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鯉
世界主義是由“普遍宇宙”(cosmos)和“地方性政體”(polis)共同形構的概念。作為一個哲學的闡釋框架,世界主義追求不局限于某一特定民族或國家的利益,更注重對整個人類和世界具有普遍意義的價值目標和道德關懷。①現代社會,在強勢媒體和跨國集團主導的復雜多元的信息網絡中,全球精英秉持的世界主義意識得以付諸實踐,形成世界范圍內對于人權觀念、地緣政治、經濟發(fā)展、道德倫理、環(huán)境生態(tài)等重大問題的共識。世界主義被批評為精英主義。
社交網絡的出現,使學者們對于重構精英世界主義充滿期待,希望能夠借助虛擬社區(qū)實現世界主義的參與式建構。虛擬世界主義(virtual cosmopolitanism)由此被提出并成為國際學術界關注的一個新的理論概念和趨向性問題。然而,由全球社交網絡空間促成的虛擬世界主義,其理論基礎和核心理念是什么?能否成為跨越技術藩籬、制度差異及文化界限的一種手段?供人們協(xié)商和解決全球性問題并充分發(fā)揮其社會動員的潛力,從而促進地方面向世界以及社會正義的實現?
本文將論述虛擬世界主義的理論緣起和研究面向,借以廓清討論的范圍,然后在技術邏輯、身份認同和倫理取向的多重張力之中,反思虛擬世界主義的現實進路,探討其中的動力機制和制約因素。最后認為,相較于“精英世界主義”,虛擬世界主義搭建了網絡空間中社會正義的未來想象,隱含著從社群共同體到全球命運共同體發(fā)展的樂觀期待。
虛擬世界主義最早由麥克尤恩和索夫雷-丹頓(McEwan B and Sobré-Denton M)在一項有關虛擬社區(qū)的研究中提出,闡釋了跨國、跨文化的群體如何借助社會化媒體創(chuàng)造“虛擬的第三種文化”。②兩年后,索夫雷-丹頓和巴爾丹(Sobré-Denton M and Bardhan N)對虛擬世界主義做出明確界定,認為虛擬世界主義由可調解的社會網絡空間促成,在這一空間中,文化和社會資本通過社交媒體整合聯(lián)結,從而使世界主義在跨國傳播中實現。③后續(xù)研究進一步強調了虛擬世界主義的研究旨趣在于動員虛擬的國際化空間,參與全球公民道德所倡導的跨文化和跨地方的社會正義建設。學者們還通過具體案例的分析,厘清了實現虛擬世界主義的一些要素,包括對社會和政治參與的渴望,對全球化的想象力,新興草根階層和本土行動的能力以及獲得技術社會文化資本的機會。④國內最早引薦虛擬世界主義概念的學者史安斌認為,虛擬世界主義描述的是新媒體時代數字版的“天下”理念⑤,劉瀅進一步探討了虛擬世界主義對全媒體新聞生產和全球化傳播諸環(huán)節(jié)的影響⑥。
沿著這樣的闡釋路徑,虛擬世界主義作為全球社交網絡中的世界主義,正在成長為一種跨國傳播時代具備解釋力的理念。它借鑒了世界主義的理論資源,但又區(qū)別于實體空間中的世界主義,同時具備新的解釋范疇與研究面向。
目前,關于世界主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理論、身份理論和倫理理論。對虛擬世界主義的討論,以此為基礎,又在新的技術結構和傳播結構中加以拓展。作為一種政治范疇,虛擬世界主義突出了社交媒體在全球政治動員中的作用,認為匿名性使政治行動規(guī)避了官僚主義和腐敗,將機會賦予了普通民眾或者至少是擁有技術的人們。⑦作為一種身份理論,虛擬世界主義強調了一個充滿活力的虛擬社會空間,“人們既忠誠于已有的認知,同時又對新事物表現出開放的態(tài)度”⑧,通過對社會公共議題的關注與討論,形成超越階層、民族和宗教的創(chuàng)設性全球公民身份。作為一種倫理考量,虛擬世界主義將世界主義作為倫理基礎,同時從基層行動主義的角度對“語言和技術特權”進行了批判,倡導將互聯(lián)網作為一種“平等而不是分層”的工具。⑨簡言之,就理論建構而言,虛擬世界主義將跨文化傳播、跨國傳播的研究視角在后殖民全球化的條件下加以延伸,嘗試闡明后殖民文化研究以及政治學、人類學、社會學等不同學科的觀點。
