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媛媛,宋革,譚穎,馬從順,詹雪君
(廣東省計劃生育科學技術研究所 廣東省計劃生育專科醫(yī)院生殖科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男性生殖與遺傳重點實驗室,廣州 510600)
黃體期促排卵利用高水平孕激素對促黃體生成素(LH)的抑制作用,促性腺激素(Gn)促進多卵泡發(fā)育,結合玻璃化冷凍技術,將所獲得的胚胎凍存,用以凍融周期移植。因其有效抑制LH峰,降低藥費,減少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OHSS)發(fā)生,是輔助生殖技術中較為常用的非傳統(tǒng)促排卵方案[1]。在黃體期促排卵方案中,促排12 d后開始添加安宮黃體酮,目的在于抑制因黃體萎縮孕酮降低而引起的促黃體生成素(LH)升高,并推遲月經期,避免取卵日陰道出血。在我們的臨床應用中,黃體期促排卵對于卵巢功能減退患者,可縮短助孕時間,幫助患者盡快累積一定數(shù)量的優(yōu)質胚胎。但在此過程中有自然妊娠可能,臨床少見,未及時發(fā)現(xiàn)及不恰當?shù)挠盟幙赡苡绊懤^續(xù)妊娠,對患者造成損失。本文回顧性分析2018年4月在廣東省計劃生育??漆t(yī)院收治的1例不孕患者黃體期促排卵過程中自然妊娠的臨床病例,并結合文獻復習。
1.一般資料:患者女,37歲,因“同居未避孕未孕3年”于2018年初就診廣東省計劃生育專科醫(yī)院。男方精液檢查多次均為正常精液參數(shù)。女方為原發(fā)不孕,月經周期20~28 d,持續(xù)7 d,量中,輕度痛經。輸卵管造影(HSG):左側輸卵管峽部梗阻,右側輸卵管通暢。2016年12月在外院行腹腔鏡下輸卵管整形術+雙側卵巢巧克力囊腫剝除術+盆腔粘連松解術+宮腔鏡檢+診刮術,術中行美蘭通液,見雙側輸卵管通暢,術后診斷為“雙側卵巢巧克力囊腫;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IV期;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原發(fā)性不孕癥”。術后外院促排卵治療半年仍未孕。以“子宮內膜異位癥IV期、輸卵管整形術后1年未孕”為指征,擬行IVF-ET助孕治療。2018年3月查基礎性激素FSH 14.24 U/L、AMH 0.65 ng/ml,基礎竇卵泡(AFC)5~6個,診斷:原發(fā)性不孕癥;雙側卵巢巧克力囊腫(剝除術后);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IV期;雙側輸卵管整形術后;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卵巢低反應(POR)?;颊叻蚱揠p方染色體正常,梅毒艾滋、乙肝丙肝、肝腎功能未見異常,女方優(yōu)生四項及甲狀腺功能均正常。
2.促排卵情況:患者基礎FSH>10 U/L,予月經周期第3天起服用屈羅酮炔雌醇(優(yōu)思明,拜爾,德國)1片/d,共21 d預處理。停藥后月經第2天B超監(jiān)測:右側竇卵泡9 mm,其余3~4 mm,共3個;左側竇卵泡3~4 mm,共3個;內膜4.8 mm。查性激素FSH 4.5 U/L、LH 1.4 U/L、E2204 pmol/L。卵泡大小不均,擬行黃體期促排卵。月經周期第12天起監(jiān)測卵泡生長,右側優(yōu)勢卵泡13 mm;月經周期第14天,優(yōu)勢卵泡18 mm;月經周期第15天,優(yōu)勢卵泡塌陷;月經周期第17天,超聲示左側竇卵泡3~4 mm共2個,右側竇卵泡4~5 mm共2個,右側卵巢內黃體13 mm,當日查性激素LH 3.34 U/L、E2296 pmol/L、P 24.3 nmol/L,予來曲唑(浙江海正藥業(yè))2.5 mg+尿促卵泡素(麗申寶,珠海麗珠制藥)150 U+尿促性素(寧波人健藥業(yè))225 U促排卵。促排卵過程中未定期監(jiān)測孕酮水平。促排卵第11天超聲示左側卵泡17 mm、14 mm、9 mm,右側卵泡16 mm,子宮內膜10 mm,當日查性激素LH 0.09 U/L、E2921 pmol/L、P 84.69 nmol/L。促排卵過程中未添加孕激素類藥物,但孕酮在排卵后第13天處于異常高水平,遂當日查血?-HCG 82.63 U/L,追問病史,患者監(jiān)測排卵過程中有一次性生活。
