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婉晴
(復旦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系, 上海 200433)
現(xiàn)代漢語中“都”是一個總括的典型標記詞,由于使用頻率較高、實際運用時的復雜性等因素,它所受到的關注也比較多?!岸肌钡幕尽⒑诵恼Z義是總括義,隨著社會的進步、語言環(huán)境的變化,它在多元、動態(tài)、交錯的演變過程中逐漸具有語法、語用等多種不同的功能和意義。
對于“都”的討論,各家持不同的意見:黎錦熙指出“都”是“表統(tǒng)括”的副詞[1]162,丁聲樹認為“都”是表總括的范圍副詞[2]183,王力認為它是“表全范圍”的范圍副詞[3]133,朱德熙指出“都”是表示“包舉”的范圍副詞[4]196,《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把“都”解釋為“總括全部”[5]153,準確地揭示了表示總括義的“都”的核心、基本語義。無論是哪種解釋,都說明“都”的基本語義是總括,既可以單獨使用表示對一定范圍內的全部對象的指稱,也可以在不同的語境中與其他詞語連用,凸顯不同情況下側重的語義,如表示全指、逐指、任指、比較等。
“都”單用時只表示總括義,通過“都”的使用將指稱對象限制于一定的范圍內,可以用于一般陳述也可用于表示疑問。如:
(1)韓家大院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進來了。(周立波《暴風驟雨》)
(2)啥啥都沒有,都能補上嗎?(周立波《暴風驟雨》)
全指就是對所指對象的全部的指稱,是從總體上進行指稱,即將“都”所指的對象當作一個整體,不允許割裂為獨立的個體。其指稱對象可以是可數(shù)的也可以是不可數(shù)的,常與“所有”“一切”“全”“整”等共現(xiàn)。如:
(3)這戇脾氣使他對一切都不肯將就。(柯靈《偉大的寂寞》)
(4)試問,如果人們全都這樣,哪還有“良辰美景”呢?(葉圣陶《良辰入奇懷》)
逐指就是把分散的對象總括起來,是與全指相對的形式,它常與“每”“各”等詞語連用,也可以用名詞、量詞的重疊形式作主語或定語。如:
(5)書中每一章每一節(jié)都是對話,與前一個故事微笑繼續(xù)沉默完全相反。(沈從文《水云》)
(6)大隊到了前門我們已經會合了輔仁,平大,北大一部……各校都全了。(端木蕻良《記一二·九》)
(7)今天我想起了剛逝世不久的蕭紅,明天,我也許會想到更多的誰,人人都與這社會有關系,因為這社會,我更不能忘懷于一切了。(丁玲《風雨中憶蕭紅》)
任指即所指范圍內的任意分子,它可以與“任何”“隨意”等連用,也可以與不定疑問代詞“誰”“哪”等連用,還可以與“無論”“不論”等關聯(lián)詞語甚至是一組不可逆用的反義詞連用。如:
(8)我主張翻過來用,對國人用厚字,事事讓步,任何氣都受,任何舊賬都不算。(李宗吾《厚黑學》)
(9)突然覺得寂寥起來,似乎無論怎樣都不好。(葉圣陶《客語》)
(10)總之,這是當日非常重要的地方,有事無事都可以來坐半天。(老舍《茶館》)
(11)不論唱什么,都充滿一種淳樸本色美。(沈從文《云南的歌會》)
(12)只要是聰明通達的人,都可呼之為圣人。(李宗吾《厚黑學》)
(13)什么事也比坐著等老太太睡醒都好一點。(林徽因《九十九度中》)
(14)比誰都熱心些的樣子。(茅盾《子夜》)
