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紅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fā)表40周年紀念會重要講話精神。講話在總結70年來對臺工作基礎上,依據對臺工作新論述、新理念和新要求,闡述了新時代做好對臺工作的重大政策主張,以及堅持“一國兩制”的和平統一基本方略,是指引新時代對臺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必將有力推動祖國和平統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是在歷史的重要關頭、中華民族復興新的起點、兩岸關系發(fā)展的關鍵時刻提出,具有深刻的政治、歷史背景。
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事關中國核心利益,推進和平統一進程是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需要。
一是維護國家主權。臺灣問題存在,西方一些政治勢力屢打“臺灣牌”,嚴重威脅中國國家主權。只有堅持中國人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推進和平統一進程,才能更好維護國家主權。二是維護國家安全。蔡英文當局推行“漸進臺獨”,縱容極端“臺獨”分裂勢力策劃“法理臺獨”,是對國家安全的嚴重威脅。實施“精準打獨”就是為和平發(fā)展、和平統一清理障礙,維護國家安全。三是維護領土完整?!芭_獨”分裂勢力要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圖謀,威脅領土完整。臺灣回歸,江山一統,金甌無缺,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和任務,更能增強國家的軍事安全。四是維護社會和諧。“臺獨”分裂勢力的行徑,一方面造成臺灣內部混亂,一方面也在試圖干擾、影響祖國大陸穩(wěn)定。推進和平統一進程,則成為兩岸共同發(fā)展、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動力。五是維護經濟發(fā)展?!芭_獨”分裂行徑和兩岸分離局面都在直接和間接地影響和干擾兩岸經濟增長,和平統一進程的推進,不僅有助于推動兩岸走上共同發(fā)展和繁榮之路,而且使得“一帶一路”更加暢通。因此,講話是推進和平統一進程的指導綱領,是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光輝文獻。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令人矚目、得到臺灣同胞認同的巨大成就。一方面祖國大陸綜合實力大幅提升。以國內生產總值(GDP)為例,40年來,國內生產總值由3679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90萬億元,發(fā)展速度令人鼓舞。另一方面是兩岸經濟實力差距越拉越大。以國內生產總值為例,1990年臺灣占祖國大陸之比達到歷史最高值43.8%,2018年降為4.36%,在各省市中名列第8(粵蘇魯浙豫川鄂)。
經濟成就證明發(fā)展模式、治理體系的效率和成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呈現蓬勃生機,進入新時代。祖國大陸的快速發(fā)展和綜合實力提高,為開展對臺工作,實施“精準打獨”,落實“惠臺措施”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和實力保障。即使面對蔡英文當局干擾和阻撓,祖國大陸對臺工作和對臺政策得心應手,引領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克難前行,推進和平統一偉大事業(yè)向前邁進。
因此,歷史、社會走到今天這一步,在講話精神指引下,把握時代脈搏,順應時代潮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完成和平統一,是祖國大陸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告臺灣同胞書》發(fā)表以來,兩岸形成密切的經濟、文化、社會聯系,并且在2008年實現全面“三通”。自1988年起至2018年,臺商向祖國大陸投資金額約750億美元,項目約107190個;祖國大陸對臺灣投資也在不斷增長;兩岸貿易總額累計約26220億美元,臺灣順差近15000億美元。在人員交流上,兩岸人民往來總計達1.35億人次,其中到祖國大陸的臺灣居民約1.05億人次,兩岸各地區(qū)各領域各行業(yè)各階層幾乎都參與交流。與此同時,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兩會”先后舉行“汪辜會談”和11次商談,達成23項協議和多項共識。國臺辦與臺灣大陸事務主管部門建立聯系溝通機制。國共兩黨領導人會談和兩岸領導人會晤也已實現。
蔡英文當局就職以來,拒不接受“九二共識”,加緊在政治、社會、文化、新聞領域“去中國化”,一再制造兩岸關系緊張。祖國大陸針鋒相對,一手實施“精準打獨”,有力威懾各類“臺獨”勢力;一手落實“惠臺措施”,在擴大兩岸交流交往的同時,為臺胞臺企到祖國大陸發(fā)展提供更好條件。顯然,有利于反“獨”促統的兩岸形勢在深化,有利于和平發(fā)展與和平統一的條件在增加,也就是說兩岸關系邁入深水區(qū)的條件正在逐漸具備。這是講話發(fā)表的兩岸關系背景。
講話是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論述的結晶。中臺辦指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源于他豐富的對臺工作實踐,源于對中國朝代興衰、統分、治亂和近代以來國家磨難的深入研究,源于對世界有關國家和地區(qū)分裂統一問題的細密觀察,源于對國家發(fā)展大局和國內外發(fā)展大勢的全面把握,源于對1949年以來中央對臺大政方針理論和實踐的深刻總結。
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論述,堅持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高度把握兩岸關系大局,堅持在發(fā)展基礎上解決臺灣問題和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謀劃對臺工作,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和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持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正確道路以扎實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堅持持續(xù)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fā)展以推動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堅持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以持之以恒做臺灣人民工作,堅持反對和遏制“臺獨”以積極防范化解臺海重大風險。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論述,為講話作了充分的思想、理論和工作準備,講話則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論述核心內容。
作為和平統一大業(yè)的整體戰(zhàn)略設計,從對臺工作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高度,講話對70年來對臺工作和重要決策進行了深入回顧和論述。
