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傳播學(xué)視域下的石門摩崖石刻

2019-02-21 07:11鑫,岳
關(guān)鍵詞:何紹基拓本摩崖

金 鑫,岳 奇

(1.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029;2.中共陜西省委黨校,陜西 西安 710061)

石門摩崖石刻,位于陜西漢中古褒斜道隧洞石門內(nèi)外,其主要以漢魏時期的摩崖石刻為主,亦包括兩宋之后的題記和跋文。1960年代,由于修建水庫,故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十三塊摩崖石刻切割移至漢中博物館,學(xué)術(shù)界將其稱之為“石門十三品”?!笆T十三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漢《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以下簡稱《開通褒斜道》)、漢《故司隸校尉犍為楊君頌》(以下簡稱《石門頌》)、漢《楊淮、楊弼表記摩崖》(以下簡稱《楊淮表》)、漢《泰山羊祉開復(fù)石門銘》(以下簡稱《石門銘》),同時也包含漢隸大字《石門》《石虎》《玉盆》《袞雪》、漢《右扶風(fēng)丞李君通閣道摩崖》、漢《李苞通閣道題名》、南宋晏袤《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釋文》《釋潘宗伯韓仲元李苞通閣道題名》、南宋《山河堰落成記》等石刻。石門摩崖石刻在歷代皆有影響,其主要體現(xiàn)在對石門摩崖石刻的文獻(xiàn)記載及拓本的傳播,亦包括對拓本的臨摹和訪碑等多個方面。文獻(xiàn)記載自宋以來均有著述,拓本亦出自兩宋而盛于明清。對于拓本的臨摹,尤其是在近現(xiàn)代,更是推崇至一定高度。

一、石門摩崖石刻的傳播

石門摩崖石刻的傳播,自兩宋以來,都是基于考察、拓制、考訂、臨摹、鑒藏等環(huán)節(jié)來體現(xiàn)。關(guān)于石門摩崖石刻的記載,宋歐陽修《集古錄》收錄《石門頌》《石門銘》兩刻,并于《集古錄目序》云:“故因其石本,軸而藏之……別為目錄,因并載夫可與史傳正其闕謬者,以傳后學(xué),庶益于多聞”[1]1。歐陽修所言石本,即拓本,筆者推測此應(yīng)是對于石門摩崖石刻拓本的最早記載。另據(jù)南宋洪適所著《隸釋·隸續(xù)》記載了《楊淮表》[2]397《石門頌》全文[2]459,而南宋婁機(jī)在《漢隸字源》一書中也對《開通褒斜道》有所記載。洪適和婁機(jī)等人對于石門摩崖石刻的文字全文記載有幾種可能,其應(yīng)是實(shí)地考察或?qū)ν乇镜目加?,亦或?yàn)樗擞涊d而抄錄入書。宋文同《丹淵集》中有詩《寄褒城宰》:“滟滟清波瀉石門,茂林高巘夾煙昏。何當(dāng)畫舫載明月,共醉江心白玉盆?!?自注:江中有大白石穴,殻然如盆,可撼物五斗。潤滑可愛,故詩云。)[3]63。也可看出時人對于褒斜道的考察和游紀(jì)在宋代已經(jīng)有所體現(xiàn)。值得一提的是,南宋晏袤曾在紹熙年間任職于陜西褒城,之后于慶元年間出任南鄭縣令,主持重修山河堰時鑿刻《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釋文》《釋潘宗伯韓仲元李苞通閣道題名》《山河堰落成記》,于紹熙五年(1194)在褒谷發(fā)現(xiàn)石門摩崖石刻,并題寫了諸多摩崖題記,因其在此地任職,以石門摩崖石刻拓本贈予金石學(xué)者也在情理之中。時至明清,有關(guān)石門摩崖石刻的記載散見于清代王昶《金石萃編》、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bǔ)正》等著錄之中[4]。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畢沅任陜西巡撫,將石門摩崖石刻碑拓編纂于《關(guān)中金石記》之中。特別是有三部清代中后期研究石門摩崖石刻的重要文獻(xiàn),即康熙年間郭友源《石門碑考》(見于岳震川《賜葛堂文集》)、嘉慶年間王森文《石門碑醳》、同治十一年(1872)羅秀書等人《褒谷古跡輯略》,此三部重要文獻(xiàn)是對研究石門摩崖石刻系統(tǒng)的梳理與考證,且為后世研究石門摩崖石刻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資料。