總之,“都”的核心語義是總括,總括的對象可以是抽象的、具體的,有空間的、無空間的,可數(shù)的、不可數(shù)的,都一定是有定范圍內的全部對象。無論它所指稱的對象是主體還是事物,位置在前還是在后,它們都具有共同的屬性,是一種周遍義的總括。它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他詞語連用,在不同的語境中側重不同的語義,如全指、逐指、何指等。
目前學界對“都”大多持“三合一”的觀點,即“都”可分化為三種用法:范圍副詞表示總括,語氣副詞表示甚至,時間副詞表示已經。但“都”的這些用法并非從一開始就有,而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
從歷時角度來看,“都”最初是作名詞使用,指有先君宗廟的城邑,后也指人群聚集的地方。后由名詞義轉化為動詞,表示聚集、集中、統(tǒng)一等義;此后意義開始虛化,如“置平淮于京師,都受天下委輸”(《史記》)中“都”開始作為狀語說明動作“受”的方式。此外,“都護之起,自吉置矣”(《漢書·西域傳》)中“都”的用法進一步虛化,已經開始被理解為副詞。武振玉指出,顏師古為該句中的“都”作注:“都猶總也,言總護南北之道?!睋?jù)此推斷副詞“都”的用法大約產生于東漢[6]32。陳寶勤等也持一致的觀點[7]80-83。搜索CCL語料庫發(fā)現(xiàn)東漢《論衡》中確有此用法。如:
(15)然則鳳凰、麒麟都與鳥獸同類。(《論衡·講瑞》)
(16)儒不能都曉古今,欲各別說其經。(《論衡·謝短》)
例句中“都”的語義無論是前指還是后指,都具有“兼”“并”之意,其所指對象是有定的,而且包含數(shù)量關系。這正反映了該時期“都”由動詞向副詞轉變時所具有的語義特點。搜索語料發(fā)現(xiàn),東漢佛經文獻中也有同類用法與特點,可見副詞“都”是從東漢開始,但用例不多。
副詞“都”的用法增多也漸趨復雜是從魏晉六朝開始,這時的“都”既可總括主語所指的事物范圍,如例(17);也可總括賓語的所指范圍,如例(18);還可表示“全然”等程度義,如例(19)等。
(17)比年以來,天災地變,都在秦涼,成滅之國也。(《魏書·崔誥傳》)
(18)寧都亡諸寶,不失斯珠。(晉《六度集經》)
(19)司馬太傅齋中夜坐,于時天月明凈,都無纖翳。(《世說新語·言語》)
該時期“都”的常用格式為“都+動詞+名詞”形式。此外還有“都+數(shù)量詞”的形式,如“此中阿含凡有五誦,都十八品?!?晉·釋道慈《中阿含經序》)但此時“都”的出現(xiàn)頻率仍很低,可能是與當時表示總括時普遍使用“皆”類形式、表示“全然”義時往往選用“了”有關。
唐代是副詞“都”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時期,用于總括的用例明顯增多,基本類型不變,如:
(20)因呼仆秉燭,周視墻壁間,意謂有留題者,而都無所見。(《唐文拾遺》卷四十七)
(21)近來時輩都無興,把酒皆言肺病同。(楊巨源《答振武李逢吉判官》)
(22)雖憑繡床都不繡,同床繡伴得知無。(白居易《繡婦嘆》)
但值得注意的是,該時期出現(xiàn)了表示“已經”義、強調義的新用法。如:
(23)儉薄身都慣,疏頑性頗宜。(白居易《求分司東都,寄牛相公十韻》)
(24)一字都不識,飲酒肆頑癡。(韋應物《逢楊開府》)
