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法律人視野中《十二怒漢》與《羅生門》的差異

2019-03-08 02:15:50羅強
戲劇之家 2019年1期
關(guān)鍵詞:真相羅生門

羅強

【摘 要】《十二怒漢》與《羅生門》是兩部與法律制度有關(guān)的重要電影作品。二者雖然同樣以兇殺案展開敘事,但主旨卻大有不同?!读_生門》重在表達事實真相的不可知,而《十二怒漢》則重在展示排除合理懷疑這一訴訟規(guī)則。

【關(guān)鍵詞】十二怒漢;羅生門;真相;排除合理懷疑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biāo)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9)01-0111-01

1950年由黑澤明執(zhí)導(dǎo)的影片《羅生門》與1957年由呂美特執(zhí)導(dǎo)的《十二怒漢》是世界電影史上的兩部經(jīng)典作品。兩者都由一起兇殺案展開敘事,也都著力展現(xiàn)了案件發(fā)生后的審理過程。使得常有分析者將兩部作品相提并論。這其中一個頗具代表性的觀點是:《羅生門》與《十二怒漢》都體現(xiàn)了人們對真相的渴求,無論是《羅生門》中的陳述與辯白,還是《十二怒漢》中的激辯與說服,都展現(xiàn)了人們在司法過程中對真相的探尋。

從表面看來,這一觀點有一定道理。但作為一名法律人,筆者認(rèn)為,《十二怒漢》的故事主旨與《羅生門》還是有較大差異的,從法律人的角度看,二者絕不可等同。

《羅生門》講述了一起發(fā)生在樹林中的謎案。銀幕前的觀眾跟隨導(dǎo)演的鏡頭,觀看了幾個不同“版本”的兇殺案過程,這種強烈的代入感使得每一個觀看影片的人都成了坐在法庭之上的陪審員。事件參與者們的陳述結(jié)束,每個旁觀者都能形成自己對這一案件的看法,而大家的看法無法達成一致幾成定論。這恰恰就是這部影片要追求的效果以及要表達的觀念——絕對真相的不可知。反過來《羅生門》的敘事指向是清晰的,眾人心心所念的就是一個核心問題:案件真相為何?究竟是誰殺死了武士?

《羅生門》的故事來自于古早的日本民間傳說,因此,它的劇情本身具有最原始也最平易近人的特點,符合民眾的一般認(rèn)知心理。《十二怒漢》的情節(jié)展開始于一個男孩在法庭上被控謀殺了自己父親。這個開端簡單明了,并將劇情毫不拖延地切入到了具體而微的司法審判過程。隨后的陪審團閉門討論占據(jù)了影片的絕大部分篇幅。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討論以及辯論過程中,眾人關(guān)注的焦點問題并不是“兇手是誰?”這個人世間所有兇殺案的核心問題,而是一個具體且技術(shù)性的問題:被控殺人的男孩能否洗清嫌疑?即使加上陪審團討論之外的其余影片情節(jié),我們也很難發(fā)現(xiàn)在這個故事中有任何涉及“兇手是誰?”的分析、推理及判斷。換句話說,“兇手是誰?”的問題在《十二怒漢》中完全不在考慮的范圍之內(nèi)。這就彰顯出這部影片與《羅生門》完全不同的特質(zhì)。

對比起來,《羅生門》比較偏重文學(xué)色彩與哲理反思,而《十二怒漢》則深深植根于美國的司法制度土壤之中,其內(nèi)容與主旨更加具體務(wù)實,更加貼近司法實踐。它所展現(xiàn)的實際上就是美國刑事訴訟制度中的代表性證據(jù)規(guī)則——排除合理懷疑。所謂排除合理懷疑,指的是一種證明標(biāo)準(zhǔn),即在刑事案件中,控方如果想要讓指控的罪名成立,就必須在控辯雙方的質(zhì)證過程中排除掉所有合理提出的質(zhì)疑。這一規(guī)則的邏輯前提是暗含無罪推定的“正當(dāng)程序”條款,而其價值與功能則是要盡可能降低錯判發(fā)生的概率,也就是所謂的“寧可錯放十人,也不可使一個好人蒙冤”。[1]

