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摘要:“修復”作為保護實踐的重要策略對于建筑遺產(chǎn)保護思想的演變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修復”一詞在西方的來源和演變,反映了修復實踐與保護思想的互動關系和同步發(fā)展。修復實踐中工具層面的合理性與保護思想中價值理性的對抗,“修復”在中國語境中的轉(zhuǎn)譯與發(fā)展,揭示出“修復”是塑造保護思想理性的的重要手段,需要批判性地納入到理論體系和實踐策略中。
關鍵詞:修復;建筑遺產(chǎn);保護實踐;思想史;批判性
“修復”這個詞在建筑遺產(chǎn)保護思想的發(fā)展歷程中,一直是一個頗多爭議的核心詞,也是任何一個保護工程的參與者無法逃避的抉擇。保護思想的形成與“修復”的產(chǎn)生與被批判息息相關,因為“修復”涉及到了保護的操作、實踐層面,它與以追求價值理性為目標的保護觀念形成了一種張力。意大利建筑史學家雷納托·博內(nèi)利(Renato Bonelli)把“修復”定義為“批判的實踐”,指出了“修復”所疊加的技術與價值維度。在今天,“修復”也是保護工程中不可摒棄的一種有效手段,“重點維修”“局部復原”等詞語都是“修復”在當代中國的演變形式,通過對“修復”這個關鍵詞歷史演變的考量,可以更有效地將其納入到保護思想乃至操作手段的體系中。
一、“修復”實踐與保護思想發(fā)展的關系
建筑遺產(chǎn)保護思想的發(fā)展歷經(jīng)了200余年,從爭論期到共識期,再到反思期,逐步建立起了成熟的理論框架體系,而修復實踐與保護思想之間存在著明顯的互動關系。下文展現(xiàn)了這樣并行的演變坐標系:一條是以遺產(chǎn)保護實踐特征所劃定的年代表,一條是相關的思想發(fā)展的時間表,并以相同的顏色來說明兩者之間隱藏的關聯(lián)性(圖1)。
保護與修復的實踐有這樣幾個階段:
1.18世紀中期到1840年代:破壞與隨意修復大行其道的時期。關鍵歷史事件為英國教堂修復運動以及1789年爆發(fā)的法國大革命?;钴S的建筑師包括了詹姆斯·埃塞克斯(James Essex,1722-1784)、懷亞特(James Wyatt,1746-1813)等,他們按照流行的風尚來進行隨意的改建。
2.1840年代到1870年代為第二階段:“風格性修復”在爭議聲中如火如荼進行的年代。以喬治·吉伯特·斯科特爵士(Sir George Gilbert Scott,18111878)、維奧萊特-勒-杜克(Eugene EmmanuelViollet-le-Duc,1814-1897)為代表的建筑師們對英、法兩國重要教堂進行了風格性修復,如威斯敏斯特教堂、維孜萊教堂、巴黎圣母院等,他們試圖恢復這些教堂的歷史形象。
3.1870年代到二戰(zhàn)之前為第三階段:“風格性修復”走向了尾聲,保護成為主流的實踐策略,而修復也變得更加謹慎。重要的修復實踐包括菲利普·韋伯(Philip Webb,1831-1915)對圣瑪麗教堂的修復、雅典衛(wèi)城的修復等。
4.1945年二戰(zhàn)結(jié)束后到20世紀中期:戰(zhàn)后保護與大規(guī)模修復的時期。風格之爭不再是修復問題的關鍵,建筑遺產(chǎn)被置于更加廣闊的城市文脈中去考量。修復、甚至重建成為了這個時代的實踐主流。
5.1990年代直到今天:廣義保護時期,國際社會對保護有了新的認識,不同地域的建筑遺產(chǎn),因為其文化特殊性在修復問題上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
另外一條線索是保護思想的發(fā)展線索,這條時間軸更加隱蔽和靈活,大致經(jīng)歷了這樣一些階段:
