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紅
(淄博師范高等??茖W校 科研處,山東 淄博 255130)
王繼紅從事剪紙創(chuàng)作已經(jīng)很多年,其對剪紙藝術的執(zhí)著可見一斑。每每欣賞繼紅的新作,總有一種詩情畫意盎然心頭,妥帖且含蘊豐厚。繼紅還從事文藝理論研究,其藝術評論語言老辣、切中要害、深入淺出,實屬難能可貴之舉。其游刃有余地穿梭其中,她的剪紙作品像是她理論主張的藝術再現(xiàn),她的理論主張又像是她對自己剪紙作品的解說??梢哉f,繼紅的剪紙與繼紅的剪紙理論主張相映成趣。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無論是其理論表達,還是其藝術創(chuàng)作,都統(tǒng)一具備一個特點——詩意。
詩人何其芳在《<工人歌謠選>序》中這樣解釋“詩意”?!翱偲饋碚f,詩意似乎就是這樣的東西:它是從社會生活和自然界提供出來的、經(jīng)過創(chuàng)作者的感動而又能夠激動別人的、一種新鮮優(yōu)美的文學藝術的內(nèi)容的要素。”[1]在這樣的解釋中,何其芳主要關注的是在文學藝術中的“詩意”。筆者認為,何其芳所解釋的這種“詩意”可以擴展到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各個領域。人們從生活和自然中感受、提取并表達出來,同時接受者同樣感受到了美好和感動,這也是詩意。所以,法國17世紀最具天才的數(shù)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布萊茲·帕斯卡爾(Blaise Pascal,1623-1662)曾說過:人應該詩意地活在這片土地上,這是人類的一種理想追求。
正是由于“詩意”是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種至高的藝術境界,所以在許多人看來,詩意應來自于陽春白雪,而不是出自下里巴人。換句話說,夾帶著泥土芬芳的東西,似乎與詩意永遠不沾邊。這樣的界定,有失偏頗。無論是與泥土緊密相連的各類農(nóng)業(yè)、工業(yè)、商業(yè)的生產(chǎn)生活項目,還是與陽春白雪緊密相連的琴棋書畫詩酒花,都有可能進入詩意的境界。換句話說,詩意從哪里產(chǎn)生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達到了這樣的境界——溫暖、愜意、美好。這一境界,就是人類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理想,如布萊茲·帕斯卡爾暢想的那樣。
根據(jù)筆者的整理、分析,我們認為,感受、理解并深得“詩意”的魅力,大約應該從人類對大自然之美好、生命之純粹、人情之溫暖、期冀之誠篤等四個方面的感受來獲得。無論是文學藝術,還是其他門類的藝術,還是生產(chǎn)生活的其他事情,只要是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些方面帶給我們的溫暖和感動,那就是詩意。所以,接下來,本人要闡述的繼紅剪紙作品的詩意,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大自然是人類生存之本,人類與大自然是同呼吸共命運的一體。切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與自然界融為一體,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最基本出發(fā)點,也是人生詩意產(chǎn)生的起點。諸如“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薄胺e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薄鞍嗽潞?,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薄耙皶缣斓蜆?,江清月近人。”①面對大自然的美好,人們都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吟詠出自己的怦然心動,只是詩人的詩句更動聽,更經(jīng)典。仔細翻檢我國歷代詩人的詩作,無論哪一位,都有吟詠大自然的詩作,這就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詩意。