由于受乾嘉學(xué)派的影響,以及明清金石學(xué)的重興,對于石門摩崖石刻已由單純的訪碑、考訂、著錄上升到對拓本的鑒藏與研究等層面,特別是對拓本的追求更加注重于精益求精。清代王森文《石門碑醳》載:“覓拓工,增其價值,令加工遍拓,共得若干頁,因疏其顛末,以紀(jì)游觀之獲”[5]37。依此可知,當(dāng)時收藏者對拓本的價值與好壞,與拓工水平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另外,吳大澂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到陜西出任陜甘學(xué)政,同治十三年(1874)至漢中褒城親訪石門漢魏摩崖石刻,著有《石門訪碑記》。因吳大澂熱衷于鑒藏金石文字拓本,故雇傭拓工拓制石門摩崖石刻,在其與王懿容的往來書信中,可知其對拓本及紙張的要求相當(dāng)苛刻,在其書信中所言:“石門各刻向來拓工多用粗紙,因綿連紙?zhí)?,摩崖凹凸不平,墨汁透紙,嵌入石理,竟揭不起,宣紙稍厚者尚可用……拓手本不佳,兄屢以厚值給之,又今至署中監(jiān)拓他石,教以用墨之法,近來頗有長進(jìn)。石門訪碑甚苦甚樂”[6]151。故拓工的水平及紙張的選擇,亦包括拓本的品相,已是時人所追求的收藏標(biāo)準(zhǔn)。當(dāng)時陳介祺聽聞吳大澂訪石門,在其與王懿容書信中所言:“廉生世大兄左右,四月十四日、二十日惠書……茲又寄清卿新得二瓦拓,乞即至,并乞言《石門頌》《西狹頌》多求精拓五六分,額皆倍之,切企切企”[7]447-449。信中“清卿”,即為吳大澂。在這一時期對于石門摩崖石刻拓本的追捧已達(dá)到一定的審美高度,且石門摩崖石刻亦是得到諸多書家的推崇。另,清代何紹基也同樣是熱衷于石門摩崖石刻拓本,其詩文集中所載:“跋石門頌拓本。咸豐乙卯初秋,余已卸蜀學(xué)使事,即為峨眉之游。先至嘉定府,為李云生太守款留署齋者三日,論古談詩,荷花滿眼,至為酣洽。插架書帖甚富,瀏覽之馀,快為題記。見余心賞是拓,臨別遂以持贈。遂攜至峨眉,逮回洪雅縣齋,將游瓦屋,太守令乃郎伯孟冒風(fēng)雨來,執(zhí)(摯)(贊)吾門,奉手盤桓者兩日。余回成都后,旋自蜀入秦,書問不絕。丙辰入都小住即南游,聞云生作古人,此帖竟成遺念。每一展玩,不勝凄感。拓本甚舊,非百年氈蠟,余所藏《孟文頌》,此為第三本。同治癸亥”[8]868。據(jù)文集中所載,其與李云生太守交往甚多,且熱衷于《石門頌》,藏本亦不止三本。何紹基在李云生太守處所見《石門頌》拓本,醉后作詩:“讀書千載幾東坡,又泛扁舟訪薜蘿。異樣云山嫌入畫,殢人風(fēng)雨耐聞歌。石門翠墨蒼寒甚,樂府新聲激烈多。古抱今懷都放卻,酒闌獨(dú)步看明河”(后注:時見贈《石門頌碑》及自制傳奇四種)[8]327。說明《石門頌》已成為其喜愛的拓本之一。同樣,吳昌碩在《開通褒斜道》拓本跋文中云:“是拓精舊,乃康雍時毯蠟,近時賈所拓者,類皆漫漶”[9]。吳昌碩是海上代表性書家,從此跋文中可見其不僅對于石鼓文等先秦文字有所鐘愛,對于石門摩崖石刻亦是有所關(guān)注。

