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賽
如果說世界文學是一個個孤獨星球匯聚成的宇宙,那么翻譯家就是帶領(lǐng)讀者完成星際穿越的飛船駕駛員。他們站在作家背后,在不同語言中找到人類共同的燈塔;他們雖不如文學家那樣聲名遠播,可卻是“聲名遠播”中最不可缺的一環(huán)。
在德語翻譯領(lǐng)域,北京大學教授張玉書就是一個點亮星星之火的人。他一生翻譯了大量德語文學作品,其中,他與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連結(jié)最為緊密。
上世紀50年代,張玉書還在北京大學德語專業(yè)求學時,老師譚瑪麗就曾送給他一本《約瑟夫·富謝》。在這本歷史人物傳記中,茨威格描寫了一位在法國大革命中見風使舵、玩弄權(quán)術(shù)的變色龍。當時中國正處在風暴前夜,茨威格獨到的觀察、犀利的筆鋒令張玉書產(chǎn)生了一種隔空對望的契合感。
后來,張玉書又在《世界文學》上看到了茨威格的著名中篇《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他感慨:“世界上還有這么美妙的描寫方法,愛情描寫起來不都是羞答答的,或是《金瓶梅》那樣的。茨威格的描寫非常優(yōu)美、高雅、細膩、詩意濃郁。”他立刻跑到外文書店買了莫斯科版的《茨威格小說集》,讀完就萌生了翻譯茨威格作品的想法。無奈當時國內(nèi)政治局勢動蕩、知識分子面臨生存危機,張玉書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契機。
一直到70年代末,社會逐漸從失序中恢復(fù),文學重新被重視,他才開始獲得機會。當時《世界文學》上刊登了茨威格小說《象棋的故事》,不過是根據(jù)俄語版本轉(zhuǎn)譯的,疏漏較多,人民出版社就找到張玉書翻譯德語原版。張玉書一口氣翻譯了《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的故事》《看不見的珍藏》和《家庭女教師》四篇小說,極大地助推了1980年代的“茨威格熱潮”——在張玉書大規(guī)模翻譯茨威格作品之前,中國讀者對這個作家仍是陌生的。甚至在1958年出版的馮至主編的《德國文學簡史》中,斯蒂芬·茨威格這個名字都沒有出現(xiàn)。
張玉書(1934-2019)上海人,翻譯家
“我覺得很有必要為茨威格正名,他絕不是只會寫風花雪月,他在短篇小說中所表現(xiàn)的人類的情感、對社會的揭露,往往比很多長篇小說還令人震撼?!睆堄駮f,在中國,對法國文學、俄國文學的介紹比較強勢,而研究德國文學和茨威格的人就相對少很多。他在德國講學時發(fā)現(xiàn),很多德國學生也都沒讀過茨威格的作品。1942年,茨威格在巴西里約熱內(nèi)盧“出于自愿和理智的思考”,服用鎮(zhèn)靜劑自殺。張玉書將這個選擇解讀為流亡海外后失去讀者的寂寥。“沒有了鮮花與掌聲,他失去了活下去的耐心?!?/p>
2015年,一生信奉“沒有不能翻譯的東西,只有沒有理解的東西”的張玉書接受了《中華讀書報》的采訪。被問及“多年來持久地翻譯、研究茨威格,從茨威格身上得到的最大體會是什么”時,張玉書說:“最大的體會就是作家寫作要舍得割愛,善于割愛……一些不成熟的作家總是‘敝帚自珍,把自己的心得體會一概視為‘至理名言,把泛泛的言辭、平庸的文字全部視為‘得意之筆,倍加珍愛。正好和茨威格相反。茨威格說:‘我覺得最愉快的寫作是刪繁去冗。正是這個特點,使茨威格被評論家公認為‘世界文壇最杰出的三大中短篇小說家之一?!?/p>
2019年1月5日,張玉書在北京安詳離世。三個月后,他翻譯的《茨威格小說全集》將由人民文學社出版。
編輯 楊靜茹? rwzkhouchu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