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2013~2018年分離的3 913株腸球菌菌種分布及藥敏試驗結(jié)果分析

2019-02-12 19:43:27周輝高碩張之烽張燕沈瀚周萬青
山東醫(yī)藥 2019年36期
關(guān)鍵詞:拉寧糞腸氨芐西林

周輝,高碩,張之烽,張燕,沈瀚,周萬青

(南京大學(xué)醫(yī)學(xué)院附屬鼓樓醫(yī)院,南京210008)

腸球菌屬于革蘭陽性球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環(huán)境、人及動物消化道內(nèi),是條件致病菌。正常條件下,腸球菌與宿主間保持著良好的平衡關(guān)系,但在宿主免疫力低下、菌群失調(diào)等情況下可引起包括泌尿系感染、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菌血癥及敗血癥等在內(nèi)的多種嚴(yán)重疾病[1]。近年來,由于臨床上抗菌藥物的不合理應(yīng)用,腸球菌已經(jīng)成為醫(yī)院感染的主要條件致病菌,其中最常見的是糞腸球菌和屎腸球菌[2~4]。本研究觀察了2013~2018年南京大學(xué)醫(yī)學(xué)院附屬鼓樓醫(yī)院臨床分離的3 913株腸球菌的菌種分布、藥敏試驗結(jié)果,為臨床防控和治療腸球菌感染提供依據(jù)。

1 資料與方法

1.1 菌株來源、儀器及試劑 收集南京大學(xué)醫(yī)學(xué)院附屬鼓樓醫(yī)院2013~2018年臨床分離出的腸球菌3 913株,剔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分離的相同菌株。3 913株腸球菌分別來源于尿液(1 673株,占42.8%)、分泌物(583株,占14.9%)、腹水(554株,占14.2%)、膽汁(412株,占10.5%)、血液(273株,占6.9%)、導(dǎo)管頭(169株,占4.3%)和其他(249株,占6.4%)。質(zhì)控菌株糞腸球菌(ATCC29212)和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ATCC29213)購自江蘇省臨床檢驗中心。Vitek 2 Compact全自動細(xì)菌鑒定及藥敏分析儀及配套GP鑒定卡、GP67藥敏卡、API 20Strep、M-H平板均購自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藥敏紙片購自英國OXOID公司。

1.2 菌種鑒定方法 采用API 20Strep 或Vitek 2 Compact全自動細(xì)菌鑒定及藥敏分析儀對3 913株腸球菌進(jìn)行菌種鑒定。

1.3 藥物敏感試驗 采用2種藥敏試驗方法檢測糞腸球菌、屎腸球菌對常用抗菌藥物的敏感性:①根據(jù)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biāo)準(zhǔn)化協(xié)會(CLSI)推薦的紙片擴散法(K-B法)測定糞腸球菌、屎腸球菌對萬古霉素、青霉素G、利奈唑胺、替考拉寧、氨芐西林、高濃度慶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等7種常用抗菌藥物的敏感性;②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動細(xì)菌鑒定及藥敏分析儀測定糞腸球菌、屎腸球菌對青霉素G、氨芐西林、高濃度慶大霉素、高濃度鏈霉素、環(huán)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紅霉素、利奈唑胺、萬古霉素、替考拉寧、奎奴普丁/達(dá)福普汀、四環(huán)素、替加環(huán)素等14種常用抗菌藥物的敏感性。2013~2014年以K-B法為主,全自動細(xì)菌鑒定及藥敏分析儀為輔;2015~2018年以全自動細(xì)菌鑒定及藥敏分析儀為主,K-B法為輔。采用WHONET 5.6軟件對分離菌株進(jìn)行細(xì)菌病原學(xué)和耐藥性分析,藥敏判斷標(biāo)準(zhǔn)依據(jù)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biāo)準(zhǔn)化協(xié)會(CLSI)2018版本進(jìn)行。

