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平
(天津外國語大學(xué) 英語學(xué)院,天津300204)
陳美玲(Marilyn Chin,1955—)擁有眾多的身份:英語教授、編輯、女權(quán)主義者、詩人、小說家、翻譯家,但她最主要的身份是詩人。她的詩歌已經(jīng)成為亞裔美國詩歌的代表作品,不僅被收錄于《諾頓女性文選》(The Norton Anthology of Literature by Women,1985)、《敞開的船:亞裔美國詩歌》(The Open Boat:Poems from Asian America,1993)、《令人不安的美國:當(dāng)代多元文化詩選》(Unsettling America:An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Multicultural Poetry,1994)、《現(xiàn)代美國詩選》(Anthology of Modern American Poetry,1999)、《諾頓現(xiàn)當(dāng)代詩歌選集》(The Norton Anthology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Poetry,2003)、《諾頓詩歌入門》(The Norton Introduction to Poetry,2005),并且進入課堂成為人們研讀的經(jīng)典。陳美玲翻譯過中國詩人艾青和日本詩人吉增剛造(Gozo Yoshimasu)的詩歌,主持編輯了《亞裔美國詩歌:下一代》(Asian American Poetry:The Next Generation,2014)。她曾多次獲得過手推車獎(Pushcart Prize)、國際筆會約瑟芬·邁爾斯文學(xué)獎(PEN/Josephine Miles Award)、富布萊特獎金(Fulbright Fellowship)、斯特格納獎金(Stegner Fellowship)、佩特森獎(Paterson Prize)、美國國家藝術(shù)基金資助(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Grant)等獎項。
從女性主義出發(fā),同時綜合考慮族裔和身份的因素,筆者認(rèn)為她的寫作經(jīng)歷了三個不同的階段:自我遮蔽的痛苦、文化身份的訴求和多元傳統(tǒng)的融合,本文擬從這三個階段重新審視陳美玲的創(chuàng)作歷程。第一階段陳美玲想融入白人文學(xué)的“偉大傳統(tǒng)”,但是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卻無法擺脫文化的鄉(xiāng)愁;第二階段她開始關(guān)注自我身份和自我解放,努力為女性和華裔爭取權(quán)益;第三階段她擺脫了早期作品中的憤怒和敵對意識的元素,自由地運用各種文學(xué)模式和手段,不局限于一種美學(xué),不滿足于僅僅反映一個種族的傳統(tǒng)與文化,最終達到各種傳統(tǒng)與文化的融合,發(fā)出自己真正的聲音[1]280。
對陳美玲來說,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要考慮:在美國,一般認(rèn)為經(jīng)典的作品都是白人男性的作品;一位華裔作家如果想要得到認(rèn)可,就要融入那個“偉大的傳統(tǒng)”,也就是要符合主流階級和群體的價值觀。當(dāng)然有極少數(shù)華裔詩人做到了這一點,比如白萱華(Mei-mei Bersenbrugge,1947—)的詩歌應(yīng)用了語言派詩歌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寫作手法,完全摒棄了中華文化和女權(quán)主義的元素,成功地融入了主流英美文學(xué)。陳美玲在創(chuàng)作之初試圖迎合這一傳統(tǒng),可是對于她來說,融入美國社會的過程是痛苦的,故國雖已遠(yuǎn)離,然而那種文化的鄉(xiāng)愁始終能在她的詩中尋找到蹤跡。
