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師范大學 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成都 610066)
唐宋變革時期,經(jīng)學衰落,義理之學興起,儒學形態(tài)也開始發(fā)生根本轉(zhuǎn)變。同時,佛老宗教盛行,挑戰(zhàn)儒家理論的社會統(tǒng)治地位。面對宗教沖擊與儒學的發(fā)展,儒學“異端”觀也因應時代需要而出現(xiàn)新的變化,凸顯儒學的內(nèi)在轉(zhuǎn)向。朱熹作為理學集大成者,其“異端”觀具有代表性,反映了宋代思想領(lǐng)域的主要矛盾由儒佛向儒學內(nèi)部轉(zhuǎn)向。具體而言,朱熹以諸子百家為“異端”,強調(diào)楊、墨之害甚于申、韓,佛、老之害甚于楊、墨,凸顯朱熹對先秦儒學“異端”觀的繼承與發(fā)展,表明宋代思想領(lǐng)域主要是儒學與佛老的矛盾。朱熹認為“異端”危害主要由于部分儒者倡導甚至吸納佛老所致,因此大力批判二蘇、張九成、呂本中等墮入佛老的學者,這既表明儒學對佛老的批判,也暗含思想領(lǐng)域主要矛盾由儒佛轉(zhuǎn)向儒學內(nèi)部的傾向。在具體內(nèi)容上,朱熹認為要辟“異端”關(guān)鍵在于闡明儒學正道,儒學昌明則異端自熄。朱熹認為儒學重視實然倫理的躬行踐履是與佛老空寂學說的本質(zhì)差異,以此強調(diào)知行、心跡、上學與下達的一以貫之。在論述“異端”的發(fā)展與危害方面,朱熹認為部分儒者倡導佛老宗教,并吸取建構(gòu)似是而非的學說,推動了“異端”欺世迷人,危害甚大。需要指出的是,朱熹“異端”觀的內(nèi)涵以及在重視實然倫理的躬行踐履方面具有時代的共性。同時,朱熹強調(diào)返經(jīng),闡明儒家正道,其重視經(jīng)典的學術(shù)特征也在其“異端”觀中充分體現(xiàn)。
“異端”是宋明儒學的核心議題,凸顯儒學與其他學說的緊張關(guān)系。朱熹尤其重視對“異端”問題的探討,在《近思錄》中辟專節(jié)辨“異端”,摘錄周、張、二程關(guān)于“異端”論述。概括起來,主要論及佛老、楊墨、申韓等為“異端”,既是對秦漢以來儒學“異端”觀的繼承,又是對唐宋以來三教交融的集中呈現(xiàn)。朱熹系統(tǒng)分析了儒學“異端”,認為“異端者,雜楊、墨諸子百家而言之”[注]朱熹《朱子全書》22冊,朱杰人等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474頁。。而異端的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具體而言,“呂氏以申、韓為诐,馬、遷之類為淫,楊、墨、夷、惠為邪,莊周、浮屠為遁。南軒以告子為诐,楊、墨為邪,莊、列為淫、遁。今集注則以四者為相因而無所分屬,是異端必兼此四者而有之。必大謂浮屠之言則诐、淫、邪、遁之尤者”[注]朱熹《朱子全書》22冊,第2446-2447頁。。同時,“‘诐、淫、邪、遁’四字有次序,而無彼此之分。如楊、墨、釋、老之言,無不具此四者”[注]朱熹《朱子全書》22冊,第2065頁。。正是基于“異端”的差別,其危害也由淺入深,“蓋老氏之學淺于佛,而其失亦淺。正如申、韓之學淺于楊、墨,而其害亦淺”[注]朱熹《朱子全書》22冊,第1958頁。。雖然,朱熹列舉諸多異端,其核心在于批駁異端喪人倫之實,淪于高遠之說:“所謂道者,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之交是也。……后世學者惑于異端,求深求妙,窮高極遠,而不知道果在此而不在彼也?!盵注]朱熹《朱子全書》22冊,第2396頁。需要指出的是,朱熹認為小道非異端,“小者對大之名,正心修身以治人道之大者也。