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門市培英小學 唐藝虹
眾多小學生對寫景狀物的作文題目無從下筆,好不容易擠出來的習作,往往生硬單調。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景能力,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的難題。
古詩是中華傳統(tǒng)文學瑰寶。古代詩人經(jīng)常游山玩水、寓景言志,創(chuàng)作了許多寫景名詩。其中豐富的寫作素材、獨到的表達方式均可作為小學生寫景訓練的示范。因此,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借鑒了古詩的寫景技巧,摸索出一套提高小學生寫景能力的辦法:
花草樹木,山水園林,亭臺軒榭,清風明月,這些習以為常的景物都能在我們身邊找到。但小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較弱,觀察事物往往走馬觀花,只看個大概輪廓。因此,要想把景物寫好,就要能找出景物與眾不同的地方——抓住其本質特點。
同樣描寫山,泰山要突出其雄,華山要突出其險,黃山要突出其奇。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边@首詩里抓住瀑布巨大與水流急的特點,把傾瀉的瀑布比喻成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再巧妙地用“飛”和“直下”這兩個動詞把瀑布噴涌而出、勢不可擋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
寫景時,不僅需要抓住景物的特點,還要從不同的角度或觀察點,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描寫。觀察點可以是固定的,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毕葘扅S鸝居柳上而鳴,再寫白鷺飛翔上天,觀察點在窗前,由下而上,由近而遠,寫出了早春的生機勃勃。觀察的點也可以隨著觀察者的角度而移動,如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泵鑼懥藦]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告訴我們,同一景物,觀察的角度可以是多變的,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彼此互相聯(lián)系的,描寫的景或物也一樣。因此,在寫景狀物時,不能只是孤立靜止地寫主體物,還要學會找主體物周圍的聯(lián)系物,才能寫出景物的特色。在找聯(lián)系物的時候,要做到動靜結合,才能使所寫的景致形象生動。
如杜牧的《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鼻皟删涿鑼懥塌L歌燕舞、綠草紅花,并寫了周圍的聯(lián)系物——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有動靜的映襯,有聲色的映襯,描繪了江南春景明朗繁麗的一面。后兩句更精彩,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掩映于迷蒙的煙雨中,使得畫面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詩人經(jīng)常會借用一些修辭手法來使詩詞語言具有立體感,使各種形象更加栩栩如生,從而讓作品具有更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感染力。如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鼻皟删溆脭M人的手法把柳樹化身為亭亭玉立的少女。后兩句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春風比作剪刀,贊美她裁出了春天。第三、四句還構成了設問句。全詩洋溢著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在寫景時,通感是一種很好的修辭手法。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可以讓意象更為活潑新奇。如僧志南的《絕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本瓦\用了觸覺來描寫春風撲面帶來的絲絲暖意。引導學生用全身感官去感受美麗的大自然,靈活運用各種修辭方法,這樣寫出來的事物肯定會更加生動形象。
國學大師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本拔锸强陀^的,而寫景之人則是有情的。沒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過是蒼白美麗的“軀殼”,難以達到感人的目的。因此,指導學生寫景時要自然滲透自己的感情,寓情于景。如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比娗楹爸校駛飨笸?。當然,我們寫景時,也可以直抒胸臆,把心中的“情語”毫不掩飾地表現(xiàn)出來;也可以大膽想象,把自己當作景物中的一員,與大自然直接進行對話;還可以把景物“人性化”, 借助獨特的情感,使文章變得生動、新穎。情景交融,使讀者產(chǎn)生共鳴,受到美的熏陶,獲得美的享受。
古代詩歌是祖先留下的智慧寶藏,教師要細心地挖掘,讓學生在誦讀詩歌經(jīng)典時,領略到中華詩詞韻律之美,并從中借鑒到寫作方法,汲取寫作營養(yǎng),并運用到寫作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