,自然無法自信樂觀。
(三)情緒管理能力弱,易激惹,處理問題簡單粗暴或是退縮
一個孩子在12歲以前重點要學習的不是文化知識,而是情商培養(yǎng)、情緒管理。當孩子悲傷、難過、憤怒、痛苦、失落時有人陪伴,當孩子高興、欣喜、興奮時有人分享,孩子就會感受到被理解,被愛,而不是孤獨地活著。如果孩子看到的是雙方的一句不和,暴力相向,摔盆摔碗的簡單化情緒表達,孩子又怎么能有成熟的情緒釋放方式?而動粗的處理情緒方式簡單粗暴,讓人看似強大,所以孩子往往也會習得這種易激惹的表達方式保護自己,以此來告誡那些惹“我”的人,“離我遠點,我很厲害!”也有的孩子,是“惹不起躲得起”的行為模式,凡事遠離,遇到困難、問題就退縮。這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父母離婚不就是簡單的方式嗎?“我們的問題處理不了了,分開吧!”“我們的矛盾太大了,躲避!”
(四)青春期逆反多,出現(xiàn)厭學、早戀等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從父母身上獲得相應的愛的滋養(yǎng),反倒要為父母的離異承擔內心的自責,承擔與年齡不相稱的壓力和痛苦。同時,因為孩子沒有學會良好的情緒管理處理方式、人際關系建立方式,缺乏有限的人際支持系統(tǒng),又非常自卑,這些問題可能就會在青春期,也就是孩子的中學時代顯現(xiàn)。
青春期逆反其實是一種孩子表達自己想要獨立和成長的宣言,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一件好事。這個信號表達出孩子的內在訴求,渴望家長的尊重、恰當?shù)膼酆完P注。青春期孩子出現(xiàn)逆反,也是過往經歷中一些創(chuàng)傷的再現(xiàn),是家長修復親子關系的最后機會。
所以,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如果出現(xiàn)一些厭學、早戀、抑郁、焦慮等情緒,陪伴孩子的家長們要有意識,抓緊時間,最好尋找專業(yè)咨詢師的幫助,陪孩子度過這一關鍵的時期。
以上,是單親家庭教育不當,經常會出現(xiàn)的幾個問題。但很多人會發(fā)出疑問,難道單親家庭就不能培養(yǎng)出健康的孩子嗎?當然不是。
著名電影演員孫儷成長于單親家庭,高曉松離婚后女兒也是處在單親家庭的環(huán)境中,但她們都成長得很好,很健康,不僅擁有幸福的生活,而且有成功的事業(yè)。所以,如果父母雙方確實經過慎重思考做出了分開的決定,也沒有關系,關鍵是要一同照看自己的孩子,因為孩子是無辜的,父母有責任無條件接納和愛孩子,并陪伴他們長大成人。
四、對單親家庭孩子家長的建議
第一,不論孩子與誰生活,都能與分開的一方保持聯(lián)系和相處,讓孩子依然能得到充足的愛。既然世界分男女角色,而孩子在4~5歲時就從與媽媽的二元關系進入到爸爸加入的三元關系,也是孩子學習復雜人際關系處理,進行性別認同的重要時期。所以,即使父母雙方分開,也要積極地讓孩子與父母雙方保持經常的聯(lián)系、溝通,獲得不同性別交往的寶貴經驗。
第二,父母雙方不在孩子面前詆毀另一方,而是讓孩子關注父母讓其驕傲的地方,賦予孩子力量。前面說過了,孩子是父母愛的結晶,說得直白一些,孩子一半像母親,一半像父親。孩子聽到某一方對另一方的否定,就像是獲得了對自己的否定。如果父母雙方彼此厭惡、指責,那么孩子就如同處在被全面否定中,難有自信可言。因此,離異的雙方,要讓孩子看到父親或母親優(yōu)秀的一面,這是在潛移默化增強孩子對自己的認可和自信。
第三,父母雙方如果組成新的家庭,一定要征求和尊重孩子的意見,讓他感覺到自己在這個家庭中的重要性。讓一個孩子去稱呼曾經陌生的男人或女人為爸爸、媽媽,這是多么難的一件事!想重新組成家庭的父母們一定要清楚,你要建立的新家庭關系很不容易,要讓一個陌生人去愛你的孩子,也要讓孩子去和那個你愛的人好好相處,這確實需要耐心和溝通的能力。
在這個關系里,孩子不再是可有可無的,隨著他慢慢長大,他可以掀起巨大波瀾,驅趕走這個“入侵者”;也可以相安無事,接納新成員,多享受一份關愛。而唯有孩子和你的新愛人能夠和諧相處,你的世界才重新開始綻放。
第四,對于性格、情緒、社會功能有狀況的孩子,及時給予專業(yè)的心理輔導。尤其是孩子在青春期,一位家長要扮演好父親和母親兩個角色,幫助孩子完成性別認同。自我同一性的心理學發(fā)展還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能恰當?shù)貙ふ业揭晃黄ヅ涞淖稍儙?,在一段信任的關系中,修復成長中的心理問題,將是最好的選擇。
曾經海誓山盟的兩個人最終分開,曾經他最親近的兩個人吵得不可開交。這會導致他灰心、消極,所以,離異家庭的孩子往往對關系沒有信心,對人也是不信任的,極少有人能走進他的內心,有專業(yè)能力的咨詢師才能不斷嘗試接近并陪伴他。
五、結束語
單親的孩子,面臨的最大困難不是學業(yè)上的難題,而是遠隔千山萬水的割裂的親情。我們每一個人,正是依靠著父母合二為一的親情的溫暖和力量,自信地行走在風風雨雨之中。希望分開后各自生活的父母,也能給孩子完整的愛。
(作者單位: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振寧學校,安慶,246121)
編輯/衛(wèi) 虹 終校/肖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