專一家之業(yè),以治于人,道之小者也。然是皆用于世,而不可無者,其始固皆圣人之作,……蓋曰坦途之支別,則非異端之謂”[注]朱熹《朱子全書》6冊,第901頁。。朱熹的“異端”觀是對二程、張載等人觀點的繼承,其整體內(nèi)涵上具有一致性。正如二程所說:“楊、墨之害甚于申、韓;佛、老之害甚于楊、墨?!盵注]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138頁。張載也說:“自古诐、淫、邪、遁之詞,翕然并興,一出于佛氏之門者千五百年。”[注]張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第64頁??梢?,朱熹的異端觀在內(nèi)容上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具體而言,朱熹從喪倫理、空談、功利三個主要方面批判“異端”。儒家倫理秩序是傳統(tǒng)社會的核心,朱熹認為“異端”喪絕君臣、父子、夫婦等人倫之道。朱熹繼承先秦以來儒家對楊朱、墨翟的批判,認為其學說喪失人倫:“譬如楊墨,但能知其為我、兼愛,而不知其至于無父、無君。雖知其無父、無君,亦不知其便是禽獸也。”[注]朱熹《朱子全書》22冊,第2327頁。朱熹在批判佛教時也強調(diào)儒家人倫:“禪學最害道。莊老于義理絕滅猶未盡,佛則人倫已壞。至禪,則又從頭將許多義理掃滅無余?!盵注]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3014頁。同時,批判道家學說喪人倫:“老子是出人理之外,不好聲,不好色,又不做官,然害倫理。”[注]黎靖德編《朱子語類》,第2988頁。顯然,在維護儒家人倫這一根本原則問題上,朱熹致力甚深。此外,朱熹認為“異端”淪為空談,非儒家實然之理,如其批判道家道教:“諸郎有志須精學,老子無能但欲眠。多少個中名教樂,莫談空諦莫求仙?!盵注]朱熹《朱子全書》20冊,第474頁。指出道教學說淪為求仙空談之論。他指出道家及其影響的學派愛惜生命而逃離社會、走向空寂之道:“畏一身之禍害,耽空寂以求全身于亂世而已。及老子唱其端,而列御寇莊周楊朱之徒和之?!盵注]黎靖德編《朱子語類》,第2993頁。朱熹更明確地指出佛教是虛無寂滅之教:“異端虛無寂滅之教,其高過于大學而無實。……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聞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澤?!盵注]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3頁。最后,朱熹認為莊子、法家學說淪于功利,指出:“莊子之意,則不論義理,專計利害,又非子莫之比矣?!盵注]朱熹《朱子全書》23冊,第3285頁。針對先秦法家學派,朱熹認為:“古圣賢之言治,必以仁義為先,而不以功利為急。……申商吳李之徒所以亡人之國而自滅其身,國雖富,其民必貧;兵雖強,其國必病;利雖近,其為害也必遠。顧弗察而已矣?!盵注]朱熹《朱子全書》24冊,第3623頁。而受到霸道影響的漢唐君主,“雖或不能無暗合之時,而其全體卻只在利欲上”[注]朱熹《朱子全書》21冊,第1588頁。。
朱熹認為“異端”不勝批駁,排斥“異端”的根本在于返經(jīng),通過闡明儒學正道,則“異端”自熄。他指出:“孟子論鄉(xiāng)原亂德之害,而卒以君子反經(jīng)為說,此所謂上策,莫如自治者,……惟吾學既明,則彼自滅熄耳?!盵注]朱熹《朱子全書》23冊,第2744頁。朱熹認為“異端”雖然危害甚大,也不必公然詆之,明儒學正道則“異端”自消。他說:“經(jīng)正斯無邪慝,今惡邪說之害正,而攻之,則適所以自敝而已。此言誠有味者,故熹于釋學雖所未安,然未嘗敢公言詆之?!盵注]朱熹《朱子全書》21冊,第1295頁。