1.鋪墊時期:從文藝復興以來,人們開始意識到過去與現(xiàn)在的距離感,古色概念深入人心,但是保護與改造的邊界并不存在,因此現(xiàn)代的保護意識尚未出現(xiàn)。
2.萌芽時期:18世紀初到19世紀初。在此階段,歷史被看作是理性發(fā)展過程,歷史紀念物的保護成為了塑造民族國家身份的必要手段。至此,現(xiàn)代保護意識正式誕生了。
3.論戰(zhàn)時期:1830年代到1880年代的50年間,“風格性修復”與“反修復”的爭論達到了高潮,所謂“反修復”是以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為代表的歷史學家的主張,他們呼吁保留建筑物現(xiàn)在的模樣,哪怕是衰敗的廢墟,也不要臆造過去的風格。這一階段以英格蘭古建筑保護協(xié)會(下文簡稱SPAB)的成立為尾聲。
4.成熟時期:19世紀末到1930年代。在這一時期,保護思想走向了成熟。奧地利藝術史學家阿洛伊斯·里格爾(Alois Riegl,1857-1905)闡述了對價值的解析。意大利的卡米洛·博伊托(Camillo Boito,1836-1914)、喬瓦諾尼(Gustavo Giovannoni,1873-1947)提出了“科學性修復”,認為“修復”是一門有著精確要求和嚴格規(guī)范的科學,可以通過考古學式的重組分析實現(xiàn)對歷史的解讀。他們的理論被整合進了1931年的《雅典憲章》。
5.共識時期:1930年代到1980年代。這一時期,國際社會以憲章、公約的形式推廣了成熟的保護思想。其中切薩雷·布蘭迪(Cesare Brandi,1906-1988)的“批判性修復”理論為《威尼斯憲章》中“真實性”“完整性”的概念提供了重要參考。
6.反思時期:1980年代到今天。隨著越來越多的議題被列入保護的理論范疇中,建筑遺產(chǎn)保護的重點已經(jīng)從對物質(zhì)實體的保護轉(zhuǎn)向強調(diào)文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從修復實踐與保護思想演變框架圖中,可以看到它們之間的互動關系,首先,思想總是領先于實踐,它為實踐指明了方向。這也是理論應用于實踐的一般規(guī)律:譬如,在現(xiàn)代保護思想已經(jīng)誕生之時,主流的實踐還是隨意修復;當拉斯金在《記憶之燈》中強烈譴責修復的虛假性時,主流的實踐還是風格性修復,隨后,“保護”才取代“修復”,成為實踐主流。
其次,保護思想直接受到了修復實踐的沖擊。每一次保護思想的演變,都是對之前實踐問題的反思,譬如論戰(zhàn)時期的初期是對之前破壞與隨意修復惡果的糾正;保護思想的成熟是對之前“風格性修復”問題的總結(jié);而當代對保護思想的反思更是基于對二戰(zhàn)后大規(guī)模修復、重建、城市復興問題的總結(jié)。
總之,保護思想與修復實踐總是在同步發(fā)展,思想總是領先于實踐,而實踐中產(chǎn)生的問題、得到的經(jīng)驗也在反哺著思想的進一步發(fā)展。
二、“修復”語義的緣起與演變
印歐語系中st(h)a作為詞根意味著“站立、置身”。在希臘語中,“stavros”意味著“柵欄、木桿、木樁”。在拉丁語中,“restau rare”是由前綴“re”和動詞“staurare”組成,動詞“staurare”意味著“強壯,使快速”,這就將印歐語系的詞根“站立、置身”和希臘語的名詞“柵欄”聯(lián)系起來了。因為羅馬早期的防御工事是由柵欄圍合起來的,因此“restaurant”的最初含義為“更新柵欄,加強防御”,屬于軍事和建筑工程范疇,與筑城有關。這個詞也與“修理”有關,因為它也包含了拉丁詞根“parare”(準備)。
