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 對兒童在起始階段的教育,是非常得到社會各界關注的,而小學教育起始階段是一個兒童從“玩?!钡健俺砷L”的改變,這個過渡期有著非常多的問題需要被重視,接下來就小學新生入學適應存在問題進行研究報告。
關鍵詞: 小學新生;適應性問題;解決對策
剛上小學一年級時,是兒童在接受正規(guī)學校教育的初期階段,是孩子成長時期的關鍵轉折點。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一年級剛入學的孩子存在的問題較多,對于孩子在小學初期的學習發(fā)展有諸多影響。
1 入學時存在的問題
一年級新入學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導致課堂中教師的教學困難。首先,課堂是孩子學習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一年級新生在教室上課時,不專注,在課堂上,干自己的事情、發(fā)發(fā)呆、走走神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在整個課堂中,往往老師需要多次重復的事情是提醒孩子注意專心聽講,那么對于這種糟糕的學習狀態(tài),也直接導致這些小學新生并不能很好地吸收和掌握課堂上所教授的知識內(nèi)容,對于老師課后布置的課后任務也無法完成。長此以往,孩子們對于學習上的激情和主觀能動性大大降低。那么,影響孩子對學習的缺乏注意力的因素會有哪些呢,分為以下幾個:
(1) 不佳的學習環(huán)境,會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學習上也分心。例如,在學校的操場上,部分班級上體育課時的噪音;窗外人員的移動,如孩子上課時的遲到,教室中一些孩子的交頭接耳等,都將引起部分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的無意關注,并直接導致孩子的學習下降。
(2)對要集中注意力的課程內(nèi)容不感興趣。例如,如果孩子對于老師在課堂上傳授的知識點不感興趣,而他自己總是想著自己喜歡做什么,那么孩子的注意力很可能會因為思考的點變得不一致而集中不了注意力。
(3)當孩子們在學習方面一直缺乏一定的責任和主動,那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對于學習上或者其他事件的意向性的發(fā)展,今后對于培養(yǎng)孩子們在學習上的注意力則更難以操作。孩子害怕學習上出現(xiàn)的困難,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沒有毅力堅持,拒絕主動思考解決難題的辦法。一些孩子的自律性不強,在周圍環(huán)境嘈雜的情況下,抗干擾能力差,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經(jīng)常環(huán)顧打量四周。
(4)廣泛學習興趣與穩(wěn)定學習興趣之間的矛盾。進入小學后,由于各種學科的教學,孩子會對部分學科有著好奇心,就是因為有著這強烈的好奇心,孩子對于課堂的學習變得主動,對學習表現(xiàn)出廣泛的興趣。但是,這時孩子的興趣還不夠穩(wěn)定。他們經(jīng)常想學習一切,可這時的他們不擅長學習,若是興趣廣泛,缺乏中心興趣,這樣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缺乏對學習的穩(wěn)定性,對知識的深度理解不夠。
2 入學問題的解決策略
(1)在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快樂化??鞓返淖鲇螒蚴呛⒆拥奶煨?,而在小學,學習成為重頭戲,孩子日常生活都是離不開課堂。由于一年級新生仍然保留了學齡前孩子過多的心理特征,因此他們無法適應這種變化并產(chǎn)生心理沖突,從而導致對學習的厭惡。因此,在低年級,特別是一年級,應努力實現(xiàn)游戲化的課程教學,使游戲服務于教學,使孩子們可以從快樂的游戲中獲得知識和經(jīng)驗。
(2)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適應小學生的團體生活。現(xiàn)在有許多家中是獨生子女的自理能力往往都很差,對父母的依賴嚴重。剛進入小學的孩子不自己收拾理書包,不會做掃地拖地,不具備情感的一切能力,比如愿意照顧他人,并且缺乏奉獻精神和愛。針對這些現(xiàn)象,我們必須首先讓孩子們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現(xiàn)在是一名小學生,我要經(jīng)我所能做事,和我的同學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其次,部分過于獨立的孩子,則需要父母和老師一起合作,讓孩子融入集體。
(3)教師主動融入孩子。讓孩子靠近你?,F(xiàn)階段的小學生心智還不成熟,非常依賴大人,大人對孩子的鼓勵、包容,對孩子都有一定的幫助,因此,老師需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課堂上給予尊重和理解、生活上給予幫助,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會讓孩子感受到溫暖,體會家的感覺,并覺得老師和媽媽一樣。這不僅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而且可以穩(wěn)定他們對新環(huán)境不安的情緒,并鼓勵他們在學習上更用心。
(4)試著包容學生的犯錯。剛步入小學的孩子不可避免的會出現(xiàn)一些情況,例如:一些學生經(jīng)常忘記書本;有些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孩子喜歡和其他孩子一起玩鬧等等。當孩子有這些情況時,如果老師不能容忍孩子犯的錯誤,那么這些孩子可能會因為經(jīng)常受到批評而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當孩子犯錯時,教師應該接受教育。讓他們有能夠犯錯并且糾正機會,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寬容和愛心,并讓他們愛上學校的生活。
參考文獻
[1]朱智賢.孩子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陳幗眉.幼兒入學準備教育[J].學前教育研究,1997,(05):3-5.
[3]李靖.小學一年級新生……究―以重慶市Y小學為個案[D].重慶:西南大學,2013.