實現和平統一是祖國和民族的核心利益,是全體中國人的歷史使命。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年,無論是外族入侵,還是內部爭權,多次造成國家暫時分離,但更多和占主流的是統一國家的存在,是因為中華民族統一意識起著決定性作用,是因為中華民族成員自覺維護國家和民族統一。
對于兩岸和平統一,從歷史視角,講話指出:“為戰(zhàn)勝外來侵略、爭取民族解放、實現國家統一,中華兒女前仆后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睆默F實視角,講話指出:“臺海形勢走向和平穩(wěn)定、兩岸關系向前發(fā)展的時代潮流,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國家強大、民族復興、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更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睆膶硪暯牵谡劦轿磥硪y一時,講話指出:“臺灣前途在于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復興”,“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強調“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70載兩岸關系發(fā)展歷程的歷史定論,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因此,實現祖國統一是促進國家完全統一、共謀民族偉大復興的“無上光榮的事業(yè)”。上述對于歷史和國家統一觀的論述,集中代表了中華民族要復興、兩岸同胞要統一的心聲。
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與和平統一進程,需要團結和依靠臺灣同胞共同奮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臺灣同胞具有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是我們的骨肉天親。血濃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認同,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臺灣同胞都是中華民族一分子,“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認真思考臺灣在民族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把促進國家完全統一、共謀民族偉大復興作為無上光榮的事業(yè)”。廣大臺灣同胞不分黨派、不分宗教、不分階層、不分軍民、不分地域,都要“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共同追求和平統一的光明前景”。“我們真誠希望所有臺灣同胞,像珍視自己的眼睛一樣珍視和平,像追求人生的幸福一樣追求統一,積極參與到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正義事業(yè)中來?!?/p>
講話指出,兩岸同胞血脈相連。親望親好,中國人要幫中國人。強調“兩岸同胞要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要攜手同心,共圓中國夢,共擔民族復興的責任,共享民族復興的榮耀”。祖國大陸“堅持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方針,一如既往尊重臺灣同胞、關愛臺灣同胞、團結臺灣同胞、依靠臺灣同胞”。因此,臺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兄弟,在發(fā)展兩岸關系和遏制“臺獨”分裂活動中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推進和平統一進程中也將大有作為。
70年兩岸關系和對臺工作,是講話的實踐基礎,講話是對臺工作實踐的經驗總結和升華。70年來,中國共產黨人為了推進和平統一偉大事業(yè),努力奮斗,勇于擔當,積極進取?!皥F結臺灣同胞,推動臺海形勢從緊張對峙走向緩和改善、進而走上和平發(fā)展道路,兩岸關系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p>
習近平總書記從“三通”、開啟兩岸同胞大交流大交往大合作局面,兩岸雙方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達成“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九二共識”、兩岸政治互動為此達到新高度,確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和形成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基本方略,鞏固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理解和支持中國統一事業(yè),堅決挫敗各種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臺灣獨立”圖謀、取得一系列反“臺獨”反分裂斗爭重大勝利5個方面,全面深入總結了70年兩岸關系和對臺工作的實踐和經驗,為講話提供了重要實踐基礎和理論儲備。豐富的歷史經驗和開拓進取的實踐,表明已經確立起符合兩岸關系規(guī)律、性質、要求的政治原則、大政方針、具體政策,為和平統一的推進作了充分準備。
70年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從民族根本利益和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全局出發(fā),根據兩岸關系不同階段和具體變化,與時俱進,提出相應對臺政策。從發(fā)展視角看,祖國大陸對臺政策的光輝文獻和重大決策有,毛澤東提出和實踐的“一綱四目”,《告臺灣同胞書》發(fā)表后鄧小平提出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江澤民提出的“八項主張”,胡錦濤提出的“四點意見”“六點意見”,全國人大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等。
講話是70年來中央對臺政策和重大決策的深度融合、高度概括和提煉升華,回答了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與和平統一和中華民族復興的時代命題,是中共國家統一理論和對臺政策發(fā)展的新階段。中臺辦指出,講話“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對臺工作的高度重視”,全面闡述立足新時代、在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中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重大政策主張,具有劃時代意義,是指引新時代對臺工作的綱領性文件。講話高屋建瓴、視野宏大、內涵豐富、思想深邃,貫穿著歷史思維、戰(zhàn)略思維、辯證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對我們進一步堅定信心,繼續(xù)團結包括廣大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共同致力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yè),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必將產生深遠影響?!?/p>