中國古典詩歌是她靈感的源泉。她非常喜歡中國詩歌,特別是唐詩,早在讀本科的時候,她就專攻中國古典詩歌,并且開始翻譯唐詩。她最重要的三本詩集都與中國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第一本詩集《幼竹》(Dwarf Bamboo,1987)是獻給中國詩人艾青的,詩歌的名字來源于白居易的《新摘竹》的兩句詩:“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彼龑⑦@兩句譯為:“I do not say that their roots are still weak;/I do not say that their shade is still small.”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竹子象征著堅韌不拔的氣節(jié)。她引用《新摘竹》的意思是,她的寫作雖然幼稚,但是她勉勵自己,幼竹有一天一定會不畏嚴(yán)寒酷暑,成長為挺拔的生命之竹。第二本詩集《鳳去臺空》(The Phoenix Gone,The Terrace Empty,1994)的題目則來源于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這是一首登臨懷古之作,李白表達了繁華不再、逝者如斯的感嘆。長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符號,陳美玲用這樣一個題目似乎在表達一種故國遙遠(yuǎn)、尋根無望的感嘆。在詩歌的開頭,她引用了中國的成語“川流不息”(The river flows without ceasing),似乎也在暗示歷史如滾滾潮水,一去不復(fù)返。第三本詩集《純黃狂想曲》(Rhapsody in Plain Yellow,2002)是獻給她的母親和祖母的,靈感則來源于中國的古典音樂和美國黑人的藍調(diào),黃皮膚作為一個論題被放在了一個非常顯要的位置。她在接受訪談時曾經(jīng)說過:“在美國,我總是提醒自己與別人不同,不屬于中國,不屬于那個世界的一部分,這讓我很孤獨。我的詩歌表達了對于同化和融入西方世界的恐懼,但我知道那是不可避免的?!保?]陳美玲的英文名字是Marilyn Chin,在《我如何得到那個名字:論同化》(“How I Got That Name:An Essay on Assimilation”)一詩中,她認(rèn)為一味地放棄中國文化,認(rèn)同白人的主流文化是錯誤的。之所以英文名字是瑪麗蓮,是因為她父親喜歡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父親想讓她忘記中國身份,融入美國的主流社會,而陳美玲卻發(fā)現(xiàn):“我們越往西邊走,遇到的卻是東方文化;/我們越是深入挖掘,發(fā)現(xiàn)的卻是中國?!边@種文化的淵源是無法人為切斷的?!斑@首詩反映了她雙重文化屬性的復(fù)雜心理和反對同化的意識。她認(rèn)為,亞裔美國人同化進美國文化就意味著扼殺母文化、母語、本族的宗教,被一種單一語言、一神論、與興衰無定的商業(yè)捆綁在一起的世界觀的文化所侵占?!保?]497其實她父親的這種選擇非常有代表性,很多移民到美國的華人都處于美國社會底層,他們非常希望得到美國社會的認(rèn)同。為此,許多華人試圖擺脫自己的文化淵源。“但外表的差異使他們既不被主流社會接受,也無法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始終游離于東西方文化之外。于是文化身份的訴求問題一直困擾著生活在異國他鄉(xiāng)的華裔作家?!保?]陳美玲不但不想被同化,而且渴望發(fā)出自己的聲音,正像她在詩中所說的那樣:
她的皮膚既不黑,也不白,
既不被珍視,也沒被征服,
只是她自己竹園里的合法居民,
……
她不退縮,也不翻滾,
也不為死后的冥界生活發(fā)愁。
卻巋然不動!像堅強的樹木一樣, (張子清譯)
這首詩表達了她對同化和融入西方世界的恐懼,她拒絕同化,努力保持著與中華文化的聯(lián)系,希望保持自己的文化淵源。作為一位華裔,陳美玲不愿意完全同化于美國的文化,她希望保留自己的文化淵源,成為“她自己竹園里的合法居民”,專心于她的創(chuàng)作,以此維系與中國文化的聯(lián)系,但是美國的文化又是如此強大,想要將她吞噬,她卻“巋然不動!像堅強的樹木一樣”,她要努力地抗?fàn)?,保持自己的本色?/p>
陳美玲在詩歌中明確地表達自己對于性別、身份和少數(shù)族裔的觀點。她的作品雖然政治性很強,但是并非布魯姆(Harold Bloom)所說的“宣傳品”,而是少數(shù)族裔追求平等和自由的宣言?!八幌嘈艦榱怂囆g(shù)而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理念,而是認(rèn)為有更高的境界,堅信寫作能改變世界?!保?]501在一次訪談中,她說道:“我每天早上醒來都有強烈的使命感,我的確相信我的詩歌能夠表達重要的思想,這也許只是幻想而已。馬克思和高爾基說過許多偉大的作品世代相傳正是因為有強烈的政治和社會意識?!保?]113在她的詩歌中,她注意到華裔在美國歷史上所經(jīng)受的不公正待遇,而作為女性,受到的壓迫則是雙重的。她在寫作中不斷提到母親的悲慘遭遇,并且希望用筆作為武器,與封建的男權(quán)作斗爭,讓此類事情不再發(fā)生。在《吉他的哀歌》(“Song of the Sad Guitar”)一詩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中國古典詩歌的影子,這首詩的名字讓我們想起了白居易的《琵琶行》,《琵琶行》是獻給琵琶女的,而吉他手的歌則是獻給美玲的。