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永剛 饒雨平
(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山西太原030012)
用學術講政治是黨校教學的核心價值,是黨校教育培訓的戰(zhàn)略性、基礎性、長期性工程,也是黨校推進教學改革的“一號工程”。認真探討用學術講政治的內涵要義、現實價值、基本要求、實現路徑對于踐行用學術講政治,實現黨校教學的核心價值具有重要的意義。
用學術講政治是一個偏正結構的短句,講政治是根本、是目的,用學術是方法、是手段,講政治是政治要求,用學術是業(yè)務要求,是用學術的“文”來載“政治”的“道”,是用學術的形式表達政治的內容。用學術講政治要求黨校教師無論講中央、省市精神,還是重大理論、現實問題,都要注重從學理上進行深刻分析、學術闡釋,將政治問題融入學術研究,將學術研究上升到政治高度,這樣才能產生符合黨校特質的教學效果。用學術講政治要求黨校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師,都要學會運用學術框架和學理邏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對黨領導下的政治現象中所蘊含的因果關系進行分析研究、講授解讀。用學術講政治是黨校教學的使命與靈魂,是黨校教學的核心價值。
馬克思主義認為,政黨是從事政治活動的政治組織,政治性是政黨的本質屬性。我們中國共產黨從不隱瞞自己的政治主張、政治屬性。應該說,講政治、重視政治建設是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如果共產黨不講政治、不會講政治,那么,作為革命黨就會被敵人消滅,作為執(zhí)政黨就會喪失政權,面臨亡黨的危險。實際上遠不僅如此,共產黨執(zhí)政國家的政黨制度決定了黨和國家的一體化性質,因而,亡黨就不僅僅是亡黨的問題,而是意味著亡國。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具有很強現實針對性,是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驗教訓的深刻反思。黨校是黨直接創(chuàng)辦的的學校,黨校是因黨而生、因黨而興,黨校姓黨是黨校的先天、本質的屬性,因而,理直氣壯、旗幟鮮明講政治就成為黨校工作的基本遵循,就成為黨校存在與發(fā)展的基本前提。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明確要求的,黨校姓黨決定了黨校教學必須“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堅持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歸根到底一句話,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秉h校姓黨這一與生俱來的本質屬性決定了,黨校教學必須講政治,必須把講政治擺在首位。這也是黨校區(qū)別于高校最顯著的特征。
黨校是黨直接創(chuàng)辦的學校,不僅姓黨,而且名校。既然是學校,就自然要有學科建設、學術觀點和學術地位,就需要遵循作為學校的基本規(guī)律。黨校是教育培訓干部的學校這一職能定位,意味著黨校不僅要重政治、講政治,而且要講學術、重學術,黨校要有濃厚的學術氛圍,教師要有一定的學術功底,而且還要把學術落實在講政治上。黨校與高校相比,不同點在于,高校的主要任務是講學術,黨校的主要任務是講政治,黨校不是為學術而學術,而是為政治而學術,是要用學術講政治,黨校的學術是為政治服務的。黨校如果與高校一樣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用學術講政治也與其它機關事業(yè)等單位講政治相區(qū)別,其它機關事業(yè)等單位講政治可以就政治講政治,可以不用學術闡釋,可以不講求學術含量,但作為黨校這樣做就不算合格。也就是說作為黨校,不重政治不講政治肯定不合格,不重學術不用學術講政治也同樣不合格。不講政治、不用學術講政治,既違背黨校辦學的初心,也有負黨校教學的使命。用學術講政治的“學”是指學問,“術”是指方法,用學術講政治也就是要用做學問的方法講政治,就是要以學術為載體講清政治背后的學理支撐。不僅讓人知其然,還能從學理上知其所以然,不僅要講清是什么,還要講清為什么,真正讓人入腦入心,從而真正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凝聚人心。
2017 年,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何毅亭同志提出:黨校教師要用學術講政治,強調要通過用學術講政治補我們目前的教學短板。2018 年,中共中央印發(fā)的《2018—2022 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guī)劃》中提出:干部教育要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首要任務;要突出政治訓練、政治歷練,把提高政治覺悟、政治能力貫穿全過程,堅持政治統(tǒng)領、服務大局;著力提高教師用學術講政治的水平。習近平同志從兼任黨校校長到現在,就“辦什么樣的黨校、怎樣辦黨?!碧岢隽艘幌盗兄匾撌?。他指出:“黨校姓黨是黨校工作的根本原則,也是做好黨校工作的根本遵循?!薄皩h校教師來說,首先要做到自覺堅持黨校姓黨、黨校教師姓黨?!秉h校堅持用學術講政治,把講政治擺在首位,增強授課的學理性,是落實黨校姓黨根本原則的具體體現,是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黨校教育重要論述的基本保障,是新時代賦予黨校教學的新使命、新要求。