在整個中世紀,“restore”和“resto ration”都是“修理”之意。在18世紀,“restoring”在建筑工程中與“修理”和“改進”是近義詞。德昆西(Ouatremere de Ouincy,1755-1849)在1832年撰寫字典時這樣定義“修復”這個詞:首先,是對建筑的工作;其次,是對損毀的紀念物原初形象的圖像闡釋?!皬U墟的殘片可以被重組,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為藝術提供模型或者為考古學提供珍貴的線索?!敝链?,“restoration”僅僅是個中性的建筑工程詞匯,可以理解為“修理、復原”。但是在19世紀后半葉,這個原義為“修理”的詞有了“使完整”的含義,并且與逐漸席卷全歐洲的“反修復”運動聯(lián)系到一起,從而牽涉到了藝術品或建筑物的價值判斷問題。
在歐洲,“修復”沿著三條主線在進行。一條主要發(fā)源于英國,是藝術歷史學家主導的,強調(diào)對于每個歷史時期風格樣式的尊重,特別是廢墟如畫狀態(tài)的保留;一條是建筑師主導的,包括法國、德國、比利時等國,強調(diào)要將建筑恢復到歷史上的某一風格時期,而歷史學家對于“修復”危害的認識要早于建筑師;還有一種是意大利為主的科學性修復,將建筑置于更加宏大的城市文脈中進行考量。意大利的修復思想在二戰(zhàn)以后逐漸成為國際保護理論的主流。
在19世紀下半葉的英國,“修復”被貶低為“所謂的修復”。拉斯金在《記憶之燈》中強烈地反對修復。他說:“所謂的修復,是最壞的一種破壞方式。修復總是謊言,它是最徹底的破壞,它就如同讓死者復活一樣荒謬?!北容^貼近實踐的史學家弗里曼(E.A.Freeman,18231892)給出了破壞性修復、保護性修復和折衷的修復三種策略。包括一直從事修復實踐的建筑師斯科特也承認:“理性的現(xiàn)代修復體系對于古代藝術品的破壞比狂熱信徒的肆意編造還要厲害?!保▓D2、3)在法國,“修復”沿著另外一條路線發(fā)展。從普羅斯珀·梅里美(Prosper Merimee)到維奧萊特一勒一杜克,法國延續(xù)了“風格性修復”的理論。在1845年,梅里美給修復這樣定義:“我們認為修復就是保護現(xiàn)存的,同時重建可以確認存在過的”。而勒杜克認為:“修復一座建筑,不僅僅是要對它進行保存、修理和修改,而是要將它重新置于一種更完整的狀態(tài),甚至這種狀態(tài)可能在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狈▏摹靶迯汀崩碚撚绊懙搅税ū壤麜r、德國在內(nèi)的國家。
19世紀末期,在英國歷史學家的努力下,“反修復”的保護思想逐漸在歐洲大陸得到了肯定。在1930年的雅典會議上,“風格性修復”被徹底終結(jié)了:“對無法避免進行修復的案例,大會建議過去的歷史和藝術作品都需要尊重,而不能拒絕任何時期的風格。”
意大利的“修復”并沒有糾纏于風格樣式的選擇,而是秉承了歷史主義的思想,將歷史建筑視作是今日城市結(jié)構(gòu)、建筑符號形成的來源,因此,對其研究和保護重在對歷史價值的延續(xù),也即精神(價值)超過了物質(zhì)形象(風格)。博伊托、喬瓦諾尼所提出的“科學性修復”,是在實證主義的立場上,將各個時期的建成物看成是擁有等同價值的保護對象,同時依據(jù)物質(zhì)文化觀念,試圖通過科學嚴謹?shù)谋Wo措施來還原真實的過去,展現(xiàn)歷史建筑背后所蘊含的人類社會生活。