通過文本細(xì)讀,我們還可以看到李白的《月下獨酌》《長干行》和李清照《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影子。醉翁之意不在酒,陳美玲想要喚醒的是女性的權(quán)力意識,“通過這首跨文化之歌讓她們獲得獨立與啟蒙”[6]。中國古典詩歌中多征夫怨婦,無論是白居易《琵琶行》中“老大嫁作商人婦”的琵琶女,還是李白《玉階怨》中“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的女子,都在癡癡地等待男性的歸來,希望通過長久的等待獲得永恒的愛情。女人的幸福與生命的意義全依賴于男性:“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倍都陌Ц琛分袆t完全顛覆了這種觀念:“二十歲時,我嫁給了你。/三十歲時,我憎恨你做的一切事情。”(At twenty,I marry You./At thirty,I begin hating everything you do.)陳美玲詩歌中的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庸,而是有自己的愛憎好惡、有理想的女性。
她所使用的文類是詩歌,這也是一種曲高和寡、非常邊緣的文類。陳美玲對自己的邊緣身份有非常清醒的認(rèn)識:“我渴望講話,我代表了少數(shù)族裔的女性,并且我是用一種邊緣化的文類寫作。奇怪的是,我因為我擁有這種雙重甚至三重邊緣的身份而感覺充滿力量。如果我要成為一個不墨守陳規(guī)的作家,我就要堅持寫下去?!保?]115這和她家庭的境遇不無關(guān)系。陳美玲生于香港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七歲時隨家人移居到美國俄勒岡的波特蘭,本以為就此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然而到了美國之后,她的父親不但賭博成癮,而且拋棄了她的母親,另尋新歡。陳美玲的母親是一個傳統(tǒng)的中國女性,她默默地忍受著一切。其實,和她母親有類似境遇的女性不在少數(shù),她們悲慘的遭遇應(yīng)該被記錄下來,“我哀悼我母親,進一步說,我哀悼一切有類似遭遇的母親,這些受害的他者,我想表達對于這些沉默的大多數(shù)、被拋棄的女性的尊敬,她們中每天都有人死去,她們所遭受的痛苦和背叛很快就被人忘記了……”[5]116陳美玲想用詩歌來表達這種痛苦,來反抗這種傳統(tǒng)的父權(quán)制。陳美玲的很多詩歌都帶有自傳的成分,她對母親所經(jīng)歷的一切感到憤慨,也希望以筆為劍,努力抗?fàn)?,以此希望此類事情不在發(fā)生。
《黃種人的布魯斯》(“Blues on Yellow”)是一首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陳美玲在詩中寫道:“金絲雀死在金礦里,她的夢想在篩子中破滅。/金絲雀死在金礦里,她的夢想在篩子中破滅。/她的丈夫在鐵路下死去,輻條已經(jīng)修剪他的翅膀?!痹姼枳屓讼肫鹑A人在美國的遭遇,他們最初來美國加州淘金,還有一萬多人參與了太平洋中央鐵路的建設(shè),很多人為之付出了生命,“在地球上沒有毫無痛苦的生活”,然而美國并沒有接受華人,“《排華法案》出來后,華人勞工被禁止入境,華人被禁止歸化為美國公民,禁止上法庭作證反對白人,禁止與白人女子通婚”[7]。與美國的黑人一樣,他們同樣遭遇了種族歧視與不公正的待遇。這首詩表面上是在哀悼母親的逝世,但實際上更多的是在表達她對于種族隔離的反抗。然而這種種族隔離政策最終一定會失敗的,她用了一個雞蛋的比喻來說明“黃色會滲入白色”。美國是個文化熔爐,不同的種族和文化會互相影響,在美國的華裔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美國主流文化的影響,同樣,白人也會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陳美玲想通過寫作“用傳統(tǒng)的形式在美國的這個熔爐里放一滴黃色的血液,以此強調(diào)她的雙重文化身份”。華人也一定會抗?fàn)?,我們的反抗不會停?“如果你割我黃色的手腕,我會教會我黃色的腳趾寫作。/如果你割我黃色的拳頭,我會教會我黃色的雙腳去反抗?!边@首詩的形式如同歌謠一般反復(fù)吟唱,感染力極強。陳美玲認(rèn)為詩人應(yīng)該有使命感,詩歌不應(yīng)該只是人們陶冶性情的工具,更應(yīng)該成為一種能夠警醒世人的寶劍。她的詩歌具有強烈的政治意識。她具有一種使命感,認(rèn)為擁有社會和政治意識的詩歌才有生命力,才能被稱為偉大的作品。