人類感受著大自然的一切,四季輪回、日出日落、山川河流向東穿行。人類就是生活在這樣的一片大地上,真正體驗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美好。古人甚至從大自然給予的啟示中安排人類的活動,歐陽修《秋聲賦》有云:“夫秋,刑官也,于時為陰;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正是由于大自然之秋季特色引發(fā)了人們對秋的規(guī)定:刑官、兵象、音律的商音和夷則律。也正是人們賦予了秋更多的文化意蘊才使得眾多文人甚至是普通人常常生出悲秋的詩意。
每一個真正熱愛大自然的人,無時無刻都在感受著大自然跳動的脈搏,表達著對大自然的喜愛。作為民間藝術的剪紙更是與大自然最為親近的藝術。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無論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還是各類動物各色人等,都在藝術家們的表現(xiàn)范圍內(nèi)。不僅如此,藝術家們還就其中的一些日常生活所見賦予了豐富的意義和情感,諸如動物的龍虎獅、貓兔狗、魚蟲鳥雞,諸如植物的石榴葡萄桃等等,都作為藝術表現(xiàn)的對象展現(xiàn)在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剪紙藝術,便非常完美地表現(xiàn)了生產(chǎn)生活最常見最普通的動植物,這些物件或憨態(tài)可掬、或威風凜凜、或玲瓏剔透地詩意地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讓觀賞者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大自然萬事萬物的美好,詩情畫意也便盎然其中。
繼紅對大自然的熱愛深入骨髓,她不僅能在稀松平常的日常所見中發(fā)現(xiàn)美好,還能在別人忽視的地方發(fā)現(xiàn)美好。她把對大自然美好的熱愛,用激情飽滿的剪刀刻畫出了這種深切的感受,如其心齋系列剪紙“我贊美世界用蜜蜂的歌、蝴蝶的舞和花朵的詩”(見封三)。畫面中,一個漂亮的女子在隨風飛舞,她的長發(fā)被溫柔的風吹起,衣袂飄搖、風姿綽約、兩腮緋紅。頭頂上是正在起舞的蝴蝶和歌唱的蜜蜂,衣袂連接的是盛開的牡丹,這是怎樣詩意的世界呢?就是這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蜜蜂、蝴蝶和花朵,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大地歡歌的五彩繽紛,看到了一個讓我們忘情又喜悅的世界。正如《毛詩序》所云“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盵2]繼紅用剪刀描繪出的正是這樣一種濃得化不開的詩意。
大自然詩意的美好,有時可能是濃到人們無以言表,只能用手舞足蹈表達自己的喜悅和自得;有時還有可能是一種淡然如水的境界。在這樣的詩意里,我們只需安靜,安靜地聆聽來自大自然的喃喃細語,安靜地聆聽來自自身的心海微瀾。我們看繼紅心齋系列作品“淡若海 飄無所止”(見封二)。在一個極具中國特色的大門前,靜靜地站著一個姑娘,她雙手抱于胸前,眼神安詳靜謐,似乎飛到了久遠的云天外。背后,是絲絲垂柳在風中搖曳。我想,垂柳腳下該是一條清澈的河流吧,在安靜的流淌,一如眼前這個安靜的姑娘。頭頂上,白云悠悠且自由自在的飄蕩著,還有兩只小鳥飛來,也不忍心打擾這個正在出神發(fā)呆的姑娘。這詩意的平淡、平淡的詩意,甚至也讓觀賞者安靜地沉迷其中,想象著這個姑娘曾經(jīng)的故事。難道她是從《西洲曲》里走出來的那個采蓮的江南女子?還是那個從《上邪》里走出且早已風輕云淡的江北女孩?
