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凡知
摘要:本文對汽車安全駕駛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擋車安全駕駛的原則與方法,并就汽車駕駛應急處置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汽車駕駛;安全駕駛;駕駛技術
1汽車安全駕駛影響因素分析
在汽車駕駛過程中,有很多因素會對司機的安全駕駛產生影響,這些因素既有來自司機生理、心理層面的,也有來自車輛狀況方面的,任一因素都有可能對司機的安全駕駛產生巨大影響。
1.1司機生理、心理因素對安全駕駛的影響
司機的生理狀況對于安全駕駛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這里的生理狀況包括司機的視力、聽力、體力、身體協(xié)調能力等方面,也可以說是司機的綜合身體素質。綜合身體素質好、精力旺盛的人,在汽車駕駛過程中,往往能夠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對于突發(fā)情況具有更快的反應能力,反之,則駕駛的安全系數就低很多。
司機的心理狀況同樣對安全駕駛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諸多文獻研究表明,在實際駕駛過程中,生氣、暴怒、情緒低落或起伏較大,都會對司機的安全駕駛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是對于外界的刺激容易產生過激反應。而情緒穩(wěn)定或是心理狀態(tài)愉悅的司機,在駕駛過程中往往頭腦更為敏銳、清晰,反應與操作也更為快速準確,駕駛的安全系數較高。
1.2車輛因素對司機安全駕駛的影響
車輛因素對司機的安全駕駛具有重要的影響。車輛因素較為復雜,包括了車輛整體質量、車齡、保養(yǎng)狀況等,一般來說,輪胎、轉向、制動等是人們關注的對安全駕駛影響較大的車輛因素。車齡較長、保養(yǎng)不良的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發(fā)生安全問題的風險要大的多。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在汽車駕駛過程中,如果司機不能對車輛的整體狀況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如胎壓是否正常、制動是否有效,那么安全駕駛的風險無疑要大很多,畢竟汽車在行駛過程中車況處于一個動態(tài)的變化過程,突發(fā)狀況往往都是極具危險的。
2汽車安全駕駛原則及方法
2.1汽車安全駕駛原則
2.1.1遵守道路行駛交通規(guī)則
汽車安全駕駛的首要原則就是要遵守道路交通規(guī)則。規(guī)則是對人行為的規(guī)范與約束,有約束的行為才是有序安全的。很多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都與駕駛員忽視道路交通規(guī)則有關。如轉彎讓直行、并線打轉向、系緊安全帶等,很多交通規(guī)則都是在細節(jié)處見真章,而細節(jié)往往決定著汽車駕駛的安全,這是無數血的教訓總結出來的,對于這點,每一個汽車駕駛員都應該牢記。
2.1.2嚴禁酒駕
酒后駕車稱為“酒駕”,更進一步,則為“醉駕”,危險系數直接爆表。2008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事故調查顯示,大約50%-60%的交通事故與酒后駕駛有關,酒后駕駛已經被列為車禍致死的主要原因。人在酒后受酒精的刺激而產生興奮心理,但酒精在人體血液中達到一定濃度時,則會使人對外界的反應能力及控制能力下降,此車開車極易引發(fā)交通事故。目前,駕駛人員的酒駕行為已經不僅僅是不遵守駕駛職業(yè)道德的問題,而是屬于嚴重的違法行為。嚴禁酒駕是汽車駕駛員應遵守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則。
2.1.3 嚴禁疲勞駕駛
疲勞駕駛會影響到駕駛人的注意、感覺、知覺、思維、判斷、意志、決定和運動等諸方面。相關研究表明,交通事故中有超過20%是由于疲勞駕駛引起的。連續(xù)駕駛超過4個小時,人會出現(xiàn)疲勞現(xiàn)象,雖因人而異,疲勞程度不一,但長時間駕駛超過人的生理負荷,無疑十分不利于安全。
2.1.4保持車況良好
安全駕駛的一個關鍵原則,就是要時刻保持車況良好。良好的車況是確保行車安全的重要保障。定期保養(yǎng),車輛出現(xiàn)問題及時維修,行車前認真檢查車輛狀況,則是確保車況保持良好的重要措施。
