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勝男,姜彤偉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長春 130117)
血栓性疾病多由血管內的栓子造成血管局部或完全瘀塞,導致血液供應障礙,引起相應組織器官缺血、缺氧或壞死,形成的栓子對于中醫(yī)來說則為瘀血,屬于血瘀證的范疇。臨床上多使用活血化瘀藥來活血、行血、通絡。
《黃帝內經(jīng)》是最早記載血瘀的中醫(yī)古代醫(yī)籍,雖未在書中言明“血瘀”一詞,卻有脈不通,血脈凝泣的字樣。如《內經(jīng)》中記載“血遇寒則凝”“痹…在于脈則血凝” “寒氣客于經(jīng)脈之中則血泣,血泣則脈不通?!薄把}和利,精神乃居”等?!夺t(yī)林改錯》中記載“血熱熬血液成塊”。而“瘀血”一詞則是漢代張仲景在《傷寒論》中首次提出的,使用活血祛瘀之法,開啟治療瘀血之先河?!督饏T要略》則為血瘀證奠定基礎,提出血瘀辨證治則和活血化瘀方藥。漢以后,出現(xiàn)許多名醫(yī)名家,使活血化瘀機制、治則與方藥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與填充,例如《諸病源候論》《外臺秘要》等書。明清時期發(fā)展日益完善。后世醫(yī)家基于前輩的臨床實踐經(jīng)驗加以繼承和發(fā)展,將活血化瘀法廣泛應用于現(xiàn)代臨床各科疾病,尤其是在心血管內科。
現(xiàn)代研究表明血栓性疾病多與心血管內膜損傷、血管狀態(tài)的改變和血液凝固等方面有關。而活血化瘀中藥中含有的某些成份可改善血液動力學、改善微循環(huán)、降低全血黏度、抑制血栓形成。陳曉軍等[1]采用膠原蛋白—腎上腺素造血栓模型,觀察廣西莪術水提取物對其影響,實驗結果顯示廣西莪術水提取物可抑制血栓形成,降低病死率和偏癱數(shù),提高恢復率。有研究[2]表明姜黃中的姜黃素可有效抑制血小板凝集、調節(jié)血脂、降低動脈粥樣硬化風險,減輕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張娟娟等[3]對白芷川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文獻進行分析歸納,得出白芷中的香豆素類成分可有效治療腦血管疾??;川芎中的川芎嗪和阿魏酸可抑制血栓形成。張振凌[4]對比牛膝和酒牛膝治療小鼠血瘀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牛膝和酒牛膝飲片均可降低血液黏度和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并且酒牛膝飲片的作用更強。沈舒等[5]將18味活血化瘀中藥飲片進行凝血因子Ⅹa活性檢測,利用連續(xù)速率法做成回歸曲線,曲線斜率表示酶反應的速度,顯示酶的活性。實驗結果顯示所篩選出的活血化瘀中藥提取物(50 mg/mL的濃度)抑制凝血因子Ⅹa活性的,劉寄奴、桃仁、澤蘭、郁金、丹參和王不留行六種活血化瘀藥對凝血因子Ⅹa的抑制活性超過50%。凝血因子Ⅹa是抗血栓治療的重要靶點。肖洪彬等[6]使用氫化可的松加腎上腺素造慢性血瘀的模型,檢測桃仁和紅花配伍對血瘀證的影響。實驗結果顯示,桃紅組可有效改善全血黏度 、紅細胞聚集、抑制血栓形成。鄒月[7]對復方丹參滴丸(三七、冰片、丹參)的藥理作用及代謝進行研究歸納,得出復方丹參滴丸可改善微循環(huán)、改善血液流變性、調節(jié)血脂、抗自由基損傷、擴張冠脈血流量的作用。王飛龍[8]經(jīng)大鼠腦缺血實驗觀察桃紅四物湯高中低劑量對血清中ET-1,Ang-1,VEGF的影響,發(fā)現(xiàn)桃紅四物湯高劑量組可縮小小腦缺血梗死體積,低劑量組可降低腦缺血大鼠的血漿黏度,治療效果可能是桃紅四物湯對血清中ET-1、Ang-1、VEGF的調節(jié)有關。
3.1 活血化瘀藥單味藥臨床應用 由于血栓大多由血管內皮細胞受損與動脈粥樣斑塊破裂造成,活血化瘀藥單味藥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環(huán),降低血液黏稠度,擴張冠狀動脈,強化心肌收縮力。因此在臨床上研制出了多種活血化瘀藥提取物注射液,如川芎嗪、丹參川芎嗪注射液等。《本草》言明“丹參能破宿血,補新血”,其較川芎而言善于血熱瘀滯之證。有研究[9]表明丹參注射液、丹參多酚酸鹽注射液和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均可治療心絞痛,其中丹參多酚酸鹽注射液與丹參注射液相比,PCI術前服用改善冠狀動脈微循環(huán)效果顯著。而與丹參多酚酸鹽注射液相比,丹參川芎嗪治療的成本經(jīng)濟性更優(yōu)。王寧等[10]使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與鼠神經(jīng)生長因子聯(lián)合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發(fā)現(xiàn)聯(lián)合使用可使血清中ox-LDL、M-CSF、P選擇素降低,有效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
3.2 活血化瘀藥配伍臨床應用 丹參紅花是臨床常用活血化瘀配伍組合,提取物制成的丹紅注射液多用于臨床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研究[11]表明丹參紅花可降低血液黏度、防治高血壓、抑制血栓形成。李霽等[12]通過90例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觀察活血化瘀藥的提取物配伍(三七總皂苷、丹酚酸配伍銀杏提取物)與常規(guī)組、血塞通組對血清凋亡因子Fas系統(tǒng)的影響,結果顯示活血化瘀藥可改善心肌缺血時的細胞凋亡,降低血清中的可溶性sFas和sFasL水平。
