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錫軍
(長沙職業(yè)技術學院思政理論課教學部, 湖南 長沙410217)
“價值”是一個關涉事物間關系的評價用詞[1]。評價自然關涉主體、客體、主客體間,以及主體與超然對象間的關系,因此,探討“價值”涵義必然涉及主體、客體、關系、評價“四個詞語”以及客體與客體間、主體與客體間、主體與超然對象間、主體與主體間“四類關系”。
本文所探討的與“價值”相關的四個詞語,即為主體、客體、關系、評價。
(一)主體:在哲學領域,關于主體的界定是存在巨大爭議的。崔永和(2016)認為:“可以將自然看作主體,進而將人與自然的關系看作主體間的關系”[2];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物質是一切變化的主體”[3];王海明(2012)在《倫理學原理》一書中將主體定義為“能夠自主的活動者”[4],并特別指出火山不是主體,它的噴發(fā)不具有“自主活動性”…… 如此等等。單從以上三種說法分析,不難看出,其中存在矛盾的地方:按照崔永和的理解,人是約定俗成的主體,其他是不是可以看作主體則由人的意愿來認定(他認定自然也是主體);按照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的理解,則任何客觀存在的東西都可以被看作主體;按照王海明的理解至少人和一切動物可以看作主體,因為它們都有自主活動性,不具有自主活動性的其他事物則不能是主體。
《現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李行健,2004:1707)關于“主體”的解釋有三種:①指事物的主要部分,如主體工程;②哲學上指有認識和實踐能力的人;③民法中指依法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自然人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應負刑事責任的人。
以上分析可知,“主體”是個多義詞,其具體的涵義只能從語境和所研究探討的范疇去把握和認定。在某個設定的研究領域,如果不對“主體”一詞進行明確的邏輯界定,那么其內涵就不具有邏輯的同一性,與之相關的所有的推理論斷必定會混亂不堪。
那么,政治學、倫理學領域的主體應該如何界定呢?本文認為,政治學、倫理學的核心問題是人與人、人與組織、組織與組織之間如何相互對待、如何博弈互動的問題,政治學、倫理學本質上是人與人、人與組織、組織與組織之間的關系學,基于這種認識,《現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的第一個解釋不在政治學、倫理學探討之列,而第二和第三個解釋都在政治學、倫理學的范疇,因而,政治學、倫理學領域的主體不僅指具有實踐和認識能力、行為能力和責任能力,并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還包括具有行為能力和責任能力,并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組織(法人和類法人組織)。與組織相關(人與組織、組織與組織)的互動博弈歸根結底是人與人的互動博弈,因而,終極主體是具有實踐和認識能力、行為能力和責任能力的人。一言以蔽之,政治學、倫理學領域的主體只能界定為人和組織,終極主體是人。
(二)客體:主體的認識對象、作用對象。自然界存在的萬事萬物、思想觀念、藝術文化乃至人和組織本身等等都可以是主體的認識對象、作用對象,因而都可以是客體。一般情況下,我們把人和組織當作主體,只有將人和組織當作研究對象對待時,才將其看作客體,如人體生理學、人體解剖學、藥理學、病理學等顯然是把人當作研究客體對待的,而組織行為學則是把組織當作研究客體進行研究。
(三)關系:價值不是某物獨自具有的,而是一物對于他物而言才具有的東西,是事物與事物間的關系范疇。事物間的相互關系無外乎四類,即客體與客體間的關系(自然界萬事萬物間的關系)、主體與客體的關系(人、組織與事物間的關系)、主體與超然對象的關系(人、組織與“神”的關系)、主體與主體的關系(人與人、人與組織、組織與組織間的關系)。
(四)評價:評價作為動詞,其意義是評定價值高低;作為名詞,通常是對客體、主體基于特定方向或者相互關系判斷、分析、測評后的結論。評價的主體只能是人,評價不可能排除人作為個體的主觀因素,正因為如此,人們對事物間關系的評價就可能因為認識水平和能力、個體興趣偏好、預期目的和立場的不同而出現差異乃至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盡管如此,事物間相互作用的關系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客觀現象,評價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正確反映事物間關系的評價必定是確定的、有規(guī)律的,揭示這種確定性規(guī)律性則是科學的范疇。主體只有通過學習和實踐不斷提高認識水平和科學素養(yǎng)才能提高評價能力進而提高評價的準確性。