宋元是副詞“都”發(fā)展的重要轉折期,不僅使用“都”的頻率與日俱增,而且語義、語法也日漸成熟。據(jù)統(tǒng)計,《全宋詞》中“都”用于表示總括主語所指對象范圍的用法已經占全部“都”的六分之五多,占據(jù)了絕對優(yōu)勢;在《全宋詞》《元散曲》中“都”的使用明顯多于“皆”,二者的數(shù)量比例明顯縮小;在口語化作品中“都”的使用開始超過傳統(tǒng)總括的“皆”,奠定了現(xiàn)代漢語“都”的用法。而后,明清時期口語化作品中的副詞“都”徹底取代了“皆”,小說類作品中的“都”遠高于“皆”,副詞“都”迎來了華麗的舞臺??傊?從歷時角度看,“都”經歷了從名詞到動詞再虛化為范圍副詞而后到語氣副詞的過程。
在現(xiàn)代漢語中,“都”的使用頻率較高,受到的關注也較多。目前學界對“都”持一種三合一說法,即多數(shù)研究者認為“都”具有表示總括、甚至、時間三種意義和用法。
第一種意義和用法:表示總括。
總括,即對一定范圍內的所有對象的指稱,是一種周遍義。盡管對于“都”所總括的是事件本身還是事件的主體、“都”總括的對象是在其前面還是在后面、“都”總括的是怎樣范圍內的全量問題等還存在諸多討論,但“都”具有總括義已經為大家所公認并接受。對于這些不同的觀點及分歧,筆者認為這些與語境的引導緊密相關,不同的語境下“都”的位置、所指及功能都有不同的側重。
其一,總括全量。
它是對所指對象的周遍性指稱,強調無一例外的情況。這類總括是加合后的總括,即它所強調的指稱對象是一個整體,是先加合后分配的總括形式,常與“全”“所有”等表示統(tǒng)指的詞語連用。如:
(25)全班50位同學都出席了她的生日晚會。
(26)所有人都必須寫完這份練習卷。
其二,總括分量。
它是與全量總括相對的,即其所指稱的對象是一個個在該語域下具有相同屬性的個體,與前面的逐指義相同。它是一種分配后的總括,即強調其指稱對象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是先分配后加合的總括形式,它往往與“任何”“每一個”等表示逐指的詞語連用。如:
(27)這里的任何角落我都一清二楚。
(28)每種辦法都試過了,還是沒辦法打開這個門。
“都”除了表示總括全部、表示無一例外的周遍義外,現(xiàn)代漢語中還存在其他的總括情況。
其三,總括大量。
它是指“都”總括的是所有對象中的大多數(shù)成員,但不是全部成員,存在少數(shù)或極個別的例外情況。因此,經常與“除了”“只有”等詞語連用,如:
(29)孩子們都去游泳了,只有小明還在教室睡覺。
(30)老師們都放假了,高三班主任除外。
例(29)、例(30)的句中“都”總括的并不是全部的所指對象,也不具備無一例外的周遍性特點,因為還存在個別或極少數(shù)的特殊情況,但也可以算作一種總括性的用法。
其四,總括較小量。
這類總括強調“都”所指稱的只是指稱對象中某一個或較少的某些成員,如:
(31)他找誰幫忙,我都沒意見。
(32)只要有人肯幫我,我都能按時完成。
第二種意義和用法:表示甚至。
表示甚至的“都”往往指向極端的情況、概率極低或較低事件,帶有出乎意料的韻味,具有強調或強化語氣、情感態(tài)度的功能。如:
(33)他都不記得你的生日。
(34)她連小學都沒讀,卻會四門語言。
(35)他非常優(yōu)秀,校長都知道他。
第三種意義和用法:表示時間。
“都”還可以表示一種過去的時間,即“已經”,凸顯或強調的是一種過去的情況。
(36)現(xiàn)在都幾點了,你還不睡?
(37)都六月了,還這么冷!