在社交媒體語境下派生出的虛擬世界主義,“與精英化導向的、依靠政府、企業(yè)、大學等推動的自上而下實施的世界主義模式不同,虛擬世界主義通過自下而上的全民參與影響全球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⑩。這一過程中,全球化社交網絡媒體處于中心位置。從近年來雅虎論壇的文化雜糅現象、臉書的共意性動員,到諸如反全球化、反恐怖主義等跨國社交網絡行動,個體民眾借助社交媒體直接參與跨文化交流、虛擬社區(qū)建設和社會化傳播,促成超越地理和物理空間的資本聯(lián)結、全球動員與跨國行動。沿著這樣的關注視角,虛擬世界主義在“理論世界主義”精神的基礎上,強調不同思維方式、不同文化人群互動的復雜性以及跨國家和跨文化的公民自下而上的建構行為。其研究取向突出了媒介與傳播的關鍵作用,討論的議題更具有底層化、個體化和人性化的傾向,強調了實踐與行動的意義。
社會正義是一個經常被用作批判后殖民文化的概念。雖然對社會正義的定義多種多樣,但從國際化的角度來看,社會正義可被視作建構全球-地方社會的要素,目的在于通過尋求國家和民族之間、公民個體之間的共同利益,實現公正的社會秩序和公平的社會生活。自20世紀60年代的民權運動以來,社會正義和行動主義結合起來,開始通過個人方式闡明關鍵權力的不平衡和不公正現象。國際婦女解放運動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參與者通過分享個人故事來實現權益目標。社交網絡的出現為個人行動和人際合作提供了技術和文化資本的支持。人們通過聯(lián)結臉書、推特、網絡論壇等社會化空間,進行線上線下的信息創(chuàng)作和體驗,特別是傳播具有歷史意義的儀式事件來促進后國家的團結,實現社會正義理想。目前關于虛擬世界主義與社會正義實現的研究大多看向積極的一面,將虛擬世界主義視為一種手段,旨在為跨地方和跨文化的社會正義理念及其行動提供橋梁。
如果說媒介技術的演進,引發(fā)了全球-地方的變遷和整體社會結構的位移,那么虛擬世界主義則是因應產生的心理效應和行動導向。作為世界主義的衍生概念,虛擬世界主義強調了社交網絡的中介力量,為觀察跨國傳播時代的信息動員與行動參與、共同體與公民身份、全球倫理建構等問題都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徑和闡釋框架。
接下來的問題是,虛擬世界主義作為實現人類和諧共存的理念,是否能夠借助社交網絡培育價值理性,協(xié)調解決技術與民主、認知與行動、利益與價值的現實沖突?如何通過虛擬共同體的聯(lián)結和全球公民身份認同的實踐,發(fā)揮個體在國家行為體與全球公民社會之間的“中間結構”作用?進而建構一種平衡自由與確定性關系的倫理力量,一方面保障和增益全球命運共同體實現的可能,另一方面又規(guī)約和重塑理想公共空間的秩序?本文從技術邏輯、身份想象和倫理取向三個層面,探討其中的制約因素和動力機制,以期啟迪虛擬世界主義的現實進路。
歷史和實踐表明,新技術所提供的參與模式,往往受制于技術本身的缺陷和提供技術的社會機制。網絡空間與生俱來的準入壁壘、資本滲透、碎片信息、審查缺失等是否會成為實現社會正義理想的軟肋?在此,虛擬世界主義作為信息技術和正義行動共謀而成的理念,倡導謹慎利用必要的網絡技能,以跨越傳統(tǒng)和物質文化界限的方式發(fā)展后國家團結,實現人類共同價值的創(chuàng)建與體認。那么,社交網絡的革新力量又在多大程度上與虛擬世界主義“共建新世界”的需求相契合,從而得以成為實現民主、推進行動和重構價值的推動力量呢?倘以更加長遠、樂觀的眼光來看,技術自有其邏輯和主張。