與價值相關的“四類關系”,即客體間關系、主客體間關系、主體與超然對象的關系、主體間關系。
(一)客體間關系:客體與客體的關系即一事物對于另一事物的關系。如,物理學中的物體間相互作用的關系、電流與磁場的關系,化學中催化劑與化學反應的關系、溫度與反映速度的關系;生態(tài)學中一物種過度繁殖與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關系、物種間食物鏈與食物網關系;藥理學中某藥物與治療某種疾病及對整個身體健康影響的關系;經濟學中貨幣供應與通脹關系、勞動與商品價值的關系,等等??腕w與客體的關系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為尋求事物間關系規(guī)律,發(fā)展出了門類繁多的專門科學,如力學、電學、光學、醫(yī)學、化學、天文學、生態(tài)學、經濟學等等。把握事物間關系受主體的認識水平和能力、儀器設備和技術手段等因素的影響。人類提高客體間關系的認識水平和能力需要研究成果的積淀、技術手段和方法創(chuàng)新。客體間關系的普遍性規(guī)律是可以認識、理解、分析、表達和重復實證的。
有時“價值”一詞反映的是客體與客體的關系,如澳大利亞引進屎殼郎,屎殼郎的價值反映的是屎殼郎與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關系;抗生素的價值反映的是抗生素與某些病原體的關系,或者治療某種(些)疾病的關系;溫和通脹對經濟良性發(fā)展的價值反映的是適當增加貨幣供應與宏觀經濟運行的關系。
(二)主客體間關系:主體與客體的關系是主體根據自身需要作出的,客體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即是正價值(善),相反,客體所具有的妨礙主體需要實現的屬性為負價值(惡)??腕w既不滿足主體需要又不妨礙主體需要的屬性則對主體而言無所謂價值。如,路邊的一塊石頭對于正在被惡狗追趕者而言具有重要價值,這里的“價值”所反應的是石頭(客體)與被惡狗追趕者(主體)之間的關系,石頭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它具有滿足被惡狗追趕者防御被狗咬的安全需要,這時,惡狗便是負價值。如果,沒有被惡狗追趕,路邊的石頭無所謂價值。如果將惡狗殺了吃狗肉,狗肉對于吃狗肉者而言便是正價值了。又如,食物能夠滿足人們營養(yǎng)的需要是正價值,而含脂肪高的食物對需要減肥者而言便是負價值,蚊子叮咬吸血并可能傳播疾病是負價值。
“價值”反映客體與主體關系并被廣泛采用。盡管不同學者對價值一詞的定義有分歧,但是,在價值反映的就是客體與主體的關系這點上似乎沒有分歧,一如朱志君(2003)所言,“所謂價值,就是指事物的存在及其屬性對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種有用性, 或者說 ,是客體的存在及其屬性同主體需要之間的一種特定關系?!盵5]即,“價值哲學就是研究客體與主體的關系”業(yè)已成為“無懸念”的主流觀點。然而,我們必須正視“善被私人化”而造成主體間關系惡的問題,因為主體與客體的關系是主體根據自身需要而作出的判斷,這類關系無可避免地受主體的興趣、欲望、目的、意愿等主觀因素的影響。因為,主體的需要是多元的,有時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所以,無可避免地造成主體間的所謂價值沖突。如,竊賊的作案工具相對于竊賊而言是正價值( 善)(作案工具可以用來滿足竊賊需要的實現,可謂客體滿足主體需要),而相對于受害者而言是負價值(惡);二戰(zhàn)時期日本的武器和軍隊相對于日本軍國主義者而言是正價值(善),相對于中國等遭受侵犯的國家和人民而言是負價值(惡);微信、微博等互聯網技術對于網絡謠言制造者而言是善(正價值),對其受害者來說則淪為了惡的幫兇(負價值)??梢?,客體對于主體的“善”是由主體的需要決定的,站在不同主體立場,“善”“惡”往往是彼此沖突的。造成主體間關系惡的利益沖突被學者稱作價值沖突,并認為價值沖突是不可避免的。當今,值得慶幸的是,關于“價值”的內在涵義近些年不斷有學者提出質疑和反思。
(三)主體與超然對象間關系:這里首先必須闡釋一下何謂超然對象?所謂超然對象是指既不能夠通過實驗證明也不能通過經驗證明其確定存在的對象,一般指各種各樣的神。所有的宗教都強調對特定的超然對象虔誠信仰,如基督教要求信徒信仰上帝和《圣經》,伊斯蘭教要求所有的信徒要信仰真主和《古蘭經》……