從歷史的維度看,用學術講政治也是我黨干部教育的一貫要求和歷史經驗。早在延安時期毛主席就提出: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矢”去射中國革命斗爭的“的”。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去分析闡釋革命戰(zhàn)爭時期面臨的實際問題,實際上就是要求用學術講政治。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政治掛帥,思想領先”,鄧小平同志提出的“要努力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則同我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币彩且笥脤W術講政治。1978年以來最值得汲取的教訓之一就是“一手軟”的問題,由于政治上的“寬松軟”,敗壞了黨風政風、社會風氣,各種消極、腐敗、丑惡現象陳渣泛起,蘇聯(lián)解體首先就是從思想解體開始的。從我黨近百年的奮斗歷程可以清楚地看到,講政治關乎我黨會不會犯顛覆性錯誤,是關乎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而用學術的話語來講政治問題,講出背后的學理,講出其所以然,可以提升講政治的科學性與實效性,可以增強黨校教學的真理和思想的力量。
教學是黨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則是黨校生存與發(fā)展的希望。如何提升黨校教學質量?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一系列不同的措施和辦法,但用學術講政治才是最根本的辦法,換句話說,用學術講政治是提升黨校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從一定程度上講,黨校用學術講政治的質量就是黨校教學的質量。這一辦法最符合黨校的本質屬性和黨校的職能定位,最符合黨校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也最符合中央對黨校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實際上,用學術講政治對黨校教師的授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順應了黨校學員學歷層次、實踐水平整體提高的趨勢。而我們黨校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實踐經驗不足,闡釋力、說服力、吸引力普遍不夠,缺乏學術的支撐和學科的特色,成為黨校教學質量提升的一大制約。要提升黨校教學的質量,就需要強化用學術講政治的教學理念,深化用學術講政治的教學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能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而政治信仰是特定政治形態(tài)的心理基礎,這種心理基礎是政治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基本要求。政治信仰意味著知行合一,不能心里想一套嘴上說一套,不能說了的不做做了的不說,更不能隨嘴上說的與心里想的完全相反,嘴上說的與實際做的完全相反。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關系黨的前途命運。黨校教師用學術講政治,必須首先堅定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要讓別人相信的自己必須首先相信,要讓別人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讓自己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積極傳播者。
加強紀律建設,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是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我黨不斷發(fā)展壯大、不斷開創(chuàng)各項事業(yè)新局面的重要原因。嚴格的政治紀律能夠產生強大的政治感召力、感染力,能夠產生強大的內部凝聚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多次強調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的重要性,并將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對于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對于保證全黨服從中央,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黨校的課堂上,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這是黨校教師的政治底線。即使是科研也絕不能違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絕不能反對四項基本原則、絕不能與中央唱反調。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意味著黨校教師在發(fā)表自己的思想、觀點時,必須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絕不能違背國家的大政方針,更不容許端著共產黨的碗,砸共產黨的鍋,意味著黨校教學評估在政治上的一票否決。