朱熹認為闡明儒學、排斥“異端”要返回儒家經(jīng)典。他說:“道在六經(jīng),何必他求?!乐蛹纫允侵衅浜?,徑欲速之心而不察乎他求之賊道。貴仕者又往往有王務家私之累,聲色勢利之娛,日力亦不足矣。”[注]朱熹《朱子全書》21冊,第1300頁。朱熹認為返經(jīng)不局限于六經(jīng)。他說:“圣人之道,所以異于異端者,以其本末內(nèi)外一以貫之,而無精粗之辨也。故子思于九經(jīng)反復,三致意焉?!盵注]朱熹《朱子全書》24冊,第3485頁。甚至朱熹將理學家的著作摘錄提供給后學辨別“異端”,指出:“蓋周張二程之書,宏深奧衍,承學之士莫由得其涯涘,朱子慮其不知所擇,因與祖謙分類緝纂以成是書,獨取《太極圖說》、《易》、《通》、《西銘》、《正蒙》、《經(jīng)學理窟》、《二程遺書》、《易傳》,而于邵子之書則從姑舍,蓋其慎也。書以近思名,蓋取切問近思之義,俾學者致力于日用之實,而不使騖于高遠,論者謂為五經(jīng)之階梯?!盵注]《近思錄》,朱熹,呂祖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67頁??梢姡m然周、張二程之書不足以稱為經(jīng)典,然而卻起到了經(jīng)學入門之階梯的作用,不可不謂是返經(jīng)的重要步驟。而闡明《中庸》等經(jīng)典是為了排斥“異端”:“自是而又再傳以得孟氏,為能推明是書,以承先圣之統(tǒng),及其沒而遂失其傳焉。則吾道之所寄不越乎言語文字之間,……然而尚幸此書之不泯,故程夫子兄弟者出,得有所考,以續(xù)夫千載不傳之緒;得有所據(jù),以斥夫二家似是之非。”[注]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第16頁。朱熹主張闡明經(jīng)典義理,發(fā)明圣人之道,夯實儒學根底,排斥佛老“異端”。
具體而言,朱熹在注解經(jīng)典過程中闡明義理,排斥“異端”。如他在詮釋經(jīng)典中指出儒家義理不同于“異端”怪誕之說:“經(jīng)文自說禎祥、妖孽、蓍龜、四體,解中又引執(zhí)玉、高卑之事,以明四體之說,則其所謂前知者,乃以朕兆之萌知之。蓋事幾至此,已自昭晰,但須是誠明照徹,乃能察之。其與異端怪誕之說,自不嫌于同矣?!盵注]朱熹《朱子全書》21冊,第1388-1389頁。而其注解《論語》中引用諸家論點闡明儒學正解:“范氏曰:攻,專治也,故治木石金玉之工。曰:攻異端非圣人之道,而別為一端,如楊墨是也,其率天下至于無父無君,專治而欲精之為害甚矣。程子曰:佛氏之言比之楊墨尤為近理,所以其害為尤甚,學者當如淫聲美色以遠之,不爾則骎骎然入于其中矣。”[注]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第47頁。朱熹通過對經(jīng)典義理的闡釋,探求儒家經(jīng)典本義,企圖通過推明儒家學說來排斥“異端”。其中,朱熹詮釋經(jīng)典中肯定程子、范、尹,認為他們的解釋符合儒家本義。他說:“程子、范、尹之言正矣。自張子、呂、謝、楊、周氏,皆誤以攻為攻擊之攻,而其所以為說者,亦不同也。……然熟視異端之害,而不一言以正之,則亦何以袪習俗之蔽,而反之于經(jīng)哉。蓋正道異端如水火之相勝,彼盛則此衰,此強則彼弱,反經(jīng)固所當務,而不可以徒反異端,固不必辨,然亦有不可不辨者?!盵注]朱熹《朱子全書》6冊,第652頁。他還強調(diào)學生應該避免淪為“異端”之學,以二程等學說為標準:“所寄諸說,求之皆似太過,若一向如此,恐骎骎然遂失正途,入于異端之說,為害亦不細,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且以二先生,及范尹二公之說為標準,反復玩味,只于平易、愨實之處,認取至當之理?!盵注]朱熹《朱子全書》22冊,第1737頁。朱熹認為排斥“異端”應反本經(jīng)典,闡發(fā)義理,以二程等學者學說為準則,辨別和排斥“異端”邪說。需要指出的是,朱熹宗本二程,在“異端”觀上也繼承了二程的學術(shù)觀點;而其注重經(jīng)典、強調(diào)文字考證的學術(shù)特點,也凸顯出其論述批駁“異端”中不同于心學流派的學派特征。