切薩雷·布蘭迪的“創(chuàng)造性修復”將這種觀念在保護思想上推廣得更遠。在保羅·菲利波(Paul Philippot)的推動下,布蘭迪的三條修復準則在ICCROM(國際文化財產(chǎn)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報告中得到承認。這三條推測包括:1.任何重組在近距離都應該很容易辨認,但同時又不應該違抗修復中的統(tǒng)一性;2.任何直接影響形象的物質(zhì)部分都不可替換,因為它們組成了意義(aspect)而非結(jié)構(gòu)(structure);3.任何修復都不應該成為未來必要干預的障礙,實際上,而是應該給它提供便利條件。布蘭迪的修復理論為《威尼斯憲章》提供了重要參考,意大利的修復思想逐漸成為了當代保護實踐的主流(圖4-6)。
三、“修復”的國際共識及趨勢:從《威尼斯憲章》到《克拉科夫憲章》
在國際的語境中同樣表現(xiàn)出對“修復”認識的變化,這表現(xiàn)在一系列國際會議文件和研討會的出版物中。
1968年的《威尼斯憲章》,在第9條這樣描述修復:“修復過程是一個高度專業(yè)性的工作,其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跡的美學與歷史價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確鑿文獻為依據(jù)。一旦出現(xiàn)臆測,必須立即予以停止。此外,即使如此,任何不可避免的添加都必須與該建筑的構(gòu)成有所區(qū)別,并且必須要有現(xiàn)代標記。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修復之前及之后必須對古跡進行考古及歷史研究。”該憲章的“修復”部分尊重了之前英國理論中對于不同價值都需要得到尊重的內(nèi)容,同時將布蘭迪理論納入其中,通過審美和歷史的整合,綜合考慮整體的價值和介于古跡和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以此來解決古跡修復的問題。雖然《威尼斯憲章》根植于傳統(tǒng)的保護哲學,但是它帶來了方法論上的兩個創(chuàng)新:首先,擴大了建筑環(huán)境和修復在區(qū)域范圍內(nèi)的應用領域;其次,相對于正式的證據(jù),它引入了基于辯證判斷的解釋學價值作為一種非經(jīng)驗的、修飾性的手段。
1999年的《巴拉憲章》表達了英語體系中對“修復”的慣性認知:“修復是將現(xiàn)存的殘片恢復位置,實現(xiàn)一個之前已知的狀態(tài),要移去添加物或者重構(gòu)而不添加新的材料?!边@說明,在英語中,修復相當于恢復,但《巴拉憲章》也承認修復和重建應當揭示遺產(chǎn)地的文化重要性的各方面。這是在1994年《奈良真實性文件》所提出的“真實性”討論的基礎上作出的重要轉(zhuǎn)變。
2000年的《克拉科夫憲章》,副題為“建成遺產(chǎn)的保護與修復準則”,其意義在于它將保護與修復整合成為一個獨立的措施。在第六條中提到:“保護需要合適的‘修復項目,它決定了方法和目標。很多情況下,遺產(chǎn)也需要被合適地利用,適應現(xiàn)存的意義和空間。對于歷史建筑的工作必須要關注呈現(xiàn)的所有歷史時期?!北Wo與設計應該相互學習,設計者學習保護者的方法論和嚴謹,保護者學習干預必須要遵循空間、意義的建筑學規(guī)律,形式與功能的聯(lián)系,和恰當?shù)募夹g。
近年來涌現(xiàn)了更多的定義。包括邁克·佩策特(Michael Petzet)在《威尼斯憲章》形成40年后的紀念文中所提出的:“修復意味著重新樹立;因此,它不能被認為是一種保護措施,而應該從保護、守護中被區(qū)分,就像是整飭一樣?!痹?005年,9位活躍在保護理論界的意大利學者們出版了論文集《什么是修復?》,他們提出了更加尖銳的意見,認為“修復”具有純粹的歷史本質(zhì)和多變的形態(tài)。在2006年里斯本的國際研討會上,與會學者這樣提出:“修復是一個試圖將文化遺產(chǎn)傳給后代的活動,在一個多學科的保護學科中,為了保護存在和確保成果,特別是尊重身份(原初的完整性的綜合)……”。