如何培育以求“善”為宗旨的價值理性?對于這一問題,早在20世紀末思想家們已形成共識,即協(xié)商和對話。比如哈貝馬斯主張通過公共領域的協(xié)商推動多元主體的“意見之路”向“真理之路”靠近;吉登斯認為對話可以再造信任關系,從而將信任資本延伸到社會運動、民族國家和全球共同體層面等等。事實上,盡管網絡技術及其規(guī)制存在種種不盡人意的缺陷,但社交網絡本身奉行的 “對話”的邏輯,以及平等、自由、反思的對話品質,成為構建純粹關系和積極信任的基礎。而這些都在醞釀著民主協(xié)商、共同參與的精神氣象,為重振人際交往、公共領域和共同體想象搭建氛圍。同時也暗含了虛擬世界主義所寄望的價值理性精神,即通過平等對話在多元意識形態(tài)領域形成以人類幸福為歸依的價值觀念。研究者以瑞典土耳其移民的在線行為作為研究對象,發(fā)現年輕且技術熟練的移民通過臉書等社交媒體參與男女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者等議題的交流和討論,進而形成接受、聲援和支持行動,以此突破文化傳統(tǒng)和權力系統(tǒng)的壓力。在此,臉書和其他社會中介論壇通過提供在線保護和民主對話渠道,允許那些可能被刻板偏見定義的群體通過對話共享價值,實現跨地區(qū)跨文化的價值共建。
盡管國際社交網絡中充斥著無數帶有偏見的個體,但越來越充分的信息共享和公共參與,“正在培育鮑曼意義上的共同關注、參與能力和責任意識”。在國際社交網絡中不斷涌現的、跨越文化與地域藩籬的虛擬接觸空間,促使個體活動的范圍從國家內部向外擴展,從虛擬世界向外走向物質傳播空間。這個接觸空間既是對地方不公正問題透明而多方位干預的聲音來源,也是跨地方正義行動的起點。《Kony 2012》(阻止科尼)是一部由非政府組織拍攝的紀錄片,2012年3月5日被上傳到YouTube,旨在呼吁網民通過轉發(fā)視頻協(xié)捕非洲邪教和民兵首領約瑟夫·科尼。視頻推出后,在推特等社交媒體上迅速擴散,短短幾天內超過半數的美國年輕人對“阻止科尼行動”有所耳聞,至2014年8月,數千名志愿者曾致電選區(qū)議員要求改變美國對非洲的政策。在此,社交媒體的動員作用和國際道德行動主義在虛擬的接觸空間中共同發(fā)揮作用,使人們聯(lián)結成為針對跨國罪犯的實踐共同體,為跨國正義行動與不公正問題之間搭建了橋梁。事實上,社交媒體也為諸如環(huán)境保護、婦女權利、勞工權利等各類跨國正義行動提供了可能。
技術邏輯所顯示出的價值理性和行動可能,無疑為虛擬世界主義的持續(xù)擴散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論據。因為我們正在走向一個未來,在這個未來,技術不再是一種特權,而更是一個日常工具,所有人都能夠獲得。這種積極的視角不僅指向網絡技術帶來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強調了人的主體性。技術也許會階段性或局部地占據主導地位,而人才是最終平衡利益與價值,實現虛擬世界主義價值標的主體性力量。在此,個體對全球公民身份的想象與認同,成為虛擬世界主義的題中要義。
國際化的社交網絡改變和重建了時空秩序和身份觀念,生成了多元且共生的跨文化虛擬共同體。這些虛擬共同體區(qū)別于傳統(tǒng)社會的共同體形態(tài),具備新的聯(lián)結特質和生命氣象,能夠為全球公民身份的建構和認同提供安置的空間。
關于“共同體”目前尚無嚴格的概念界定,它通常指“人在人群中”的某種存在狀態(tài),或用來描述公共領域、政經系統(tǒng)中存在的某些社會整合機制。社交網絡打破了傳統(tǒng)的民族身份、價值規(guī)范、宗教信仰等認知觀念,將復雜的文化結構整合進個體經驗,在國際空間中催生了眾多小而多元的虛擬共同體,用以應對新的社會風險以及社會問題。事實上,大量基于社交網絡的跨文化虛擬共同體已經發(fā)起了有影響力的社會行動,包括國際減災、反戰(zhàn)運動、麥當勞曝光等事件都是典型代表。后全球化的社會結構中,需要國家行為體參照“世界化的共同指標”構建不同規(guī)模、性質和類型的國家間共同體,結成實體的聯(lián)盟形態(tài),比如上海合作組織、加勒比共同體,更需要在社會學層面形成紛繁多樣的虛擬共同體形態(tài),相互對話、彼此聯(lián)結,制衡利益契約型的國際社會結構。其中有如“綠色和平”“牛津饑餓救濟”這樣的非政府組織,但更多是分散多元的小共同體。理想的國際社會網絡空間更可能是在世界范圍內形成各種文化之間平等交流、跨文明互鑒和命運休戚相關的多元共同體,在一種健康的“社群世界主義”觀照下,以“共同善”為基礎,以互惠為目標,以合作為手段,“既照顧民族利益,又對其進行合理的平衡與限制;既反對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又抵制霸權主義的行為方式”,從而達成真正的“可調解的空間”和“對話式文明”,實現國際社會的和諧共治。