2 結(jié)果

2.1 菌種分布 2013~2018年分離的3 913株腸球菌中,糞腸球菌1 870株(占47.8%)、屎腸球菌1 738株(占44.4%)、鳥腸球菌169株(占4.3%)、鶉雞腸球菌70株(占1.8%)、鉛黃腸球菌35株(占0.9%)、耐久腸球菌15株(占0.4%)、小腸腸球菌9株(占0.2%)、棉子糖腸球菌7株(占0.1%)。

2.2 藥敏分析結(jié)果

2.2.1 糞腸球菌對14種常用抗菌藥物的敏感性 糞腸球菌對青霉素G耐藥率為6.8%(118/1 730)、對氨芐西林耐藥率為2.1%(35/1 687)、對高濃度慶大霉素耐藥率為31.0%(567/1 828)、對高濃度鏈霉素耐藥率為21.6%(165/764)、對環(huán)丙沙星耐藥率為25.8%(321/1 246)、對左旋氧氟沙星耐藥率為28.2%(488/1 731)、對莫西沙星耐藥率為25.4%(318/1 250)、對紅霉素耐藥率為57.7%(720/1 247)、對利奈唑胺耐藥率為1.9%(34/1 815)、對萬古霉素耐藥率為0.1%(2/1 843)、對替考拉寧耐藥率為0(0/600)、對奎奴普丁/達(dá)福普汀耐藥率為98.3%(1 083/1 102)、對四環(huán)素耐藥率為75.5%(944/1 250)、對替加環(huán)素耐藥率為0(0/1 234)。

2.2.2 屎腸球菌對14種常用抗菌藥物的敏感性 屎腸球菌對青霉素G耐藥率為85.6%(1 459/1 704)、對氨芐西林耐藥率為83.8%(1 419/1 693)、對高濃度慶大霉素耐藥率為41.5%(706/1 700)、對高濃度鏈霉素耐藥率為39.1%(255/652)、對環(huán)丙沙星耐藥率為84.5%(895/1 059)、對左旋氧氟沙星耐藥率為84.0%(1 316/1 567)、對莫西沙星耐藥率為87.1%(927/1 064)、對紅霉素耐藥率為87.4%(909/1 040)、對利奈唑胺耐藥率為0.4%(7/1 701)、對萬古霉素耐藥率為3.8%(65/1 708)、對替考拉寧耐藥率為5.5%(36/658)、對奎奴普丁/達(dá)福普汀耐藥率為2.0%(21/1 064)、對四環(huán)素耐藥率為37.7%(401/1 064)、對替加環(huán)素耐藥率為0(0/1 053)。

2.3 2013~2018年腸球菌對7種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性變化

2.3.1 2013~2018年糞腸球菌對7種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性變化 2013~2018年,每年分離出的糞腸球菌對青霉素G的耐藥率分別為10.9%(28/258)、9.9%(29/294)、8.5%(26/307)、4.4%(12/273)、4.8%(15/313)、3.5%(11/310),對氨芐西林的耐藥率分別為5%(13/258)、3.5%(10/288)、2.4%(7/291)、0.4%(1/264)、0.7%(2/304)、0.7%(2/305),對高濃度慶大霉素的耐藥率分別為40.9%(103/252)、42.1%(133/316)、31.2%(113/362)、25.1%(76/303)、18.8%(59/313)、29.9%(92/308),對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藥率分別為39.6%(103/260)、31.5%(99/314)、22.1%(80/362)、23.6%(72/305)、27.8%(87/313)、31%(63/203),對利奈唑胺的耐藥率分別為0.4%(1/260)、0.3%(1/307)、1.1%(4/350)、2.7%(8/301)、1.9%(6/312)、4.8%(15/310),對萬古霉素的耐藥率分別為0(0/262)、0.3%(1/316)、0(0/362)、0(0/305)、0(0/314)、0(0/310),對替考拉寧的耐藥率分別為0(0/249)、0(0/196)、0(0/104)、0(0/25)、0(0/29)、0(0/5)。

