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彩玲 劉 娜
卵巢腫瘤多見于20~40歲婦女,其中良性腫瘤約占75%[1]。一般非贅生性腫瘤即可選擇手術切除[2]。近年來,腹腔鏡手術適應證不斷擴大,幾乎包括了所有婦科疾病[3],與傳統(tǒng)開腹術式相比具有多種優(yōu)勢,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卵巢良性腫瘤患者的治療[4]。本研究應用腹腔鏡手術來治療卵巢良性腫瘤患者,觀察此療法對卵巢良性腫瘤患者T淋巴細胞和神經內分泌功能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 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卵巢良性腫瘤患者,隨機分為2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23~46歲,平均(39.12±5.31)歲;腫瘤類型:囊性畸胎瘤2例、漿液性囊腺瘤17例、黏液性囊腺瘤11例;瘤體位置:左側13例,右側17例;瘤體的最大徑為4.46~13.21 cm。觀察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24~49歲,平均(40.21±5.12)歲;腫瘤類型:囊性畸胎瘤3例、漿液性囊腺瘤15例、黏液性囊腺瘤12例;瘤體位置:左側14例,右側16例;瘤體的最大徑為:4.16~13.92 cm,平均(8.51±2.36)cm。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基礎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1 傳統(tǒng)開腹術 對對照組患者行開腹腫瘤切除術:將氣管插于管靜脈,進行復合麻醉;在下腹部腫瘤側,以縱向切口,暴露卵巢系膜,卵巢腫瘤和相關韌帶;以鉗夾系膜和相關韌帶,沿腫瘤基底部,對其進行整體切除;之后,對殘端和創(chuàng)面兩側的腹膜進行縫合;檢查內臟是否有活動性出血及損傷,若無,則進行常規(guī)引流;5~7天后可拆線。
1.2.2 腹腔鏡手術 對觀察組患者行腹腔鏡下腫瘤切除術:對此組患者行硬腰聯(lián)合麻醉,采取頭高腳低體位,將氣腹針插入患者的臍孔部,保持壓力值在13 mmHg;將氣腹針撤出,將腹腔鏡和10 mm Trocar置入,以探查患者腫瘤情況;在右下腹麥氏點和左下腹的同部位行切口以做操作孔,將5 mm Trocar置入;吸出患者腫瘤內液,通過電凝方式,使相關韌帶和卵巢系膜暴露,之后切斷,套扎,固定韌帶;對腫瘤進行整體切除;檢查內臟是否有活動性出血及損傷,若無,則將腹腔鏡撤出,消除氣腹,對患者切口進行縫合。
觀察T淋巴細胞指標水平:在術前1天、術后1天、術后3天,在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分別抽取其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對血清進行離心分離,在-70 ℃的條件下將其保存。采集外周血,分離單個核細胞,按常規(guī)間接免疫熒光法(IFA)[5]檢測成熟的T淋巴細胞(CD3)、輔助性T細胞(CD4)、抑制T細胞(CD8),計算CD4/CD8的比值。觀察神經內分泌指標:包括ACTH、β-EP、COR。
術前,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血清中CD3、CD4、CD8、CD4/CD8指標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 d,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血清中CD3、CD4、CD8、CD4/CD8指標水平和術前相比,均明顯降低,但對照組CD3、CD4、CD8、CD4/CD8指標水平降低程度大于觀察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3 d,對照組血清中CD3、CD4、CD8、CD4/CD8指標水平和術前相比,仍明顯降低,且低于同期觀察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3 d,觀察組血清中CD3、CD4、CD8、CD4/CD8水平恢復,接近各指標術前水平,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術前術后T淋巴細胞水平比較
注:*為與本組術前比較,P<0.05。
術后觀察組皮質醇(COR)、血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和β-內啡肽(β-EP)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卵巢良性腫瘤有可能發(fā)生破裂、壞死、甚至轉化成惡性腫瘤,需及時確診[6]。卵巢良性腫瘤患者行切除術后,機體免疫系統(tǒng)、神經內分泌功能等會發(fā)生變化,需要較長時間才可恢復正常水平[7]。T細胞為一個細胞群體,可分成若干亞群,CD4及CD8是其中重要的亞群[8]。在機體抗腫瘤免疫中,由T淋巴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起著主導作用[9],CD4/CD8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機體的免疫狀態(tài),可為患者預后情況提供參考[10]。手術創(chuàng)傷可介導免疫功能抑制,手術不同,抑制程度不同,其中,CD3水平下降,CD4/CD8比例失調,是導致術后腫瘤轉移、感染增大的重要原因[11]。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的主要指標包括COR、β-EP及ACTH等。COR和ACTH是HPA軸分泌活動的主要產物,β-EP則和疼痛傳遞系統(tǒng)關系密切,手術之后,患者機體內神經內分泌激素分泌和合成活動發(fā)生異常[12]。
表2 2組神經內分泌指標水平相比
本次研究里,對觀察組患者行腹腔鏡手術,對對照組患者行開腹式手術,手術情況表明,術前1 d,2組患者血清中CD3、CD4、CD8、CD4/CD8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術后1 d,2組患者血清中CD3、CD4、CD8、CD4/CD8和術前相比,均明顯降低,且對照組各指標水平低于同期觀察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術后3 d,對照組患者血清中CD3、CD4、CD8、CD4/CD8和術前相比,仍明顯降低,且各指標水平低于同期觀察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血清中CD3、CD4、CD8、CD4/CD8各個指標水平恢復,接近術前水平。說明腹腔鏡手術對人體免疫功能影響更小,有利于患者術后免疫系統(tǒng)等身體機能恢復。何偉等研究表明,開腹式手術會導致患者機體內COR、ACTH以及β-EP等神經內分泌激素發(fā)生較大波動[13],本次研究與此一致。同時,術后觀察組COR、ACTH以及β-EP指標水平均明顯低于同期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腹腔鏡手術較少影響人體免疫功能和神經內分泌功能,患者術后恢復較快,究其原因,可能是腹腔鏡術為微創(chuàng)手術,術中減少了人體內部組織的暴露程度,對人體破壞程度較輕,術后,清洗方便且徹底,使人體受到外界刺激和污染的幾率減少,因而,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反應程度降低,同時,腹腔鏡手術較小影響人體內臟及附近重要器官,較小刺激人體各個系統(tǒng),因而,人體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的正常活動未發(fā)生較大波動。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對卵巢良性腫瘤患者T淋巴細胞和神經內分泌功能影響輕微,術后患者恢復較快,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