對于傳統(tǒng)共同體而言,“人成為事件和預先建構的情景的囚徒,而不是使其生活臣服于自身的自我理解的支配”。個體往往消融于共同體中,失去自我。網絡空間中的虛擬共同體發(fā)現、喚醒了個體,個體獲得了可欲可行的表達資源和行動平臺。國際化的虛擬社區(qū)Space2Cre8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創(chuàng)建的青少年網絡教育平臺,該社區(qū)旨在通過跨文化的數字交流來創(chuàng)造知識,對象包括印度、挪威、美國、南非、英國等8個成員國的7至11年級學生。在此,青年學生們除了參與數字媒體創(chuàng)作并分享數字故事、運動視頻、藝術作品等文化資本外,還會就日常生活和各自社會中的共同關切進行討論,包括歧視、貧困和媒體公正等世界性問題。成員們習慣性地在網頁中設置和顯示身份標記。觀察發(fā)現,隨著個人資料頁面的不斷刷新和重建,這些年輕人在創(chuàng)造著一種關鍵的自我轉變,一方面,呈現出對自己所在社會和政治的忠誠;另一方面,又在跨文化的交流中獲得更大的反身性忠誠。籍此形成對世界的理解和反思,并創(chuàng)造更大的生活世界。也就是說通過在線分享和批判思考,個人的主體價值被激活并重建,為今后的社會參與和對人類道德的同情取向奠定基礎,也為建設全球公民身份乃至更大的國際化社區(qū)創(chuàng)造了空間。
“全球公民”主要意味著一種世界的歸屬感,全球公民身份的屬性超越文化、人種及其他地方性屬性,其主體身份的建構建立在對世界共有價值認同的基礎之上?;谔摂M共同體的民主精神和對話邏輯,身處其中的個體共享價值觀念,共建行為規(guī)范,在對國際事務的討論與行動中,由此及彼地生發(fā)出對遠方他者的道德關懷,以及對全球公共事務的責任意識。從而向內涵養(yǎng)個體的人格特征,向外超越個體生活空間和共同體范疇,延展為對全球社會深層次的感知和理解,由此生發(fā)并培育全球公民精神。也就是說,國際社交網絡中的虛擬共同體在積極認知、充分訓練的條件下,能夠勝任泰勒宣稱的“政治共同體和道德共同體角色”,從而推進國際公民社會的形成,型構關于全球公民身份的想象與認同。在此,全球公民是具有行動力的個體,在聯(lián)結虛擬共同體和全球公民社會之間發(fā)揮著關鍵的結構性作用。一個有意思的例子是世界漁民組織,由于南北半球的漁民處于競爭關系,國家之間的談判或以損害其中某個團體的利益告終,或為保護本國漁民利益而劍拔弩張。世界漁民論壇(www.wfphfisheries.org)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對話空間,在此,不同國家的漁民利益共享,尋找到發(fā)展可持續(xù)漁業(yè)的共治方式。
這一部分回應了虛擬世界主義倡導的對全球公民身份想象的前景。無論是與跨文化的他者進行對話,尋求共享價值的精神家園還是對全球公民社會的積極建構,網絡空間中多元共存的虛擬共同體使個人得以參與到全球-地方的建構,建立全球公民意識。那么,虛擬世界主義在此又是否能夠作為一種倫理規(guī)約,安置并協(xié)調社交網絡中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從而既保障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的可能,又規(guī)約理想公共空間的秩序呢?