朱熹在批判“異端”時認為最為核心的問題在于以佛教為代表的學說淪于虛空寂滅之論,要批判“異端”即要強調(diào)儒家實然之理,注重知與行、上學與下達的一以貫之。朱熹在《近思錄》中指出:“蓋取切問近思之義,俾學者致力于日用之實,而不使騖于高遠?”凸顯朱熹抓住儒家倫理的實踐本質(zhì)。他認為儒家重視對人倫的躬行踐履,而佛老卻好高騖遠,淪為空談。朱熹認為儒家學說注重躬行踐履,強調(diào)知行并舉。他說:“知之非艱,行之惟艱,孰謂知之而遂無間之可離哉?學者以是為心,吾恐其流于異端,而無復操存踐履之功也?!盵注]朱熹《朱子全書》6冊,第933頁。而對儒家學說也可以體現(xiàn)為心之知與身之行:“所謂學問思辨而力行之者,是亦先得其名義,而后求之于心,行之于身也?!盵注]朱熹《朱子全書》6冊,第680頁。而佛教等“異端”的問題在于有心無跡:“釋氏之說,若欲窮其說而去取之,則其說未能窮,固已化而為佛矣。只且于跡上考之,其設(shè)教如是,則其心果如何,固難為取其心不取其跡,有是心則有是跡?!盵注]朱熹《朱子全書》23冊,第2796頁。因此,朱熹強調(diào)人倫之實而批判“異端”之虛空,強調(diào)躬行踐履而反對佛老空言。他說:“為是說者,求之文辭義理,而驗以躬行之實無一可者,若從其說,則是變圣門博文約禮之教,為異端坐禪入定之學也?!盵注]朱熹《朱子全書》6冊,第933頁。在解釋“曾子有疾”章時,朱熹認為實行不過視聽言動符合禮而已,強調(diào)圣門之學注重實效,非“異端”可比。他說:“謂其動容貎則能和敬而無暴慢也,其正顏色則非色莊而能近信也,其出詞氣則能當于理而無鄙倍也。……此乃圣門學問成已成物著實效驗。故曾子將死諄諄言之,非如異端揚眉瞬目妄作空言之比也。”[注]朱熹《朱子全書》22冊,第2032頁。朱熹強調(diào)踐行倫理,認為視聽言動皆要合于禮,心中毫無私心雜念,以致“視則極明,聽則極聰,貌則極恭,言則極從”。他說:“惟圣人能盡其性而無一毫人欲之私雜于其間,是以視則極明,聽則極聰,貌則極恭,言則極從。蓋凡形色本然之理無一不盡,既有是形,而又可以踐其形焉?!惗酥畬W,自以為精微之論,故累千萬言而不能竟其義,而學者莫知適從,此儒釋之辨也?!惶烀裕瑹o一理之不具,天下之物未有實于此者,而以釋氏之所謂空者同之,不亦異乎?”[注]朱熹《朱子全書》6冊,第1005頁??梢姡祆渲鲝垖μ炖肀倔w的知與人倫道德的踐履的合一,反對空談而尚實行。
同時,朱熹反對佛教重視“悟”的修養(yǎng)方法,認為儒家學說注重格物,最終豁然貫通。而佛教則注重禪定領(lǐng)悟,朱熹認為“直入之虛談”非圣門之實務,他說:“愚謂致知格物大學之端始學之事也。一物格則一知至,其功有漸,積久貫通,然后胸中判然不疑所行,而意誠心正矣。然則所致之知固有淺深,豈遽以為與堯舜同者,一旦忽然而見之也哉。此殆釋氏一聞千悟,一超直入之虛談,非圣門明善誠身之實務也?!盵注]朱熹《朱子全書》24冊,第3493頁。朱熹還批判當時受到佛教影響而重視“悟”的儒者,認為:“以悟為則乃釋氏之法,而吾儒所無有。呂氏顧以為致知格物之事,此其所以誤為前說,而不知其非也。若然,則又安得獨以不知所先后者,為異端之病哉?!盵注]朱熹《朱子全書》24冊,第3494頁。朱熹強調(diào)儒家自有讀書之法,強調(diào)就文字上體究,注重格物功夫:“若由吾儒之說,則讀書而原其得失,應事而察其是非,乃所以為致知格物之事,蓋無適而非此理者。今乃去文字而專體究,猶患雜事紛擾不能專一,則是理與事為二,必事盡屏而后理可窮也。終始二道,本末兩端,孰甚于此,則未知呂氏所體、所究果何理哉?”[注]朱熹《朱子全書》24冊,第3494頁。朱熹強調(diào)窮理務必自格物始,最終實現(xiàn)察物理而明人倫。他說:“理既未盡而胸中不能無疑,乃不復反求諸近,顧惑于異端之說,益推而置諸冥漠不可測知之域,兀然終日味無義之語,以俟其廓然而一悟,殊不知物必格而后明,倫必察而后盡?!盵注]朱熹《朱子全書》21冊,第1297頁?;谥刃泻?、知易行難的觀點,朱熹反對佛教及其影響下的心學重視“悟”的修養(yǎng)方法,強調(diào)實然倫理的躬行踐履。