那么,超然對象是主體還是客體呢?如果僅僅將人定義為唯一的終極主體,那么超然對象只能是客體;如果將由人組成的組織也看作主體,那么宗教組織又是一類特殊的主體。超然對象與宗教組織密切關聯,渾然一體,可見,不能簡單地把超然對象視為一般的客體,因而,必須將其單獨列出進行探討。
對虔誠的信徒來說,超然對象可以主宰一切,它儼然是無所不能的主體,信徒就自我矮化為被超然對象支配的客體了。正如費爾巴哈所言“神是人的本質的異化”[6],可見,宗教本質上是神本主義而不是人本主義。當然,所有的宗教的教條教規(guī)也必然涉及人與人的關系,但人與人的關系從屬于“神-人”關系,人如何對待人由“神”規(guī)定,比較極端的是,有些宗教教派把“不信道人士”或者信仰其他教派的人士當作“異端”,清除而后快,此起彼伏的宗教教派沖突就是這么造成的。當然,我們對一些宗教的正面評價也有不少,有時宗教也有好善樂施的一面,其實,對其進行正面評價正是因為其解決了一些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互幫互助互愛之類的問題,同樣,對之進行負面評價也正是其事實上造成了此起彼伏的慘無人道的人際/群際沖突。
“價值”是不是也被用于表達主體與超然對象的關系呢?回答是肯定的!如:有人說“信仰是最高價值”“信仰決定價值”“信仰是價值的靈魂”等等(這里僅僅把信仰定義為人神關系,基于有人把某些價值觀定義為信仰、把對人的高度信任定義為信仰等等,不在本文談論之列)。也有人把不同信仰而引發(fā)的沖突叫做價值沖突。還有一種主義叫“價值虛無主義”,最開始被用于拒絕上帝、否定基督教信仰,認為“上帝死了”會造成“價值虛無主義”的精神危機。事實上,與宗教剝離的政治并沒有比政教合一的政治造成更大的人道主義災難,無神論者也并沒有比神本主義者更興風作浪造成人性的毀滅。本文認為,真正的人本主義首先必須解除人-神的錨定,從“神本主義”解放出來。只有摒棄“神本主義”,人才能真正獲得精神上的自由,也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單純從“人-人”關系來探討基于人與人之間關系善的價值。
(四)主體間關系:即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組織的關系、組織與組織的關系。這類關系的核心是主體如何對待主體,其實質是主體間的利益關系。主體間關系的善惡有其自身內在的規(guī)律。這類關系應該是現代倫理學、政治學獨特的研究領域。這類關系往往以客體作為媒介反映出來,如交易時的物與物、商品與貨幣,公平交易會構建主體間的良好關系,而強買強賣的霸道交易、以次充好的欺騙交易則會惡化主體間的關系。
主體間關系善有其自身的內在規(guī)律,其邏輯起點是“待人如己”“推己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主體間關系與“價值”一詞相關嗎?答案是肯定的,如我們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平等、自由、公正、誠信、友善”等價值即是。這些價值是不可能從客體滿足主體的需要之類的邏輯推理出來的,它反映的決不是客體與主體的關系,而是主體與主體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其實質是構建良好的主體間關系??梢?,我們決不應該忽視“價值”一詞被用于反映主體與主體的關系。
“主體與主體的關系”與“客體與主體的關系”是兩類完全不同性質的關系,所涉及的是兩類完全不同性質的領域,將客體滿足主體需要之類的“價值”不加修正地運用到研究主體間關系的倫理學和政治學,必然造成邏輯上的不能自洽和推論的謊謬可笑[7]。
本文從清晰界定詞語內涵出發(fā)進行思辯分析,厘清主體、客體、評價、關系“四個詞語”及與主客體組合以及主體與超然對象形成的“四類關系”,具有以下重要意義:一是有利于我們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語境下“價值”一詞的內涵是不一樣的,即不能僅僅將價值定義為客體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價值”有時被用來表達客體與客體的關系,有時被用來表達主體與超然對象的關系,有時被用來表達主體與主體的關系;二是將“價值”一詞引入倫理學和政治學,不能無視倫理學和政治學研究的根本問題是主體間的關系問題,如果將客體滿足主體需要屬性之“價值”機械地搬到倫理學和政治學,將兩類不同性質的關系生硬地拼湊在一起,必然造成邏輯混亂而不能自圓其說;三是有助于我們認識“神本主義”的本質,理解單純從人本主義的角度定義價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四是可以為基于人本主義的價值哲學話語體系構建提供基礎理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