對于上述三種“都”的意義和用法也有不少學者提出異議,有人認為這些分類較為模糊,也有人認為可將第二種和第三種“都”義合并為表示主觀語氣或態(tài)度。這里暫不贅述這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而是著眼于“都”既可以表示總括義的全稱量化義,也可以在特定語境下表示驚訝義的現(xiàn)象以及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
語言信息包括話語已經表達出來的明信息和隱含在話語中的暗信息;在交際活動中,雙方都有著各自的主觀態(tài)度和理解傾向,都通過語用推理形成對對方與現(xiàn)實世界的判斷或評估。蔣勇指出:“利用文化或特定語境中現(xiàn)成的語用梯級或構建臨時性語用梯級去傳遞梯級含義是人們進行日常言語交流的一個重要特征。”[8]32說話人、聽話人及現(xiàn)實世界三者之間相互關聯(lián),影響著交際活動的展開。
作為總括義的“都”也會在不同限定域和不同映射方式下產生不同的伴隨意義。在下面的語境中,“都”既可以表示總括的全稱量化義,也能表示超乎預期的驚訝義。如:
(38a)他們都能跑二十公里了。
(38b)他們都能跑二十公里了,真不可思議。
(39a)他都在上海買房子了。
(39b)沒想到,他都在上海買房子了。
(38a)在“都”的總括功能下構成一個全稱量化的集合,該集合中的任一個或某些成員都無一例外地具有“能跑二十公里”的屬性。從信息結構角度看,“都”前面的部分為話題,后面的部分為述題。一般而言,焦點應是述題部分的新消息,那么例(38)中的“二十公里”作為新信息被突出。話語的焦點不再是“都”的總括對象“他們”,而是在“二十公里”。“二十公里”隱含了一個按照長度排列的梯級選項{一公里,兩公里,五公里,十公里,……二十公里},可將該集合表示標記為(0,20],那么該區(qū)間的上限為“二十公里”。在說話人的預設中,該上限實現(xiàn)的難度很大、命題為真的概率極低。因此,在(38b)中“跑二十公里”為真時,違反了說話人原來的低預期,于是具有了超乎意料的驚訝義的表達效果。
例(39a)中的“他”原本是集合{人}中的任一成員,是無定的,具有“在上海買房子”的屬性。但表示總括義的“都”指稱的對象應是復數(shù)的量化,應符合量化域存在的這個基本前提條件,因此該語境下“都”無法繼續(xù)使用總括義進行表達,只能將背景信息映射到“都”的限定域中。蔣靜忠、潘海華指出,根據(jù)“都”在語境中是否存在或能推導出量化域有兩種不同的使用規(guī)則,二者之間存在一定的使用順序[注]“都”引出一個三分結構,由全稱量化算子dou、限定部分以及核心部分組成。從句法結構到三分結構的映射由句子結構、焦點以及語境來決定,并遵循以下規(guī)則:P1如果“都”左邊存在著可以充當量化域的短語,或者可以由焦點、語境等推導出“都”的量化域,就把它映射到限定部分,并把句子的其余部分映射到核心部分;P2如果述題中含有一個對比焦點成分,就把它映射到核心部分,同時把句子的其余部分映射到限定部分。以上規(guī)則的使用優(yōu)先順序是:P1→P2。[9]45。于是,例(39b)中隱含了說話人的預設:“在上海買房”很難實現(xiàn),為真的概率極低,進而推知選項“他在上海買房”的命題為真概率很低。當“他在上海買房了”命題為真時,便構成了與推論相矛盾的命題,就可以達到強行撤銷說話人預期推斷的效果,表達一種出乎意料、匪夷所思的驚訝義。
從信息角度來看,在具體的交際中明信息與暗信息相互補充,在特定語境下共同完成交際活動。倘若在原來的基本信息基礎上加入附加信息與預設信息,語義的側重就會發(fā)生相應的改變。馮予力、潘海華指出:“‘都’適應于背景—角度映射的關鍵在于:‘都’字句信息結構中的述題部分(即‘都’的右邊)含有對比焦點?!盵10]182-183同時,他們也認為“都”字句的其他位置也可能含有對比焦點,如:
(40)(沒想到)班上還有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的同學。
Ming Xiang(2008)指出,“都”的使用不僅可以陳述已然的真值事件,還能表達說話人最大量程度的驚訝義,強調一種不可思議、意料之外的意味。[11]239例(40)中的話題是交際雙方共知的已然真值事件,即下面所指的“基本信息”;述題部分由指稱部分和陳述部分組成,指稱部分是“名字”,陳述部分是“不會寫(自己名字)”。這樣的話語含有對比焦點,可以由說話人明確表達出來的基本信息逐步推導出其他隱含信息(附帶信息、預設信息)。簡單列出即:
第一步:班上有同學不會寫自己名字 (基本信息)
第二步:不會寫自己名字有些不尋常 (附帶信息)
第三步:寫名字和寫其他東西比起來是最基本的 (預設信息)
如果“都”是表示總括義的全稱量化算子,那么該話語的指稱對象是“班上同學”,當然也包括了例外情況(不會寫自己名字的同學)。該語境中隱含了一個語用梯級:班上同學的寫字水平有不同的梯級,按照一定順序排列,“不會寫字的同學”處于該序列的末端,是極量情況。因此,“都”的述題部分含有一個對比,即說話人的預期與現(xiàn)實情況的對比。當例外情況為真時,該命題便與說話人原本的預期相反,形成了主觀上的強烈反差,表達一種超乎預期的驚訝義。
崔希亮指出,語用分級可以是自然分級也可以是心理分級,具體情況要視語境而定[12]185-186。蔣嚴進一步指出:“根據(jù)交際關聯(lián)理論,聽者所得的預設應該是盡量相關的,內含的語用分級也應是盡量關聯(lián)的,具體選擇由語用推理來決定。就算是自然分級,末端的確定也可由交際者主觀決定,并不一定是自然的起始點或盡頭?!盵13]45“都”既可表示總括義也可表示驚訝義與其窮盡性和排他性特點有關。下面將嘗試結合梯級理論及信息焦點理論對“都”在具體語境下的運用及其語義進行分析。如:
(41)小學生都知道這道題的答案。
(42)她都能拿到哈佛的offer?