大自然的萬事萬物皆有生命。正是生命的支撐,才使得自然界萬物擁有了別樣的風情,生機勃發(fā)的大自然用它的靈動和多姿征服了生活在這世界的一切,特別是人類。同樣,作為地球上最高級的靈長類動物,其對生命的理解也更深刻。在中國人的生命哲學中,講究陰陽協(xié)調(diào)、子嗣繁衍不斷生生不息。老子《道德經(jīng)》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充氣以為和?!闭腔谌藗儗ιl(fā)力的理解,才有了對生命的敬畏。當我們真正感知了生命的純粹,也就感知到了生命的詩意。在中國人的生命哲學中,還有重要的一點,即以有限的生命面對無限的世界。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有“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闭怯捎谌松亩虝海簿褪沟萌藗儗ι拇嬖诔錆M敬畏。是的,生命是如此短暫,生命的存在也有自己生生不息的規(guī)律,于是許多詩人謳歌生命、高唱生命的贊歌。藝術表現(xiàn)的一個很重要的領域,就是對生命的表達和歌頌,其詩意不言而喻。古希臘雕塑家米隆的《擲鐵餅者》,以及后來法國雕塑家羅丹的《思想者》,無一不是對生命力量的贊美,這是一種對生命的詩意呈現(xiàn)。
我們知道,無論哪一種生命形式,其最接近的就是大地。真正理解生命、理解大地的,往往是那些與大地緊密相依的農(nóng)民。也許,他們的表達很笨拙,或者很直接,但并不妨礙他們能感受出生命的純粹,以及正視生命帶給他們的詩意。作為民間藝術的最重要呈現(xiàn)方式的剪紙,就特別喜歡表達他們對生命的謳歌和贊美。他們用葡萄的多生性,石榴籽的多生性,來表達對人性生殖的贊美,即使是用剪手法也分陰陽和對稱,體現(xiàn)了其對生命形式的最本質(zhì)理解。
王繼紅的剪紙作品,常常表達謳歌生命的主題。在她的剪刀下,生命是燦爛的,也是輝煌的。生命的存在,簡直就是綻放的花朵。我們看她的剪紙“天上有云 地上有人”(見封二)中,就是試圖要表達這樣的詩意。兩個花一般的姑娘,梳著花一般的辮子,綻放著花一般的容顏,穿著裝飾著花朵的衣服,懷揣著花一般的夢想,在花一般的云天下遐想。即使是她們身邊的鳥兒,也是踩著花、掛著花的玩耍。當然,生命的輝煌燦爛又是短暫的、脆弱的。所以,堅強地面對生命的殘酷,同樣也是一種詩意,一種令人肅然起敬的詩意,繼紅剪紙的“只有梅花是知己”(見封三)恰恰表達了她對生命堅強的認知。梅花開在寒冬臘月,不畏嚴寒和風霜,其堅強旺盛的生命力令人欽佩。畫面中的姑娘懷抱梅花,在風中站得篤定而自在,寓意了她對生命當堅強的認知,同時在其腿部還有隱約的兩個好友形象,這就是知己。該畫面就是用這種更為隱喻的方式表達了與梅花做知己的真實的生命寫照,生命的力量就是在這樣的畫面中得以綻放。她歌唱生命的美好,也歌唱生命的堅強,在生命如歌的行板上,觀賞者感受到了來自生命本身的溫暖和美好。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無論是友情親情還是戀情,總是讓人能領略到存在于其間的無限感動。李白有“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②的友情,辛棄疾有“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③的親情,蘇軾有“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④的夫妻情深。各類藝術真正要達到爐火純青,無一不是在表達情感上下功夫。情感,是所有藝術要表達的重點和中心。人類之所以與眾不同和可愛,就是源于流淌在其內(nèi)心深處的豐沛的情感,高興到極致能喜極而泣,悲哀到骨髓能長歌當哭,這是屬于人類自己的詩意情懷。
無論是情感的大江大河,還是情感的小橋流水,只要在這樣的情感表達中讓人倍感溫暖,那就是詩意。就像前文中筆者談到的李白和汪倫,辛棄疾和他的孩子們,蘇軾和王弗,他們之間的情感讓人溫暖,即便我們沒有參與,卻依然為這樣的情感狀態(tài)感動著,詩情畫意涌上心頭。
在剪紙藝術中表現(xiàn)讓人體味到人間情感的溫暖,確實是有難度的。因為剪刀不比畫筆,剪刀更不比文字,其有較大的局限性。繼紅的剪紙卻做到了這點,不得不令人心生敬意,也令人心生溫暖的詩意。我們看繼紅的“小花用金色的微笑回報石頭的冷遇”(見封三)。在畫面中,有許多正在開放的花朵,密密麻麻的堆疊著,在陽光的照耀下發(fā)出金色的光芒。在畫面的中央是一個姑娘,面對眼前的這一切似有所悟。燦爛的花朵,冷漠的石塊,相得益彰。世界并沒有因為石塊的冷漠而變得冰冷,卻因為花朵們金色的微笑讓世界充滿快樂和溫暖。這樣的溫暖具有強大的帶動力,周圍小動物們的快樂就可以看出,還有另外一個小小姑娘的笑臉也可以看出。溫暖流淌出的詩意,往往在不經(jīng)意間得以實現(xiàn)。有時,是一個看似隨意的眼神、動作,或一句話,有時也可能一直存在于某個地方而突然被人發(fā)現(xiàn),正契合了此時觀賞者的某一根神經(jīng)。這種溫暖很簡單,卻直擊人的心靈,此時流淌出來的詩意令人猝不及防。繼紅的剪紙作品“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見封二)正是表達了這樣一種突如其來又順理成章的溫暖的詩意。畫面中兩個姑娘手牽著手就這么靜靜的站著,衣服上的鳥兒也在對望,周圍是靜靜的樹和花,靜靜的鳥,靜靜的窗戶,靜靜的墻。在這樣的世界里,哪怕說一句話都顯得嘈雜。詩意,就在這樣的靜靜的一瞬間產(chǎn)生了。于是,我們甚至感覺到整個畫面流淌的都是詩,姑娘長長的發(fā)辮、明亮的大眼睛,還有周圍那和煦的風、親切的鳥。