四、“修復”在中國語境中的轉(zhuǎn)譯
在中國傳統(tǒng)修繕理念中,并存有“修舊如舊”與“因舊為新”兩種思想,但這與西方的“保護”與“修復”思想絕不能簡單地劃等號。“修舊如舊”即是“恢復舊觀”,體現(xiàn)更多的是對建筑風貌的恢復,對原物的尊重和對歷史事件的追憶以及對古代文化傳統(tǒng)的復興。
“修舊如舊”乃是對建筑本身與建筑文化的雙重復興。修舊如舊的思想在現(xiàn)代被重新定義為一種遵照原物修復的原則,得到延續(xù)。
“因”即因襲,“因舊”即是參照原先的形制,利用原有的建筑材料,建成效果講究“恢復舊觀”即恢復到歷史上建筑落成時的壯觀景象?!耙蚺f為新”是常態(tài),甚至“拆其舊而新之”也是常態(tài)。譬如說岳陽樓在宋代和明成化年問的兩次大修實際上都是重建。
“修復”在中國的語境中,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哲學和營造觀、梁劉以來形成的中國現(xiàn)代保護思想以及西方保護觀念的共同影響,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國式修復”。
在1934年的曲阜孔廟修復中,梁思成的看法是:
“我們須對于各個時代之古建筑負保存或恢復原狀的責任……所以在設計上,我以為根本的要點在將今日我們所有對于力學及新材料的知識,盡量地用來補救孔廟現(xiàn)存建筑在結(jié)構(gòu)上的缺點,而同時在外表上,我們要極力地維持或恢復現(xiàn)存各殿宇建筑初時形制?!?/p>
可見,在梁思成的認識中,今天的科學可以彌補古建筑結(jié)構(gòu)上的缺憾,而恢復建筑初時的形制也是必要的。這可以算是“修復”在中國現(xiàn)代保護中的第一階段。真如寺大殿(圖7)、五臺山南禪寺大殿、福州華林寺大殿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
1963年,梁思成在揚州關于古建保護的報告上說:“……我的牙齒沒有了,在美國裝這副假牙時,因為我上了年紀,所以大夫選用了這副略帶黃色,而不是純白的。排列也略稀松的牙,因此看不出是假牙,這就叫做‘整舊如舊”。樓慶西指出這可能是梁思成根據(jù)中國傳統(tǒng)審美而提出的主張。實際上“整舊如舊”在很長一段時間一直作為文物建筑保護修復實踐中的準則,這是“中國式修復”的第二個階段。承德避暑山莊、南禪寺大殿的修復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形成于1964年的《威尼斯憲章》被介紹到中國來,已經(jīng)是20多年以后的事情了。1986年陳志華在《世界建筑》雜志上發(fā)表了《保護文物建筑及歷史地段的國際憲章》一文,將《威尼斯憲章》的全文發(fā)表出來。同年9月他在《建筑學報》上發(fā)表了《我國文物建筑和歷史地段保護的先驅(qū)》,將梁思成的思想與《威尼斯憲章》等文件進行比較??梢哉f,陳志華的工作第一次將西方的保護理論系統(tǒng)地介紹到了中國,給長期以來一直堅持“整舊如舊”思想的中國建筑界帶來了新的思考。在陳志華的翻譯中,嚴格地定義與區(qū)分了“保護”與“修復”,將之前保護界常用的“保存”“復原”“修葺”等詞匯統(tǒng)一。在此之前,(大家認知的)“修復”類似于“復原”,也是保護方法的一種。通過《威尼斯憲章》的傳播,人們開始了解原來“修復”不等于“復原”?!锻崴箲椪隆分小叭魏尾豢杀苊獾脑鎏聿糠侄急仨毟瓉淼慕ㄖ庥^明顯地區(qū)別開來,并且要看得出是當代的東西”與梁思成所提倡的“整舊如舊”的概念有明顯的區(qū)別。河北正定廣惠寺華塔、薊縣獨樂寺觀音閣的修復都是這個時期的代表案例。這個時期,國際的保護已經(jīng)進入了廣義保護時期,從吳哥窟的國際援修、雅典衛(wèi)城的修復上可以看到,國際上對于“修復”與中國有一些不同:譬如更加強調(diào)“統(tǒng)一”而非“區(qū)別新舊”、強調(diào)傳統(tǒng)工藝的使用等。