朱熹論述“異端”過程中強調(diào)闡明儒學正道,而淪于“異端”主要在于非儒學正道的誘導。朱熹專門編纂雜學,將非儒學正道的學者列入其中,認為這些學說一定程度上誘導學者淪于“異端”邪說。這里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是以倡導佛老之學的儒家學者擴大了佛老學說的影響;其次,是近似于儒學而實為佛老張目的儒者誘導世人走向歧途。朱熹認為儒學衰落根本在于不能正確倡導儒學,較為典型的則是二蘇、張、呂。他說:“晉宋而下,士大夫好奇嗜怪,取其侏離之言,而文飾之,而人始大惑矣。非浮屠之能惑人也,導之者之罪也。今有人于此詭衣冠而談空無,眾必止而詬之,一旦有貴顯名譽之,士亦從而效尤,則人皆眙愕改觀,未論其事之是非,且以其人而信之矣,幾何其不胥而為夷狄哉。此有識之所甚憂而永嘆也。二蘇、張、呂,豈非近世所謂貴顯名譽之士乎,而其學乃不知道德性命之根原,反引老莊浮屠不經(jīng)之說,而紊亂先王之典,著為成書,以行于世后。生既未有所聞,必以其人而尊信之,漸染既深,將如錮疾,可不哀乎?”[注]朱熹《朱子全書》24冊,第3496頁。朱熹認為佛教等異端并非能夠迷惑眾人,而是因為部分有身份地位的儒者的倡導,推動了佛教等“異端”的傳播。諸如二蘇、張、呂作為當時顯貴名士而倡導佛老,并且著述成書,引用佛老經(jīng)典,對于大眾淪于“異端”邪說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他強調(diào):“非浮屠之能惑人也,導之者之罪也?!?/p>
蘇軾的學說重視佛老,誠如熊賜履評說:“聰明才智之士,學焉而不得其正,未有不雜于縱橫而流于釋老者?!盵注]熊賜履《學統(tǒng)》,杭州:鳳凰出版社,2011年,第480頁。朱熹斥責蘇軾崇尚佛老:“至于王氏、蘇氏則皆以佛老為圣人,既不純乎儒者之學矣,非惡其如此,特于此可驗,其于吾儒之學無所得?!盵注]朱熹《朱子全書》24冊,第3496頁。他甚至將王安石的學說流弊歸結(jié)為空談,并認為蘇軾的學說負面影響甚至大于王安石,他指出:“蓋王氏之學,雖談空虛而無精彩,雖急功利而少機變,其極也陋如薛昻之徒而已?!籼K氏則其律身已,不若荊公之嚴,其為術(shù)要未忘功利,而詭秘過之。其徒如秦觀、李薦之流,皆浮誕佻輕,士類不齒,相與扇縱橫捭闔之辨,以持其說,而漠然不知禮義廉恥之為何物。雖其勢利未能有以動人,而世之樂放縱、拘檢者,已紛然向之。使其得志,則凡蔡京之所為,未必不身為之也。世徒據(jù)其已然者論之,是以蘇氏猶得在近世名卿之列,而君子樂成人之美者,亦不欲逆探未形之禍,以加譏貶。至于論道學邪正之際,則其辨有在毫厘之間者,雖欲假借而不能私也。今乃欲專貶王氏而曲貸二蘇,道術(shù)所以不明,異端所以益熾,實由于此?!盵注]朱熹《朱子全書》21冊,第1301頁。朱熹認為當時學術(shù)貶斥王安石而寬待二蘇,實際上是不明二蘇學說“未忘功利,而詭秘過之”的本質(zhì),是異端流行的根本。所以,朱熹批判二蘇,指出:“予之所病,病其學儒之失流于異端,不病其學佛未至而溺于文義也?!盵注]朱熹《朱子全書》24冊,第3469頁。朱熹抓住了二蘇融合三教,重視佛老的學術(shù)特征進行批判。