最近幾年,陳美玲的眼光愈加開闊,她不僅關(guān)注中國的杜甫、李白和白居易,也關(guān)注英國的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濟慈(John Keats),美國的迪金森(Emily Dickenson)、惠特曼(Walt Whitman)、艾略特(T.S.Eliot)、金斯堡(Allen Gingsberg)、休斯(Langston Hughes)、畢曉普(Elizabeth Bishop),法國的波多萊爾(Charles Baudelaire),德國的里爾克(Rene Rilke),甚至秘魯?shù)穆欞斶_(Pablo Neruda)。陳美玲認(rèn)為詩歌不應(yīng)該是封閉的,而應(yīng)該是開放的:“同化并不意味著抹去自己文化的痕跡或是受到主流文化的壓制;相反,它意味著自我與他者的碰撞與融合,一種互相影響的力量?!保?]如:
用幻想欺騙自己吧:你只是一個女人,
手里拿著一塊殘破的磚。
……
野蠻人來了:他們有紅色的胡子或沒有胡須
扎著高高的髻頂。
野蠻人來了:他們是你的父親,兄弟,教師,戀人;
他們顯然與你不同。 (原野譯)
這首詩的題目是《野蠻人來了》(“Barbarians Are Coming”),那么誰是野蠻人呢?她說野蠻人包括父親、兄弟、老師與情人,既有紅胡子(異族),也有高發(fā)髻(中國男性)。面對來勢洶洶的白人文化與封建的男性,面對這樣的他者,自我應(yīng)該如何抗?fàn)?詩歌中的女性努力避免同化,保持文化和身體的純潔,但是城墻已然有了縫隙,野蠻人來了,女性手里僅有的不過是破碎的磚墻,而破碎的磚墻何以抵擋野蠻人的入侵,所以我們能做的只是“用幻想欺騙自己”。這首詩中出現(xiàn)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意象是城墻,城墻在中國歷來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長城的建立就是為了抵御異族(野蠻人)的入侵,但是一味修建壁壘是錯誤的,文化種族的差異不能采取完全抵御的方法。陳美玲在詩歌中表達了兩個主要觀點:一是我們不能完全忘掉自己的文化身份,消除自我;二是我們也不能視西方文化為洪水猛獸,華人是開拓者,要超越種族、文化的界限,達到文化的融合。
陳美玲的寫作不再局限于種族、身份的建構(gòu),而是能夠接納各種傳統(tǒng)與文化,從而達到一種更高的美學(xué)境界。陳美玲將詩歌看成是一種溝通中西的媒介,古往今來的一切文學(xué)形式、創(chuàng)作方法通過詩歌融會到一起?!八脑姼璨粌H表達了對于中國文學(xué)傳統(tǒng)的熱愛,并且力圖在創(chuàng)作中融合中西文化。”[9]她的文本有極強的互文性:“我無時無刻不在與杜甫、松尾芭蕉(Matsuo Basho)、濟慈、惠特曼、迪金森、勃雷斯威特(William Braithwaite)、懷特辯論……作為一個詩人,表現(xiàn)的是最有價值的全球性的自我,這個自我擁有全球的護照,不存在邊界也沒有國籍,多重聲音、復(fù)調(diào)、多種語言并存?!保?]117陳美玲覺得這種交流非常重要,她想在寫作中達成這種文化碰撞與交流。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寫作態(tài)度。
世界正在走向全球化,國與國的交流越來越多,對于華裔作家來說,寫作不應(yīng)該僅局限于本國的文明與文化?;萏芈凇段易约旱母琛分性?jīng)寫道:“我遼闊博大,我包羅萬象。”[10]“自我之歌”并不應(yīng)該僅僅是美國之歌或中國之歌,而應(yīng)該是多元文化下的“自我之歌”。但是在這種多元傳統(tǒng)的影響下,如何才能有自己的聲音,如果你借用別人的傳統(tǒng),我們必須把別人的模式變成自己的,否則只是效仿白人男性的寫作,就又回到了第一階段。因此,陳美玲想要尋找到自己的文學(xué)傳統(tǒng),發(fā)出自己獨特的聲音。巴赫金認(rèn)為:“語言中的詞語有一半是別人的。只有說話者加入自己的意圖、自己的語音,這種語言才變成了‘一個人自己的’?!保?]281陳美玲雖然受到不同文學(xué)傳統(tǒng)的影響,但是她的作品仍然在探討作為一名華裔意味著什么,作為女性作家應(yīng)該追求什么,她的寫作始終沒有脫離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因此一直是獨特的。陳美玲希望華裔美國文學(xué)能夠擁有自己的傳統(tǒng),但是她的目標(biāo)遠(yuǎn)沒有實現(xiàn),需要所有華裔作家進一步努力,形成一定的氣候,華裔作品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傳統(tǒng),發(fā)出自己獨特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