講話是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與和平統一的重大戰(zhàn)略和整體設計,是新時代對臺工作綱領性文件。
講話有著強烈的使命感和歷史擔當,充分彰顯戰(zhàn)略高度和戰(zhàn)略自信,具有鮮明時代性、實踐性、原則性和科學性,繪制出按照“一國兩制”實現和平統一的路線圖,豐富和發(fā)展了中國共產黨的國家發(fā)展、國家統一理論寶庫。
講話由“攜手推動民族復興、實現和平統一目標,探索‘兩制’臺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和平統一前景,深化兩岸融合發(fā)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等“5大工程”構成。一方面是40年來兩岸交流交往實踐、成果和經驗的總結和提升,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兩岸關系朝著和平統一方向發(fā)展,強調兩岸同胞攜手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fā)展,實現同胞心靈契合等,都是在兩岸關系發(fā)展過程中認識和堅持的。一方面是對繼續(xù)維護和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推進向和平統一階段轉進的期盼,如何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兩岸間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有過8年成功實踐,或者說在“先經后政、先易后難、先急后緩”的“先經先易先急”過程取得了重大收獲,也就是有過和平發(fā)展“淺水區(qū)”的完整歷煉。和平發(fā)展是手段,和平統一才是目的,通過推進和平發(fā)展向和平統一邁進是講話核心,為此講話在強調現階段發(fā)展兩岸關系主要工作同時,強調“后政后難后緩”問題的探索和解決。
“5大工程”對于兩岸關系由經到政、由易到難、由急到緩的各種要點、難點作了合法合情合理安排,展現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和平統一進程的美好前景。
講話在強調推進和平統一進程的同時,根據兩岸關系實際和對臺工作實踐,提出現階段兩岸關系發(fā)展工作重點。
一是堅定目標。講話提到“統一”47次,其中提到“和平統一”19次,也就是說論及將來統一的概念時,都加有“和平”兩字。講話強調“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我們愿意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兩岸統一,應該是加法,做加法最好是和平方式,“兩制并存”就是為做加法準備的。也要看到“不承諾放棄武力”的必要性,只有“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有效遏制和反擊“臺獨”分裂勢力和外國勢力干涉,才能確保和平統一的落實。
二是確立定位。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從全民族發(fā)展的高度來把握兩岸關系發(fā)展方向”。因此,發(fā)展兩岸關系,遏制和打擊“臺獨”分裂勢力,反擊西方一些政治勢力的“臺灣牌”,都是為了營造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機遇期和實施“兩個一百年”戰(zhàn)略目標需要的臺海環(huán)境。同時,推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復興進程本身,也是在為完成和平統一積蓄力量,創(chuàng)造條件。祖國大陸的強大,是決定兩岸關系基本格局與演變方向的關鍵??傊?,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
三是強調重點。一方面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反對“臺獨”。面對嚴峻復雜的兩岸關系,要團結和依靠臺灣同胞,實施“精準打獨”,堵住“臺獨”的路,“絕不為各種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一方面強調中國人要幫中國人,加快兩岸融合發(fā)展,為臺灣同胞臺灣企業(yè)提供同等待遇,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做到“新四通”和“四小通”。在文化層面,要增進包容、理解和互信認同,要用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化育后人,久久為功,必定能達到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和平統一進程,關鍵是在已有兩岸關系發(fā)展基礎上,逐漸向深水區(qū)邁進。
一是解決關鍵難題。兩岸結構性矛盾固化,雙方各種利害關系復雜,邁入兩岸關系深水區(qū)難度重重,解決問題的鑰匙是結束政治對立。講話指出:“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是影響兩岸關系行穩(wěn)致遠的總根子?!苯Y束政治對立的難度在于,從當年發(fā)動內戰(zhàn)的國民黨當局沿續(xù)而來的臺灣當局,70年來從未享有過“獨立主權”,卻一直按照“主權國家”存在,因此去除那些支撐所謂“中華民國仍然存在”的一系列政治符號、稱謂、法律及制度是主要阻力。但是,問題再難,“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兩岸雙方應該本著對民族、對后世負責的態(tài)度,凝聚智慧,發(fā)揮創(chuàng)意,聚同化異,爭取早日解決政治對立”。講話為兩岸形成結束政治對立共識和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指出了方向。
二是探索統一藍圖。講話就探索“既充分考慮臺灣現實情況,又有利于統一后臺灣長治久安”的“兩制”臺灣方案提出全面、系統的建議和要求。這一方案本身,要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要體現不同制度進行統一的特點,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對于“‘兩制’臺灣方案”的探索,既要堅持“一國兩制”內核和精神,又要在政治設計上根據祖國大陸發(fā)展和歷史賦予的新使命,進行一些有利于統一后臺灣長治久安的調整,完成“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具體化和政策化。
三是確定前進路徑。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系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就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達成制度性安排”。目前主要阻力有,島內有的拒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有的要懲罰愿意到祖國大陸協商的民間人士,有的強調所謂“中華民國法統”,有的強調意識形態(tài)不同,有的夸大兩岸差異的作用,有的擔心民主權益受損害,這是進入深水區(qū)遇到的必然現象,需要兩岸共同努力去克服。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指明了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和平統一的美好前景,提出了解決兩岸關系發(fā)展難點的思路和辦法。這一中共理論寶庫的光輝文獻,已經成為指引兩岸關系發(fā)展和對臺政策發(fā)展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