在石門摩崖石刻拓本廣為流傳的同時,也有部分書家在其著錄中對石門摩崖石刻的書法價值展開了探討和研究??涤袨椤稄V藝舟雙楫》載:“《楊孟文頌》勁挺有姿,與《開通褒斜道》疏密不齊,皆具深趣……《褒斜》《裴岑》《郙閣》,隸中之篆也”[10]26??涤袨閷κT摩崖石刻從字體、線條、章法等各方面進(jìn)行闡述,充分肯定了其所具有的書法價值。又如吳昌碩在《開通褒斜道》拓本跋言:“褒斜道石刻字界篆之間,宋紹熙南鄭令晏袤常跋。此刻筆法奇勁,古意有余。蓋當(dāng)時開通工記其事者,命工人飭諸崖石,信手刻鏨,故無所謂分隸古篆也”[9]。吳昌碩站在歷史角度對于褒斜道石刻的書體進(jìn)行推定,特別是指出褒斜道石刻存在傳拓過程中對于字口鑿刻的傷害,以至于“無所謂分隸古篆”。清代張祖翼在《石門頌》拓本中跋言:“三百年來,習(xí)漢碑者不知凡幾,竟無人學(xué)《石門》者,蓋其雄厚奔放之氣,膽怯者不敢學(xué),力弱者不能學(xué)也”[11]。張祖翼的跋文充分體現(xiàn)其對于石門摩崖石刻的重視程度,亦感嘆對于此石刻的學(xué)習(xí)者甚少,同時也道出《石門頌》無人學(xué)習(xí)的原因所在。清代楊守敬《評碑記》對《開通褒斜道》云:“按其字體,長短廣狹,參差不齊,天然古秀若石紋然,百代而下,無從摹擬,此之謂神品”[12]193。對《石門頌》云:“其行筆真如野鶴閑鷗,飄飄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從此出”[12]194。楊守敬對石門摩崖石刻的藝術(shù)價值進(jìn)行推崇與肯定,對于石門摩崖石刻的傳播更是功不可沒。清光緒六年(1880)楊守敬作為駐日公使隨員來到日本,日本近代書道之父日下部鳴鶴受楊守敬所帶拓本影響,繼承和傳播楊守敬所帶來的諸多拓本與碑帖,而且楊守敬也在與其對話過程中,對于《石門頌》的學(xué)習(xí)也提出了其個人的見解:“若《石門頌》《楊淮表頌》皆非初學(xué)所宜”[13]294。受楊守敬影響,清光緒十七年(1891)日下部鳴鶴來到中國,并與張祖翼、俞曲園、吳大澂、吳昌碩、楊建山、弘一法師等人有所交往,將中國的碑拓帶回日本國內(nèi)傳播且影響頗深。在近現(xiàn)代,對于石門摩崖石刻的推崇與傳播已達(dá)到空前,以至于影響整個日本的書道,正如1988年日本書法家種谷扇舟訪問陜西漢中石門摩崖石刻時,寫下“漢中石門,日本之師”之句。

二、石門摩崖石刻的臨習(xí)

石門摩崖石刻在歷代基本以拓本方式進(jìn)行傳播,而對拓本的臨習(xí)則是傳播的其中一種方式。有關(guān)石門摩崖石刻的臨習(xí),自明清金石學(xué)的影響下,不少書家均有臨本存世,如陳鴻壽、何紹基、徐三庚、趙之謙、陸維釗、蕭嫻、龔?fù)?。陳鴻壽隸書風(fēng)格師法漢碑,其字率真自然、運(yùn)筆酣暢、氣勢寬宏且古拙出新,離不開對《開通褒斜道》的學(xué)習(xí),對陳鴻壽臨摹的記載,方朔《枕經(jīng)堂題跋》中云:“《開通褒斜道石刻》曼生司馬心摹手追,幾乎得其神駿,惜少完白山人之千鉤腕力耳”[14]19。趙之謙亦是“偶臨《石門銘》”[15]7,感悟漢魏書風(fēng)。而何紹基則對《石門頌》“張松屏藏宋拓《石門頌》,俱欲借勾”[8]481?,F(xiàn)代書家陸偉釗亦云:“余書自以為尤得力于《石門頌》《石門銘》《天發(fā)神》《三闕》諸碑”[16]201。時至今日,石門摩崖石刻傳世臨摹作品中以《石門頌》《石門銘》等臨本居多,本文就目前所見的臨本與跋文做一簡要梳理。