2.2汽車安全駕駛技術
2.2.1開車前進行必要的安全檢查
為確保駕駛安全,在開車前必須要進行一些安全檢查,主要包括:一是上車前要繞車一周檢查車輛外觀及安全狀況,同時對車輛的安全部位、輪胎、車燈、后視鏡等進行仔細檢查,另外還需觀察車身底部是否有小動物或輪胎是否有障礙物阻擋;二是打開車門前再次觀察后方交通情況,確認安全后按上車規(guī)范進入駕駛室并關閉車門,系好安全帶,調整駕駛座椅、后視鏡、檢查儀表,并確認變速器操作桿已處于空擋(p檔)位置,然后啟動發(fā)動機。
2.2.2駕駛時要集中注意力
安全駕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集中注意力,這是汽車駕駛員必須要養(yǎng)成的關鍵習慣。集中注意力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時刻觀察路面情況,要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在車輛行駛過程中不得分心思考與駕駛不相關的事物,保持思維對駕駛的關注度;二是避免做分散注意力的事,如接聽電話、飲食,頻繁與人交談等。
2.2.3要有預判意識
具備預判意識是實現(xiàn)安全駕駛的一個關鍵技能。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往往面對的非常復雜的、動態(tài)的路面變化環(huán)境,駕駛員在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同時,對于路面上的人、車、物的動態(tài)變化,要能夠做到準確預判,增加反應的提前量,如此才能盡可能的避免突發(fā)事件,降低駕駛風險。
2.2.4保持車距
保持車距是每一個汽車駕駛員都明白的道理,但這樣一個淺顯的道理往往卻不是每一個司機都能遵守的,尤其是一些老司機。保持車距的目的是為了給駕駛員的操作提供充足的反應時間,并為汽車制動保留足夠的距離空間。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車距往往就是生與死的距離。
3汽車駕駛應急處置策略
3.1爆胎處置策略
前輪爆胎。打開雙跳燈,握緊方向盤,調整車頭,動作要輕柔,不要慌張地反復猛打方向盤,以免汽車出現(xiàn)強烈側滑甚至調頭。然后慢慢減速,可以掛空擋或逐級減擋,松開油門踏板并反復輕踩剎車,將汽車緩慢停下來。如果是后輪爆胎,車會呈現(xiàn)不穩(wěn)狀態(tài),會產生一股輕微的力量,使車子傾向爆胎的那一邊。此時應該反復輕踩踏板,采用收油減擋的方式將汽車緩慢停下。與前胎爆裂時一樣,不要猛踩剎車踏板,也不要迅速松開油門踏板,可以運用收油減擋的方式讓汽車逐漸減速并最終停下。切記,高速猛踩剎車后果嚴重,可能造成車輛翻滾。車輛停穩(wěn)后,第一時間在車后面設置警示標志,這在高速上尤其重要。
3.2轉向失靈時的應急處置策略
駕駛人發(fā)現(xiàn)轉向不靈時,正確的做法是:盡快減速,在安全地點停車,查明原因。轉向失控后,若車輛偏離直線行駛方向,應果斷地連續(xù)踩踏、放松制動踏板,使車輛盡快減速停車。當車輛轉向失控,行駛方向偏離,事故已經無可避免時,應盡快減速,極力縮短停車距離,減輕撞車力度。高速行駛的車輛,在轉向失控的情況下使用緊急制動,很容易造成翻車。駕駛人發(fā)現(xiàn)轉向突然不靈,但還可實現(xiàn)轉向時,應低速將車開到附近修理廠修好后再行駛。轉向突然失控后,若車輛和前方道路情況允許保持直線行駛時,不可使用緊急制動。
3.3制動突然失靈時的應急處置策略
行車中制動突然失靈時,駕駛人要沉著鎮(zhèn)靜,握緊轉向盤,利用“搶擋”或駐車制動進行減速。下坡路制動突然失靈時,可采用的辦法是:將車輛向上坡道方向行駛;用車身靠向路旁的巖石或樹林碰擦(或用前保險杠側面撞擊山坡);利用道路邊專設的避險車道停車。制動突然失靈,避讓障礙物時,要掌握“先避人,后避物”的原則。制動時前車輪抱死會出現(xiàn)喪失轉向能力的情況,后車輪抱死可能會出現(xiàn)側滑甩尾的情況。
參考文獻
[1]朱晨.汽車安全駕駛及應急處置技術分析[J].汽車實用技術,2018(22):253-254.
[2]羅昌.汽車駕駛中的緊急情況處理與分析[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8(07):103.
[3]曹進成.淺議汽車安全駕駛及應急處理對策[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8(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