虛擬世界主義承襲了世界主義倫理理論的內涵。世界主義倫理的核心理念可以理解為:人類是一個種群意義上的整體,其中的個體皆為世界公民,他們從屬于精神與倫理共同體。在這個意義上,世界主義不可避免地與國家主義產生了沖突。因為世界主義的核心訴求是超越邊界,而國家主義強調的正是邊界意識。因此不少學者認為世界主義屬于某種超然的正義觀念,因為它“無法恰當地解釋民族共同體之間的特殊紐帶關系和義務責任,而這些特殊紐帶和義務責任正是普通人生活的重要特征”。正如海因利?!诓羞^的那樣:“愛國主義是單方面的,狹隘的,但它又是實用的、有益的、令人幸福的、使人安寧的;而世界主義是亮麗的、偉大的,但對于一個人而言,它卻顯得過于偉大,這種思想是美妙的,但是這種生活的結果卻是內容的矛盾分裂……”
作為一種新的全球想象,對虛擬世界主義的理解需要跳脫世界主義與國家主義的二元對立,重新審視網絡空間中全球命運共同體的倫理尺度。事實上,在網絡技術逐漸消解民族國家傳統(tǒng)敘事結構的當下,也需要一種新的全球倫理規(guī)約來回應網絡社會的“新型契約關系”?;谔摂M世界主義的倫理規(guī)約,應該是既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以國家為主體活動單元的“國家主義”,也有別于缺乏現實基礎的“去主權化”社會運動;而是倡導借助網絡空間連接社會資本,使網絡使用者自覺意識到網絡公民身份的行為要求和準則,建構“想象中的自我和世界”。特別是以超越邊界劃分的單一視角,看待分布于網絡空間中多元共同體之間的有機互動、整體依存和碎片化的復雜關系。關于虛擬世界主義的相關研究也表明,大量的跨文化互動匯集在虛擬空間中,創(chuàng)造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第三空間和混合的全球公民。這些空間可以納入并超越民族、族裔和種族界限,從而將國家主義與世界主義從對立關系,重新安置于融合、平衡的天平之上,將隔墻轉變?yōu)闇贤ɑ拥臉蛄?。這也正是虛擬世界主義所指稱的“可調解的社會空間”。
“臉書斯坦”(Facebookistan)是近年來關于社交媒體國家化的分析視角。研究者認為類似臉書這樣的社交媒體機構開始具備建構“后民族全球國家”的社會基礎設施,并試圖以“構建全球共同體”的形式進行“國際治理”。2017 年扎克伯格就曾在自己的臉書頁面上發(fā)表的題為《構建全球共同體》的文章:“……當今對安全的威脅超出了任何國家的能力,人類當前的解決方案是不夠的。臉書現在將把資源用于解決全球公民的安全問題?!边@一宣言被看作臉書挑戰(zhàn)甚至取代國家的“戰(zhàn)書”,即借助社交平臺建立后國家時代人類聯(lián)結的新模式。雖然扎克伯格將后國家時代的共同體描述為一種“介于兩種結構類別之間非此非彼、既此又彼的之間性狀態(tài)”,但研究者曾敏銳指出在線社區(qū)正在超越傳統(tǒng)國家的界限。臉書的未來很可能成為一種新的國家形態(tài),因為國家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精神動因,而臉書創(chuàng)造的共同體正是訴諸強烈精神性和情感性的,標志著一套全新的私人聯(lián)合方式。
那么,在權利被無限放大,更加自由化的網絡空間中,個體是否會走向一種更具向心力的權威體系,由此被一種新型的國家主義所捆綁呢?社交媒體巨頭們似乎以一種使人渾然不覺的方式打造著線上社會的未來結構,并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著線下社會,這種線上線下空間的異質性與??滤枋龅摹爱愅邪睢本跋蟠嬖谥撤N契合。雖然網絡空間中的“臉書斯坦”目前還僅作為一種學術討論,但提示我們謹慎看待網絡空間中新型國家主義帶來的潛在風險。這些強大的“數字非國家行為體”可能按照國家的方式擁有公民、制定規(guī)則、進行統(tǒng)治,并參與政治和經濟的角逐,甚至以一種渾然不覺的方式超越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本身,偽裝成為一種孕育民主的環(huán)境的“自然的力量”,而實則作為一種全球性的國家或政府,導致行為主體身份和全球政治問題的深刻變革,以及對虛擬世界主義所追求的社會正義的曲解和吞噬。