世界因為有希望才變得格外動人和美好,即便眼前的生活也許讓我們覺得俗不可耐甚至茍且,我們也會相信詩和遠方在前面不遠處等著。正是基于人類的內(nèi)心中都懷著期冀,眼前的一切艱難險阻便都不在話下。所以,古人說“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⑤,毛澤東說“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⑥,就是期冀帶給人的力量?;诖?,人們對期冀的誠篤之心是存在的,各大宗教的盛行、各種大型活動的吉祥物設計都可說明這一切。當然,在所有的藝術表達中,期冀總是藝術家們最重要的表現(xiàn)對象,也是人類生活的重要一面。面對未來的神秘和不可知,我們更愿意添加上美好的期冀,讓我們在今天的陰雨或陽光里,用盡全身心的美好去祈禱明天的燦爛,這就是詩意。
每次觀看關于西藏的紀錄片《第三極》,總是被藏民一路朝圣中誠篤的長頭所震撼,這樣的詩意是讓心靈都震顫的那種。虔誠,是渺小的人類對未來美好的希求的態(tài)度。在這種態(tài)度里面,過年我們貼福、貼春聯(lián)、拜年、說吉祥話,都是圍繞這一主題展開。剪紙藝術最早就是與貼春聯(lián)一起在民間興起的,其最早表達的就是對未來期冀的誠篤信念。人們希望生活富裕,年年有余,就在窗子上貼剪出的紅色大魚;人們希望來年的生活吉祥如意,就在窗子上貼剪出的昂首挺胸的大公雞;人們希望未來的日子多子多福,就剪石榴、葡萄等寓意多子多孫的果蔬。在剪紙藝術中,有十二種吉祥符號,經(jīng)常被藝術家們用到。比如,用壽字紋象征長壽、用方勝紋象征同心、用福字紋象征幸福、用云勾紋象征生命如意、用五方紋象征東西南北中、用繡球紋象征愛情、用萬字紋象征太陽和生生不息、用雀巖紋象征富貴、用盤腸紋象征連綿不斷、用貫線紋象征財富、用十字紋象征太陽生命和活力。我們看繼紅的剪紙作品“生如蟻美如神”(見封二),筆者認為其一改傳統(tǒng)剪紙表達中用一些諧音或寓意來表達期盼,而是結合現(xiàn)代人的生存現(xiàn)實,用現(xiàn)代手法表達對未來的認知和期冀。她借用安徒生童話中的美人魚形象,暗喻現(xiàn)代人的生存困境中如蟻的人生。丹麥小說家安徒生美人魚故事家喻戶曉,為了追求美好未來的人魚公主冒著化為泡沫的危險斗膽來到另外一個世界開拓視野。是的,也許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渺小如蟻的普通人,連美人魚的能量也是達不到的??晌覀冇衅诩胶蛪粝耄覀円畛勺约壕囱龅纳?。這是我們每一個人對詩意未來的期冀,繼紅用她的作品把我們期冀的詩意形象化了。
宋朝的蘇軾惺惺相惜地評論唐朝詩人、畫家、音樂家王維《藍田煙雨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盵3]這是藝術的最高境界,也是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最高境界。人生的詩意并不是我們刻意為之,而是從生產(chǎn)生活中自然流淌出來的,這樣的心境和狀態(tài),是布萊茲·帕斯卡爾憧憬的,也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所向往的。繼紅用她靈巧的剪刀刻畫出的,其實就是植根于大地的詩意,是靠近生命和土地本真的詩意,也是最接地氣的詩意。
注釋:
①詩句分別來自王維的《山居秋暝》《積雨輞川莊作》,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宿建德江》。
②詩句來自李白的《贈汪倫》。
③詞句來自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
④詞句來自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⑤詩句出自陸游的《游山西村》。
⑥詩句出自毛澤東的七言律詩《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