例(41)中焦點算子“都”標記的前面部分是話題“小學生”,后面的信息是“知道這道題的答案”。話題“小學生”會產生一個梯級選項集合,它包括研究生、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等選項,因此在“都”的窮盡性梯級選項的解讀下可以推導出:所有小學生及小學以上教育程度的人都知道這道題的答案。如果在后面加上“你一個研究生都做不出來”這樣與推論相矛盾的命題時,就可以達到強行撤銷相關理論的效果,表達一種出乎意料、匪夷所思的驚訝義。例(42)中,“都”后面預設了一個隱含的按照難度順序排列的梯級選項,這些帶有梯級的選項組成一個集合,而“拿到哈佛的offer”是其中一個選項,并且這個選項占據(jù)了該梯級集合的上限頂端。根據(jù)話題—焦點映射的窮盡性解讀可以推斷出:“拿到哈佛的offer”是非常困難或者概率極低的。因此,“拿不到或沒拿到哈佛的offer”是符合說話人的一般預期的情況。當“拿到哈佛的offer”為真時,就超出了說話人的低預期,進而產生了超乎意料的表示驚訝的語用效果。
盧英順認為“歧義是語言中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語義指向上的模糊性,也是造成歧義的原因之一?!盵14]23從漢語事實來看,無論是表示總括義的周遍性還是表示強調義或時間義的“都”在語義指向上都會發(fā)生歧義,這主要由具體語境所決定。因此,只能說在不同的語境下“都”的語義有不同的側重。如:
(43)我們這周都用光了一個月的零花錢。
(44)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
例(43)、例(44)語境中隱含的暗信息盡管未被提及,但仍能根據(jù)已有的明信息補出一個有序的集合。例(43)明信息是這周花錢的量大,但出于某些原因不能用精確的全量信息來表達,只能借隱含的主觀量“一個月的零花錢”來表示。例(44)由于語境限定,也不能用全稱量化義進行總括,只能借用主觀量化原則將其理解為語氣程度副詞。信息的集合選項以梯級順序排列,具有上限和下限的選項自然排在了末端,構成了一個相應的語用梯級。當處于梯級末端的情況發(fā)生時,就與說話人的預期產生對比,當概率極低的命題為真時,便與說話人的低預期產生反差,進而表達一種超乎預期的驚訝義。
漢語“都”從名詞、動詞到范圍副詞再到語氣副詞,呈現(xiàn)了不斷虛化的演變過程。在現(xiàn)代漢語中,“都”的核心、基本意義是表示全稱量化的總括義,在實際的話語活動中具有表示總括、甚至和時間三種意義和用法,在不同的語境中側重不同的語義。因為焦點的變化及話語信息變化的影響,“都”由總括義開始向驚訝義演變。根據(jù)交際關聯(lián)理論及語用環(huán)境的相關分析,得出“都”在具有隱含的對比信息時,往往可以補出一個按順序排列的語用梯級集合,當出于集合上下限末端的選項命題為真時,會與說話人的預設產生對比;當該命題與說話人的預期相悖時,便產生了超乎預期的驚訝語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