隨著國際保護理論的大量引入,包括以木構(gòu)修復理念為代表的《奈良真實性文件》、強調(diào)地方文化特殊性的《圣安東尼奧宣言》,尤其是被《中國文物保護準則》借鑒的《巴拉憲章》的傳播,“修復”變得更加謹慎,也更加強調(diào)文化的地域性,譬如《曲阜宣言》《北京文件》都強調(diào)了中國木構(gòu)建筑遺產(chǎn)的特殊性。在實踐的指導文件中,會使用“局部”“重點”來限定“修復”,并且試圖用多種詳細的說明來細化其可能的表現(xiàn)形式。例如,在發(fā)表于2002年的《關于<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若干重要問題的闡述》中,沿著“重點修繕”和“局部復原”的體系發(fā)展,提出了“現(xiàn)狀修整”和“重點修復”的概念,試圖完善“修復”的范疇,并用“少吳之都”石牌樓與晉祠圣母殿的修復案例來說明“現(xiàn)狀修整”和“重點修復”的區(qū)別。
五、“修復”的回溯與展望
一步步地追溯使歷史的本來面貌逐漸清晰。“修復”從一個工程上的術語,轉(zhuǎn)變?yōu)椤皫в形耆栊缘乃渍Z”,又經(jīng)過“科學性修復”“創(chuàng)造性修復”的探索,最后被整合進了今天建筑遺產(chǎn)保護理論的框架中,這種轉(zhuǎn)變既富有戲劇性,又令人深思。建筑,作為人類生活場景的載體,以及具有諸多價值的實體,必須經(jīng)過人們的評判和選擇,才會轉(zhuǎn)變?yōu)榻ㄖz產(chǎn)。這種評判和選擇的過程必然是主觀和善變的,而對建筑實體的操作過程卻是客觀和冷靜的。建筑遺產(chǎn)保護思想的形成正是不斷地從“修復”實踐中汲取靈感,又不斷給予反饋。一方面,追求價值理性的保護思想因為“修復”實踐的制約而發(fā)生了改變:“可逆性”“統(tǒng)一性”等具有實踐意義的觀點出現(xiàn)在保護思想中;另一方面,受到保護思想影響的實踐者們,也在修復工程中發(fā)展出更具有適應性的技術。
今天的“修復”實踐置身于更加廣闊的語境中。當代的保護觀念被認為具有越來越多的動態(tài)特征,保護的準則也必須要考慮到文化多樣性的問題。當代的實踐進入到廣義保護時期,所謂廣義保護,包括了狹義的保存、修復及其他相關活動。修復和保存在實踐中就像雙胞胎一樣相伴而生,互為因果,無法分離。因此討論的重點從“是否應該修復”轉(zhuǎn)變?yōu)榱恕叭绾涡迯汀保喝绾伪WC修復程序的正義、技術的可靠,修復期間的管理,成為了需要重點考量的方面。
隨著對西方保護思想的認識逐漸深入,以及與國際修復實踐更加頻繁的交流,中國語境中的“修復”也會更加強調(diào)本土文化特性和傳統(tǒng)營造特征。在《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及其案例闡述文件、《北京文件》等中國保護思想的闡述中都體現(xiàn)了“修復”的影響,只有切實理解修復的緣起和演變,以及在中國的轉(zhuǎn)譯過程,我們才能更好地將“修復”這一具有批判性的策略更好地納入到遺產(chǎn)保護的實踐中。
[本文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建筑遺產(chǎn)保護思想的演進及其本土化研究”(項目編號:5150836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