用學術講政治實質上是既重政治又重學術,這就要求黨校教師不僅堅定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還要有學術意識、學術追求、學術功底,所授課程要有學術含量。而且要把學術與政治有機結合起來。有機結合意味著不能把學術與政治簡單羅列、搞成互不聯(lián)系的土豆堆。而要將政治問題有機融入學術研究,將學術研究有機上升到政治高度。把學術與政治有機結合要求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揭示政治現象背后的本質規(guī)律,力戒淺嘗輒止、堆積材料、羅列現象式教育。把學術與政治有機結合要求黨校教師要在扎實的學理基礎上解釋現象、解讀政策、解決問題。學術與政治不能有機結合的教學必然是低效率的,是沒有生命力的。從黨?,F狀看,把學術與政治有機結合要求要著力解決黨校普遍存在的教學科研兩張皮現象。沒有科研的支撐,教學就無法提檔升級。因此,要學會把學術與政治有機結合,首先要解決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的問題。
所謂尋找學術接口,就是首先要把現實問題轉換成學術問題。如果不做轉換,就現實問題講現實問題,或將理論與現實各講各的,這樣學術也就失去用武之地,理論與實際就成了“兩張皮”。比如,我們講中央提出的五大新發(fā)展理念的“開放發(fā)展”理念,就需要把“開放發(fā)展”轉換為全球化背景下怎樣參與國際分工,這樣我們就可用經濟學提供的分析框架講“開放發(fā)展”了。如果我們只是講世界的發(fā)展離不開中國,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這就算不上用學術講政治;所謂構建學理框架,就是建立學術分析的邏輯結構,實際上就是一個邏輯推導體系。只有用一套學理邏輯體系把問題講透徹,才算用學術講政治。而不僅僅是引用經典著作的個別詞句。通過構建學理框架、運用邏輯分析的方法,對講授內容進行系統(tǒng)性的分析論證,并得出科學的結論。講課就是講理,就是要講道理、講法理、講學理、講真理。講理的根本在邏輯推理,而不是強推觀點、任性解讀、隨意發(fā)揮。
所謂問題導向,不能僅僅理解為一堂課要針對某個問題講,實際上黨校授課專題大多是針對理論與現實的重大問題講的。王東京教授認為講課所強調的問題導向,關鍵是要針對學員的困惑,要對學員的困惑心中有數。學員的困惑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在講題所涉領域學員目前尚未想到或者想不清楚的問題;二是學員想到了但普遍存在誤解的問題;三是學員想到了而且也想對了,但不知道如何分析論證的問題。黨校教師要通過對學員的調研了解學員心中的困惑、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和困惑圍繞課程進行講授;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支撐這是黨校多年來一直強調的辦學思想,實際上這也是黨校教育的一條基本規(guī)律。要實現用學術講政治就要進一步強調并發(fā)揮科研的支撐作用。用學術講政治從根本上說,是要依靠真理和邏輯的力量說服人,關鍵在于把問題講清把道理講透,從而讓人從內心、從理性上認同黨的政治主張、政治道路、政治原則。這就必須以扎實的科研作支撐。否則,政治問題就難以講清、講透,教學的穿透力、震撼力、說服力就會大打折扣。要發(fā)揮好科研支撐作用,需要把學術研究聚焦到教學需求上,根據教學需求設立科研課題,科研課題要把成果進課堂作為重要目標、結項標準。以教研咨一體化為導向推進“教學出題目,科研作文章,成果進課堂”。
用學術講政治需要遵規(guī)守矩也需要解放思想,關鍵要把握好遵規(guī)守矩與解放思想的關系。對此,習近平總書記說得十分透徹。他說:“在黨校講臺、公開場合對重大政治和理論問題發(fā)表觀點和看法,應該自覺維護黨的威信、維護黨中央權威,自覺維護黨校形象。我們說學術探索無禁區(qū)、黨校講課有紀律,但‘無禁區(qū)’也不是絕對的,反對四項基本原則的言行,違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錯誤觀點,無論公開還是私下里,在黨校都是不允許的。這是黨的政治紀律,黨校必須模范遵守。”關于解放思想,他強調,“我們鼓勵和支持解放思想,鼓勵和支持對有關政策進行分析評估,但要把握好政治立場的堅定性和科學探索的創(chuàng)新性的有機統(tǒng)一,不能把探索性的學術問題等同于嚴肅的政治問題,同時也不能把嚴肅的政治問題等同于探索性的學術問題。不能一說學術問題可以研究,就不顧場合無遮攔亂說一氣,也不能為了沽名釣譽而標新立異。”總書記講得已經非常清楚,我們的教師都能聽得懂,都必須不折不扣地貫徹和實踐。
用學術講政治是黨校教學的戰(zhàn)略性、基礎性工程,也是黨校教學改革的“一號工程”。實現用學術講政治既要營造氛圍又要形成機制。首先要營造氛圍,關鍵要形成機制。用氛圍轉變觀念、提升意識,用機制引導人、用政策激勵人,這樣,教師就會變壓力為動力,形成用學術講政治的思想自覺。當前要著力解決好用學術講政治的理念變革問題、導向問題,著力提升教師用學術講政治的意識和能力,著力打造一批用學術講政治示范課程,以點帶面,循序漸進地推進用學術講政治。要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強用學術講政治的頂層設計、制度安排,把用學術講政治的效果與績效考核、教學評優(yōu)、職稱評聘等聯(lián)系起來,與當前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起來,推進用學術講政治常態(tài)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