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津津
(揚州大學醫(yī)學院,揚州市婦幼保健院放射科 江蘇 揚州 225002)
乳腺超聲檢查簡便易行且費用低廉、無放射性損害,是年輕女性的首選檢查手段。超聲能動態(tài)觀察病灶的大小、形態(tài)、內部回聲以及后方回聲等情況,從而判斷病變的性質,且對囊實性病變的鑒別較敏感。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能顯示出病灶的血流信號,有助于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超聲彈性成像(UE)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診斷技術,在鑒別乳腺腫塊的良、惡性方面具有很好的價值,但不同的病理類型[2]可能導致乳腺纖維腺瘤硬度的改變,影響UE對病灶良惡性的判斷能力。典型乳腺纖維腺瘤多呈較規(guī)則的圓形或卵圓形,縱橫比<1;大多邊界清晰;腫瘤包膜可形成側邊聲影;內部回聲多均勻且較低;后方回聲增強或無變化可能因為乳腺纖維腺瘤內含纖維成分較低。腫瘤伴有鈣化時,后方可出現(xiàn)聲影;腫塊與周圍組織無粘連,探頭加壓可變形;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腫塊內部或周邊常無血流信號或點狀、短棒狀血流信號。少部分乳腺纖維腺瘤形態(tài)欠規(guī)則、分葉狀;邊緣毛糙,無明顯包膜回聲及側方聲影;腫塊內部回聲不均勻,可見液性暗區(qū)、光點或強光帶;后方回聲可輕度衰減;彩色多普超聲可探及Ⅱ、Ⅲ級血流信號。此類不典型的乳腺纖維腺瘤需與乳腺癌鑒別。
鉬靶是目前篩查乳腺癌等乳腺疾病首選的影像學手段。該方法空間分辨率較高,特別對脂肪型乳腺顯示效果佳。近年來隨著數(shù)字化乳腺斷層融合X線攝影的應用,薄至1mm的斷層圖像增加了病灶與周圍腺體的對比度,大大提高了乳腺纖維腺瘤的檢出率及診斷的準確度,尤其是對致密型乳腺而言[3]。此外鉬靶檢查留取的圖像可供前后對比,是乳腺疾病隨訪與復查首選的影像學手段。乳腺纖維腺瘤常表現(xiàn)為乳腺內圓形或卵圓形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腫塊影;邊緣光整可有分葉,絕大部分可見清晰的“暈征”,而暈征是診斷乳腺腫塊為良性的關鍵。此外纖維腺瘤常伴粗顆粒狀、蛋殼狀及樹枝狀鈣化。部分病例鉬靶表現(xiàn)不典型,呈斑片狀非對稱致密影,邊界不清,密度欠均勻,少數(shù)可合并點簇狀鈣化影,此類表現(xiàn)需與乳腺癌鑒別。
CT既可以顯示纖維腺瘤的形態(tài)學特征,又可以反映其血液動力學特點,還可以同時評價腫瘤毗鄰結構的情況,有利于病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錐光束乳腺CT是一種新型的乳腺影像學檢查手段,具有掃描速度快、空間分辨率高及三維成像等優(yōu)點,能消除腺體組織重疊對病灶的遮蓋,有助于病灶的檢出及細微結構的顯示。CBBCT尤其對致密型乳腺、多灶性病變的顯示效果較佳[4]。有研究表明檢查時乳腺的舒適度、所受的輻射劑量及覆蓋范圍等方面,都等同或優(yōu)于乳腺X線攝影檢查[5]。乳腺纖維腺瘤CT上多呈卵圓、類圓形稍高密度腫塊,邊緣清晰可見分葉及暈輪征,增強后強化均勻。
MRI無輻射損傷;具有良好的軟組織分辨能力及任意三維成像等優(yōu)點,使其對乳腺病灶的檢出較為敏感;動態(tài)增強后血流動力學表現(xiàn)對乳腺良惡性病變的鑒別診斷有最重要價值,MRI是對乳腺X線攝影不確定病灶的最常用的輔助檢查手段。MRI上纖維腺瘤形態(tài)多成圓形、卵圓形或者稍欠規(guī)則的分葉狀。邊界較清晰,部分邊界不清可能為腫瘤包膜尚未完全形成所致。乳腺纖維腺瘤T1WI為低或等信號;T2WI上信號多樣,與其內部的間質黏液變性、硬化程度及細胞的豐富度有關。具體表現(xiàn)為大多呈等或略高信號,但有少部分病灶信號呈極高或極低改變。腫瘤內部常有分隔改變,表現(xiàn)為條狀低信號影,已被證實膠原纖維帶。另外纖維腺瘤在ADC上表現(xiàn)為高信號影。纖維腺瘤增強常表現(xiàn)出慢進慢出、持續(xù)強化的特點:即動態(tài)增強早期呈輕度或無明顯強化,隨著時間的延遲呈持續(xù)均勻強化。TIC曲線大多表現(xiàn)為持續(xù)上升型或平臺型,少數(shù)可為無明顯上升的低平曲線。然而乳腺良惡性病變的TIC曲線有部分重疊,少數(shù)惡性腫瘤也表現(xiàn)為持續(xù)型或平臺型曲線[6]。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正確診斷乳腺纖維腺瘤必須結合其他MRI影像特征:如清晰的邊界,低信號分隔,高的ADC值及無明顯或漸進性的強化方式等。
綜上所述,乳腺纖維腺瘤的影像診斷并不難,但筆者認為綜合的影像檢查更能提高乳腺纖維腺瘤診斷的準確性,減少誤診率和漏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