虛擬世界主義是對世界主義理論的補充和延伸,它強調了可調解的、媒介化的社會空間,潛隱著創(chuàng)建全球命運共同體的積極可能。其內在生成機制是借助自下而上的公民建構行為和跨文化虛擬共同體的多元對話,通過地方照亮全球,達成社會正義行動和建立全球公民社會。盡管網絡空間中的共同體聯(lián)結、公民身份和倫理規(guī)約不可能一蹴而就,還會受到諸多其他因素的挑戰(zhàn),包括虛擬社區(qū)資源的可得性,語言和跨文化知識的障礙,以及不可忽視的國家、資本以及新型互聯(lián)網力量的干預,都可能導致精英世界主義路線的延續(xù)。但我們依然可以謹慎樂觀地對網絡技術邏輯賦予期待,并主動改變想象、重構網絡空間全球命運共同體的觀念和方式。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那樣,應以網絡的眼光分析這個世界,建立人類的終極關懷意識。當然,目前關于虛擬世界主義的探討尚處在起步階段,比如如何將國際正義行動的熱情轉化為現實的政治力量,建構并維持具有穩(wěn)定結構的虛擬共同體?是否存在處于社會底層的虛擬共同體?虛擬世界主義的理想又是否可以應用其中,以超越文化和經濟的界限?如何調動發(fā)展中國家的民眾參與“虛擬的第三種文化”的建設并培育世界公民身份?作為國際社會新興力量代表的中國又該如何在全球性社交網絡平臺上展開跨文化對話?等等。本文希望拋磚引玉,期待著有更多的研究來解答上述問題。
注釋:
① Thomas Pogge.CosmopolitanismandSovereignty.Ethics,vol.103,no.1,1992.pp.48-49.
② McEwan B.Sobré-Denton.VirtualThirdCultures:SocialMedia,CulturalCapital,andtheCreationofCulturalSpaces.Intercultural New Media Forum: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no.4,2011.pp.252-258.
③⑨ Sobré-Denton MS.Bardhan N.CultivatingCosmopolitanismfor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CommunicatingasaGlobalCitizen.London:Routledge.2013.p.9,p.174.
④ Miriam Sobré-Denton.VirtualInterculturalBridgework:SocialMedia,VirtualCosmopolitanism,andActivistCommunity-building.New Media & Society,vol.18,no.8,2016.pp.1715-1731.
⑤ Shi Anbin.HowChinaWantstoRemapGlobalCommunication.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BU7NM9KC05259M1U.html,2016年8月11日。
⑥ 劉瀅:《國際傳播:全媒體生產鏈重構》,新華出版社2016年版,第181頁。
⑦ Harlow S.SocialMediaandSocialMovements:FacebookandAnOnlineGuatemalanJusticeMovementThatMovedOffline.New Media & Society,vol.14,no.2,2012.pp.225-243.
⑧ Sorrells K.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GlobalizationandSocialJustice.Los Angeles:SAGE.2013.p.166.
⑩ 史安斌:《中國新聞傳媒業(yè)的現狀與前景》,中國網,http://news.china.com.cn/txt/2016-03/24/content_38103855.htm,2016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