3.3 活血化瘀藥方臨床應用 研究[13]表明,目前在制劑處方中使用活血化瘀類中藥最多的是川芎、紅花、當歸、丹參和三七。王志龍等[14]通過高通量微孔板比濁法檢測藥物,發(fā)現(xiàn)含有丹參、川芎、紅花、三七等藥的復方,其抑制血小板凝集明顯。紅花、川芎、赤芍、當歸為五逐瘀湯的基礎藥物,其中又以血府逐瘀湯在臨床上常見。吳志軍[15]使用血府逐瘀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進行臨床觀察,觀察結果顯示,血府逐瘀湯可有效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黃學健[16]采用血府逐瘀湯與瓜蔞薤白半夏湯合用,治療痰瘀互結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研究顯示改善患者的心絞痛癥狀的總有效率和中醫(yī)證候積分明顯高于單硝酸異山梨醇。研究[17-18]表明少腹逐瘀湯降低全血黏度、血漿黏度,延長凝血酶原時間,改善患者微循環(huán)狀態(tài)。于杰等[19]通過觀察100例腦出血患者,對比常規(guī)治療和活血化瘀中藥(三七、川芎、赤芍、紅花、大黃、冰片)治療。治療結束后,患者的血腫吸收、肢體功能的恢復和意識狀態(tài)的恢復較常規(guī)療法為快。蘆德銀[20]將86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活血化瘀類中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西藥治療,如消心痛、倍他樂克等藥物。觀察組采取活血化瘀類中藥川芎、生地、柴胡、人參、川牛膝、郁金等治療。對比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采取活血化瘀中藥治療后的患者痊愈率和好轉率較高。郭琳[21]采用補陽還五湯與丹參注射液治療43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分析其心電圖的改變,發(fā)現(xiàn)補陽還五湯與丹參注射液具有補氣活血、化瘀通絡之效,改善心電圖、對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提高療效。李永森[22]觀察瓜蔞薤白半夏湯聯(lián)合桃紅四物湯對胸痹患者的影響,效果顯著。黎均銘[23]運用桃仁紅花煎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患者并列舉典型病例,療效顯示治愈好轉共有48例。
3.3 活血化瘀藥與西藥聯(lián)合應用 鄒連琦等[24]將臨床上100例患有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患者分別給予西醫(yī)常規(guī)的抗凝、抗血栓治療,觀察組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使用丹參和川芎嗪針靜脈滴注醫(yī)治,治療結果顯示活血化瘀藥與西藥聯(lián)合使用的治療效果明顯,并且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和好轉率觀察組效果顯著。汪軍[25]將120例慢性心臟病患者分為西醫(yī)常規(guī)綜合治療和西藥與活血化瘀中藥方劑共同治療的2組。治療4周,結果顯示中西藥聯(lián)合使用的臨床療效顯著高于西藥組。研究[26-27]表明在心絞痛的治療上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與西藥共同治療,可明顯減少患者發(fā)作心絞痛的頻率,降低發(fā)作時的持續(xù)時間。錢敏偉[28]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和西藥治療腦梗死患者,治療后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評估評估,結果發(fā)現(xiàn)聯(lián)合用藥可改善患者的生命質量。王穎[29]觀察116例肺栓塞患者分別使用抗凝劑,和抗凝劑與桃紅四物湯的療效,觀察結果顯示抗凝劑與桃紅四物湯聯(lián)合使用的治療有效率較高,并且患者的各項治療指標顯著低于抗凝劑組,不良反應較少,可促進患者早日康復。中藥和西藥共同治療心腦血管性疾病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縮小心血管急性發(fā)病事件幾率。
查閱文獻,可知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活血化瘀藥為川芎、丹參、當歸、紅花。中醫(yī)的活血化瘀法作為治療血栓的基本方法之一。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發(fā)展,發(fā)現(xiàn)活血化瘀中藥不僅能夠改善心絞痛癥狀,還可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抑制缺血再灌注損傷、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減少氧自由基產生的作用,從而改善預后,提高生活質量。不管是活血化瘀藥提取物的注射液,還是活血化瘀方與西藥聯(lián)合應用時對血栓形成都具有顯著的療效?;钛鲋兴幾饔冒悬c多、途徑廣泛、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可通過多種途徑發(fā)揮。但目前仍有一些不足與缺陷,由于中藥成分太復雜不明確,中藥相互配伍時又會產生協(xié)同/拮抗作用,因此對于活血化瘀藥治療血栓性疾病存在作用機制不完善,可重復性差等難點。我們有必要再進一步加強實驗研究,運用現(xiàn)代科技的方法與手段使中醫(yī)及中藥在治療血栓性疾病方面發(fā)揮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