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菲菲
讓每一個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校,是長沙教育人矢志不渝的追求。2018年4月,承載著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的仰天湖教育集團應運而生。經過充分討論,我們確定了智慧教學、智慧辦公、智慧管理的實踐方向。在仰天湖教育集團的行政架構圖中,以學校管理發(fā)展中心、教師發(fā)展中心、學生發(fā)展中心為節(jié)點,編織人力資源的“縱橫坐標”,實施智慧治理,建構師生成長的“多維智能”,打通各自為政的壁壘,剖析與解決“信息孤島”,實現“互聯互通”。基于互聯網環(huán)境下的集團化辦學智慧教育云平臺,促進了“抱團發(fā)展”的內涵生長,構建了集團化辦學的良好生態(tài)。
112位教師在線聽評課,5891個孩子的課堂表情分析與互動反饋,6211份閱讀分析報告的“精準推送”,“1+N”課程研發(fā)中心,走進“非遺”網絡課堂,芬蘭教師站在了學校講臺上……這些都是發(fā)生在仰天湖教育集團化辦學過程中的故事。經過大力推進,5個校區(qū)、112個班級、326名教師、5891名學生,網絡空間使用率達到99.24%。這組數字的背后,是智慧學校建設的深耕歷程。
2018年“六一”這一天,吳桂英副省長做客仰天湖教育集團課程研發(fā)中心,與孩子們一起體驗“PDC”課程。她饒有興趣地觀看了曉峰和佳順兩位小朋友的湘劇《補鍋》,當她詢問曉峰小朋友湘劇學了多久時,曉峰驕傲地昂起頭,指著屏幕說:“我學了3年了,您看,我還帶了不少小徒弟呢!”此時,網絡聯校正在線直播湘劇課堂———集團內另外4所學校的59個孩子,在一體機屏幕那頭興奮地揚起小手,在各自的教室里“咿呀咿子喲”唱念做打。通過網絡直播,“小戲迷”們每周都能向“非遺”傳人湘劇大師周帆學習。
仰天湖教育集團倡導“1+N”課程集結模式,融合提升辦學活力,集團五所學校6217名師生可以共享集團課程研發(fā)中心的全部課程?!?”是指學生身處一所學校,“N”是學生能享受到集團內其他學校的師資、課程、活動、硬件資源,體現了集團的教育張力。探索學區(qū)、集團內優(yōu)秀教師跨?!白呓獭?,特色課程共享輻射,借助智慧教育云平臺,實現集團內優(yōu)秀品牌課程的輻射共享,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到同樣的好課。
曉峰和佳順兩位小朋友是課程研發(fā)中心湘劇“PDC”項目組的牽頭人,他們和24個小朋友編寫的新版湘劇、開發(fā)的“湘劇棋”、設計的湘劇動漫、組合的“湘劇管樂團”等作品展示在課程研發(fā)中心里,引來不少小伙伴的點贊。
PDC教育是一種理念,PDC是英文單詞Project(項目)、Drive(驅動)和Create(生成)的簡寫??梢越庾x為:用項目驅動學生的欲望和興趣、實踐和體驗、思維和意識;通過驅動生成學生的經驗與技能、素養(yǎng)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強調的是一種育人觀念的轉變,通過項目驅動方式達成育人目標,以此讓孩子完成對生活和世界的價值構建,成為一個具有生存和生活能力的幸福的人。而今,仰天湖教育集團課程研發(fā)中心共有PDC項目156個,涵蓋了語言文化、數理邏輯、科技探秘、藝術修養(yǎng)、運動健身、心理健康等領域,這些課程都通過智慧教育云平臺向集團所有學生開放。
不管是課后三點半,還是雙休日、節(jié)假日,課程研發(fā)中心里都充斥著孩子們的歡笑聲。它面向集團內在校學習的每一個學生,讓孩子在特色場館中了解知識、掌握技能、激發(fā)探究熱情。通過發(fā)現問題、調查研究、動手操作、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性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提升科學態(tài)度。156個PDC項目927件展品的設計都源于學生參與課程學習和體驗,既直觀,又生動,以不同的形式分布在館內各個區(qū)域。借助智慧教育云平臺的課程眾籌超市,課程的傳播不再是單向傳遞,而變成了雙向交流,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與社會人士之間,通過互動加深印象,注重普及性、互動性與滲透性的統一。經由課程評價大數據分析,還能快速查詢每個孩子基于核心素養(yǎng)六個維度課程學習的“雷達圖”。
又是一個加班的深夜,路過一年級辦公室,我因為一陣哭聲停下了腳步,推開門一看,原來是新來的莫莉老師在為第二天的公開課發(fā)愁。她哭著說自接到通知起,她就為此夜不能寐,卻始終毫無頭緒。我有點好奇,問她:“你怎么不找找其他老師或者網上公開課學習呢?”她愣了愣,說:“大家都好忙,再說,這種新版教材資源怎么可能找得到?”這個回答讓我沉思了許久。莫莉所在的仰天湖桂花坪小學原本是一所農村小學,2016年7月改擴建之后,迅速擴張至27個教學班,新進臨聘教師數量為63%。對于學校發(fā)展而言,“師資隊伍”是一道坎。而與之擁有相同困境的還有仰天湖中建小學、仰天湖赤嶺小學,代課和新教師數量高達70%。如何讓新手教師與優(yōu)秀教師“無縫對接”?這是大家共同求解的問題。