對《石門頌》的臨摹,清人何紹基臨本較多,民國十三年版《何子貞臨石門頌真跡》一冊便是其臨本之一,此本為何紹基居山東時所臨,其臨本既忠實(shí)于原碑,又凸顯出由筆底滲透出來的金石之氣。此冊流傳有序,且多有名人跋文。如李輔耀在此臨本跋文中云:“東洲先生所臨張公方、石門、禮器諸碑,無慮數(shù)十百通”[17]。由李氏所言方知,何紹基臨本張遷碑、石門、禮器碑等有“數(shù)十百通”。何紹基的學(xué)生汪偉齋亦跋:“吾師書名馳海內(nèi),寸縑尺素人爭寶之,聞晚年所臨漢碑惟石門頌及張公方碑二種,種各數(shù)十通”[17]。汪氏所言便知何紹基晚年時對于《石門頌》的臨習(xí)較多。譚延闿在跋文中又云:“蝯叟臨漢碑,余所見不下百通,以張遷為最多,石門次之,最初為使蜀時臨本,其定為日課,則在居山東時此本其一也”[17]。譚延闿曾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以其所居高位,對于何紹基如此般肯定與推崇,可見何紹基的書法在民國初年的影響。就何紹基臨摹的技法而言,唐贊袞跋云:“籕頡筆勢豪宕奇崛,奄有漢魏風(fēng)骨,合于規(guī)矩而不縛于規(guī)矩,所謂鋒藏筆中,意在筆先也,石門摩崖舊拓超逸絕倫,近來時革極力摹仿卒不能得其仿佛,蝯翁背臨不下數(shù)百通,此為第三篇,已為杰構(gòu),每日披覽,古香溢于豪縏,寢饋于前人,筆意深矣”[17]。唐贊袞曾為清同治癸酉(1873)舉人,擔(dān)任過臺南知府,其跋文中指出何紹基不僅臨摹石門摩崖舊拓,且背臨亦不下百通。曾熙在跋文又云:“此道州居山東時所臨,其時臨禮器多,此臨石門故雜出禮器筆法,道州分書以辛酉壬戌兩年為恰到好處,前此韻勝而力有不及,后此力過而奔放太甚,然皆非伊、鄧所能及也”[17]。曾熙是以碑學(xué)傳統(tǒng)為尚的書家,其提到何紹基隸書的成熟時期在“辛酉、壬戌”兩年,同時也對其在不同時期的隸書加以評判,特別是提到的伊、鄧二人,“伊”應(yīng)指伊秉綬,“鄧”則指鄧石如。章炳麟云:“蝯叟篆隸皆以草行世,小篆如蘭葉當(dāng)風(fēng),披靡四書,隸稍嚴(yán)整,石門執(zhí)本,奇宕故得其意耶,謂舞女氐腰,仙人嘯樹者庶其似人”[17]。章炳麟以技法運(yùn)用對何紹基書法的評價意義深刻。就何紹基臨《石門頌》而言,其臨摹傳本不僅影響著自身書法的涵養(yǎng),更影響著其學(xué)生、同好及后世,中華書局能夠在民國初刊印此冊,足以見何紹基及《石門頌》在當(dāng)時被重視的程度與影響以及傳播意義。

蕭嫻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書法家,康有為、宋慶齡、于右任對其皆有肯定與贊賞。蕭嫻臨《石門頌》同樣受到諸多書家關(guān)注,林散之在其《石門頌》臨本后跋曰:“能從筆法近刀法,圓轉(zhuǎn)自如出性靈;我亦喜臨漢隸字,未能如此見精神。肖嫻老人臨石門頌,圓健可愛,因題二十八字”[18]57-63。此二十八字充分概括了蕭嫻將《石門頌》筆意與“刻”意結(jié)合,尤其是注重于碑刻金石之氣的體悟與運(yùn)用。高二適對臨本則是作詩兩首:“稚秋大家以臨本石門頌屬題,為賦兩絕報之:憶昔周遭獨(dú)石橋,聞將大字郁岹嶢。卅年老筆紛披在,真見摩崖漢隸超。臨本堪稱奮雪霜,掃除蛇蛭稼苗良。高亭未比褒斜道,不得同君榜蜀岡?!盵18]武中奇亦贊稱:“漢隸摩崖石門頌,雖稱晚出,然用筆奇恣縱逸,殊為佳構(gòu)。肖嫻同志平生致力于斯,研習(xí)精勤,尤能自見,風(fēng)格可謂善書者?!盵18]陳大羽在跋文中亦云:“每觀肖嫻同志篆隸書聯(lián),深慕其筆力蒼勁,老而彌健,嘆為當(dāng)代書家不可多得。今見其昔年石門頌臨本,方悟其書藝造詣之深,淵源有自。諺云:‘天道酬勤,功在不舍’,堪為后學(xué)典范,因書數(shù)語誌佩?!盵18]陳大羽從筆法上稱其“老而彌健”,書法學(xué)習(xí)上又言其“天道酬勤”[18]。金石學(xué)家丁吉甫言“蕭老書法數(shù)十年如一日,其石門頌臨本,用筆舒朗挺秀,以篆為隸,深得漢人真髓也”[18]。對于《石門頌》的理解方面,蕭嫻曾言:“《石門頌》如武士揮戈,開張恣肆,氣勢逼人,前人題跋云:‘膽小者不敢為,力弱者不能為?!抑愿覟?,是受了先父蕭鐵珊的影響,先父書法,論者以為‘溶《石門頌》與《鄭文公》與一爐’?!盵19]25除《石門頌》外,蕭嫻亦有《石門銘》臨本行于世,就其對于臨摹而言,蕭嫻在跋文中對《石門銘》的認(rèn)知與體悟也頗深,其云:“此銘源出《石門頌》,題名為王遠(yuǎn)所書。結(jié)體飄逸奇宕,如少女起舞,武士揮戈,實(shí)魏碑中所罕見者。予愛之而不肖之,病起勉臨一通,運(yùn)思揮毫,意氣常在畫中,不滯于手,不凝于心,左顧右盼中求自然,是否能如意耶?”[20]蕭嫻從出處、作者、書體等多方面對《石門銘》進(jìn)行稱贊,同時自己在病中臨摹拓本,實(shí)屬不易。蕭嫻《石門頌》《石門銘》的臨本對其自身的影響巨大,在其臨本中不難看出包含古樸、率真的意趣,結(jié)構(gòu)亦端莊穩(wěn)重,章法疏闊,充滿浩然之氣。