2.3.2 2013~2018年屎腸球菌對7種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性變化 2013~2018年,每年分離出的屎腸球菌對青霉素G的耐藥率分別為86.5%(230/266)、87.3%(248/284)、86.4%(229/265)、84.3%(231/274)、85.1%(251/295)、85.1%(297/349),對氨芐西林的耐藥率分別為82.3%(219/266)、86.0%(245/285)、84.3%(220/261)、82.8%(227/274)、84.2%(245/291)、84.4%(292/346),對高濃度慶大霉素的耐藥率分別為60.8%(158/260)、49.7%(142/286)、42.3%(112/265)、33.1%(91/275)、27.1%(80/295)、38.7%(135/349),對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藥率分別為87.6%(233/266)、88.3%(250/283)、83%(220/265)、84.3%(231/274)、80.2%(235/293)、81.4%(175/215),對利奈唑胺的耐藥率分別為0.4%(1/265)、0(0/285)、0(0/261)、0.4%(1/276)、0.3%(1/294)、0.9%(3/350),對萬古霉素的耐藥率分別為9.4%(25/266)、6.6%(19/286)、3.4%(9/265)、3.6%(10/276)、2%(6/295)、2%(7/350),對替考拉寧的耐藥率分別為8%(21/261)、3.6%(8/220)、9.4%(8/85)、2.6%(1/39)、8.5%(4/47)、5.3%(1/19)。

3 討論

對3 913株腸球菌標(biāo)本及菌種分布情況分析顯示,臨床檢出的腸球菌以糞腸球菌和屎腸球菌為主,以尿液標(biāo)本最為多見,其次為腹水和分泌物為主,與李佳等[5]報道一致。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臨床分離的菌種中存在一定數(shù)量的醇雞腸球菌(1.8%)和鉛黃腸球菌(0.9%),上述2菌種對萬古霉素呈天然低水平耐藥,因此臨床抗菌藥物使用時需注意規(guī)避。另外,腹水標(biāo)本占比6年來逐年上升,由2013年度的7.8%升至2018年度的21.8%,于2016年之后超過分泌物標(biāo)本,位列第二位,說明腸球菌與泌尿道感染、腹腔感染等密切相關(guān),可能與外科患者數(shù)量增加及腹部、盆腔等部位的創(chuàng)傷和外科術(shù)后感染有關(guān)。

藥敏試驗結(jié)果顯示,糞腸球菌對青霉素G、氨芐西林、利奈唑胺、萬古霉素、替考拉寧、替加環(huán)素等耐藥率較低(低于10%),對紅霉素、奎奴普丁/達(dá)福普汀、四環(huán)素等耐藥率較高(高于50%);屎腸球菌對青霉素G、氨芐西林、環(huán)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紅霉素等耐藥率較高(高于50%),對利奈唑胺、萬古霉素、替考拉寧、奎奴普丁/達(dá)福普汀、替加環(huán)素等耐藥率較低(低于10%)。因此,在臨床抗菌藥物的選擇上應(yīng)考慮菌種差異和耐藥性差異,參照微生物藥敏報告和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進(jìn)行合理選用。

糞腸球菌對7種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性變化結(jié)果顯示,糞腸球菌對青霉素G和氨芐西林耐藥性較低,并呈逐年下降趨勢,分別由2013年的10.9%(青霉素G)、5%(氨芐西林)降至2018年的3.5%(青霉素G)、0.7%(氨芐西林)。糞腸球菌對高濃度慶大霉素和左旋氧氟沙星呈現(xiàn)耐藥率先下降再升高趨勢,高濃度慶大霉素耐藥率在2018年呈現(xiàn)反彈上升,可能與近2年新型氨基糖甙類抗菌藥物的大范圍臨床使用有關(guān)。研究[6]顯示,利奈唑胺為惡唑烷酮類抗菌藥物,對腸球菌感染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耐藥問題的出現(xiàn)多發(fā)生在利奈唑胺治療以及延長療程的患者中。研究[7]發(fā)現(xiàn),利奈唑胺耐藥率的上升可能與臨床利奈唑胺使用率增高有關(guān),而造成糞腸球菌對該類藥物耐藥主要與optrA基因的表達(dá)相關(guān)。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糞腸球菌對利奈唑胺耐藥性雖然較低(低于5%),但卻呈現(xiàn)不斷上升趨勢,由2013年的0.4%上升至2018年的4.8%。糞腸球菌對萬古霉素和替考拉寧敏感性高,僅在2014年度檢出萬古霉素耐藥糞腸球菌1株,其余年份未檢出耐藥菌株。