至于呂氏,據(jù)考證為呂本中[注]曹樹明《〈呂氏大學解〉作者考辨》,《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15年第3期,第5頁。,朱熹指出其學說雖然辟“異端”,然而似是而非,終淪于莠亂苗、紫奪朱之患。朱熹說:“呂氏終身學焉不知以誰為異端,而為是說以詆之耶。蓋其心未必不以為有先后者,世間之粗學而無先后者出世間之妙道,兩者初不相為謀,雖并行而不相悖也。方其言此,故不得不是此而非彼,及其為彼則又安知其不是彼而非此哉?彼其陽離陰合,自以為左右采獲,而集儒佛之大成矣。曾不悟夫言行不類,出入支離之為心害,而莠亂苗、紫奪朱之患,又將無所不至也?!盵注]朱熹《朱子全書》24冊,第3492頁。朱熹認為呂氏學說看似融合儒佛,其理論似是而非以亂真,其危害則有奪朱之患。至于張氏,即張九成,朱熹認為張氏有上學而無下達,二者不能合一,批判其受佛教影響淪為空寂的學術(shù)觀點:“愚謂張氏于誠明之說,蓋未嘗深考而為此說,以合其素論。觀其自處,傲然已在誠明之域矣。然謂上智自得而有不合于圣人之教者,則未知其所得果何事也。且所謂異端者,復誰謂乎?夫豈不自知其已失身于此?而故為是言者,是乃所謂改頭換面,陰予而陽擠之,將以自蓋其跡,而幸人之不疑已。”[注]朱熹《朱子全書》24冊,第3487頁。朱熹指出:“愚謂如張氏之云,則九經(jīng)皆剩語矣。圣人之道,所以異于異端者,以其本末內(nèi)外一以貫之,而無精粗之辨也。故子思于九經(jīng)反復,三致意焉。而張氏忽之如此,蓋每事欲高于圣賢一等,而不知憑虛失實,只其所以卑也。”[注]朱熹《朱子全書》24冊,第3485頁。這些融合儒佛的學者自托二程正學,實際則是為“異端”張目,“若夫外自托于程氏,而竊其近似之言以文異端之說者,則誠不可以入于學者之心,然以其荒幻浮夸足以欺世也,而流俗頗已鄉(xiāng)之矣,其為害豈淺淺哉”?[注]朱熹《朱子全書》24冊,第3631頁??梢?,朱熹認為“異端”雖然危害甚大,而部分儒者吸納佛教等“異端”,既能誘導眾人迷惑于“異端”,又發(fā)展“異端”似是而非之說,其于圣門學問罪莫大焉。而二蘇、呂本中、張九成的學術(shù)著作都深受佛老影響,有鮮明的佛老傾向,故而朱熹對其的批判,在根本上是為了糾正吸納佛老的學術(shù)風氣,匡扶儒家正道。這也表明宋代儒學吸納佛老建構(gòu)理學體系后儒學內(nèi)部逐步分殊,是思想領(lǐng)域主要矛盾由儒佛逐步轉(zhuǎn)向儒學內(nèi)部的前奏。
朱熹“異端”觀既是對先秦儒學“異端”觀的繼承,但更主要的是因應唐宋變革以來的儒家倫理淪喪,以及佛老盛行對儒家形成的理論與現(xiàn)實挑戰(zhàn)。“異端”觀是朱熹學術(shù)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朱熹通過對“異端”的批判,厘清儒學與“異端”的本質(zhì)差異,強調(diào)返回儒家經(jīng)典、闡明儒學正道以排斥“異端”,強化了儒家倫理本位地位,對朱熹學術(shù)思想體系的建構(gòu)以及重塑儒家學說的正統(tǒng)地位有重要的意義。明清時期佛老宗教相對衰落,這與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家批駁“異端”、重建儒學理論的歷史影響有著緊密的關(guān)系。同時,朱熹所謂“異端”由楊墨、佛老轉(zhuǎn)向批判雜學,預示著隨著儒學統(tǒng)治地位的重塑,佛老宗教社會影響相對弱化,社會思想領(lǐng)域的主要矛盾由儒學與其他學說的矛盾逐步轉(zhuǎn)向儒學內(nèi)部的矛盾。這凸顯了儒家社會思想領(lǐng)域主要矛盾演變的歷史過程,是對儒家社會發(fā)展與變遷的客觀反映,對當代儒學重構(gòu)、增強文化自信與應對外來文化挑戰(zhàn)也具有現(xiàn)實啟迪與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