現(xiàn)代著名書法家、文物鑒藏家龔?fù)?,其《石門頌》臨本亦是精彩。其臨摹《石門頌》以新奇、勁挺為依托,形成了筆畫瘦硬、結(jié)構(gòu)大開大合的隸書風(fēng)格,加之晚年一心禮佛,其隸書充滿禪境。張學(xué)武在臨本前言中云“此卷石門頌臨本,為其天命之年而作”,又云“先生得知此卷臨本將要出版發(fā)行,特意囑我向后學(xué)說明‘如學(xué)石門頌,漢石拓本具在,石印本亦好,不必以此為范本,取法古人,融會百家,自出新意,唯此為學(xué)書正確途徑也’”[21]。龔?fù)R《石門頌》能夠得法入碑,且又能破法出碑,融合篆、隸之法,自成一格,字體、結(jié)構(gòu)、筆法等多方面行止有度。同時又告誡后學(xué)者,應(yīng)當(dāng)以石印本為宗,師法古人,融匯百家之長。

綜所上述,石門摩崖石刻歷史悠久,其內(nèi)涵豐富、風(fēng)格多變且自成體系。作為漢魏以來的代表作品,自宋以來影響頗深,是名副其實(shí)的書法藝術(shù)寶庫。無論是自宋以來的拓本流傳,還是明清書家的臨摹作品,都體現(xiàn)著對于石門摩崖石刻的傳播與發(fā)揚(yáng)。正如日本學(xué)者牛丸好一所言:“受石門摩崖的影響,明顯地反映在作品中的書家除陳鴻壽外不大有,但可以從保存的著錄、題跋、作品中看出,幾乎所有的書法家,收藏了石門摩崖的拓片,并將其古意融為自己風(fēng)格的作品之中?!盵22]107說明對石門摩崖石刻的崇尚是在乾嘉時期,之后已是極為普遍之舉,且大多數(shù)書家都集中在江蘇、浙江一帶,通過拓本的傳播和對拓本的臨摹,對石門摩崖石刻的傳播在當(dāng)時起到了積極廣泛的作用。時至今日,攝影與印刷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可以見到各種石門摩崖石刻的書籍版本和影像資料,這也為我們提供了研究石門摩崖石刻良好的學(xué)習(xí)和研究的機(jī)會。

猜你喜歡
何紹基拓本摩崖
涵抱萬有
——何紹基特展
中國民族博覽(2022年12期)2022-10-11
圖說書法(187)
摩崖石刻在建筑裝飾中的應(yīng)用
《合集》27459拓本、照片對讀的新發(fā)現(xiàn)
明刻《綠筠窩帖》及傳世拓本考
「壽蘇」與「訪蘇」 何紹基對蘇軾影響的接受與容納
“南行唐北界”摩崖石刻考察圖輯
拓本博古畫:金石傳拓與中國畫的交匯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景洪市| 天峻县| 长丰县| 宁都县| 吉林省| 莎车县| 固始县| 荃湾区| 云梦县| 南投市| 太谷县| 开封县| 简阳市| 斗六市| 汶上县| 河北区| 江阴市| 彭泽县| 寿宁县| 富民县| 彝良县| 仪陇县| 石首市| 潍坊市| 盱眙县| 大港区| 禄劝| 武宣县| 郎溪县| 来宾市| 巴彦县| 天峻县| 河池市| 定襄县| 兴安县| 苍南县| 秭归县| 工布江达县| 临汾市| 且末县| 石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