3.治療:確認妊娠當日起予地屈孕酮(達芙通,雅培,荷蘭)30 mg/d+戊酸雌二醇(補佳樂,拜爾,德國)4 mg/d黃體支持,4 d后復查?-HCG 798.3 U/L,2周后陰道B超檢查,示“宮內單活胎,約6+周”。患者孕早期無腹痛及陰道流血等,繼續(xù)黃體支持至孕10周。當?shù)蒯t(yī)院規(guī)律產檢,孕12周B超示“宮內單活胎,約孕12+周,NT 1.5 mm”?;颊咴?7周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少量陰道流血,色暗紅,外院B超示“宮內單胎,雙頂徑29 mm,股骨長17 mm,羊水最大暗區(qū)40 mm,約孕15周,未見胎心搏動,胎兒頭部、頸部、胸部、腹部、脊柱未見異?!?,遂在當?shù)蒯t(yī)院行藥物流產,自訴排出胎兒外觀正常?;颊呶葱袩o創(chuàng)產前診斷,胚胎停育后未查胎兒染色體。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環(huán)境污染日益嚴重,不孕癥的發(fā)病率增高;加之我國開放二胎的政策,婚育觀念改變,高齡等卵巢低反應的比例逐漸增高,這部分人群的助孕治療,成為近期輔助生殖及生殖內分泌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薈萃分析顯示,對于POR患者拮抗劑及激動劑長方案的臨床妊娠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2]。因拮抗劑方案治療時間短、Gn用量少等優(yōu)勢,被作為POR患者主要促排卵方案。因卵泡儲備功能降低,卵泡募集及優(yōu)勢化的時間提早,在采用拮抗劑方案中,POR患者常常需要口服避孕藥(OC)或雌孕激素[3]預處理,以提高卵泡的均一性,降低FSH水平,改善卵巢對促排卵藥物的反應性。文獻證實,口服避孕藥(OC)預處理對妊娠結局有不利影響[4],故大部分學者建議在OC停藥后5 d后開始促排,避開窗口期。臨床操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大部分患者在停藥1~3 d后月經來潮,停藥5 d后,卵泡大小均一度下降,不能達到預處理的預期目標。黃體期促排卵可能更符合此類患者卵泡募集窗口期[5],提高獲卵數(shù)。如本病例中,患者基礎竇卵泡數(shù)4~6個、AMH 0.65 ng/ml,并且有卵巢手術病史,符合博洛尼亞POR的診斷標準。進入IVF治療周期,患者在OC預處理后,雖然FSH水平下降,但卵泡大小不均,故而考慮排卵后行黃體期促排卵。
根據(jù)文獻報道,安宮黃體酮為黃體期促排卵過程中最常見的高效孕激素類藥物,其與孕激素受體結合能力比孕酮高,抑制LH作用較強,藥物價格低廉[6]。但安宮黃體酮具有弱雄激素作用,孕期長期用藥會導致女胎男性化,因此不用于妊娠黃體支持及保胎治療[7]。本中心在以往的黃體期促排卵方案中,常規(guī)應用安宮黃體酮,該患者如果未發(fā)現(xiàn)意外妊娠,會添加安宮黃體酮,并將繼續(xù)接受取卵治療,可能對患者宮內胚胎發(fā)育產生不利影響。隨著高孕激素下促排卵方案(PPOS)的廣泛應用,有學者發(fā)現(xiàn)地屈孕酮[8]與安琪坦[9]均能有效抑制LH峰,可用于PPOS方案。這兩種藥物同時適用于妊娠后黃體支持,并且服用后不影響血清孕酮水平,更有利于觀察孕酮水平的變化情況。故而,在出現(xiàn)黃體期促排卵意外妊娠病人后,我中心將地屈孕酮作為黃體期促排卵的常規(guī)用藥,并在促排卵過程中定期監(jiān)測孕酮水平,以及時發(fā)現(xiàn)妊娠。
來曲唑(LE)為芳香化酶抑制劑,通過降低雌激素水平,促進下丘腦垂體軸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達到促排卵的目的。2013年美國內分泌協(xié)會將其作為誘導排卵的可選藥物[10]。在動物實驗中,孕前長期大量使用來曲唑可降低親代的生育能力,致畸敏感期用藥對動物有致畸作用[11]。目前尚未確定孕前服用對人類胎兒的致畸風險。Albrecht等[12]比較狒狒在妊娠5~69 d聯(lián)合LE+E2,相較于單用LE組,未發(fā)現(xiàn)早期流產現(xiàn)象,認為E2對妊娠維持有重要作用。考慮來曲唑抑制芳香化酶活性,本例患者在確認妊娠后立即給予雌/孕激素補充治療,孕早期未發(fā)現(xiàn)先兆流產癥狀。患者高齡,妊娠后在當?shù)蒯t(yī)院定期產檢,因當?shù)匚撮_展無創(chuàng)產前診斷,故而計劃在孕中期行羊水穿刺,但在孕15周發(fā)生胚胎停育,2周后行藥物流產,很遺憾未行絨毛染色體檢查,無法確定胚胎停育是否與染色體異常有關。該患者排卵后第3~11天服用來曲唑,為胚胎種植期,發(fā)生晚期自然流產是否與黃體期服用來曲唑有關尚需進一步研究。
回顧病史,本文中患者不孕病史3年,經腹腔鏡下輸卵管整形術+巧克力囊腫剝除術+盆腔粘連松解術,術后促排卵治療半年仍未能成功受孕。然而,在黃體期促排卵周期,一次不經意的性生活后卻自然妊娠。因此,在不孕癥的診療過程中應考慮心理因素,在治療生理疾病的同時給患者更多的心理疏導。
總之,本文介紹了一例在少見的黃體期促排卵過程中自然妊娠病例,提示在黃體期促排卵過程中監(jiān)測孕激素對發(fā)現(xiàn)意外妊娠具有積極意義。同時,建議在黃體期促排卵過程中,采用對妊娠更加安全的藥物,以避免對早期胎兒發(fā)育及繼續(xù)妊娠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