在《十二怒漢》中,八號陪審員堅持不懈地提出質(zhì)疑,而他所提出的質(zhì)疑無法被其余陪審員完全否定。在經(jīng)過一系列辯論、分析和推理之后,最終所有陪審員都認(rèn)定這些“合理懷疑”無法得到有效排除,進而,那位被控告的男孩應(yīng)當(dāng)被認(rèn)定為無罪。這一過程堪稱是“排除合理懷疑”制度的最佳示范。

那么,展示“排除合理懷疑”的《十二怒漢》是否也是在探尋真相呢?評論界對此有一種觀點影響頗大,這種觀點認(rèn)為:“《十二怒漢》中的十二個陪審員是從對一個真相的認(rèn)定(被告弒父)轉(zhuǎn)到對另一個真相的認(rèn)定(被告沒有弒父)?!闭\然,從字面意思來講,被告殺了人或者沒有殺人,都是一種“真相”。顯然,這樣理解的“真相”與《羅生門》探討的“真相”不在一個話語層面上?!氨桓鎻s父”可以稱為“真相”,但“被告沒有弒父”更嚴(yán)格地說應(yīng)當(dāng)只能稱為是一種“事實”。

《羅生門》是我們這里討論的基準(zhǔn),它提出的問題可謂是這里的元問題,就是——究竟是誰殺的人?而《十二怒漢》中,十二位陪審員討論到最后,僅僅是排除了一個嫌疑人的嫌疑而已,并沒有解決這個基本問題。因為既然不是這個男孩殺的人,兇手究竟是誰呢?警方理論上還可以再找出無數(shù)個人來加以懷疑——就像很多懸而未決的謎案一樣。所以,《十二怒漢》并沒有觸及一起案件最為核心的部分,即案件事實的真相。其實,這恰恰也反映了美國刑事司法的理念,正如德肖維茨所說:“真相的發(fā)現(xiàn)雖然是刑事審判一個重要的目的,但絕非唯一目的。若非如此,法官就絕不能指示陪審團必須開釋那些他們認(rèn)為‘可能犯案的被告,這是陪審團在刑案審判中必須做的。有罪的條件必須達到‘排除一切合理懷疑的證明?!?/p>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羅生門》圍繞的是案件真相問題,這可以說是一個本體論意義上的實質(zhì)性問題,而《十二怒漢》則關(guān)注于在具體的訴訟過程中,被控告的一方能否成功做到排除合理懷疑,進而證明自己無罪這一程序上的問題。不能簡單認(rèn)為二者都是在探索案件的真相。

參考文獻:

[1]賴早興.美國刑事訴訟中的“排除合理懷疑”[J].法律科學(xué),2008,(5):162.

猜你喜歡
真相羅生門
產(chǎn)婦自殺的“羅生門”
工資漲得太快?勞資雙方的“羅生門”
致那個羞怯的新人
人物(2016年12期)2016-12-29 18:02:05
孵化器死亡“真相”
淺析國家藝術(shù)基金項目
戲劇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5:24:40
謠言倒逼“真相”?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1:56:59
三株 人事變動羅生門
羅生門下的人性丑惡——解析電影《羅生門》
戲劇之家(2016年16期)2016-09-28 11:23:43
透過發(fā)生機制看新聞“反轉(zhuǎn)”
中國記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25:40
“真相”中的真相
汽車之友(2016年12期)2016-06-25 18:09:20
伽师县| 绥棱县| 西安市| 阿勒泰市| 文化| 海淀区| 新化县| 沙湾县| 连云港市| 邛崃市| 正镶白旗| 嘉鱼县| 博湖县| 太康县| 普兰县| 思茅市| 沙雅县| 读书| 安国市| 永定县| 民县| 阳东县| 阳春市| 永安市| 崇明县| 宁晋县| 陆良县| 全南县| 汪清县| 苗栗市| 新昌县| 武定县| 通辽市| 浠水县| 哈巴河县| 定安县| 永济市| 开原市| 娱乐| 乐东| 措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