而作為集團龍頭校的仰天湖小學名師云集,匯聚了各個學科的市區(qū)級骨干教師,這恰恰為探索打破學校界限、跨校教研提供了便利。為了有效解決優(yōu)質教師資源共享問題,我們和技術公司一起研發(fā)了集團智慧教育云平臺。平臺讓教師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跨越時間、空間,完成相關的備課及研修任務。在這個平臺上,教師可以進行網上研討,教師或者備課組在上傳一個教學設計后,通過網絡教研的形式開展跨校、跨時空的網上討論。教師通過手機APP,就能參與實時聽評課。
集團教師發(fā)展中心組織了112位教師利用平臺開展在線聽評課活動。在這場活動中,仰天湖小學語文學科首席名師簡麗梅和桂花坪小學新進教師莫莉同課異構,全集團語文老師圍繞同一個話題評課議課。這次在線聽評課實戰(zhàn)交流,在平臺上留下了276條評論、129個點贊、95條教學建議錦囊、79個同課異構教案、31個說課稿,海量資源信息激活了老師們的“解題化”思維。
打通了交流渠道后,一線教師最期待的教研活動就是在線聽課評課。作文教學方法的銜接、寫字習慣的培養(yǎng)、英語拼讀法的教學……就在一次次交流和辯論中,理清了新教師和名師的學理“脈絡”。在線聽評課過程中,不同學校不再“各自為戰(zhàn)”,而是不斷攜手尋求突破口。目前,已首先在“語數外”三門學科中探索在線聽評課,今后將進一步推廣至“音體美”等其他學科,還包含心理療愈、班級管理活動等一系列課題。
我們還進行了智慧課堂的探索。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實現課堂自動無感考勤、表情行為分析及實時互動反饋。采集課堂中每名學生的行為數據,通過對學生面部表情識別,掌握學生專注度及對教學內容的接受情況,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課堂動態(tài)、情緒變化及心理特征,以便調整教學內容和進度,實現對學生針對性指導。通過對學生回答問題手勢識別,采集學生參與互動和隨堂測試數據,并進行實時反饋與分析統計。
當然,銜接不僅限于課堂。平臺在為教師提供豐富教學資源的同時,也可以迅速將教師們的教學研究成果轉換為教學資源庫,系統自動抽取教師的教學教研過程數據,自動形成教師個人發(fā)展檔案袋,為教師發(fā)展性評價提供依據。智慧課堂采集大量學生課堂考勤、學習行為、課堂互動、隨堂測試數據并進行數據分析,便于老師實時掌握學情,優(yōu)化教學設計,實現從結果評價向過程性評價的轉變。
“校長,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去學?!瘥溙镩喿x館挑選一本她自己喜歡的書籍?!币粭l來自家長的微信悄悄躍上我的手機屏幕。子璇是一個隨班就讀的殘疾孩子,她有語言交流障礙,性格也比較內向,靦腆的她幾乎寸步不離教室座位。
“為每一個孩子的閱讀而設計”,成為集團學生發(fā)展中心的攻關課題。閱讀力就是一個人的學習力、思想力和創(chuàng)新力,更是這個社會的凝聚力、幸福力、競爭力。集團“智慧閱讀”平臺創(chuàng)造性地將互聯網與智能硬件相結合,提供了一整套滿足學生閱讀需求的整體解決方案。
而今,在開放式選書系統面前,子璇嫻熟自如地自助通借通還。圖書館里的大屏體驗,讓她便捷查閱到偶像彭懿老師的繪本《巴夭人的孩子》;伴隨著好友推薦悄悄話菜單,她讀到了校長媽媽給她的電子閱讀贈言:“孩子,我想告訴你,成長中永遠有依靠自己的智慧解決不了的問題。誰都有怯懦的時候,如果有不堪回首的過去,我們一起去邁過這道坎。”
她的父母通過手機APP參與閱讀日記和親子互動,瀏覽子璇同學的2018年上學期閱讀統計報告。閱讀指標體系里,子璇的“閱歷值”在不斷攀升,而學校圖書館的家長書香網絡學校,也邀約子璇的父母參與制定個性化閱讀計劃,推進親子共讀。
子璇每天離開圖書館回家,滑動墨水屏,完成當天的讀書測試,還總不忘瀏覽“書蟲朋友圈”,查找同伴讀書的情況。熠彬讀什么,讀到哪兒了?浚哲的繪本創(chuàng)作進度如何?宇翼還給她發(fā)來線上“挑戰(zhàn)”:“陽光姐姐伍美珍為什么說‘老天愛笨小孩?”
大數據個性診斷與精準推送經由深度閱讀讓讀書群落生機勃勃。根據智慧閱讀平臺采集的圖書借閱、課內閱讀、課外閱讀數據以及閱讀測試數據,分析學生閱讀習慣,了解學生興趣愛好,為學生閱讀提供個性推薦,開展探究式閱讀活動。同時,通過閱讀者的線上交流和同伴關系的建構,推進了學生閱讀學習共同體的形成?!盎ヂ摼W+”智慧閱讀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技術,通過“閱讀引導-過程檢測-結果統計”,實現閱讀全流程信息監(jiān)控,建立個性化閱讀方案的長效機制。創(chuàng)新“三位一體”閱讀培養(yǎng)理念,實現“云端、系統、硬件”服務一體,“教師、學生、家長”角色一體,“閱讀、寫作、朗讀”功能一體。
“技術正在改變教育的整個生態(tài)?!毖鎏旌逃瘓F每一個人都深切感受到這種“深刻的變化”:學習從知識傳遞轉向認知建構,教學從教學資源設計轉向學習程序設計,學習場所從教室延伸到一切可能的地方,正式和非正式的學習方式正在互補融合,尊重個性的個體化學習正成為主要方向,讓因材施教成為了可能。
(作者單位:長沙市天心區(qū)仰天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