屎腸球菌對7種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性變化結(jié)果顯示,屎腸球菌對青霉素G、氨芐西林、左氧氟沙星3種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均高于80%,提示臨床在分離獲得屎腸球菌造成的感染選擇上述3種抗菌藥物治療時需慎重。有報道[8]稱,腸球菌對高濃度慶大霉素耐藥率逐年增加,應(yīng)予以重視。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糞腸球菌相似,屎腸球菌對高濃度慶大霉素的耐藥率逐年降低,但在2018年出現(xiàn)大幅度反彈。屎腸球菌對利奈唑胺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對替考拉寧的耐藥性呈現(xiàn)一定波動,可能與近年檢測菌株數(shù)偏少有關(guān)。本研究發(fā)現(xiàn),屎腸球菌對萬古霉素耐藥性呈現(xiàn)逐年下降的趨勢,由2013年的9.4%下降至2018年的2%。與國內(nèi)外監(jiān)測屎腸球菌對萬古霉素的耐藥趨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我們認(rèn)為,這可能與醫(yī)院在管控方面的高度重視及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有關(guān)。

綜上所述,2013~2018年分離的3 913株腸球菌主要為糞腸球菌和屎腸球菌。糞腸球菌對青霉素G、氨芐西林、利奈唑胺、萬古霉素、替考拉寧、替加環(huán)素等耐藥率較低,對紅霉素、奎奴普丁/達(dá)福普汀、四環(huán)素等耐藥率較高;屎腸球菌對青霉素G、氨芐西林、環(huán)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紅霉素等耐藥率較高,對利奈唑胺、萬古霉素、替考拉寧、奎奴普丁/達(dá)福普汀、替加環(huán)素等耐藥率較低。糞腸球菌對青霉素G和氨芐西林耐藥性呈逐年下降趨勢,對高濃度慶大霉素和左旋氧氟沙星呈現(xiàn)耐藥率先下降再升高趨勢,對利奈唑胺耐藥性呈現(xiàn)不斷上升趨勢。屎腸球菌對高濃度慶大霉素、萬古霉素的耐藥率逐年降低,對替考拉寧的耐藥性呈現(xiàn)一定波動。

猜你喜歡
拉寧糞腸氨芐西林
一株禽源糞腸球菌的分離與鑒定
氨芐西林鈉合成工藝研究
《2022 JSC/JSTDM臨床實踐指南:替考拉寧治療藥物監(jiān)測》解讀
氨芐西林預(yù)報糞腸球菌和屎腸球菌亞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微酸性電解水對根管內(nèi)糞腸球菌生物膜抗菌作用的體外研究
替考拉寧在重癥感染患者中血藥谷濃度影響因素分析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替考拉寧血藥濃度
光動力療法聯(lián)合氫氧化鈣對根管糞腸球菌消毒效果的體外研究
淺談國產(chǎn)注射用氨芐西林鈉雜質(zhì)譜及生產(chǎn)工藝
臨床感染糞腸球菌致病島毒力相關(guān)基因的研究現(xiàn)狀
根河市| 资源县| 张家港市| 长汀县| 巩留县| 茌平县| 荃湾区| 新余市| 广西| 兴隆县| 乐平市| 湘阴县| 荔波县| 宁强县| 馆陶县| 宿松县| 鹤峰县| 龙州县| 宁明县| 莱州市| 宜城市| 萍乡市| 修武县| 茌平县| 福清市| 绥棱县| 怀柔区| 项城市| 盐山县| 石屏县| 竹山县| 基隆市| 昆山市| 越西县| 辽阳县| 长顺县| 叶城县| 江华| 文山县| 高台县| 贡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