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萍
相關研究表明,低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比較豐富,口語水平優(yōu)于書面語。但受認知能力的影響,導致這個階段學生的傾聽和表達能力都有著一定的局限性:口語規(guī)范性較差,說話還帶著不好的習慣,甚至怯場。由此,我們也看到,口語交際教學日益被老師們所重視,部編教材的目標也很清晰,但走入課堂,教學實效還是不容樂觀。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有些教師沒有較好地梳理出教材的目標體系,對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認識不到位。
于是,筆者在一(上)冊選取與各個口語交際內容相匹配的繪本作品,作為教材的延伸和補充,與部編本一(上)冊的口語交際目標體系進行整合(表2),為進行靈活、有趣、扎實、高效的口語訓練夯實基礎。
在具體的口語教學活動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繪本,注意在主題、內容、語言上要多元化,以豐富學生的口語詞匯,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如果選用太過淺顯或理解較難的繪本,都不符合兒童的具體形象思維特征,會讓兒童的表達欲望逐漸萎縮。
一、基于學段的交際目標
為了選擇與教材擁有同質內容的繪本,使其符合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更好地激發(fā)兒童學習的熱情和口語表達的意愿,筆者梳理出了學段目標關照下的教材目標(表1)。
二、融合繪本的交際目標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依序而學,在表(1)的引領下,結合學情,融合繪本,整合“繪本助力”下的口語交際目標體系,見表(2)。舉一例子:筆者在“入學教育”中第一次提前安排了口語交際,因為孩子們剛入學,面臨新環(huán)境,急著認識彼此,這樣的交際機遇實屬難得,可以試著讓孩子們學會響亮地自我介紹。然后,在第四單元“我們做朋友”中,要求“學習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自我介紹”。這樣,交際目標更具科學性、操作性、層遞性,為口語交際課的有效教學保駕護航。另外,目標中也更多地關注到交際習慣和文明禮儀的培養(yǎng)。
以上選擇的繪本,符合孩子們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能較好地延續(xù)教材內容的相關主題,讓小學生對感興趣的文字和語言表達結構進行選擇性的模仿,從而豐富自己的詞匯儲備和口語表達內容,增強了表達要有連貫性和完整性的意識。這樣,以教材為主導,以繪本為輔助,助力目標聚焦,以實現口語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